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昊帆生物(301393)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4-12-31 | 信息来源 | 2024年年度报告 | 经营情况 |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主要从事多肽合成试剂、通用型分子砌块、蛋白质试剂等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上述产品属于精细化学品。根 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处行业为“C2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属于充分竞争的行业,行业内企业面向市场自主经营,行业监管体制为国家宏观指导下的市场调节管理体制,政府职能部门进行产业宏观调控,行业协会进行自律规范。 (一)主要业务 公司自设立以来,专注于多肽合成试剂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覆盖下游小分子化学药物、多肽药物研发与生产过程 中合成酰胺键时所使用的全系列的合成试剂。同时,公司基于客户需求与差异化的竞争策略,依托在多肽合成试剂行业的优势地位,开发了具有较强技术壁垒与良好市场前景的通用型分子砌块和蛋白质试剂产品,形成了以多肽合成试剂为主,通用型分子砌块和蛋白质试剂为辅的产品体系。此外,公司紧跟全球药物研发方向,贴近国内外 CRO、CDMO公司的市场需求,在合成技术门槛更高的脂质体与脂质纳米粒药用试剂、离子液体、PROTAC试剂和核苷酸试剂等高附加值、高壁垒的特色产品领域积极布局,持续拓展产品管线,致力于为全球医药研发与生产企业及 CRO、CDMO公司提供特色功能化学品,精准、高效助力全球医药行业发展。 (二)所属行业发展情况 1、多肽合成试剂行业 (1)多肽合成试剂在酰胺键合成中发挥至关重要作用 酰胺键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与人工合成的化合物中,其不但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化学键之一,也是有机合成化学中最基本 的化学键之一。酰胺键亦是多肽药物、众多小分子化学药物的基本结构,是维持药物分子骨架、保持药物活性必不可少的基础单元。据统计,约有四分之一的上市药物和三分之二的候选药物含有酰胺键,同时酰胺键的形成反应是药物合成过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有机化学反应。 (2)多肽合成试剂的主流产品 缩合试剂根据其分子结构可以分为碳二亚胺型、磷正离子型、脲正离子型和其他类的缩合剂。其中以碳二亚胺型、磷正 离子型以及脲正离子型缩合试剂影响较大、应用较为广泛。碳二亚胺型是发展最早、最常用的缩合试剂,脲正离子和磷正离子型缩合试剂性能最佳,无论是反应活性,还是产物的收率和光学纯度方面都优于其他类型的缩合剂。 (3)多肽合成试剂行业的发展趋势 1)行业集中度提升,行业整合加速 酰胺键的合成在生物医药的研发与生产环节是一项既常见又十分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由于原料酸和胺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单一系列的多肽合成试剂难以满足不同客户对其特定药物研发和生产的要求,因而全系列多肽合成试剂库的构建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方案。而多肽合成试剂行业内,受产线布局、成本控制、业务拓展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行业内多数生产厂商仅涉及某几种多肽合成试剂产品的研发与生产,行业内企业规模普遍较小,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与品牌优势。公司通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和规模效应,建立起了一定的行业壁垒,将通过研发及扩大产能等方式进一步巩固领先优势,从而迎接更大的市场机遇,提高主要产品市场占有率。2)新型多肽合成试剂将陆续推出没有任何一种多肽合成试剂可以适用于所有的酸胺缩合反应,且随着多肽药物研发的不断深入以及新型化学药物结构研发的推进,新型、高效多肽合成试剂将陆续推出。其中,高反应活性和差向异构化控制能力、新型低毒、低爆炸风险离去基团衍生化、聚合物支载型等新型多肽合成试剂将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2、分子砌块行业 分子砌块是指用于设计和构建药物活性物质从而研发的小分子化合物,一般分子量小于 300,具有结构新颖、品种多样 等特点。作为新药研发的上游,分子砌块是新药研发的创新源头之一。在新药研发起始的药物发现阶段,新药研发企业需要对成千乃至上万个化合物进行筛选和评估,从而筛选出有研究价值的苗头化合物、先导化合物,最终确定临床候选物。用于筛选和评估的化合物是由多个分子砌块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连接在一起形成。简单理解,药物是由一个个分子组成,分子砌块则是构造药物分子的砖瓦。为了确定临床候选物,医药研发企业需要一次性采购数百种乃至上千种药物分子砌块以丰富其化合物库的多样性,帮助研发人员合成药效好、毒性低的理想化合物,此阶段药物分子砌块用量少、品种需求多。随着药物研发阶段向前推进,相关药物分子砌块产品种类会逐渐降低但消耗量会逐步提升。分子砌块是化学创新药研发的核心原料,根据哈佛医学院健康政策系 Richard G. Frank估计,全球医药研发支出中有30.00%用于药物分子砌块的购买和外包。分子砌块市场的外延极为广泛,涉及的分子砌块种类繁多,公司的分子砌块业务目前聚焦于少部分通用型分子砌块,还处于快速拓展产品线的初级阶段,相对于分子砌块庞大的整体市场规模而言,公司该类业务的发展主要取决于自身产品和客户的拓展,尚有较大发展空间。 3、蛋白质试剂行业 蛋白质试剂的主要代表为蛋白质交联剂,蛋白质交联剂作为 ADC药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连接抗体与毒素,是 ADC药物有效递送细胞毒性药物的基础,也是决定 ADC产物毒性的关键因素。随着全球 ADC药物的兴起,且多款 ADC药物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国内制药公司亦加大了对 ADC药物的研发力度。目前国内多家公司均有多款在研 ADC项目,适应症包括但不限于肝癌、胃癌、肺癌、乳腺癌等。基于我国癌症患者基数大和药物研发进展迅速等因素,预计我国 ADC药物行业市场将呈现较高增长趋势。随着下游 ADC药物研发的顺利进展及用药需求的增加,蛋白质交联剂的市场需求也将快速提高。 (三)市场地位 公司凭借在有机合成领域的技术积淀,和20多年深耕多肽合成试剂的行业经验,通过专业化、高标准的工艺开发体系, 不断对多肽合成试剂产品进行产业化工艺研发和生产技术改进。公司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和稳定的生产工艺通过了多家全球知名医药企业的审计。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与产品开发经验,公司可为下游客户提供 160余种结构新颖、质量优异的多肽合成试剂产品,并在 HATU、HBTU、TBTU、PyBOP等多个合成工艺更为先进、产品附加值更高、竞争壁垒更高的磷正离子型和脲正离子型产品领域处于市场主导地位。公司全系列产品的供应能力和快速、完善的市场响应能力获得了国内外 1,900余家医药研发及生产企业和科研机构的高度认可,公司凭借在产品杂质控制、供应及时、稳定、产品结构新型、种类丰富等方面的优势与生物医药领域的众多知名企业以及领先的专业试剂公司和众多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公司已成为众多医药研发、生产企业在多肽合成试剂行业的优选供应商。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参见本节“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相关内容。 2、收入与成本 (1) 营业收入构成 (2) 占公司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 10%以上的行业、产品、地区、销售模式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 公司实物销售收入是否大于劳务收入 是 □否 行业分类 项目 单位2024年2023年 同比增减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销售量 吨 1,537.60 955.93 60.85%生产量 吨 1,566.66 931.41 68.20%相关数据同比发生变动 30%以上的原因说明适用 □不适用报告期内,公司业绩仍然受制于产能限制,公司通过充分开发自有产能和合理利用外协产能,使得产品产量和销量最大程度的满足了主要客户的需求,公司在2024年生产量和销售量同比增长60%以上。 (4) 公司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营业成本构成 行业分类 行业分类 (6) 报告期内合并范围是否发生变动 是 □否 2024年 7月,公司设立了全资子公司淮安昊帆,因此与上年度财务报告相比,本年度合并报表范围增加了淮安昊帆。 (7) 公司报告期内业务、产品或服务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有关情况 □适用 不适用 (8) 主要销售客户和主要供应商情况 3、费用 4、研发投入 主要研发项目名称 项目目的 项目进展 拟达到的目标 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纳米靶向脂质体与脂质纳米粒药用试剂的研发及药用辅料备案 合成磷脂、功能化磷脂聚乙二醇-脂质试剂、阳离子脂质试剂,完善公司脂质体与脂质纳米粒药用试剂品种,开展产品质量研究,完成脂质体试剂的药用辅料备案。 已完成二十余个品种脂质体合成工艺、分析方法开发以及优化,纯度、单杂、外观都达到市售药用辅料质量要求。 进一步完成脂质体试剂的产品库,熟悉并掌握关于辅料备案的质量研究过程,部分产品完成药用辅料备案。 拓展业务范围,为下游客户提供更多类别的产品支持,可能成为未来公司的业务增长点,提高核心竞争力。小分子量聚乙二醇衍生物工艺优化以及放大生产 开发单分散的小分子量聚乙醇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技术,优化 AEEA、BOC-AEEA、AEEA-AEEA、FMOC-AEEA、九甘醇、十二甘醇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 AEEA及其衍生物完成小批量试生产,继续优化工艺,降低成本,完善质量检测方法。甘醇类产品合成工艺正在研发中。 掌握 AEEA及其衍生物产品的生产技术,形成规模化生产。 拓展业务范围,为下游多肽生产客户提供更多类别的产品支持,可能成为未来公司的业务增长点,提高核心竞争力。正丁基磷酸酐的工艺优化 优化正丁基磷酸酐的生产工艺,提高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开发高纯度、低卤素、低金属离子残留的正丁基磷酸酐生产工艺。 已经完成量产,工艺优化同步进行中。 开发有市场竞争力的正丁基磷酸酐的生产技术,优化降低成本。开发电子级纯度的正丁基磷酸酐生产工艺。 拓展公司多肽缩合试剂目录,为下游客户提供性加比更高的产品,拓展医药领域外新的应用领域,增加公司销售收入。主要研发项目名称 项目目的 项目进展 拟达到的目标 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固相合成用树脂交联本。 部分 linker已经完成工艺优化以及试生产。 开发固相多肽合成交联剂产品合成工艺,优化降低成本,形成规模化生产。 拓展多肽合成试剂的业务范围,为下游多肽客户提供更多类别的产品支持,可能成为未来公司的业务增长点,提高核心竞争力。高纯度烷基马来酰亚胺及其他电子化学品的生产工艺开发 开发高纯度甲基马来酰亚胺、乙基马来酰亚胺、叔丁基马来酰亚胺等烷基马来酰亚胺类产品的合成工艺。完善金属离子检测方法,实现金属离子残留控制。 已完成甲基马来酰亚胺、乙基马来酰亚胺的小批量生产。金属离子残留检测与控制正逐步完善中。 将一些有电子行业应用前景产品的纯度由化学纯级别升级到电子级。 拓展产品业务范围,尝试进入电子化学品领域,可能成为未来公司的业务增长点,提高销售收入。连续流反应技术开发以及应用 探索连续流技术在氧化、硝化、催化氢化以及其他一些危险系数比较高反应中的应用。 部分釜式催化氢化工艺已经被固定床催化条件下的连续流氢化反应代替,固定床催化氢化工艺已经开始中试。 降低高危反应,危险系数相对较高的反应的生产风险。 降低生产风险,保障企业安全生产。保护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技术开发 开发赖氨酸、组氨酸、谷氨酸等有较大市场潜力的氨基酸衍生物生产技术。 赖氨酸系列已经完成小试工艺开发以及中试验证,建立相关质量标准。 掌握系列保护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的生产工艺,部分产品实现工业化生产。 拓展业务范围,为下游多肽生产客户提供更多类别的产品支持,可能成为未来公司的业务增长点,提高核心竞争力。新型多肽缩合试剂的结构设计、合成技术开发、活性测试以及应用推广 设计新型结构多肽合成试剂并测试其活性,筛选活性高、成本低的多肽缩合试剂。 结构设计、活性测试、应用推广机制已经建立,新型缩合试剂的样品制备、活性测试正在持续进行。 寻找活性高、成本低、后处理简单的新型多肽缩合试剂,申请专利,建立多肽缩合试剂知识产权壁垒。 拓展公司多肽缩合试剂目录,为下游客户提供性加比更高的产品。掌握核心技术并建立知识产权壁垒,提高公司多肽合成试剂市场地位以及核心竞争力。高附加值分子砌块合成工艺开发 开发系列手性甘油醇缩丙酮及其衍生物、吡咯烷酮及其衍生物、哌啶酮及其衍生物等高附加值分子砌块的生产工艺。 手性甘油醇、吡咯烷酮已经完成小批量生产,相关衍生物合成工艺正在开发以及验证中。 掌握系列手性甘油醇缩丙酮及其衍生物、吡咯烷酮及其衍生物、哌啶酮及其衍生物等高附加值分子砌块的生产工艺,实现工业化生产。 拓展公司分子砌块业务的产品目录,为下游客户提供性加比更高的产品,增加公司销售收入。基于非 Boc、Fmoc保护的,特殊功能性多肽保护试剂的合成工艺开发与优化 开发并优化 Teoc、Troc、Bsmoc等能提供特殊保护场景的氨基保护试剂的生产工艺。 Teoc 、Bsmoc保护试剂已经完成中试验证。 掌握各类保护试剂产品合成工艺,形成规模化生产。 拓展公司多肽保护试剂目录,为下游客户提供性加比更高的产品,增加公司销售收入。各类蛋白交联还原剂的合成工艺开发以及优化 开发并优化包括二硫代赤糖醇、二硫代苏糖醇、三羧基乙基磷盐酸盐等蛋白交联还原剂的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工艺正在进行中试验证。 提高相关产品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企业利润。 5、现金流 (1)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较去年同期增加,主要系本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增加所致。 (2)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投资活动现金流出、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去年均有所增加,主要系本期使用闲置 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所致。 (3)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减少主要系上期发行新股融资,本期不存在融资所致。 (4)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较去年增加,主要系本期回购股份、现金分红所致。 (5)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较去年减少,主要系本期使用闲置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所致。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本年度净利润存在重大差异的原因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五、非主营业务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六、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2、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 □不适用 3、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已背书未到期的信用等级较低的银行承兑汇票 3,872,408.65元受限。 七、投资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4、金融资产投资 (1) 证券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证券投资。 (2) 衍生品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衍生品投资。 5、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1) 募集资金总体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 报告期末募 集资金使用 比例(3)= (2)/(1) 报告期内 变更用途 的募集资 金总额 累计变更 用途的募 集资金总 额 累计变 更用途 的募集 资金总 额比例 尚未使用 募集资金 总额 尚未使用募集 资金用途及去 向 闲置两 年以上 募集资 金金额 2023年 首次公 开发行2023年07月12日 182,736 165,538.87 11,166.13 70,889.49 42.82% 54,500 54,500 32.92% 98,671.36 用于募投项目及现金管理 0合计 -- -- 182,736 165,538.87 11,166.13 70,889.49 42.82% 54,500 54,500 32.92% 98,671.36 -- 0募集资金总体使用情况说明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同意苏州昊帆生物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证监许可[2023]806号)同意注册,本公司首次公开发行 2,700.00万股人民币普通股(A股),每股面值为人民币1.00元,每股发行价格为 67.68元,实际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 182,736.00万元,扣除发行费用 17,197.13万元(不含增值税)后,募集资金净额为 165,538.87万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累计使用募集资金总额 70,889.49万元,公司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余额(含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合计 98,671.36万元。 (2) 募集资金承诺项目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 (2)/(1) 项目达到 预定可使 用状态日 期 本报 告期 实现 的效 益 截止 报告 期末 累计 实现 的效 益 是否 达到 预计 效益 项目可 行性是 否发生 重大变 化 承诺投资项目 2023年首次公开发行股票2023年07月12日 1.苏州昊帆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100kg/年多肽、蛋白质试剂研发与生产及总部建设项目(一期) 研发“不适用”的原因) “安徽昊帆多肽试剂及医药中间体建设项目”在原项目的建设基础上进行调整并新增子项目,建设内容增加,因此相应延长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至2026年6月(其中,调整后的原项目预计将在2025年 6月前达到可使用状态;新增子项目预计将在2026年 6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项目可行性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说明 不适用超募资金的金额、用途及使用进展情况 适用公司首次公开发行的超募资金总额为 51,038.87万元,超募资金投向小计总额为 52,687.04万元[注 1],其中 22,087.04万元用于淮安昊帆生产基地建设项目,30,600.0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无暂未确定用途的超募资金。截至2024年末,已累计使用超募资金 18,872.75万元。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 不适用额为 2,321.76万元。公司独立董事对本议案发表了独立意见,保荐机构发表了核查意见,会计师出具了鉴证报告。上述募集资金置换事项已于2023年度实施完成。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情况 不适用项目实施出现募集资金结余的金额及原因 不适用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用途及去向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余额(含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合计 98,671.36万元。其中购买银行定期存款、结构性存款等现金管理余额 91,982.86万元,剩余募集资金余额合计 6,688.50万元存放在募集资金专户和现金管理专用结算账户中。募集资金使用及披露中存在的问题或其他情况 无注:1 “淮安昊帆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的募集资金投资总额中包含超募资金现金管理产生的利息收益,因此“超募资金投向小计总额 52,687.04万元”高于公司首次公开发行的“超募资金总额 51,038.87万元”2 “淮安昊帆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的募集资金投资总额中包含超募资金现金管理产生的利息收益,因此“承诺投资项目和超募资金投向合计 167,185.04万元”高于公司首次公开发行的“募集资金净额 165,538.87万元” (3) 募集资金变更项目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 截至期 末投资 进度 (3)=(2)/ (1) 项目达到预定可使 用状态日期 本报告 期实现 的效益 是否达 到预计 效益 变更后的项目 可行性是否发 生重大变化 2023年首次公 开发行股票 首次公 开发行 安徽昊帆多肽试剂 及医药中间体建设 体项目) 公司于2024年10月28日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第四届监事会第四次会议,2024年11月15日召开2024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分别审议通过了《关于调整部分募投项目建设内容并延期的议案》。为拓展自有生产基地,实现更多产品种类规模化自主生产的能力,同时提升募集资金使用效率,优化资金和资源配置,保证公司募集资金合理安全有效使用,持续提升公司价值,同意公司变更原募投项目“年产 1,002吨多肽试剂及医药中间体建设项目”的项目名称、建设内容并延长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时间。变更后,原募投项目继续实施,但取消 1项产品规划,调整为 10种产品共 702吨产能。同时,增加子项目“年产 980吨多肽试剂及医药中间体建设项目”:在安徽昊帆厂区内使用另一生产车间,建设多肽试剂和医药中间体生产线,建成后将增加 19种产品共 980吨产能。因增加子项目的建设内容,因此预计可使用时间由2025年 6月相应延长至2026年 6月。具体内容详见公司于2024年10月30日披露于巨潮资讯网的《关于调整部分募投项目建设内容并延期及使用部分超募资金投入新增募投项目的公告》(公告编号:2024-074)。未达到计划进度或预计收益的情况和原因(分具体项目) 无变更后的项目可行性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说明 无 八、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1、出售重大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 2、出售重大股权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九、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适用 □不适用 十、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十二、报告期内接待调研、沟通、采访等活动登记表 适用 □不适用 接待时间 接待地点 接待方式 接待对象类型 接待对象 谈论的主要内容及提供的资料 调研的基本情况索引2024年04月16日 价值在线(https://www.ir-online.cn/)网络互动 网络平台线上交流 其他 线上参与公司2023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的全体投资者 不适用2024年4月16日在互动易平台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编号:2024-001) 十三、市值管理制度和估值提升计划的制定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制定了市值管理制度。 □是 否 公司是否披露了估值提升计划。 □是 否 十四、“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贯彻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披露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公告。是 □否公司于2025年1月16日披露了《关于“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的公告》(公告编号:2025-003),公司的重点举措如下:1、聚焦主业,推进公司高质量发展;2、技术创新,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3、规范运作,提高信息披露质量;4、积极分红,提升股东回报水平;5、多措并举,提振市场信心。具体内容详见公司在巨潮资讯网上发布的相关公告。公司持续专注于生物医药领域,为全球医药研发与生产企业提供特色化学原料。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51,874,668.10元,较上年增长16.2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34,052,917.06元,较上年增长35.44%。同时,公司持续加大研发力度,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为技术突破蓄势赋能。2024年度,公司研发投入总额 35,991,848.34元,较上年增长26.40%;2024年末公司研发、技术人员 139人,较上年末增长15.83%。公司严格按照《公司法》《证券法》《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2号—创业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等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及监管部门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建立和完善了以股东大会为最高权力机构、董事会为决策机构、监事会为监督机构、管理层为执行机构的权责分明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了各项制度体系,有效促进公司规范运作和持续健康发展。同时,公司根据法律法规要求,及时更新和完善公司治理各项配套制度,进一步提升公司经营管理水平。公司坚持以投资者为本,高度重视对投资者的合理投资回报,通过股份回购、稳定分红、一年多次分红等方式回馈投资者,增强投资者的获得感,提振市场信心。2024年度累计现金分红总额为 41,719,022.28元(预计数),具体包括:(1)公司在本报告期内已实施2024年度中期现金分红,每 10股派发现金股利 1.25元,实际派发的现金分红总金额为13,371,481.50元;(2)公司拟实施2024年度现金分红,每 10股派发现金股利 2.65元,预计总金额为 28,347,540.78元(相关议案尚需2024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具体金额以实施公告为准)。2024年度公司以现金为对价,采用集中竞价方式实施的股份回购金额为 41,995,798.68元(不含交易费用)。2024年度公司累计现金分红和股份回购总额为 83,714,820.96元,占2024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 62.45%。此外,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徐杰先生、吕敏杰先生、陆雪根先生与公司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董胜军先生在2024年 7月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合计增持公司股份 380,300股,合计增持金额 1,522.42万元,以实际行动表达了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公司将始终坚持以投资者为本,积极落实“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聚焦主业,持续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为股东、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和回报,共同维护市场稳定,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