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铭科精技(001319)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4-12-31 | 信息来源 | 2024年年度报告 | 经营情况 |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五金冲压模具和精密金属结构件共两部分,主要应用于汽车领域。 根据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版),公司模具业务属于“C35专用设备制造业”,而汽车金属结构件业务则属于“C36汽车制造业”。依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模具制造业务具体归于“C35专用设备制造业”中的“C3525模具制造”行业;汽车金属结构件业务归属“C36汽车制造业”中的“C3670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行业。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积极施策,及时出台“两新”政策,在全行业共同努力下,汽车产业转型步伐加快,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全年产销稳中有进,表现出强大的发展韧性和活力,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汽车产销累计完成 3128.2万辆和 3143.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7%和4.5%,产销量再创新高,继续保持在 3000万辆以上规模。其中,乘用车产销持续增长,为稳住汽车消费基本盘发挥积极作用;商用车市场表现疲弱,产销未达 400万辆预期;新能源汽车继续快速增长,年产销首次突破 1000万辆,销量占比超过40%,迎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汽车出口再上新台阶,为全球消费者提供了多样化消费选择。 (1)克服困难,市场整体回暖,国内乘用车市场保持高增长态势。2024年,在一系列稳增长、促消费政策的持续推动下,国内汽车市场逐步走出前期调整的阴霾,整体产销稳中有进。 尽管外部经济环境依然复杂,但购置税优惠、补贴政策调整以及消费升级的共同作用,使得汽车市场呈现出回暖和结构优 化的局面。上半年汽车产销整体不旺,汽车工业经济运行面临库存高、消费弱的困难,供给端和终端均呈现较大的压力;三季度随着政策加码,终端呈现较好的发展态势;四季度延续向好态势,月度产销呈现较高水平。得益于强大的内需市场和消费者升级需求,2024年国内乘用车市场继续保持高速增长,2024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128.2万辆和 3143.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7%和 4.5%,完成全年预期目标。产品结构正从传统燃油车向高端化、新能源化转变,产销同比增长预期较前期进一步加快,部分细分市场出现“U型反转、涨幅明显”的趋势。 (2)新能源汽车市场进一步扩大,新能源车逐渐辐射 B+级市场,插混汽车成为新增长点。 在政策引导与技术突破的双重作用下,新能源汽车市场在2024年依然保持爆发式发展。产销数据稳步刷新历史记录,市场占有率持续攀升,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普及正在带动整个汽车产业的绿色转型。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88.8万辆和 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和 35.5%,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 40.9%,较2023年提高 9.3个百分点;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占新能源汽车比例为 60%,较去年下降10.4个百分点;插混汽车销量占新能源汽车比例为 40%较去年提高 10.4个百分点。插混汽车的增长迅速,成为带动新能源汽车增长的新动能。2024年,传统燃料乘用车中,销量普遍呈不同程度下降;目前传统燃料乘用车销量仍主要集中在 A级,累计销量 835万辆,同比下降13.9%。新能源乘用车中,各级别销量均呈不同程度增长,其中 B级电动化趋势明显,C级和 D级电动化引领消费升级,以问界等车型为代表的中国高端新能源品牌快速发展,促进高端品牌乘用车新能源汽车占比大幅增加。 (3)海外出口持续攀升,汽车出海仍属于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伴随着全球经济逐步复苏及我国整车竞争力的提升,2024年我国汽车出口在数量和结构上均表现出强劲势头。乘用车、商用车出口均实现较大幅度的同比增长,成为拉动行业整体增长的重要因素。2024年仍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出口 585.9万辆,同比增长19.3%。分车型看,乘用车出口 495.5万辆,同比增长19.7%;商用车出口 90.4万辆,同比增长17.5%。 (4)汽车产业链制造能力日趋成熟,企业面临围绕机器人产业相关配套转型的契机。根据赛迪智库及前瞻产业研究院最新报告预测,预计到2025年,中国人型机器人市场规模将有望达到 250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超过 40%。技术突破(如新一代传感器、人工智能算法及高精度执行机构)将推动机器人产品向柔性化、多功能化方向升级,为市场应用拓展提供强劲动力。汽车零部件企业长期积累的高精度加工、自动化装配及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可直接服务于机器人核心组件(如高性能传动机构、精密传感器外壳、智能执行器等)的生产。与传统汽车零部件大批量、标准化生产不同,机器人零部件对加工精度、低容差及个性化定制要求更高,这既是技术升级的挑战,也为企业通过工艺改造获取竞争优势提供了机遇。 国家对智能制造及机器人产业的扶持政策不断加码(如《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等),为企业跨界转型提供了资金、技术及市场环境支持;与此同时,全球及国内市场对高性价比、智能化产品需求的激增,也为转型企业打开了新的增长空间。综上,2024年,行业在多重利好政策和市场调整下实现稳健回暖,汽车市场在结构升级、产品智能化及绿色转型方面均取得积极进展;与此同时,汽车行业出口保持强劲增长,企业技术水平持续提升。展望2025年,随着中国人型机器人市场规模的爆发和智能制造趋势的不断深化,传统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迎来了开拓人型机器人零部件领域的重要机遇。公司应利用现有技术优势,加快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积极布局智能制造新领域,以实现业务多元化和持续竞争力提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