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新能源(000690)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4-12-31 | 信息来源 | 2024年年度报告 | 经营情况 |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区域发展情况 1、公司所处行业为电力行业。 2024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 9852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为 94181亿千瓦时。从分产业用电看,第一产业用电量 135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3%;第二产业用电量 6387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1%;第三产业用电量 1834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9%;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 1494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6%。 截至2024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 33.5亿千瓦,同比增长14.6%。新能源发电装机达到 14.5亿千瓦,首次超过火电装机规模;气电、抽水蓄能新投产装机规模大幅增长,电力系统调节能力进一步提升。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增量占总发电量增量的比重超过八成,煤电充分发挥了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作用,电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趋势持续推进。 2024年,全国 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发电设备利用小时 3442小时,同比降低 157小时。 其中火电 4400小时,同比降低 76小时。市场交易电量保持增长,全国各电力交易中心累计组织完成市场交易电量 61795.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为 62.7%,同比增长1.3个百分点。其中,全国电力市场中长期电力直接交易电量合计为 46535.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1%。 2024年,全国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电力供需总体平衡。年初全国出现大范围寒潮天气,多地出现大幅降温,用电负荷快速增长,部分省份在用电高峰时段电力供应偏紧。夏季全国平均气温达到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全国统调最高用电负荷达 14.5亿千瓦,同比提高1.1亿千瓦,创历史新高。冬季气温偏暖,全国最高用电负荷低于上年同期,同时,全国电煤库存整体处于较高水平,全国电力供应保障有力有效。(以上内容及数据来自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2024—2025年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2024年1-12月份全国电力市场交易简况》) 2、公司所处区域为广东省。 2024年,广东省全社会用电量 912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3%,是全国首个电量突破 9000亿千瓦时的省份;广东统调最高负荷再创历史新高,达到 1.57亿千瓦,同比增长6.25%。全省电力运行安全有序,供应充足,可靠支撑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024年度,广东省水电及新能源机组利用小时数增长较快,火电机组平均利用小时数为 3950小时,同比下降8.33%。 截至2024年底,广东电力市场电量规模约为 6100亿千瓦时,占广东全社会用电量比重广东电力现货市场连续运行超 36个月,市场累计直接交易电量达 10226亿千瓦时,始终保持高效稳定运行。 四、报告期内的主要经营情况 2024年,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严峻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沉着应变、综合施策,顺利完成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作为经济运行的“晴雨表”和“风向标”,2024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但受来水好转及新能源发电增长影响,火电出力增速下行,火电企业盈利改善但增长空间受限。 面对复杂的经营形势,公司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发展信心,保持战略定力,发扬奋斗精神,积极应对挑战。一方面以稳应变,紧抓能源电力安全生产,持续提质控本增效,促进传统设备改造升级,锻造新质生产力;另一方面以进促稳,纵深推进合规管理运作,坚持不懈练好内功,奠定高质量发展根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79.0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7.06亿元,实现了健康、持续发展的目标。 1、狠抓运营,能源电力稳中有进促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秉承稳健运营促发展的理念,在电力市场化改革逐步深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同时火电出力增速下行、电价同比下降、盈利空间受限的行业发展环境下,公司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对内深挖潜力要效益,对外积极主动谋发展,紧密关注市场动态,灵活调整经营策略,千方百计稳生产促销售、降费用促增长,扎实筑牢梅县荷树园电厂发展基础,优化提升陆丰甲湖湾电厂增长驱动效应,创新发挥宝新售电灵活运营优势,形成高质量发展合力,实现了发售电量的稳定,夯实了公司主业发展的基本盘。 公司广东陆丰甲湖湾电厂二期扩建工程(2×1000MW)项目建设有序开展,报告期内,项目新投入资本金 2亿元,银团贷款分期顺利发放,充分保障了建设资金需求。公司将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确保工程优质高效完成,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能源电力核心主业,谱写高质量发展篇章。 2、审慎经营,金融投资多元优化促增值 公司坚持审慎投资,进一步优化整合存量资产,提升资产运营效率。 报告期内,公司完成中广核汕尾海上风电公司参股股权的转让;公开挂牌转让参股百合佳缘、华泰保险的股权,进一步盘活现有资产;密切跟踪经济产业政策,把握市场趋势并制定有效的投资策略,实现二级市场投资的合理盈利。 公司发起设立的梅州客商银行在金融科技快速发展和民营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大趋势下,立足金融高质量发展,紧紧围绕做好“五篇大文章”要求,秉持“科技赋能、金融向善”的经营理念,坚持做“特、专、精、美”的新型价值银行。截至报告期末,梅州客商银行资产总额 417.90亿元,同比增长30.38%;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 9.11亿元,同比增长20.20%;拨备后净利润 2.51亿元,同比增长7.71%,形成了业务规模大幅增长、资产质量持续稳定、营收利润再上新台阶的发展态势。 3、多措并举,合规管理纵深推进促高效 报告期内,公司以党建引领、完善制度、强化内审、合规培训为抓手,多措并举完善治理体系,充分发挥规范治理在企业稳增长、促发展、提质效中的基石作用。 公司持续强化党建引领,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并与公司治理深度融合,圆满完成董监事会换届选举,进一步构建“党组织领导核心、董事会战略决策、监事会依法监督、高级管理层授权经营”的治理体系;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能源安全新战略,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生产;加强信息化建设,上线 OA 系统,提高办公效率;强化内控审计,不定期开展重点业务内审,筑牢审计监督防线;对照合规要求,积极开展内部治理自查,分批次制订完善 3项管理制度、12项内部管理规定,构建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治理体系;持续开展合规培训,组织董监高及核心业务人员培训 18批次,进一步提升规范运作意识,为新形势下公司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的治理基础。 五、主要经营模式 1、如公司经营模式发生重大变化,应当披露变化的具体情况和原因,以及对公司经营效率的影响。 项目2024年 2023年 同比增减 数量 占公司火电总上网电量的比重 数量 占公司火电总上网电量的比重 3、公司售电业务的经营模式及服务内容 (1)经营模式:基本电力销售、附加增值服务 (2)服务内容:购售电、用电维护、节能服务、定制培训 六、主要经营业务 1、公司电力业务经营信息 (1)火电业务经营情况 项目2024年2023年 同比增减 重大变化原因说明 (2)风电业务经营情况 项目2024年2023年 同比增减 重大变化原因说明 (3)售电业务经营情况 公司全资子公司宝新售电积极应对电力市场发展变化,发挥灵活运营优势,2024年代理电量 52.96亿千瓦时,同比降低 3.1%,占公司总销售电量的比重为 29.85%。 报告期内,宝新售电仅与公司全资子公司宝丽华电力、陆丰电力开展购电业务,未与其他合并报表范围外公司开展购电业务。 2、主营业务分析 (2)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发生重大变动 3、收入与成本 (4)报告期内,公司实物销售收入大于劳务收入,主要产品生产量、销售量和库存量分行业情况表 单位:亿千瓦时 行业分类 项目2024年2023年 同比增减 变动 30%以上原因说明 (5)公司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 (8)报告期内,公司合并范围变化情况 (9)报告期内,公司业务、产品或服务未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 (10)主要销售客户和主要供应商情况 ①公司主要销售客户为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销售额为 7,886,987,141.69元,占公司销售总额的比例为 99.79%。前 5名客户销售额合计占公司年度销售总额的比例为 99.99%。前 5名销售客户中,新增销售客户梅州市裕祁实业有限公司,销售额为 10,818,571.68元,占公司销售总额的比例为 0.14%;新增销售客户天津市浩通物产有限公司,销售额为2,078,535.24元,占公司销售总额的比例为 0.03%;新增销售客户梅州市梅县区唐铭实业投资有限公司,销售额为 1,694,513.27元,占公司销售总额的比例为 0.02%;新增销售客户嘉兴惠都贸易有限公司,销售额为 1,288,829.90元,占公司销售总额的比例为 0.02%。②公司主要供应商为淮矿电力燃料有限责任公司,采购额为 984,146,225.60元,占公司年度采购总额的 17.42%。前 5名供应商采购总金额占年度采购总额的比例为 56.44%。前 5名供应商采购额中关联方采购额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为 0.00%。前 5 名供应商中,新增供应商内蒙古鑫和煤炭股份有限公司,采购额为 457,600,925.17元,占公司年度采购总额的 8.10%;新增供应商 GLORY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CO.,LIMITED,采购额为 379,601,810.48元,占公司年度采购总额的 6.72%。 5、研发投入 公司按照“资源综合利用,资源循环利用,企业科学发展”的低碳循环经济思路,坚持低碳节能、清洁环保的发展理念,加强新工艺、新技术研发,深掘机组节能潜力,提高发电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充分发挥改造升级、创新研发对新能源电力主业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6、现金流 (2)报告期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报告期净利润不存在重大差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