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日达(301285):横向切入FAU布局未来 半导体散热片行将批量交付

时间:2025年09月15日 中财网
投资要点


  事件:2025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8 亿元,同比增长12.41%,归母净利润亏损714.17 万元,同比下滑144.42%,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1214.04 万元。


  同比下滑194.34%


  消费电子短期盈利承压,机构件稳步成长,3D 打印静待放量


  今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仍主要来自消费电子行业,其中连接器产品实现收入2.85 亿元,同比增长6.78%,机构件业务实现收入1.05 亿元,同比增长13.51%。但由于主要原材料金盐的采购价格较大幅度上涨,导致连接器和机构件产品的毛利率不同程度下滑,叠加半导体封装级散热片、3D 打印和光通信器件等新业务方面的费用投入,公司整体业绩有所承压。未来,公司有望通过产品结构的优化、新产品的成长,实现利润重归成长:


  1、公司根据客户需求和自身优势升级迭代机构件产品,优化使用功能和性能,提升产品价值量,并继续推进产线的扩产计划;2、公司具备3D 打印设备的机器制造、产品打印及后端加工的全制程自研工艺的量产能力,公司运用3D 打印技术制作的新产品将逐步开始对客户实现交付。


  3、我们预计过去两年公司投入的散热片与FAU 行将起量,对于降低公司整体摊销拖累以及盈利成长会有良好边际影响。


  半导体金属散热片批量交付,人工智能+国产替代锻造第二成长极


  半导体制程技术的不断微缩导致芯片封装的空间被压缩,单位体积需要散发的热量不断提升,尤其是在 AI 大时代下,各类芯片需在更长的工作时间内处理更多数据信息以提升计算效能,若其产生的热能无法快速散出,累积叠加后的热量将对芯片的安全产生极大威胁。金属散热片在维持半导体元器件的稳定运行、防止热失效以及提升性能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已逐步成为半导体热管理解决方案中的核心组件。


  目前半导体散热片市场主要被美日和韩台厂商垄断,公司依托过往的精密制造研发经验、配合专业人才的引入,逐步实现了从原材料配方、生产加工工艺到量产产线的突破。当下鸿日达已经与国内主流芯片设计公司、封装厂建立业务对接,并已部分完成工厂审核、样品验证导入,下半年有望逐步实现批量出货。同时,公司积极与海外客户沟通协作,努力寻求海外供应链的商机。在人工智能和自主可控趋势下,公司第二成长曲线已较为清晰。


  横向切入FAU 细分赛道,依托自身自动化优势,开拓光通增量市场


  今年上半年,公司进一步扩大经营范围,新增光纤、光缆、光通信设备及光电子器件制造与销售业务,凭借固有的自动化研发能力,公司在FA(光纤阵列)的制造环节采用自研自动化设备,实现自动化产线的设计目标,提升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良率,并展开商务推广。横向切入光通信领域,是公司为未来成长蓄力的重要落子。


  投资建议:半导体金属散热片、光通FAU、3D 打印等新产品、新技术的投入布局,造成公司短期盈利承压,但也为公司新一轮的成长奠定基础,在此背景下,考虑到股权激励费用的摊销,我们预计2025/2026/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52、1.64 和2.48 亿元,当前市值对应的估值分别为188.85/60.23/39.81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全球消费电子景气度恢复进度缓慢,拖累公司连接器、精密机构件业务成长;2、新业务的客户拓展不及预期,导致订单获取进度延后。
□.王.凌.涛./.沈.钱    .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中财网版权所有(C) HTTP://WWW.CF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