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网 中财网股票行情
东方日升(300118)经营总结
截止日期2024-06-30
信息来源2024年中期报告
经营情况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 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所处行业发展情况
  根据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上市公司行业统计分类指引》,公司所处行业属于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CH38)。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处行业属于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C38)大类下的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C382)下的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C3825 )。一)行业发展概况
  1、光伏行业整体情况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性能源短缺、气候异常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日益突出,积极推动新能源战略、加快新能
  源推广应用已成为全世界普遍关注的焦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诸国都在加快对各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目前世界上已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中,水能、风能、潮汐能的可用量较小,满足不了人类的客观需求;核裂变虽然产生的能量巨大,但存在不可控性及安全风险,切尔诺贝利及福岛核事件的警钟仍然长鸣;地热能虽然就理论研究而言颇具潜力,但于技术和安全性上存在较多可行性问题。相较之下,在可合理预期的期间内,太阳能作为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具有清洁性、安全性、广泛性、持久性、充足性、免维护性及潜在的经济性等诸多优点。因此,太阳能是目前人类已知可利用的、清洁安全且能够满足人类未来需求的最佳能源选择。整体上看,人类直接利用太阳能还处于初级阶段,未来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全球光伏行业在发展过程中,虽然部分时期由于受到宏观经济波动、产业投资过热、国际贸易政策等因素影响,经历了一定的行业调整,但光伏整体需求仍保持增长趋势。目前,光伏市场的参与者以眼光长远、深耕行业的产业资本为主,短期逐利的金融资本较少;行业转向涵盖性能、功能及技术研发实力的多维度竞争策略,形成以市场驱动为导向的良性发展模式。在此背景下,各国近年来对光伏发电的投资建设稳步提升,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2023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达到390GW,同比增长69.6%,累计光伏电站装机量约1,546GW。光伏新型技术日趋成熟,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中国光伏产业招投标数据库统计,2024年上半年国内组件集采招标容量约为108GW,其中N型光伏组件招标量已达90.3GW,占比84%,N型技术产品已占据市场主流地位。大量新技术加持的新兴光伏产能量产爬坡,新老技术光伏产品重叠供给带来阶段性产业供需失衡,产业链各环节竞争博弈加剧,导致光伏行业整体业绩承压,行业进入产能博弈的剧烈波动期。根据PV Infolink数据,2024年上半年,光伏组件报价跌幅约15%,电池片报价下滑17%-36%,多晶硅、硅片跌幅超40%。光伏全产业链报价下行使得多环节价格低于成本线、企业经营压力增大、净利润亏损,加剧行业内企业财务风险,行业短期内处于剧烈的低端产能淘汰整合阶段。
  2、我国光伏行业发展情况
  (1)政策利好,为我国未来能源长期发展方向之一
  可再生能源的广泛使用是未来的长期发展趋势,尽管我国已经发展成为全球第一大光伏应用市场,但现阶段我国能
  源结构仍以传统能源为主,大力发展光伏等可再生能源,促进可持续发展仍然是国家重要的发展目标,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多个利好政策,推动光伏行业健康快速发展。
  2018年5月,为促进光伏产业平稳发展,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虽然“531”光伏新政包括“暂停普通地面电站指标发放”、“分布式光伏规模受限”、“调低上网电价”等较为严苛的内容,但经历政策变动后,2018年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仍高达44.26GW,仅次于2017年,创历史第二高
  2020年9月,国家领导人在联合国大会上表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国由此成为迄今为止世界各国中作出最大减少全球变暖预期的气候承诺的国家。2020年12月,国家领导人在气候雄心峰会上进一步表示:“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
  2021年6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2021年新能源上网电价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价格〔2021〕833号),指出2021年起,对新备案集中式光伏电站、工商业分布式光伏项目和新核准陆上风电项目,中央财政不再补贴,实行平价上网。
  2024年1月,国家能源局发布《2024年能源监管工作要点》,文件提到一方面,保障新能源和新型主体接入电网。监管电网企业公平无歧视地向新能源项目提供接网服务,开展分布式光伏备案接网推进情况专项监管,重点跟踪分布式光伏备案、并网、交易、结算等情况。指导电网企业进一步优化并网流程、提高并网时效,推动“沙戈荒”风光基地、分布式电源、储能、充电桩等接入电网。另一方面,有序推进新能源参与市场交易。加强市场机制创新,逐步扩大新能源市场化交易比例,实现新能源发展与市场建设协调推进,更好发挥市场促进消纳作用。建立健全绿色电力交易机制,研究出台绿电交易有关规定,逐步扩大绿电交易规模,着力解决企业购买绿电需求量大、绿电跨省跨区交易难等问题。加快推进绿电、绿证市场建设,培育绿色电力消费市场。政策的出台有助于重塑光伏行业竞争格局和优化市场竞争环境,为我国下一步能源结构转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太阳能作为可再生能源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未来能源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2)产业下游新装机量稳定增长,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
  我国为太阳能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全国总面积2/3以上地区年日照时数大于2,000小时,为太阳能光伏发电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我国的光伏产业起步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2005年起,随着一批多晶硅项目建成投产,我国太阳能
  光伏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2013年以来,在国家政策支持及行业技术水平提高的驱动下,我国逐步发展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太阳能光伏应用市场之一。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2013年,我国新增装机容量 10.95GW,首次超越德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光伏应用市场,并在此后保持持续增长,尽管受到2018年“531光伏新政”以及2019年竞价政策出台较晚影响,我国2018年和2019年新增装机容量同比有所下降,但仍分别达到44.26GW和30.11GW,始终居于世界第一。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0年至2023年,我国新增光伏发电并网装机容量分别达48.2GW、54.88GW、87.41GW、216.30GW,新增光伏装机容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
  (3)规模与技术不断突破,产业竞争力持续提升
  经过多年的发展,光伏行业已成为我国少有的形成国际竞争优势、实现端到端自主可控、并有望率先成为高质量发
  展典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推动我国能源变革的重要引擎。目前我国光伏产业在制造业规模、产业化技术水平、应用市场拓展、产业体系建设等方面均位居全球前列。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中国光伏产业已有多项技术取得全球领先水平,产品性价比全球最优,各环节产能规模全球第一,产业自给率最强,基本上实现国产化”。根据CPIA的数据,从规模上看,2023年,中国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占全球的产量占比分别为91.4%、98.1%、91.9%和84.6%,其中多晶硅产量约147.2万吨,同比增长71.8%;硅片产量668.3GW,同比增长80%;电池片产量591.3GW,同比增长78.9%;组件产量518.1GW,同比增长75.8%,中国光伏行业已成为全球光伏集聚之处,且其规模呈持续扩张趋势。从技术上看,我国光伏企业在TOPCon、HJT、XBC等高效晶硅电池生产技术上先后取得突破,半片、双面、叠瓦、多主栅、大尺寸等相关技术也相继成熟并逐渐被应用,持续进行提升和创新。新技术、新方案的推陈出新带来光伏电池转换效率迅速提升,同版型光伏组件功率不断增长,光伏电站度电成本持续优化,光伏发电的应用场景快速拓展、全球需求增速强劲。近年来,从硅材料、电池、组件到系统的优化创新,中国光伏产业链中各个环节的技术水平及工艺水平均有较大提升,并进而推动光伏发电成本的持续下降。随着光伏上网电价逐步趋近常规电力的上网电价,中国光伏行业更具竞争力。二)行业竞争格局、市场集中情况、公司产品的市场地位
  1、行业竞争格局、市场集中情况
  光伏电池及组件行业均属于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行业,虽然进入门槛较高,但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行业已经成为开放性行业。过去十年中,光伏组件行业集中度逐渐提高,行业龙头企业不断扩大产能,逐渐夯实市场地位。其中我国企业电池片和组件的产能、产量等在全球占比均高于75%。已成为光伏电池及组件的全球产业中心。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2023年全球组件前10名企业产量总额约415.7GW,较2022年增加约159.8GW,占全球组件产量比例为67.9%。随着行业技术迭代的加快、下游市场对于高效产品的需求增加、行业规模扩张等,中小厂商易因缺乏产能、技术资源等而被加速淘汰,具备较大的生产规模、出色的研发技术以及完善的销售网络等优势的头部企业将更为受益,从而引领未来市场并占据更多份额,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2、公司产品的市场地位
  报告期内,公司专注于技术创新与工艺改革,光伏组件出货量行业领先。随着公司技术的不断发展创新、客户品牌认可度的提升,若无重大市场变化或政策调整,公司在光伏组件领域的市场竞争力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2018年以来公司的光伏组件出货量稳定居于世界前十位。
  (三)公司经营模式
  一)生产模式
  公司的产品主要为自主生产,建立“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公司根据接受的订单和预付款情况,及时组织安排实施生产并于较短时间内陆续安排发货,保障客户所需产品的按时交货。具体的生产流程如下:
  1、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生产流程
  二)采购模式
  公司设立运营制造中心,对原辅材料进行集中式统一采购。运营制造中心负责采购计划编制、供应商的开发与管理、
  采购流程审批等工作。公司采用订单式采购模式,根据客户的订货需求和实际库存情况制定采购计划并实施采购。客户订单主要分成标准订单和非标准订单,两类订单均采用订单式采购。报告期内,公司有多家关系稳定的原辅材料供应商,为公司的生产经营提供持续可靠的保障。三)研发模式公司重视技术研发投入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研发模式以自主研发、自主创新为主,通过引进人才,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等方式形成专业稳定的科研队伍。四)销售模式公司设立营销中心,采用直销为主,分销为辅的销售模式。营销中心分设国内销售部、海外销售部和市场部。其中,国内、海外销售部负责客户开发与维护,包括处理订单,执行销售政策和信用政策等。国内销售部和海外销售部采用区域团队制,公司总部统一限定该区域的战略性重要客户,各区域中小型客户的挖掘以“自由竞争,报备评估”为原则,鼓励销售团队积极开发客户。市场部主要负责公司产品的市场推广、展会宣传、市场信息收集等。公司设立全球质量及客户服务中心,负责产品的售后服务工作。
  三、主营业务分析
  概述
  参见“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相关内容。
  现金减少;同时,本期公司投建的户用光伏电站持续增加,建设户用电站所支付的到期材料款、其他设备及施工款等金额较大所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546,625,807.85 -3,487,195,342.85 55.65% 主要系本期支付的工程、设备款同比减少所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5,322,389,891.69 4,906,586,244.36 8.47%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668,873,080.76 2,302,242,233.09 -129.05% 主要系本期光伏产品销售额下降,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减少;同时,本期公司投建的户用光伏电站持续增加,建设户用电站所支付的到期材料款、其他设备及施工款等金额较大,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流出所致;而上年同期由于完成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并收到募集资金使得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增加较大所致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发生重大变动□适用 不适用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没有发生重大变动。注1:该产量包含为公司开展户用分布式等光伏电站建设及EPC业务所使用的组件。3)对主要收入来源国的销售情况设的同时,强化了对海外进口的限制。针对中国的双反、301特殊关税以及针对全球产品的201特别保障措施关税,仍在持续。2023年针对东南亚四国(泰国、越南、马来西亚及柬埔寨)光伏产品规避对华双反措施的反规避调查,也做出终裁,认定包括马来西亚在内的四个被调查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存在规避。西班牙(组件) 440.3MW 467,056,934.324)光伏电站的相关情况集中式电站注:墨西哥杜兰戈州100MW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本期利润为负数的主要原因为:2024年上半年处于分步并网阶段,在并网调试过程中损失了部分发电量。分布式电站 注:1、上表为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光伏电站相关情况。
  2、电站收入确认和计量所采用的会计政策详见“第十节 财务报告-五、重要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37、收入”。
  四、非主营业务分析
  适用 □不适用
  五、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2、主要境外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说明 截止报告期末,除上述境外生产基地外,公司其他主要境外资产为太阳能电站,详见“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三、主营业务分析-光伏电站的相关情况”。
  3、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 □不适用
  4、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六、投资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4、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
  适用 □不适用
  5、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1) 募集资金总体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可〔2022〕2161号)同意,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 股)248,138,957股,每股发行价格为人民币20.15元,本次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4,999,999,983.55元,扣除发行费用(不含增值税)人民币31,464,281.93元,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4,968,535,701.62元。上述募集资金到位情况业经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验,并出具了大华验字〔2023〕000038号《东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验资报告》。经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四十一次会议决议授权,公司及东方日升(宁波)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分别在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宁海支行、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宁海支行、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宁海县支行、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宁海支行以及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宁海支行开设共计8个募集资金专用账户。公司、保荐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与上述银行共同签订《募集资金三方监管协议》。该等协议与深圳证券交易所《募集资金专户存储三方监管协议(范本)》不存在重大差异,本半年度,各方严格按照三方监管协议执行,无违约情形。截至2024年6月30日,直接投入项目资金3,167,360,758.09元,利息扣除手续费净额为53,651,328.91元,募集资金账户余额为1,854,490,554.48元。(2) 募集资金承诺项目情况适用 □不适用
  (2) 截至
  期末
  投资
  进度
  (3)=
  (2)/(
  1) 项目
  达到
  预定
  可使
  用状
  态日
  期 本报
  告期
  实现
  的效
  益 截止
  报告
  期末
  累计
  实现
  的效
  益 是否
  达到
  预计
  效益 项目
  可行
  性是
  否发
  生重
  大变
  化
  承诺投资项目                       
  5GW N
  型超
  低碳
  高效
  异质
  结电
  池片
  与
  10GW
  高效
  太阳
  能组
  件项
  目 否 330,0
  00 330,0
  00 330,0
  00 18,91
  0.57 199,9
  波南部滨海新区。
  募集
  资金
  投资
  项目
  实施
  方式
  调整
  情况 不适用
  募集
  资金
  投资
  项目
  先期
  投入
  及置 不适用
  换情
  况 
  用闲
  置募
  集资
  金暂
  时补
  充流
  动资
  金情
  况 不适用
  项目
  实施
  出现
  募集
  资金
  结余
  的金
  额及
  原因 不适用
  尚未
  使用
  的募
  集资
  金用
  途及
  去向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募集资金账户余额合计为185,449.06万元,均存放于募集资金专户中。
  募集
  资金
  使用
  及披
  露中
  存在
  的问
  题或
  其他
  情况 公司已及时、真实、准确、完整披露了募集资金的使用及其相关信息,不存在募集资金管理违规情形。
  
  (3) 募集资金变更项目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募集资金变更项目情况。
  6、委托理财、衍生品投资和委托贷款情况
  (1) 委托理财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委托理财。
  (2) 衍生品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1) 报告期内以套期保值为目的的衍生品投资
  适用 □不适用则,以及与上一报告期相比是否发生重大变化的说明 不适用报告期实际损益情况的说明 报告期内,公允价值变动损益-4,402.87万元,交割收益1,231.97万元。套期保值效果的说明2024年1-6月汇率变动对公司经营成果有一定影响,公司当年汇兑损失为175.92万元,当年因套期保值产生公允价值变动损失-4,402.87万元,交割收益1,231.97万元。衍生品投资资金来源 公司开展远期结售汇及外汇期权业务的资金来源于公司自有资金。报告期衍生品持仓的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说明(包括但不限于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等) (一)风险分析
  1、汇率波动风险:在汇率行情波动较大的情况下,若远期结售汇协议约定的汇率低于交割日实时汇率
  时,将造成汇兑损失,反之将会有汇兑收益。2、操作风险:公司在开展上述业务时,如发生操作人员未按规定程序报备及审批,或未准确、及时、完整地执行相关业务,将可能导致交易损失或丧失交易机会。
  3、回款预测风险:公司根据销售订单确定的回款时间预测回款,实际执行过程中,可能遇到应收款逾期、订单发生变更等情况造成公司回款预测不准,导致远期结汇延期交割风险。4、法律风险:公司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签订远期结售汇、外汇期权业务协议,需严格按照协议要求办理业务,同时应当关注公司资金头寸等财务状况,避免出现违约情形造成公司损失。
  (二)风险控制措施
  1、为防止远期结售汇业务及外汇期权业务延期交割,公司将持续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加强应收款的催收,从而避免出现应收账款逾期的现象,降低客户拖欠和违约的风险。2、在签订远期结售汇业务及外汇期权业务合同时,严格按照公司预测的收汇期间和金额进行交易,所有远期结售汇业务均有真实交易背景。3、公司财务部门和审计部门作为公司相关责任部门,严格落实岗位职责,分级管控风险,不断完善风险应对制度和措施。4、公司将选择结构简单、流动性强、风险可控的远期结售汇、外汇期权业务开展,并在授权额度范围内进行,严格控制其交易规模。公司选择的交易对手必须是经中国人民银行或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的具备远期结售汇业务及外汇期权业务经营资格的金融机构。已投资衍生品报告期内市场 公司衍生品投资包括但不限于远期结售汇、期权,计量公允价值的相关参数直接采用主办银行的远期结售汇及期权合约牌价。价格或产品公允价值变动的情况,对衍生品公允价值的分析应披露具体使用的方法及相关假设与参数的设定公司报告期不存在以投机为目的的衍生品投资。
  (3) 委托贷款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委托贷款。
  七、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1、出售重大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
  2、出售重大股权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八、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适用 □不适用
  售;技术服务、开发、咨询等 750,000,000.00 4,234,713,773.67 316,145,659.10 715,254,8展;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等 2,215,000,000 7,139,526,400.75 1,915,681,487.73 1,053,193,549.98 -308,171,9
  九、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十一、报告期内接待调研、沟通、采访等活动登记表
  适用 □不适用
  
  接待时间 接待地点 接待方式 接待对象类型 接待对象 谈论的主要内容及提供的资料 调研的基本情况索引
  2024年04月30日 线上会议 电话沟通 机构 国信证券、长江证券、国海证券、天风证券、东吴证券、方正证券等机构投资人总计94人 300118东方日升调研活动信息20240430 http://www.cninfo.com.cn
  2024年05月23日 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宁波南部滨海新区创新东路1号,东方日升(宁波)光伏科技有限公司会议室 实地调研 机构 国泰君安证券、国金证券、申万宏源证券、国联证券、甬兴证券等机构投资人总计50人 300118东方日升调研活动信息20240523 http://www.cninfo.com.cn十二、“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贯彻落实情况公司是否披露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公告。是 □否
  (一)持续深耕新能源主业,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经过二十余载的风雨兼程,东方日升已经发展成为全球领先的新能源绿色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主营业务为太阳能
  电池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亦涵盖了光伏电站 EPC、光伏电站运营、储能等领域。东方日升始终秉承“以科技创新持续改善能源格局,提高人类生活品质”的使命,深耕光伏技术研发和光伏产品开发及制造领域,凭借太阳能电池组件、光伏电站、储能等产品,引领全球能源革新,并不断致力于为全球近90个国家和地区客户提供清洁、高效的新能源绿色解决方案及一体化服务,助推全社会步入碳中和时代。
  1、聚焦前沿技术,赋能光伏产品经济价值与绿色价值齐增长
  在光伏行业一轮又一轮的技术革新浪潮中,东方日升不断坚持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聚焦光伏行业前沿技术,
  率先布局异质结技术并进行产业化落地,充分发挥异质结技术工艺流程简化、技术延展性佳、降本提效路径清晰等优势。凭借着强大的研发实力及资源优势,东方日升多次刷新异质结技术最高功率世界纪录,并于2022年正式推出首款高效异质结产品——Hyper-ion 伏曦组件。得益于薄片化叠加双面微晶技术、低银含浆料、昇连接无应力互联等多项前沿核心技术,伏曦组件产品性能水平处于行业前列,组件最高功率可达741W,转换效率可达23.90%。同时,凭借行业领先的超薄电池技术和低温工艺及配套使用的高强度合金钢边框,伏曦组件整体碳足迹数值可低于 376.5kg eq CO2/kWc。公司未来将继续提升研发实力,打造拥有更低的 LCOE(度电成本)和更低的碳足迹的光伏产品,通过技术创新不断赋能光伏产品经济价值与绿色价值齐增长。
  2、加深产业链纵向布局,通过垂直一体化构筑竞争壁垒
  东方日升以电池和组件制造作为公司业务发展的基点,通过收购、新设以及战略合作的方式,不断向上游产业链进
  行扩展延伸,加深公司业务的垂直一体化程度,均衡公司产业链各环节产能配比,减少供应链价格波动的影响,目前公司已经完成多晶硅、硅棒、硅片、电池及组件的全产业链布局,同时公司亦不断拓宽光伏下游应用场景,积极响应国内外鼓励或强制配储的政策方针,通过电站应用继续向下延伸至储能电站业务,打造光储一体化综合服务,进一步打开公司盈利空间。未来,公司将长期坚定一体化布局,充分发挥各环节业务协同效应,增强风险抵御能力,构筑行业竞争壁垒,提升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提升股东回报水平。
  3、加速全球化布局,打造值得信赖的国际化品牌
  东方日升经过多年的全球化布局,搭建了专业化、标准化、协同化的营销体系,于欧洲、南美洲、东南亚、中东、
  美国以及澳洲等地共设有23家营销服务中心,并拥有专业的技术服务团队及技术支持体系,从而能够对客户需求及问题形成快速反应。同时,公司在马来西亚以及越南均设有生产基地,能够辐射全球市场需求,最小化国际贸易摩擦对行业带来的不利影响。未来,公司将继续通过在全球范围内设立分子公司、办事处等构建起全球化网络,努力打造四个全球化,即市场全球化、制造全球化、资本全球化和人才全球化,彼此相互促进,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创造性地为客户提供有价值的服务,并在科技研发、高效产品推广、工艺改进、精益生产和成本控制等方面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助力全球清洁能源的应用与普及,努力践行“让东方日升点亮世界每一个角落”的公司理念。
  4、加快推进智能化转型,实现高人效精益生产
  在物联网、5G、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融合的趋势下,公司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通过推行产线设备/车间
  /生产基地自动化、可视化、数字化,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打造了多个绿色工厂、智能化数字车间、数字工厂,其中以联合浙江移动携手打造的“5G+未来工厂”为代表,能够实现跨基地网络化协同、全量设备纳管、创新应用赋能、可视化管理四大子任务,从而实现生产流程优化、效率提升、质量提高和成本降低。未来公司将持续推进供应链的智能化管理,运用大数据技术推行精益生产管理,促进降本增效。同时,将新型信息技术融入现有的生产线建设中,打造以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为主体的新型智造体系,促进企业生产方式转型,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数字化赋能。
  (二)以投资者为本,与投资者共享发展成果
  公司自2010年上市以来,始终牢固树立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通过持续聚焦主业,提升公司业绩,夯实行业领先地
  位,积极传递公司价值等多种途径提振资本市场表现,并充分利用现金分红和股份回购等措施与全体股东分享公司高速发展的红利。公司于2023年4月21日和2023年5月17日召开了第三届董事会第四十四次会议和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东方日升2022年度利润分配预案的议案》:公司以1,140,013,863 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派发现金红利2.00元(含税),共分配现金红利228,002,772.60元(含税),占2022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24.14%。公司2024年 4 月26 日和2024年5 月21 日召开了第四届董事会第八次会议和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东方日升2023年度利润分配预案的议案》:公司以1,128,196,063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00元(含税),共分配现金红利225,639,212.60元(含税),占2023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16.55%。公司分别于2023年8月18日和2023年9月6日召开了第四届董事会第三次会议和2023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的方案的议案》,公司拟以集中竞价方式回购股份,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含)人民币 15,000.00万元且不超过(含)人民币30,000.00万元。截至2024年6 月30 日,公司通过股票回购专用账户以集中竞价方式实施回购公司股份 16,707,300 股,占公司总股本的 1.47%,成交总金额为 260,940,826.04元(不含交易费用)。公司后续将结合市场情况和公司未来战略规划持续实施相关股份回购方案,并根据相关规定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同时,公司将继续坚定以投资者为本的发展理念,统筹好公司发展、业绩增长与股东回报的动态平衡,不断提升股东回报水平,与投资者共享公司高速发展的成果,切实增强投资者的获得感。
  (三)夯实公司治理,提升公司规范运作水平
  公司将不断夯实公司治理基础,持续规范“三会一层”治理机制,充分发挥股东大会最高权力机构、董事会重大决
  策、管理层执行、监事会监督,以及专门委员会为董事会重大决策专业把关的作用。规范公司及股东的权利义务,防止滥用股东权利、管理层优势地位损害中小投资者权益。引导中小投资者积极参加股东大会,为各类投资者主体参与重大事项决策创造便利,增强投资者的话语权和获得感。公司将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强化风险管理,提升决策水平,实现公司进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为公司股东合法权益提供有力保障。公司管理层将进一步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加强对现有管理团队的全方位自主培养,并持续吸纳海内外优秀管理人才,不断加强管理队伍对全球各地区新能源行业发展的理解和判断、全产业链业务拓展和运营的能力以及对新能源技术趋势的把握,紧跟行业发展潮流、提升经营管理效率,打造国际一流的管理团队。同时,不断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盈利能力和全面风险管理能力,以期实现长足发展,回馈广大投资者。
  (四)提高公司信息披露水平,有效传递公司价值
  公司将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监管机构规定,坚守企业合规经营底线,突出信息披露的重要性、针对性,主动披
  露对投资者投资决策有用的信息,强化行业竞争、公司业务、风险因素等关键信息披露,减少冗余信息披露。公司亦将坚持以投资者需求为导向,保证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简明清晰,通俗易懂。公司将积极建立公开、公平、透明、多维度、多样化的投资者沟通渠道,继续通过“互动易”平台、总裁信箱、投资者专线、业绩说明会等各种形式与投资者积极沟通,加深投资者对于公司生产经营、未来发展战略规划等情况的了解,更好地传达公司的投资价值,增强投资者对公司的认同感,树立市场信心。
  

转至东方日升(300118)行情首页

中财网免费提供股票、基金、债券、外汇、理财等行情数据以及其他资料,仅供用户获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