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网 中财网股票行情
华工科技(000988)经营总结
截止日期2024-12-31
信息来源2024年年度报告
经营情况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光通信
  全球人工智能产业正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2024)》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 Q1,全球有 3万家人工智能核心企业以及超过 1300个人工智能基础大模型。大模型迭代加速的驱动下,海内外各大厂商持续加码 AI算力领域投入,在大模型、云计算、搜索及广告、生产力工具等赛道积极拥抱 AI商业化浪潮,发力布局 AI大模型应用及产品服务,带动了算力基础设施产业链的高景气度,AI相关产业链如光模块等持续受益。根据《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大模型和生成式人工智能推高算力需求,中国智能算力发展增速高于预期。24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达 725.3 EFLOPS,预计到 28年将达到 2,781.9EFLOPS,CAGR达 39.9%。智算中心来看,智算中心规模有望从 23年的 879亿元增至 28年的 2,886亿元,CAGR达 26.8%。
  2、新能源汽车
  近年来,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及渗透率稳步提升。按 OICA统计,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共1,465万辆,其中近 950万辆来自中国;2023年中国新增汽车新能源渗透率达到 31.6%,超过全球水平的 15.8%。2024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再创新高,超过 3,10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突破 1,200万辆,连续十年稳居世界第一。展望2025年,国家政策将大力推动行业发展,新能源汽车以旧换新、新能源积分管理等政策预计将延续与更新,推动市场需求增长。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逐步提升、热管理系统配套需求增长以及技术迭代升级带来的单车价值量提高,汽车热管理市场规模有望持续增长。预计2025年中国汽车热管理市场规模将达到 1,494亿元,其中新能源汽车热管理市场规模将达到 864亿元。新能源汽车正逐步从电动化发展期转向爆发期,智能化技术成为推动行业变革的关键因素。
  DeepSeek等大模型的出现,不仅降低了自动驾驶大模型算力和算法的技术门槛,还推动了“人工智能+”在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的广泛应用。从汽车设计、制造到销售、维保,智能化技术将全面渗透,形成电动化与智能化双向驱动的良性循环。未来随着系统高度集成化,叠加智能驾驶大模型的迭代升级,有望将汽车热管理系统整合至智能驾驶模型中。此外,汽车热管理技术正逐步从车用领域拓展至更多领域,包括数据中心、电力、储能、工程机械、人形机器人等应用场景。
  全球及中国新能源汽车热管理市场规模预测 资料来源:中汽协、华经产业研究院、东莞证券研究所
  3、激光设备
  近年来,激光加工技术凭借其精度高、速度快、加工效果好等优势正逐步实现对传统加工技术的替代,已成为我国大力支持和推广的高新技术之一。随着中国经济结构向先进制造业的升级转变,国内新能源汽车、船舶、轨道交通、机械制造、航空航天等行业对激光设备的需求不断增长,促使我国激光设备市场规模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激光设备市场总体稳中向好,全国激光设备市场销售收入已从2019年的 658亿元增长至 910亿元。
  激光下游应用较为广泛,3C消费电子领域,得益于 AI大模型的赋能,智能手机有望迎来新一轮革新,2027年生成式 AI智能手机出货量预计将达 5.22亿部,占 40%市场份额,复合年增长率达 83%,可穿戴设备等 AI应用推动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半导体领域,全球化合物半导体市场在2024年至2030年间预计将以接近 13%的复合年增长率迅速增长,到2030年的市场规模有望达到约 250亿美元,2023年至2028年半导体先进封装市场规模预计将增长227.9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 8.72%;新能源智能电动汽车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发展前景广阔,引领汽车工业与消费电子深度融合;受益于全球航运更新换代,船舶行业正进入新一轮周期性增长;激光技术与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融合,未来将为激光设备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激光设备行业现状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Counterpoint Research、Yole Group、中国电子企业协会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成立于“中国光谷”腹地,脱胎于中国知名学府——华中科技大学,2000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是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高科技企业集团,2015年被评定为国家级创新型企业。成立以来,公司坚持“以激光技术及其应用”为主业,专注新技术、新市场、新领域深层探索,锚定新能源汽车与数字赋能两大赛道,保持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经过多年的技术、产品积淀,形成了以激光加工技术为重要支撑的智能制造装备业务,以信息通信技术为重要支撑的光联接、无线联接业务,以敏感电子技术为重要支撑的传感器业务三大业务格局,公司以“参与构建全联接、全感知、全智能世界,成为全球有影响力的科技企业”为目标,在以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拉长创新长板,催生更多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方向,为制造强国战略贡献力量。
  智能制造业务:公司拥有国内领先的激光装备研发、制造技术和工业激光领域全产业链优势,致力于为工业制造领域提供广泛而全面的激光智能制造解决方案;致力于为 3C电子、汽车电子及新能源、PCB微电子、半导体面板、日用消费品、农用机械、医疗等行业提供“激光+智能制造”行业综合性解决方案。全面布局激光智能装备、自动化产线和智慧工厂建设,是中国最大的激光装备制造商之一,全球领先的“激光+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际标准制定参与单位、国家标准制定的牵头组织和承担单位。
  联接业务:公司拥有光通信行业领先的一站式垂直集成解决方案,具备从芯片到器件、模块、子系统全系列产品的战略研发和规模化量产能力。产品包括有源光器件、家庭终端、网络终端、智能车载光等,广泛应用于全球无线通信和 AI算力等重要领域,在全球光模块厂商排名中位列全球第八。公司围绕 AIGC、5G/5G-A、F5G-A、智能网联车四大应用场景,致力于构建智能光网络世界,服务全球顶级互联网服务/数据应用商(AI计算)、NEM(网络设备制造商)、电信运营商;智能终端业务力争打造个人、家庭智能融合通信终端的世界级企业。
  感知业务:公司持续巩固全球新能源汽车热管理和多功能传感器技术领导地位,自主掌握传感器用敏感陶瓷芯片制造和封装工艺的核心技术,深度赋能新能源全产业链智能化升级,为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光伏储能、智慧家居、智慧电网、智慧城市等领域,提供全球领先的、多维感知和控制解决方案。
  。
  

转至华工科技(000988)行情首页

中财网免费提供股票、基金、债券、外汇、理财等行情数据以及其他资料,仅供用户获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