新时达(002527):运动控制主业拐点向上 海尔入主加速具身智能落地

时间:2025年09月10日 中财网
投资要点


  1. 一句话逻辑


  国产机器人龙头,运动控制主业拐点向上,海尔入主有望推动公司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整机落地进程超预期。


  2. 超预期逻辑


  市场认为:公司成长性、盈利能力偏弱。


  我们认为:


  1)公司为控制类龙头,海尔入主加速公司具身智能落地,打开成长空间。


  ①公司深耕运控技术三十载,控制类产品迭代能力强。具体看:i. 市占率居前。


  公司电梯控制器全球第二、SCARA 工业机器人国内出货量第四;ii. 自动化产品国产替代先锋、一体化程度较高。公司早期打破电梯控制外资垄断,后成为国内首家实现机器人驱控一体的厂商,并可实现机器人控制器+伺服驱动自供。


  ②海尔成为公司新实控人,未来公司有望受益海尔机器人持续推进。具体而言,海尔已有四大布局:i. 成立机器人事业部、控股公司;ii. 海尔创投(海尔集团控股)倡导发起100 亿元具身智能创投基金;iii. 海尔联合乐聚机器人等具身智能参与者共同成立“具身智能创新生态联盟”;iv. 海尔已推出家务机器人。


  ③公司产品落地节奏、在海尔具身智能体系内定位逐渐明晰,关注后续催化。i.落地节奏:公司拟于2025 年9 月推出具身智能焊接方案,2025 年底前推出具身智能控制器,并计划在具身/人形机器人领域推出整机。ii. 公司在海尔具身智能体系内初步定位:根据公司2025 年中报,公司将为海尔的白电业务部门正在研发的人形机器人提供“小脑”技术。


  ④未来公司在具身智能整机方面布局可参考特斯拉、小米、小鹏等。从具身智能底层能力来看,公司拥有运动控制技术积淀、工业机器人制造经验等,海尔拥有工业及家庭场景大模型、数据采集能力、应用场景等,则我们认为公司未来有望打通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大小脑+本体+应用场景+销售体系”全产业链。则从具身智能整机生态完整性角度,公司可参考特斯拉/小米/小鹏等头部跨界厂商。而从运动控制技术自主可控角度,公司布局亦可参考智元、宇树等。


  2)海尔系管理层主导公司运营,未来公司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改善。


  ①海尔持股比例、表决权比例有望持续提升。若12 亿定增完成,海尔对公司持股比例或从10.00%升至26.83%,表决权比例或从29.24%增至42.47%。


  ②测算定增完成后,海尔综合持股成本为11.51 元/股。具体测算过程:海尔首次受让公司10.00%股权,实际股数为0.66 亿股,股权转让价格为19.61 元/股;未来海尔拟定向认购公司新股1.53 亿股,新股发行价格为7.99 元/股。我们通过海尔新增持股数及对应价格可计算得海尔综合持股成本约为11.51 元/股(若定增成功)。


  ③目前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财务总监等关键职位均由海尔系成员担任。具体看,i. 展波:公司董事长,海尔集团董事局董事、副总裁;ii. 刘长文:公司董事、总经理,海创汇科技创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海尔打造的创业加速平台)董事长;iii. 王晔:公司董事,海尔集团CTO;iv. 张翠美:公司董事,海尔集团商业总法律顾问、法律合规执行委员会主任、知识产权合规执行委员会主任;v.李安:公司副总经理、财务总监,曾任日日顺供应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海尔旗下物流平台)财务总监。


  3. 检验与催化


  1)检验指标:具身智能产品落地情况;盈利改善幅度;半导体机器人订单量。


  2)催化剂:公司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产品落地、订单导入;公司毛、净利率持续改善;公司半导体机器人订单量不断提升。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我们预计2025~2027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13、0.84、1.90 亿元,同比扭亏、增长567%、增长128%,2025~2027 年CAGR 约为290%,PE 分别为949、142、62 倍,上调公司评级为“买入”。


  5.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萎缩;与海尔整合不及预期;具身智能进展缓慢
□.邱.世.梁./.王.华.君./.周.艺.轩./.陈.俊.韬    .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中财网版权所有(C) HTTP://WWW.CF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