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能日新(301162):营收利润增速均亮眼 新增电站用户数量创新高

时间:2025年09月14日 中财网
核心观点


  8 月23 日,公司发布2025 年半年度报告。受益于新能源装机市场景气度提升与分布式功率预测业务起量,公司营收端与利润端均表现亮眼,实现营业收入3.21 亿元,yoy+43.15%;实现归母净利润0.46 亿元,yoy+32.4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43 亿元,yoy+53.52%。2025Q2,实现营业收入1.76 亿元,yoy+45. 74%;实现归母净利润0.29 亿元,yoy+31.3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28 亿元,yoy+35.64%。功率预测业务新增电站用户数量增速创新高,分布式业务加速打开向上空间。创新业务稳健推进,A I 赋能产品力持续提升,资产运营增速亮眼,给予“买入”评级。


  事件


  8 月23 日,公司发布2025 年半年度报告。2025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1 亿元,同比增长43.15%;实现归母净利润0.46 亿元,同比增长32.4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43 亿元,同比增长53.52%。2025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6 亿元,同比增长45. 74%;实现归母净利润0.29 亿元,同比增长31.3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28 亿元,同比增长35.64%。


  简评


  业绩增速持续亮眼,费用管控成效显著。2025H1, 受益于新能源功率预测市场景气度提升,公司营收端与利润端增速均表现亮眼,实现营业收入3.21 亿元,yoy+43.15%;实现归母净利润0.46 亿元,yoy+32.4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43 亿元,yoy+53.52%。2025Q2,实现营业收入1.76 亿元,yoy+45.74%;实现归母净利润0.29 亿元,yoy+31.3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28 亿元,yoy+35.64%。 2025H1,公司费用管控成效显著,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为21.77%/6.89%/13.81%, 分别下降4.98/2.31/4.69 pct。


  功率预测业务占比明显提升,新增电站用户数量增速创新高。2025H1,功率预测业务实现收入2.05 亿元(同比提升55.14%),占公司整体营收占比63.96%,主要受益于上游装机规模快速增长以及分布式“四可”管理要求带来的新增市场机会等所致。毛利率为61.58%,同比下滑11.91%,主要系新客户增加,毛利率偏低的功率设备占比短期提升所致。截止2025H1,公司功率预测服务的新能源电站数量达到5461 家,净新增电站用户数量达1116 家,较2024 年底服务规模增速达26%,服务电站净增数量远超往年历史同期水平。公司电站用户黏性保持较高水平,随着用户规模与市占逐步提升,业务规模效应有望进一步凸显。


  创新业务稳健推进,AI 赋能产品力持续提升,资产运营增速亮眼。2025H1, 公司创新业务(包含电力交易、储能能量管理系统、虚拟电厂以及微电网能源管理系统等业务)实现收入1616.44 万元,同比增长1.53%,占公司整体营收5.04%。


  1)电力交易方面,加强“旷冥”大模型赋能电力交易产品与服务持续升级,全新推出用户侧(售电公司、大型工业用户等市场主体)电力交易解决方案,并拓展至山西、山东、甘肃等省份的用户侧客户。


  2)智慧储能方面,通过引入AI 技术优化运营策略,深度挖掘国内外市场需求,丰富产品功能。其中,储能云管家拓展了国际化版本以满足海外用户侧储能的市场需求。


  3)虚拟电厂方面,除聚合商准入资格外,子公司日新鸿晟已在上海、冀北、山东、宁夏等区域申请售电资质并公示,并积极跟进全国其他区域相关业务资质的申请工作。报告期内,日新鸿晟运营的新能源资产规模持续增长,相关资产运营收入为3263.38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65.96%,计入“其他产品与服务”中。


  4)微电网方面,公司微电网能源管理产品在国内多个园区级光储协同项目中落地应用,为后续国内微电网项目的规模化推广应用提供了案例支撑;在海外创新推出并离网切换型微电网解决方案,并成功完成多个国外大容量并离网切换型微电网项目,获得市场认可。


  投资建议:营收利润双增长,分布式打开功率预测业务加速向上空间,资产运营业务增速亮眼。受益于新能源装机市场景气度提升与分布式功率预测业务起量,公司营收端与利润端均表现亮眼。功率预测业务新增电站用户数量增速创新高,分布式业务加速打开向上空间。创新业务稳健推进,AI 赋能产品力持续提升,资产运营增速亮眼。预计2025-2027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20/9.16/11.48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92%/27.26%/25.29%,归母净利润为1.21/1.54/1.93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52%/26.73%/25.57%,对应PE 64.96/51.26/40.82 倍,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分析


  (1)政策推进不及预期:公司所处新能源行业容易受到国家政策影响。虽然随着我国“双碳”战略及电力市场化改革持续推进,但若宏观经济政策出现重大调整,减少对新能源行业的政策支持或者各省电力市场化政策进程不及预期,新能源行业的投资规模或者市场需求或将减少,对公司业务的持续增长造成一定影响。


  (2)市场竞争加剧:如果新能源行业或是电力行业具备较强实力的大型企业集团,着重在发电功率预测等公司主营业务领域发力,公司将面临市场竞争加剧产生的风险。


  (3)新技术与产品研发及落地推广不及预期风险:基于下游新能源行业快速发展和创新的特点,如果公司在发展过程中新技术与产品的研发及落地推广不及预期,或将削弱公司的综合竞争力。此外,公司需对相关技术研发领域进行持续投入,如果相关业务短期内不能为公司带来覆盖投入的收入增长,将对公司短期盈利能力产生影响。
□.应.瑛./.张.敏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中财网版权所有(C) HTTP://WWW.CF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