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隆基机械(002363)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4-12-31 | 信息来源 | 2024年年度报告 | 经营情况 | 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报告期内,我国汽车产销继续保持稳定增长,连续16年稳居全球第一。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24年汽车产销累计完成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7%和4.5%,产销量再创新高,继续保持在3000万辆以上规模。其中,乘用车产销持续增长,分别完成2747.7万辆和2756.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2%和5.8%,为稳住汽车消费基本盘发挥了积极作用;商用车市场表现较弱,产销未达到400万辆的预期;新能源汽车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产销分别完成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其中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新车总销量的40.9%,较2023年提高9.3个百分点。 2、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发展阶段及周期性特点 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处于快速发展与转型的变革期,各大整车厂通过简化供应链层级、减少中间环节,改变以往的采购模式,转向生产规模、研发实力、产品质量、成本优势和服务优势较强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通过进行“去中间化”直采来降低制造成本、提高市场份额。 汽车零部件行业作为汽车产业的上游,其发展与宏观经济形势、汽车行业兴衰紧密相连,具有较为显著的周期性特点。汽车的更新换代、新车型推出节奏等对零部件行业影响显著,如车企推出新车型或进行大规模产品升级时,会带动相关汽车零部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同时,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全球化布局正日益多样化,全球化采购已成为汽车工业的重要发展趋势。在当前全球汽车市场平稳增长的形势下,汽车零部件市场发展总体情况良好,呈现出持续稳步增长的态势。随着全球价值链的进一步细化,汽车零部件行业作为整车生产的重要环节,在开发和生产过程中与整车厂企业紧密合作、相互依赖,整车厂与零部件企业间基于市场形成的配套供应关系逐渐成熟,催生了一批专业化程度更高、规模更大的汽车零部件企业。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1、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81,020,269.04元,同比增长6.9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6,978,006.74元,同比增长27.41%。截止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3,375,622,672.06元,同比下降0.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114,575,761.47元,同比下降0.38%。 2、报告期内,公司重点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优化市场布局、深挖市场潜力,助推市场升级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构建国内与国外、乘用车与商用车、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燃油与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架构,形成普通制动盘与高端制动盘市场的优势互补,不断巩固现有市场、拓展新领域来提高市场占有率;国内市场,一是持续加大新能源市场开发力度,并通过优化客户群体,重点开发和服务于中高端客户。二是逐步实现由二级市场直接服务于各大整车厂,目前已直接供应广汽丰田、沃尔沃、比亚迪、奇瑞、吉利、广汽新能源、广汽乘用车、长安、长城、易捷特、蔚来、东风柳汽、江淮汽车、江铃新能源等整车厂。国外市场,在进一步巩固和服务好现有老客户、争取更多新型号、提升销售份额的同时,不断加大新市场、新客户的开发力度,提高市场占有率。未来,公司将从技术研发、产品质量、生产交付、服务保障上满足客户需求,实现市场管理的提质升级。 (2)推动创新驱动,以科技创新引领行业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强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依托专业化研发团队的核心优势,在技术创新领域取得丰硕成果,累计获得专利、科技成果等知识产权20余项。公司检测中心凭借卓越的技术实力与严谨的质量管理体系,顺利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复审,并成功通过比亚迪、吉利、长安、蔚来等知名车企的实验室专项审核,彰显了行业领先的检测认证能力。 在产品研发方面,公司聚焦市场需求,全年完成近百个型号的正向设计开发项目,持续优化产品矩阵,为业务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此外,公司充分发挥3D打印技术的独特优势,构建起高效的产品开发响应机制,在特殊产品样件交付环节实现品质、效率与速度的多重突破,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与服务体验。 (3)实施标准化建设,推动安全、绿色低碳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将标准化体系建设视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并持续发力。一方面,公司精准锚定标准化工作的长远目标,结合自身发展现状与行业趋势,精细谋划每一步工作规划,详细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措施,并配套以科学严谨、全面细致的考核标准,确保标准化建设有方向、有路径、有监督、有激励。另一方面,在执行层面毫不松懈,以严格标准要求自身,全面推进现场、设备、质量、工艺等标准的落地实施。实现从业务架构的精心搭建,到目标的精细化管理;从计划的科学制定,到实施过程的严格把控;从监督检查的严密执行,到复盘环节的精准激励,再到修正完善的持续优化等全流程闭环管理模式,力求让标准化作业深度融入公司运营的方方面面,全面提升企业运营效率与管理水平。 在安全生产与绿色发展工作中,公司借助标准化建设这一有力杠杆精准发力,进一步对操作流程规范、安全防护设施配置、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能源消耗管控、污染物排放控制、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推进标准化建设,实现标准化管控。同时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注重生产过程中空压机热能、旧砂回收、污水处理等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资源浪费。 通过深度推进标准化建设,实现了安全保障升级、环境效益优化,为企业的长远稳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公司高质量发展之路提供强劲动力。 (4)加强公司治理,实现规范运作 公司始终将合规治理作为发展基石,持续强化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优化法人治理结构。通过明确界定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经营管理层的权责边界,构建起规范、高效、科学的现代化决策与执行机制。 报告期内,公司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规定,有序组织召开4次董事会、4次监事会及3次股东大会,确保重大决策程序合法合规、执行有力。在信息披露工作中,公司始终恪守真实、准确、完整、及时的原则,建立健全信息披露管理制度,杜绝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及重大遗漏,切实维护了投资者的知情权与合法权益,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透明度与市场公信力。在经营管理层面,公司已全面实现业务、人员、资产、机构、财务等核心要素与控股股东的独立运作,形成完整闭环的业务链条与自主经营体系,充分保障了公司的独立性和市场竞争力。 2、收入与成本 (1)营业收入构成 (2)占公司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10%以上的行业、产品、地区、销售模式的情况适用□不适用 公司主营业务数据统计口径在报告期发生调整的情况下,公司最近1年按报告期末口径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数据□适用 不适用 (3)公司实物销售收入是否大于劳务收入 是□否 行业分类 项目 单位2024年2023年 同比增减 机械制造业 销售量 件 31,810,489.00 29,400,308 8.20%生产量 件 30,945,917.00 28,417,855 8.90%库存量 件 4,856,597.00 5,721,169 -15.11%相关数据同比发生变动30%以上的原因说明□适用 不适用 (4)公司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适用 不适用 (5)营业成本构成 行业和产品分类 行业和产品分类 (6)报告期内合并范围是否发生变动 □是 否 (7)公司报告期内业务、产品或服务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有关情况 □适用 不适用 (8)主要销售客户和主要供应商情况 3、费用 4、研发投入 适用□不适用 主要研发项目 名称 项目目 的 项目进 展 拟达到的目标 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新能源汽车制动盘研发 新产品研发 完成 通过研发新能源汽车制动盘,引入新的技术和理念,提高产品质量、功能和性能,满足市场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 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新工艺的研究 新工艺研发 完成 在新工艺研究中,成功引入创新方法,为汽车制动盘生产提供坚实工艺支撑。 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高性能汽车制动盘的研发 新产品研发 完成 通过研发新能源汽车制动盘,引入新的技术和理念,提高产品质量、功能和性能,满足市场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 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制动盘性能分析及设计研发 新技术研发 完成 通过制动盘性能仿真分析及设计研发,借前沿仿真技术精准优化设计,显著提升性能,满足新能源汽车制动盘高性能与节能需求。 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制动盘新工艺的研究 新工艺研发 完成 通过制动盘新工艺研究,凭借创新技术优化流程,提升质量,为新能源汽车制动盘高性能制造筑牢根基。 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商用车制动盘技术的研究 新技术研发 项目进行中 通过商用车制动盘技术研究,运用先进技术,精准预判风险,大幅降低隐患,提升制动盘质量与耐久性,契合市场需求。 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新材料制动盘的研发 新产品研发 项目进行中 通过研发新材料制动盘,引入新的技术和理念,提高产品功能和性能,满足市场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 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 5、现金流 五、非主营业务分析 适用□不适用 资产减值 -25,821,176.64 -52.62% 存货跌价损失 具有可持续性,但是金额不确定营业外收入 238,649.76 0.49% 非流动资产报废处置收入、罚款及其他 否营业外支出 542,303.39 1.11% 非流动资产毁损报废损失、捐赠支出、其他 否 六、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2、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不适用 3、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七、投资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4、金融资产投资 (1)证券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衍生品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衍生品投资。 5、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无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八、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1、出售重大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 2、出售重大股权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九、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适用□不适用 十、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十二、报告期内接待调研、沟通、采访等活动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内未发生接待调研、沟通、采访等活动。 十三、市值管理制度和估值提升计划的制定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制定了市值管理制度。 □是 否 公司是否披露了估值提升计划。 □是 否 十四、“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贯彻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披露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公告。□是 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