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云网(002306)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4-12-31 | 信息来源 | 2024年年度报告 | 经营情况 | 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公司所处行业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业务为餐饮团膳和新能源光伏两大业务板块,所对应行业类别为H62餐饮业和C3825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业。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545.91万元,同比增长55.0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332.61万元,同比亏损减少45.04%。 (二)公司所处行业发展情况 1.餐饮团膳行业情况 1.1 团餐行业竞争激烈,市场集中度较低 团餐行业是随着国内企业、高校团体、机关事业单位团体膳食社会化、市场化改革的提出,才逐步形成起来的新型行业,随着市场需求的演变,社区食堂、园区供餐等新兴服务场景正逐步成为团餐企业的新蓝海。根据辰智大数据发布的《2024中国团餐产业趋势解读》显示,团餐市场参与者多样,企业数量增幅最快的是营收5亿-10亿元的团餐企业,营收增长最快的是营收20亿-50亿元的团餐企业,尚无营收超过百亿的团餐上市公司。整体来看,团餐TOP100企业的结构分布逐步由金字塔型向橄榄型发展。行业内企业数量众多,市场集中度较低,竞争较为激烈,行业竞争格局呈现以低端市场中小民营企业间的竞争以及中高端市场大型民营企业、合资企业间的竞争为主的特征。 1.2 团餐行业同质化竞争严重,团餐企业的获利能力较低 团餐行业目前的竞争格局是小而分散,导致市场的同质化竞争严重,同质化引发的价格战等低质化竞争、行业企业良莠不齐等问题,降低了团餐行业的利润率。与此同时,团餐需求端通常会控制团餐企业毛利上限,使得团餐企业经营呈现高采购成本、高人力成本、低利润率的现象,进一步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根据《2024中国团餐产业趋势解读》数据,2023年,团餐TOP100企业的平均利润率为5.22%,低于2022年6.3%的水平。 63%的企业利润率在5%以下,团餐企业的获利能力较低。 2.新能源光伏行业情况 2.1 全球能源转型趋势确定 全球范围内,大力发展新能源、加速能源低碳转型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国际可再生能源署《2024年可再生能源报告》指出,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容量为3,865GW,较2022年增长14%;光伏行业发电容量排名第一,达到1,411GW。中国在可再生能源方面的投资远超全球其他国家,2014年至2023年中国可再生能源投资总额为15,720亿美元,是美国(5,500亿美元)的三倍,是欧洲(7,850亿美元)的两倍。中国也是风电行业和光伏行业最大的设备制造国家,2023年全球新增的风能设备和光伏设备有三分之二在中国安装。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建议,到2030年,全球每年新增的可再生能源总量将增加两倍。光伏作为发电成本较低的清洁电力技术,长期持续增长是确定的趋势。 2.2 国家长期支持光伏产业发展 新能源的高质量发展,不仅是维护国家能源安全、突破发展瓶颈的关键所在,更是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实现“双碳”目标的核心动力,以及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战略选择。 我国光伏资源丰富,发展新能源潜力巨大。国家能源局发布2024年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8.9亿千瓦,同比增长45.2%,其中集中式光伏5.11亿千瓦,分布式光伏3.75亿千瓦。2024年,全国光伏发电量8,34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4%;全国光伏发电利用率96.8%。 图表1:2011-2024年中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及增长率(GW)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水电装机4.36亿千瓦,风电装机5.21亿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8.87亿千瓦,核电发电装机6,083万千瓦。太阳能光伏作为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受到国家政策鼓励和支持。 2.3 N型TOPCon电池成为主流产品 随着P型PERC电池效率逼近理论极限且降本空间有限,行业纷纷瞄准下一代N型电池技术迭代升级。N型电池相较P型电池具备更高的转换效率以及双面率,更低的温度系数以及衰减率。2023年第四季度以来,行业内N型电池优势明显加大,P型电池盈利能力显著下行,进一步加剧了P型向N型技术升级迭代的进程。在N型电池不同技术路线中,N型TOPCon电池凭借25.5%以上的高量产转换效率,以及更低的投资成本及生产成本,逐步脱颖而出成为N型技术主流。尤其随着TOPCon电池生产规模及性价比的不断提高,其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数据显示,2024年TOPCon电池片累计出货109.3GW,出货量占比提升至67%,PERC电池片出货量则缩减至53.5GW。TOPCon技术凭借更高的转换效率和成本优势,已成为电池片市场的主流选择。 2.4 光伏行业竞争格局有望改善 2023年以来,光伏行业产能快速扩张、供需结构出现阶段性失衡,一方面,市场整体产能存在总量上的过剩;另一方面,受上游硅料价格和下游组件价格向下调整影响,电池片价格持续下行,导致的市场竞争加剧进一步对企业定价、开工率带来影响。 此轮产业链价格的调整,有望进一步出清落后产能,电池片未来竞争的焦点将集中在产品的技术性和先进性方面,从而带动产业链进一步健康发展。此外,为进一步加强光伏制造行业规范管理,工业和信息化部对《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1年本)》《光伏制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暂行办法(2021年本)》进行修订,并于2024年11月15日印发了《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光伏制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办法(2024年本)》(以下简称“《规范条件》《管理办法》”),引导光伏企业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光伏制造项目,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新版《规范条件》以“优化布局、调整结构、控制总量、鼓励创新、支持应用”为基本原则,主要从生产布局与项目设立、工艺技术、资源综合利用及能耗、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环境保护、质量管理和知识产权、安全生产和社会责任七个方面提出要求。2025年1月,国家能源局印发《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规范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促进分布式光伏发电高质量发展,适应新形势、新要求。 在政策引导和市场自发调节的双重作用之下,光伏行业竞争格局有望改善,行业整体高质量发展趋势不变。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545.91万元,同比增长55.0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332.61万元,同比亏损减少45.04%。 2、收入与成本 (1)营业收入构成 (2)占公司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10%以上的行业、产品、地区、销售模式的情况适用□不适用 公司主营业务数据统计口径在报告期发生调整的情况下,公司最近1年按报告期末口径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数据□适用 不适用 (3)公司实物销售收入是否大于劳务收入 是□否 行业分类 项目 单位2024年2023年 同比增减 新能源光伏业务 销售量 MW 710 100.00%生产量 MW 756 100.00%库存量 MW 46 100.00%相关数据同比发生变动30%以上的原因说明适用□不适用报告期内,公司新能源光伏电池项目已安排2条生产线进场安装调试,尚未正式投产。公司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并综合考虑团队协作能力建设、行业趋势和生产案例等,通过委托加工方式完成相关订单产品的生产及交付,实现营业收入15,242.34万元。 (4)公司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适用□不适用 履行。 21,329,654.14 21,329,654.14 全部收回N型单晶电池片 一道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520,960,000 否 市场因素影响及客户需求,暂未履行。 (5)营业成本构成 行业分类 行业分类 (6)报告期内合并范围是否发生变动 是□否 详见本报告“第十节、九、合并范围的变更”。 (7)公司报告期内业务、产品或服务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有关情况 适用□不适用 报告期内,公司新能源光伏电池项目已安排2条生产线进场安装调试,尚未正式投产。 公司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并综合考虑团队协作能力建设、行业趋势和生产案例等,通过委托加工方式完成相关订单产品的生产及交付,实现营业收入15,242.34万元,对公司业务发展有积极的影响。 (8)主要销售客户和主要供应商情况 3、费用 4、研发投入 □适用 不适用 5、现金流 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520.50万元,同比增加214.56%,主要系新能源光伏业务收入所致; 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444.11万元,同比减少88.99%,主要系本期子公司新能源光伏业务投资减少所致; 3、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615.26万元,同比减少106.80%,系上期公司收到少数股东投资、借款及股权激励增资款所致。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本年度净利润存在重大差异的原因说明适用□不适用 报告期内,公司净利润为-5,323.34万元,经营活动现金净额2,520.50万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与净利润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如下: (1)新能源业务预收货款5,060.68万元; (2)冲回股份支付费用-1,863.57万元; (3)计提在建工程及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543.31万元; (4)计提商誉减值准备435.13万元; (5)筹资活动支出利息746.58万元; (6)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等折旧1,083.08万元; (7)信用减值损失349.47万元; (8)收到政府补助429.07万元。 上述八项合计7,783.75万元,剔除该金额影响后,净利润为2,460.41万元,与经营活动现金净额2,520.50万元相匹配。 五、非主营业务分析 适用□不适用 权投资收益。 否 资产减值 -19,784,442.74 37.97% 系计提在建工程、固定资产、商誉减值准备。 否营业外收入 118,509.72 -0.23% 主要系团膳项目罚款。 否营业外支出 3,052,484.59 -5.86% 主要系预计负债及固定资产报废所致。 否信用减值损失(损失以“-”号填列) -3,494,711.72 6.71% 系计提坏账所致。 是 六、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2、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 不适用 3、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详见本报告“第十节、七、31、所有权或使用权受到限制的资产”。 七、投资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 适用□不适用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不适用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4、金融资产投资 (1)证券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证券投资。 (2)衍生品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衍生品投资。 5、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无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八、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1、出售重大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 2、出售重大股权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九、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适用□不适用 报告期内,公司控股子公司中科高邮实现业务收入14,952.57万元,净利润-4,085.61万元,较上年同期亏损增加2,093.81万元,主要原因系中科高邮在建工程计提资产减值准备1,543.31万元。 十、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十二、报告期内接待调研、沟通、采访等活动 适用□不适用 接待时间 接待地点 接待方式 接待对象类型 接待对象 谈论的主要内容及提供的资料 调研的基本情况索引 2024年05月21日 网络远程 网络平台线上交流 其他 投资者 通过深交所“互动易”平台,以网络在线交流形式与投资者就公司财务状况、生产经营情况等投资者关注的问题进行沟通。 巨潮资讯网(www.cninfo《关于召开2023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的公告》(公告编号:2024-024) 十三、市值管理制度和估值提升计划的制定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制定了市值管理制度。 □是 否 公司是否披露了估值提升计划。 □是 否 十四、“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贯彻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披露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公告。□是 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