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宇晶股份(002943)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4-12-31 | 信息来源 | 2024年年度报告 | 经营情况 |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公司所处行业 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的分类标准,公司所处行业为“C34 通用设备制造业”。公司主营产品及服务为高精密数控切、磨、抛设备、高精密切割耗材、硅片及切片加工服务、热场系统系列产品、光伏电站,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行业、光伏行业、半导体行业和磁性材料行业。 2、公司业务所处行业发展情况 (1)消费电子行业 受AI技术爆发等因素推动,消费电子产业自2024年上半年开始逐步回暖,以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穿戴式智能设备等为代表的消费电子产品仍具有广阔的市场。玻璃、陶瓷等硬脆材料作为智能消费电子硬件的重要外观结构件部分,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VR眼镜,汽车中控屏等与触控相关的电子设备中。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IDC的数据,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12.4亿部,同比增长约6.4%,标志着智能手机市场已经走出低谷,开始呈现复苏上扬态势。其中,多款折叠屏手机新品推向市场,并在厚度、重量、价格等方面进一步优化,更加贴近消费者需求。据IDC统计,中国折叠屏手机出货量约917万台,同比增长30.8%。在可见的未来,随着AI大模型在端侧加速应用,智能手机和AI电脑行业正朝着更智能、更便捷的方向迅速发展,多款AI电脑在今年集中发布,各大厂商在硬件和软件端积极发力,争抢AI加速应用的新机遇。据IDC预计,2025年生成式AI手机出货量将近4.2亿部,同比增长82.7%,将会占据智能手机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市场潜力巨大,AI将成为消费电子市场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目前,各大消费电子终端厂商不断创新产品类型、拓展应用场景,在丰富消费者选择的同时,挖掘更多的产业机遇,向价值链高端奋力转型升级。5G、物联网(IoT)、智能设备、人工智能(AI)、个性化和可持续性的趋势正在转变这个行业,科技创新正在打开消费电子产业的新蓝海。2024年以来,以智能机器人和AI眼镜/头显等为代表的新兴市场正在迎来一场产业化变革,智能穿戴类设备也正在与AI进行有机融合。AI眼镜/头显等新一代智能终端,支持视觉AI辅助、语音交互等功能,通过软件生态的协同为消费者带来全新体验,未来创新型的产品设计与AI的融合应用也将极大地助推相关产品的更新迭代。根据IDC预计,2025年全球智能眼镜预计出货达到1,205万台。 公司硬脆材料精密多线切割机和研磨抛光机已深度应用于智能手机、穿戴式智能设备等智能终端领域,新兴领域产业化也为公司带来了新的机遇。 (2)光伏行业 光伏发电具有清洁、安全及资源丰富等优势,发展以光伏为代表的可再生清洁能源已成为全球共识。光伏产业链可分为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光伏发电系统五个环节, 近几年光伏行业持续高速发展,众多新入局者与跨界资本竞相涌入,加之既有企业的产能扩张,导致产能在短时间内急剧膨胀,阶段性及结构性供需压力隐忧加剧。光伏产能的快速扩张和大量释放,使得产业链各环节竞争态势日益白热化,光伏企业经营压力凸显。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2024年我国光伏行业产业链主环节规模持续扩大,产量同比增长均超10%。其中,多晶硅产量达182万吨,同比增长23.6%;硅片产量达753GW,同比增长12.7%;电池片产量达654GW,同比增长10.6%;组件产量达588GW,同比增长13.5%。光伏主产业链阶段性供需失衡显著,导致2024年各环节产品价格持续下探乃至2024年下半年以来,各环节基本均处于持续亏损毛利润的状态。在库存及经营压力下,行业开工率也逐渐降至历史底部。整体来看,面对近两年行业产能的快速扩张,叠加复杂的全球贸易环境,行业已经进入到深度调整期。在此背景之下,光伏行业全产业链通过合作出海,加强收益新模式探索,加强基础性、原创性、前沿性创新等方式促进行业长期高质量发展。 (3)半导体行业 碳化硅是第三代半导体核心材料,因其耐高温、耐高压、高频、大功率、抗辐射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以5G通信、国防军工、航空航天为代表的射频领域和以新能源汽车、以“新基建”为代表的电力电子领域。 碳化硅产业链主要由衬底、外延、器件、应用等环节组成,碳化硅材料衬底作为整个碳化硅产业链中成本占比最大、技术门槛最高的环节。以碳化硅材料为衬底的产业链主要包括碳化硅衬底材料的制备、外延层的生长、器件制造以及下游应用市场,国内在碳化硅衬底材料和加工技术方面起步较晚,大尺寸碳化硅衬底材料和加工装备主要依赖进口。 碳化硅材料衬底根据电学性能不同分为半绝缘型和半导电型,分别应用到不同的应用场景上,在新能源汽车、光伏以及轨道交通等领域具备广阔的替代空间。其中半绝缘型碳化硅主要用在射频器件上,主要为面向4G/5G通信基站和新一代有源相控阵雷达应用的功率放大器。半导电型碳化硅主要用在功率器件上,主要面向电动汽车/充电桩、光伏新能源、轨道交通、智能电网等高压高温高频场景。近年来,在新能源汽车和光伏发电市场蓬勃发展的驱动下,全球碳化硅市场规模快速提升,国内碳化硅产业也迎来快速发展期,根据Yole预测,2028年碳化硅功率器件市场规模有望达到89亿美元。据日本权威行业调研机构富士经济报告预测,到2030年,SiC功率器件市场规模将达到近150亿美元,占整体功率器件市场的约24%。 目前,碳化硅衬底行业正处于尺寸升级的关键发展阶段。6英寸导电型衬底依旧是市场主流,其产能和效率快速提升,规模化生产成本快速下降,碳化硅衬底现处于由6英寸向8英寸升级的阶段,而8英寸导电型衬底的市场需求正逐步攀升,多家中国厂商正积极推进8英寸碳化硅的开发工作,8英寸衬底的技术和工艺已取得突破,逐步实现小批量量产并提高产能。公司应用于碳化硅衬底材料加工的6-8英寸高精密数控切、磨、抛设备已实现批量销售,成为碳化硅衬底加工设备的主要供应商之一。 (4)磁性材料行业 磁性材料是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的基础性材料,是电能与动能转换、信号传输、电源适配、磁场屏蔽、模拟和数据存储等重要的功能材料,磁性材料的硬度高、性脆、忌温度骤变,机械加工存在一定难度,其技术水平和发展速度直接影响着电子信息产业的升级速度,是我国重要的基础性产业。目前磁性材料及磁材制品已广泛应用于风电、电子、计算机、通信、医疗、家电,军事等几乎涉及国计民生的各个领域,并开始大量应用在新能源汽车、光伏发电、通信基站和机器人产业等领域。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与上年相比分别增长34.4%和35.5%。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达55.6万套,与上年相比增长14.2%。人形机器人、新能源等新兴领域蓬勃发展也带动了磁性材料需求持续增长。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37,525,723.75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0.42%,其中,高精密数控切、磨、抛设备实现营业收入692,968,599.17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3.31%;硅片及切片加工服务实现营业收入233,674,117.07元,较上年同期下降8.74%;金刚石线产品实现营业收入20,123,032.73元,较上年同期下降85.94%;热场系统系列产品实现营业收入45,060,734.31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3.63%;全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4,861,870.95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31.5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77,986,912.02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72.43%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4.70%,基本每股收益为-2.0085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61.37%。 2、收入与成本 (1) 营业收入构成 (2) 占公司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10%以上的行业、产品、地区、销售模式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主营业务数据统计口径在报告期发生调整的情况下,公司最近1年按报告期末口径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数据 □适用 不适用 (3) 公司实物销售收入是否大于劳务收入 是 □否 行业分类 项目 单位2024年2023年 同比增减 金属加工机械制造行业 销售量 台 817.00 1,009.00 -19.03%生产量 台 624.00 1,182.00 -47.21%超硬材料制品行业 销售量 千米 3,486,908.29 7,644,874.95 -54.39%生产量 千米 2,801,922.49 7,193,329.75 -61.05%库存量 千米 505,078.00 1,190,063.80 -57.56%热场系统系列行业 销售量 千克 210,908.38 168,829.25 24.92%生产量 千克 252,501.91 160,411.59 57.41%库存量 千克 58,670.95 17,077.42 243.56%硅片及切片加工服务行业 销售量 万片 82,371.19 54,233.35 51.88%生产量 万片 81,707.62 57,393.54 42.36%库存量 万片 2,496.62 3,160.19 -21.00%相关数据同比发生变动30%以上的原因说明适用 □不适用 2024年度,受光伏行业市场行情下降的影响,客户收缩产能和减少投资,导致多线切割机产品订单减少,公司金属加工机械制造业的生产量下降47.21%;超硬材料制品行业,由于客户对金刚石线需求的减少以及售价的下滑,公司缩减金刚石线的生产,导致超硬材料制品行业的销售量、生产量和库存量分别下降54.39%、61.05%和57.56%; 热场系统系列产品行业子公司宇星碳素开拓了新市场和新客户,使得全年进销存都有较大幅度增长,销售量、生产量和库存量分别上升24.92%、57.41%和243.56%;硅片及切片加工行业子公司江苏双晶2023年6月才开始正式投产,所以导致2023年度的进销存数量都较少。而2024年度较2023年度产能有所提高,使得销售量和生产量上升51.88%和42.36%。 (4) 公司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营业成本构成 行业和产品分类 行业和产品分类 (6) 报告期内合并范围是否发生变动 是 □否 公司名称 进入合并范围的时间 进入合并范围的原因 YUJING MACHINERY INTERNATIONAL PTE.LTD. 2024/2/27 新设湖南曜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2024/11/7 新设 (7) 公司报告期内业务、产品或服务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有关情况 □适用 不适用 (8) 主要销售客户和主要供应商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022年4月6日,公司与双良节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双良节能”)的全资子公司江苏双良节能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双良节能投资”)及江苏永信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永信”)签署投资协议,共同设立江苏双晶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双晶”),其中公司持有70%股权,双良节能投资持有20%股权,江苏永信持有10%股权,江苏双晶于2022年4月完成工商登记。2023年1月19日,双良节能投资将其所持江苏双晶20%股权转让给双良节能另一家全资子公司江苏双良低碳产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双良低碳”),江苏永信将其所持江苏双晶 4%股权转让给公司,此次股权转让后,公司持有江苏双晶 74%的股权,双良低碳持有江苏双晶 20%的股权,江苏永信持有江苏双晶6%的股权。 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关联方认定标准,公司与双良节能及其子公司不存在关联关系,因此在2022年度并未将双良节能及其子公司列为公司关联方。鉴于江苏双晶系公司重要子公司,同时公司及子公司湖南宇星碳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宇星碳素”)与双良节能纳入合并报表范围内的下属公司双良硅材料(包头)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双良硅材料”)和盐城弘双能源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盐城弘双”)发生购销业务。公司年报审计机构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在进行2024年度审计时,根据谨慎性原则,将双良节能及其子公司作为关联方列示,补充确认公司及子公司与关联方双良硅材料(包头)有限公司和盐城弘双能源发展有限公司交易金额为 178,281,726.12元,占公公司主要供应商情况 3、费用 业收入有所下滑,导致销售业务费和业务拓展服务费下降管理费用 92,132,753.80 96,067,869.26 -4.10% 主要系降本增效减少人员工资以及股权激励费用摊销减少财务费用 25,550,901.23 16,064,373.98 59.05% 主要系银行借款增加导致利息支出上涨研发费用 65,114,192.89 79,941,985.84 -18.55% 主要系研发项目下降导致研发材料支出减少 4、研发投入 适用 □不适用 主要研发项目名称 项目目的 项目进展 拟达到的目标 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硅片切割机主体传动系统高密封性研发 提升切片设备主轴系统的密封防护性与使用寿命 完成 单轴使用寿命≥2年 提升整机的市场竞争力360系列轴距专机研发项目 研发满足不同规格的硅片切割 完成 提高走线速度、采用变轴距设计 提升整机的市场竞争力钛合金多线切割专机研发项目 研发磁性材料切割机 完成 高速度、超高效率 提升磁性材料整机的市场竞争力铝材双工位正立式切片机研发项目 研发3C行业切线切割机 完成 高速度、高效率、高精度、高合格率的正立式多线切割机 提升3C行业整机的市场竞争力截磨一体机研发项目 研发光伏硅棒加工机器 完成 包含半剖、磨面、倒角、清洗、吹干等光伏硅棒加工工序 提升整机的市场竞争力首尾料开方机研发的双面抛光机 完成 提高操作便利性,减小线轨升降阻尼,提高加压稳定性 提升整机的市场竞争力五轴数控抛光机研发项目 研发硬、脆材料的异形表面抛光机 完成 采用五轴联动抛光原理,实现更好的抛光效果 提升整机的市场竞争力380系列轴距专机研发项目 适应国内太阳能大硅片与薄片化切割市场需求,新研发相关机型 完成 高速度、高效率、高精度专型金刚石线用太阳能硅片多线切割机 提升整机的市场竞争力高精密多用途多工位抛光装备技术 研发异形表面单面抛光 完成 同时安装不同的耗材,下盘工件盘采用旋转工作方式 提升整机的市场竞争力通用四轴数控抛光机 开发一款带自动化功能的通用四轴数控抛光机 完成 提升自动化程度和工作效率 提升整机的市场竞争力智能自动化硅切片生产线开发应用 提升自动化程度,降低成本 完成 硅片生产各工序环节自动化运行 提升技术竞争力,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大尺寸硅片使用碳钢细线切割工艺的开发 研究较细规格碳钢线切割应用,提升综合收益 完成 27线全面应用 碳钢线应用处于行业领先,提升技术竞争力24nm钨丝项目研发 提供符合市场需求的高性能金刚石线产品 完成 提高金刚石线的硬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将提高切片产能和生产效率,为公司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 5、现金流 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30.97%,主要系报告期内采购原材料和服务支付的现金减少; 2、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上涨124.05%,主要系较去年同期赎回的理财产品增加; 3、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上涨32.35%,主要系较去年同期赎回的理财产品增加; 4、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上涨80.42%,主要系报告期取得银行借款金额增加; 5、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上涨253.67%,主要系报告期取得银行借款金额增加; 6、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同比增加123.44%,主要系报告期取得银行借款金额增加。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本年度净利润存在重大差异的原因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主要系报告期内计提了较多的资产减值损失和信用减值损失,金额分别为344,895,514.12元和43,465,377.80元。 五、非主营业务分析 适用 □不适用 六、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为质保金,本期增加主要系质保金增加所致存货 450,749,109.减少;同时存货跌价准备计提较多投资性房地产 10,705,760.9固定资产 929,855,344.值在建工程 208,566,253.设备购置增加使用权资产 6,321,834.42 0.21% 10,002,384.0短期借款 203,015,095.致报告期内银行借款增加合同负债 270,719,853.长期借款 454,135,348.致报告期内银行借款增加应收票据 90,843,815.4回款较慢所致预付款项 35,627,463.3少,公司预付的材料款下降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 159,103,146.长期应收款增加长期应收款 18,783,087.2一年内到期长期应收款增加其他权益工具的亏损商誉 0.00% 7,103,630.04 0.21% -0.21% 主要系计提商誉减值长期待摊费用 18,228,676.7自建厂房搬迁导致原租赁厂房装修费于本年一次性摊销所致及计提减值所致递延所得税资产 32,941,470.8无法取得足够应纳所得额来弥补亏损其他非流动资产 12,893,506.3到货导致本期减少较多应付票据 56,894,143.2购款减少所致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137,073,173.致报告期内银行借款增加其他流动负债 94,426,923.6确认减少递延所得税负债 5,080,300.12 0.17% 12,028,350.9无法取得足够应纳所得额来弥补亏损股本 204,873,590.股本库存股 31,077,076.0其他综合收益 -的亏损境外资产占比较高□适用 不适用 2、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 □不适用 3、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七、投资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4、金融资产投资 (1) 证券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证券投资。 (2) 衍生品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衍生品投资。 5、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无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八、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1、出售重大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 2、出售重大股权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九、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适用 □不适用 降低; 控股子公司江苏双晶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258,098,464.83元,净利润-280,680,265.24元, 主要系光伏行业景气度下降,导致硅片价格及硅片加工服务费下降,同时计提较多资产减值损失,导致净利润降低。 十、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十二、报告期内接待调研、沟通、采访等活动 适用 □不适用 接待时间 接待地点 接待方式 接待对象类型 接待对象 谈论的主要内容及提供的资料 调研的基本情况索引 2024年04月08日 深圳证券交易所“互动易平台”http://irm.cninfo.co m.cn“云访 谈”栏目 网络平台线上 交流 其他 参加宇晶股份2023年度业绩说明会的投资发展规划。 具体内容详见互动易《2023年度业绩说明会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40408》 2024年10月10日 公司通过“全景路演”网站(https://rs用网络远程的方式举行 网络平台线上交流 其他 通过全景网参与“2024年度湖南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的投资发展规划。 具体内容详见互动易《002943宇晶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41010》 十三、市值管理制度和估值提升计划的制定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制定了市值管理制度。 □是 否 公司是否披露了估值提升计划。 □是 否 十四、“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贯彻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披露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公告。□是 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