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赛电池(000049)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4-12-31 | 信息来源 | 2024年年度报告 | 经营情况 |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公司行业分类 公司主要从事锂电池电源管理系统、储能电芯及相关封装集成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业务。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2017),公司主要业务属于“C制造业”门类中的“C38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大类中的“C3841锂离子电池制造”小类。 2、行业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 全球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市场持续增长,带动锂电池产业保持增长态势。根据韩国市场研究机构 SNE Research统计,2024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 301GWh,同比增长62.7%;全球动力电池总装机量达 894.4GWh,同比增长27.2%。我国市场方面,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网站发布的2024年全国锂离子电池行业运行情况显示,根据锂电池行业规范公告企业信息和行业协会测算,2024年,中国锂电池总产量 1170GWh,同比增长24%。其中消费型、储能型和动力型锂电池产量分别为 84GWh、260GWh、826GWh。 公司锂电池产品主要应用于消费类电子产品,包括智能手机、笔记本和平板电脑、智能穿戴设备、电动工具、智能家居和出行等产品。报告期内,全球消费电子市场温和复苏,根据 IDC统计,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 12.4亿部,同比增长6.4%。在经历了连续两年的下滑后,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迎来复苏;2024年全球个人计算机(PC)出货量达到 2.63亿台,较2023年增长1.0%;2024年全球腕戴设备市场出货 1.9亿台,同比下滑 1.4%,中国腕戴设备市场出货量为 6,116万台,同比增长19.3%;全球智能扫地机器人市场2024年全年出货 2,060.3万台,同比增长11.2%。市场研究机构 Canalys发布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平板电脑市场呈现出稳健复苏态势,全年总出货量达到 1.476亿台,同比增长9.2%。 电动工具方面,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国内实现电动手提式工具产量 2.09亿台,较上年同比增长17.8%。清洁电器领域,奥维云网(AVC)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清洁电器行业销售额 423亿元,同比增长24.4%,零售量 3,035万台,同比增长22.8%。研究机构 EVTank联合伊维经济研究院共同发布的《中国电动工具行业发展白皮书(2025年)》显示,2024年全球锂电池类电动工具出货量占全部无绳类电动工具的比重已经高达 93.4%,锂电类电动工具出货量的快速增长带动全球电动工具用锂电池出货量同比增长25.4%达到 26.3亿颗,总体市场规模达到 130.7亿元。 储能电池领域,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储能锂电池出货量同比增长超 60%。具体来看,电力、户用、工商业储能锂电池2024年出货量分别同比增长超 70%、25%和 40%,行业发展迅猛。 3、公司行业地位 公司专注于锂电池的电源管理及封装集成业务二十余年,作为国内最早从事该业务领域的生产制造企业,经过多年持续的技术创新、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以卓越制造、敏捷交付、优良品质和深刻的客户理解和服务能力成为消费类锂电池电源管理及封装集成领域主要供应商之一。公司与国内外多家消费类主要厂商开展了广泛的业务合作,市场份额稳定,竞争力不断提高。近年来,公司正大力开拓新业务,发展 SIP先进封装业务,布局储能电芯,持续优化产业布局。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合并营业收入 208.59亿元,同比增长2.8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4.13亿元,同比下降26.49%。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经营情况如下: (1)传统业务稳步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深耕传统优势业务,聚焦优质核心客户,深化客户合作,持续巩固市场份额,产品销售数量保持增长,销售规模总体保持稳定。报告期内,除智能手机类电池业务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0.39%外,其他各类传统优势业务均实现同比增长,其中:智能穿戴类设备电池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99%;笔记本和平板电脑电池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51%;电动工具、智能家居和出行类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42%。 (2)新兴业务较好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新兴业务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储能业务方面,公司强化储能代工业务,深化与大客户的业务合作,不断丰富储能产品线,着力推动户储、工商储、独立共享储能等储能产品销售规模提升,加大海外市场开拓力度,为储能业务发展打开新空间,全年实现销售收入 18.87亿元,同比增长56.04%;SIP业务方面,持续新工艺新技术的开发,保持行业技术领先水平,客户开拓与产品导入顺利进行,在核心客户中的业务份额不断提升,全年实现销售额 26.71亿元(含内部销售),同比增长24.99%。 (3)海外制造持续加码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速海外制造基地的建设进程,夯实海外基地的综合能力,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公司自投资越南生产基地以来,不断丰富其产品线,最初以电源管理系统业务为基础,逐步拓展至封装集成领域,业务覆盖面不断扩大,2024年还快速启动 SIP业务越南制造基地建设,并成功试产,试产良率满足客户标准,为后续批量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储能电芯业务继续承压 主营储能电芯业务的控股子公司湖南电池自2023年二季度正式投产以来,陆续通过 ISO14064、QC080000、IATF16949、ISO50001等标准体系认证,被认定为“2024年湖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已通过 GB/T36276-2023、GB/T31484、GB/T31486、GB38031、UL9540A、UL1973、UN38.3、IEC62619等认证并实现规模销售。报告期内,公司着力于家用储能、工商业储能、新能源配储、独立共享储能等重点领域,持续开拓国内外储能客户,推动储能电芯产品的销售。但湖南电池作为储能电芯行业的新进入者,在储能行业市场供需失衡且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受储能电芯市场价格持续下行和公司电芯产品销售不及预期影响,湖南电池净亏损由去年同期的 1.68亿元进一步扩大至 4.05亿元。未来,湖南电池将保持战略定力与耐心,聚焦大客户和重点业务领域,持续推动电芯业务向好发展。 2、收入与成本 (1) 营业收入构成 (3) 公司实物销售收入是否大于劳务收入 是 □否 行业分类 项目 单位2024年2023年 同比增减 行业分类 项目 单位2024年2023年 同比增减工业制造业 销售量 万个 48,554.63 45,892.85 5.80%生产量 万个 48,772.31 44,541.28 9.50%库存量 万个 1,459.59 1,241.91 17.53%相关数据同比发生变动 30%以上的原因说明□适用 不适用 (4) 公司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营业成本构成 行业分类 注:本表格中数据尾差由四舍五入造成。 (6) 报告期内合并范围是否发生变动 是 □否 本期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的主体较上期相比,增加 6户,具体包括: 公司名称 变更原因 德赛矽镨(越南)有限公司 投资设立 德赛电池科技(龙门)有限公司 投资设立德亚(山东)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投资设立德亚(冠县)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投资设立德勤(威海)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投资设立德赛电池(休斯敦)有限责任公司 投资设立 (7) 公司报告期内业务、产品或服务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有关情况 □适用 不适用 (8) 主要销售客户和主要供应商情况 3、费用 4、研发投入 适用 □不适用 主要研发项目名称 项目目的 项目进展 拟达到的目标 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主要研发项目名称 项目目的 项目进展 拟达到的目标 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新型双向逆变电源技术研究与应用 产业化 产业化阶段 研究储能逆变技术产品,实现产业化和市场应用推广 开拓新市场异口充电器电芯管理系统和控制技术研发 产业化 试产阶段 提高智能电动工具电池系统管理和控制技术,实现电动工具/软包动力电池 BMS产业化,占领电动工具市场 稳定市场份额新型电源管理系统集成应用和智能保护技术研发 产业化 产业化阶段 提高锂电池电源管理系统性能指标,实现产业化应用推广,稳定市场份额智能洗地吸尘器主机控制与 BMS集成应用技术研发 产业化 产业化阶段 开发高速吸尘器锂离子电池控制技术,实现产业化和市场应用推广,稳定市场份额大型户外动力设备电源管理系统技术研发 产业化 产业化阶段 研究高性能动力电池管理系统技术,实现产业化和应用推广,稳定市场份额电芯充电保护失控的监控保护技术研发 产业化 试产阶段 研究智能电动工具锂离子电池控制保护技术,实现产业化和市场应用推广氧化物基固态电解质材料及固态电池 聚焦攻关氧化物基固态电解质材料及固态电池的产业化技术 验证阶段 突破关键技术,实现产业化和市场应用推广 通过固态项目的开发,在产业链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低成本长寿命高安全储能钠离子电池 开发性能优异的的钠离子电池,增强产品核心竞争力 验证阶段 掌握关键技术,推广产品应用 开拓新的市场机遇,提升公司在电池领域的技术实力,增强产品核心竞争力。高安全长寿命储能电芯制备技术开发 开发安全性高,循环寿命长的储能电芯 样品阶段 掌握关键技术,推广产品应用 快速开拓市场,扩大产品市场占有率雷达感应模组的研发 产业化应用 量产阶段 完成雷达感应智能产品的研发,扩大市场销售 有利于公司产品多领域覆盖和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SIP模组内埋嵌组合体增强应力技术的研发 产业化应用 量产阶段 先进技术推广到新领域,提升产品可靠性通流模块的研发 产业化应用 试产阶段 掌握关键技术,推广产品应用 5、现金流 五、非主营业务分析 适用 □不适用 六、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2、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 □不适用 3、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七、投资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4、金融资产投资 (1) 证券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证券投资。 (2) 衍生品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1) 报告期内以套期保值为目的的衍生品投资 适用 □不适用政策、会计核算具体原则,以及与上一报告期相比是否发生重大变化的说明 未发生重大变化报告期实际损益情况的说明 报告期实际损益金额为 1,672.16万元。套期保值效果的说明 为降低汇率波动风险,公司开展外汇套期保值业务,加强公司的汇率风险管理,降低企业在外币经济环境中的汇率风险。衍生品投资资金来源 自有资金报告期衍生品持仓的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说明((包括但不限于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等) 公司根据外汇收支情况和市场汇率、利率条件开展的外汇衍生品交易以锁定成本、规避和防范汇率、利率风险为目的,不做投机性、套利性操作。但外汇衍生品交易仍存在以下风险: 1、市场风险:金融衍生品交易合约汇率、利率与到期日实际汇率、利率的差异将产生交易损益; 在金融衍生品的存续期内,存在因标的利率、汇率等市场价格波动导致金融衍生品价格变动,从而产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至到期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累计值等于交易损益; 2、信用风险:公司进行的衍生品投资交易对手均为信用良好且与公司已建立长期业务往来的银行, 履约风险较低; 3、流动性风险:公司目前开展的金融衍生品业务限于银行柜台交易,存在平仓斩仓损失而须向银 行支付费用的风险;公司目前开展的金融衍生品业务均根据公司未来的外汇收付款预算及外汇资产负债状况进行操作,流动性风险较小; 4、操作风险:内部流程不完善、员工操作、系统等原因均可能导致公司在金融衍生品的过程中承 担损失; 5、法律风险:公司开展外汇衍生品交易业务时,存在交易人员未能充分理解交易合同条款和产品 信息,导致经营活动不符合法律规定或者因外部法律事件而造成的交易损失。 针对以上风险,公司采取以下风险控制措施: 1、公司制定了(《衍生品投资管理制度》,明确了外汇资金业务的职责分工,对公司开展衍生品交易的风险控制、审批程序、后续管理和信息披露等进行了明确规定,通过加强业务流程、决策流程和交易流程的风险控制,有效规范衍生品投资行为,有效降低衍生品交易风险和操作风险。 2、公司财务部配备投资决策、业务操作、风险控制等专业人员从事衍生品投资业务,严格执行衍 生品投资的业务操作和风险管理制度。 3、公司财务部衍生品投资专业人员应充分理解衍生品投资的特点和潜在风险,持续跟踪外汇衍生 品公开市场价格或公允价值变动,及时评估外汇衍生品交易的风险敞口变化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并执行应急措施。 4、公司的衍生品投资将选择结构简单、风险可控的金融衍生产品开展套期保值业务,严格控制金 融衍生品投资业务的交易规模。 5、公司将审慎审查与合作银行签订的合约条款,严格执行风险管理制度,以防范法律风险。 已投资衍生品报告期内市场价 格或产品公允价值变动的情况,对衍生品公允价值的分析应披露具体使用的方法及相关假设与参数的设定 报告期内衍生品公允价值变动损失 352,300.00元。衍生品的公允价值以外汇市场即时报价确定,按照合约价格与资产负债表日外汇市场即时报价的远期汇率之差额计算确定衍生品的公允价值。涉诉情况(如适用) 无衍生品投资审批董事会公告披露日期(如有)2024年03月26日衍生品投资审批股东会公告披露日期(如有)2024年04月23日2) 报告期内以投机为目的的衍生品投资□适用 不适用公司报告期不存在以投机为目的的衍生品投资。 5、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无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八、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1、出售重大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 2、出售重大股权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九、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适用 □不适用 十、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十二、报告期内接待调研、沟通、采访等活动 适用 □不适用 接待 时间 接待地点 接待方式 接待对象类型 接待对象 谈论的主要内容及提供的资料 调研的基本情况索引 2024年03月26日 电话交流会 电话沟通 机构 机构投资者 公司经营与发展情况等,详情请见巨潮资讯网披露内容 参见公司于2024年3月27日在巨潮资讯网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编号:2024-001) 2024年03月29日 价值在线网络互动 网络平台线上交流 其他 线上参与公司2023年度业绩网上说明会的全体投资者 公司经营与发展情况等,详情请见巨潮资讯网披露内容 参见公司于2024年3月29日在巨潮资讯网披露的《2023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编号:2024-002) 2024年04月03日 公司会议室 实地调研 机构 机构投资者 公司经营与发展情况等,详情请见巨潮资讯网披露内容 参见公司于2024年4月3日在巨潮资讯网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编号:2024-003) 2024年07月17日-18日 公司会议室 实地调研 机构 机构投资者 公司经营与发展情况等,详情请见巨潮资讯网披露内容 参见公司于2024年7月19日在巨潮资讯网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编号:2024-004) 2024年08月28日 电话交流会 电话沟通 机构 机构投资者 公司经营与发展情况等,详情请见巨潮资讯网披露内容 参见公司于2024年8月29日在巨潮资讯网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编号:2024-005) 2024年09月06日 价值在线网络互动 网络平台线上交流 其他 线上参与公司2024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的全体投资者 公司经营与发展情况等,详情请见巨潮资讯网披露内容 参见公司于2024年9月6日在巨潮资讯网披露的《2024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编号:2024-006) 2024年09月24日 深圳证券交易所互动易平台“云访谈”栏目 网络平台线上交流 其他 线上参与新能源行业上市公司2024年度集中路演活动的全体投资者 公司经营与发展情况等,详情请见巨潮资讯网披露内容 参见公司于2024年9月24日在巨潮资讯网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编号:2024-007) 2024年12月12日 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 网络平台线上交流 其他 参与2024年深圳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的广大投资者 公司经营与发展情况等,详情请见巨潮资讯网披露内容 参见公司于2024年12月12日在巨潮资讯网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编号:2024-008) 十三、市值管理制度和估值提升计划的制定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制定了市值管理制度。 □是 否 公司是否披露了估值提升计划。 □是 否 十四、“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贯彻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披露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公告。□是 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