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网 中财网股票行情
北斗星通(002151)经营总结
截止日期2024-12-31
信息来源2024年年度报告
经营情况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所处行业是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
  公司所从事的业务涵盖卫星导航和无线通讯两个行业领域,公司深耕行业近25年,正在全力构建全球领先的“智能
  位置数字底座”。公司“因北斗而生,伴北斗而长”是我国卫星导航产业首家上市公司,也是最早从事导航定位业务的专业化公司之一。公司紧扣我国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和产业化推广,在国产替代的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自主研发的导航定位芯片、模块、天线等基础产品全面领跑行业,为全球用户提供卓越的产品、解决方案及服务。
  1、北斗应用市场不断扩大,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
  目前,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增速总体提升,各行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对卫星导航设备及时空数
  据的需求释放,为北斗时空信息应用与服务市场发展注入活力。据《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到 5,362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增长7.09%。“北斗+”“+北斗”在各领域应用进一步深化,应用场景进一步扩展,规模及质量进一步提升,北斗国际影响力的持续提高带动了北斗海外应用发展,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步入发展快车道。交通运输行业在智能驾驶、电动两轮车定位等应用场景的卫星导航设备出货量快速增长;智能手机、智能穿戴式设备等领域出货量稳步增长;在车载导航仪、道路运输、公安单兵设备、移动通信基站高精度授时、农机自动驾驶和远程监测等传统优势市场的出货量均呈现回升。面临此机遇,公司将进一步聚焦主业,加速芯片、模块、天线等系列基础产品的技术迭代,加强供应链安全建设。研发卫星导航与惯性导航、无线通信等多种手段融合的基础产品,解决用户在复杂环境下的定位需求;随着高精度定位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大,加大高精度数据服务的投入,推动“云芯”一体化的商业模式,构建“智能位置底座”。
  2、北斗系统多技术融合,推动应用市场的多元化
  北斗系统作为我国自主建设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通过多技术深度融合与跨界创新,正加速推动应用市场向多元化、
  智能化方向拓展。在技术层面,北斗与 5G 通信、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耦合,形成"北斗+"与"+北斗"双向赋能模式,构建高精度时空信息服务体系,为智慧交通、精准农业、海洋监测、应急救灾等领域提供厘米级定位与纳秒级授时服务。应用场景方面,北斗已从传统导航定位延伸至自动驾驶、无人机、智慧城市管理、生态监测等新兴领域,并深度融入工业物联网、可穿戴设备等创新业态。这种技术协同效应不仅提升了传统行业效率,更孵化出时空大数据服务、位置信息增值服务等新经济增长点,助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未来,随着与低轨卫星、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前沿技术的进一步融合,北斗系统将持续释放创新势能,构建覆盖空天地海的立体化应用生态,为全球用户提供更泛在、更智能的时空信息服务,助力我国在卫星导航产业国际竞争中占据战略高地,同时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精准化、定制化解决方案,实现科技红利共享。
  3、北斗星通发展面临良好行业机遇 2020年9月25日北斗星通发布了十年发展纲要指引,通过对宏观环境、行业状况、自身条件三个维度分析判断,
  从2021年到2030年的十年,是中国高科技发展的黄金十年,是中国卫星导航事业的黄金十年,是北斗星通的黄金十年。行业内企业开始快速分化,凸显公司的优势,充分利用“百年未有之大机遇”,坚持战略定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芯片模组方面,除在测量测绘、工业无人机、精准农业等传统领域保持稳定的高市占率外,多年来深耕智能驾
  驶、机器人、可穿戴领域,大客户合作进一步稳固,市场占有率水平稳步提升。
  (2)天线方面,保持了国内市场基本盘稳中有增,海外销售稳健增长,已占天线收入的 20%以上,高精度天线巩固
  了国内超一流、国际一流的地位。在车载天线方向上,经过几年持续投入和市场拓展,有望迎来跨越式增长。
  (3)云服务方面,2024年通过测量测绘、精准农业、割草机、智驾等行业客户的使用或试用,运营服务综合能力
  得到了市场验证和客户认可。坚持海内外“一盘棋”,深化与Rx的融合、协同,逐步理清了海外业务布局。
  (5)公司顺应用户需求、商业模式变革和技术融合的发展趋势,以芯片、天线为基础,加速打造“云+芯”一体化
  的业务模式,采取多技术融合手段,构建全球领先的“智能位置数字底座”。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4年,公司坚持战略定力,聚焦主业,持续加大“智能位置数字底座”的投入;行业芯片和天线依然维持着高市
  场占有率,智能驾驶已成为继无人机、割草机后的第一大出货领域;行业大客户合作持续深化,海外业务销售规模稳步提升。战略性投入业务,消费类定位芯片新产品全面导入市场,收入规模实现过亿,云服务开启商业化“元年”,实现了0到1的突破。公司整体实现收入14.98亿元,同比减少25.8亿元,下降63%。主要是2023年度12月北斗智联科技有限公司不再纳入合并报表范围,同口径与上年基本持平。报告期内,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5亿元,同比下降5.1亿元,下降316.98%。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是:
  (1)2023年度出售北斗智联科技有限公司15%的股权实现投资收益4.4亿元,投资收益同比下降约3.9亿元;(2)特
  种芯片及信息装备业务受项目延期及项目取消等影响,归母净利润较上年降低约1.1亿元。(3)导航产品业务中的国际代理业务由于受国产化替代影响,归母净利润较上年降低约0.3亿元。
  (1)芯片与数据服务业务
  报告期内,芯片及数据服务业务实现收入为 6.63亿元,同比下降8.23%。主要由于特种芯片受行业整体形势影响,
  部分项目取消或延期,同比下降58%;消费类芯片在可穿戴、两轮车、物联网三大方向开始规模出货,收入突破亿元大关,同比增长113%。市场营销上,受益于智驾在乘用车渗透率的提升,出货量快速增长,产品已覆盖国内主流头部客户,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云服务成功导入农机、测绘及商用智驾行业客户,累计终端用户7万。
  (2)导航产品
  报告期内,导航产品实现收入 6.9亿元,同比增加 8.37%。主要由于天线业务大客户策略成效显著,收入增长稳定,
  测量测绘行业收入、海外收入同比增长显著;在乘用车市场,完成车载产线建设,获得了多个车企平台定点,未来车载天线将成为天线业务重要战略方向;国际代理业务在部分国外代理资源终止合作后,发挥渠道优势,引入国产代理产品线,经过一年市场培育,Livox产品线在测绘、机器人等领域广泛应用,收入大幅增长。
  (3)陶瓷元器件
  报告期内,陶瓷元器件实现收入 1.45亿元。同比增加 12.84%。主要由于公司持续的研发投入和不断的开拓新市场,
  产品在移动通信、消费类电子、汽车电子、光通信、卫星通讯等市场领域广泛应用。
  2、收入与成本
  (1) 营业收入构成
  (2) 占公司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10%以上的行业、产品、地区、销售模式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主营业务数据统计口径在报告期发生调整的情况下,公司最近1年按报告期末口径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数据 □适用 不适用
  (3) 公司实物销售收入是否大于劳务收入
  是 □否
  
  行业分类 项目 单位2024年2023年 同比增减
  芯片及数据服务 销售量 万元 39,475.93 32,496.25 21.48%生产量 万元 37,880.52 40,808.52 -7.17%库存量 万元 35,527.69 37,123.09 -4.30%导航产品 销售量 万元 46,195.00 41,525.50 11.24%生产量 万元 40,798.82 42,012.37 -2.89%库存量 万元 16,845.92 22,242.11 -24.26%陶瓷元器件 销售量 万元 12,918.18 10,118.31 27.67%生产量 万元 12,593.86 9,095.50 38.46%库存量 万元 6,132.60 6,456.92 -5.02%汽车电子 销售量 万元   235,477.93 -100.00%生产量 万元   171,433.19 -100.00%库存量 万元相关数据同比发生变动30%以上的原因说明适用 □不适用因2023年度 12月北斗智联科技有限公司不再纳入合并报表范围,2024年度较2023年度收入出现大幅下降,导致了分行业-汽车电子业务、分产品-产品销售业务、服务销售业务、分销售模式-直销业务、分地区销售业务下降。芯片与数据服务业务收入与成本下降趋势不一致,主要由于产品结构发生变化,毛利率偏低的消费类芯片收入增加,毛利率较高的特种芯片收入下降。华南地区收入与成本下降趋势不一致,主要是芯片与数据服务业务导致。陶瓷元器件业务收入与成本下降趋势不一致,主要由于行业竞争加剧,产品售价下降,同时项目仍外于产能爬坡期,规模化成本优势未能充分体现。
  (4) 公司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营业成本构成
  行业和产品分类
  行业和产品分类
  本年度由于公司不再合并北斗智联的汽车电子业务报表数据,营业成本明细分类占比发生变化。
  (6) 报告期内合并范围是否发生变动
  是 □否
  2024年5月,本公司及融感科技其他股东与无锡凌思全体股东签订增资协议,以持有的全部融感科技股权对无锡凌思增
  资,增资完成后融感科技成为无锡凌思全资子公司,本公司交易前持有融感科技58.50%股权,交易后持有无锡凌思21.91%股权。本次交易双方股权价值经过朴谷咨报字(2024)第0118号估值报告(无锡凌思评估价值1亿元)、朴谷咨报字(2024)第0119号估值报告(融感科技评估价值6000万元)认定,双方友好协商确定交易后股权比例。
  2024年5月,佳利电子与李庆霞签订股权转让协议,以500万元对价转让所持有的全部杭州凯立电子通信有限公司股权,股权价值业经朴谷(北京)资产评估有限公司以朴谷评报字(2024)第0146号资产评估报告以资产基础法确认,评估确认凯立公司的全部权益在假设快速变现的情况下价值为496.35万元,评估基准日为2024年4月30日,公司控制权在5月份完成转移。
  (7) 公司报告期内业务、产品或服务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有关情况 □适用 不适用
  (8) 主要销售客户和主要供应商情况
  3、费用
  利息支出下降,下降主要原因为2023年度北斗智联科技有大量银行借款,2024年不再合并北斗智联所致研发费用 328,757,267.84 486,282,335.91 -32.39% 本年度由于公司不再合并北斗智联的汽车电子业务报表数据,研发费用下降明显
  4、研发投入
  适用 □不适用
  
  主要研发项目名称 项目目的 项目进展 拟达到的目标 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研发条件建设(募投项目) 拟投资计划在北京构建公司专属的研发及测试环境条件,为前沿核心技术预研、技术攻关做好基础支撑;完善公司导航产品研发和核心技术的创新体系同时,形成业内一流研发条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导航产品研发中心和测试验证环境。 1.进行了完好性与功能安全、卫星互联网与空天一体化信息网络、GNSS导航信息加密验证技术与Galileo OSNMA服务、国际SBAS与商用增强技术与服务等调研,并形成调研报告;卫星导航抗干扰技术预研报告等。2.完成满天星综合测试实验室土建、暗室施工建设及系统联调,进入试用期;购置环境适应性实验、可靠性测试、高精度定位测试的部分仪器设备并逐步投入研发测试。 1.建设满足高精度性能测试、综合性能仿真、环境及可靠性试验等方面需求的试验场所。2.进行相应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实现数字化检测流程管理。3.进行综合PNT等前沿技术方向预研,为公司“云+IC”、“位置数字底座”构建和产品迭代提供技术支撑。 通过投资进行研发环境测试仪器设备及软硬件工具购置、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及研发人员招聘等,建设研发和测试环境条件,为公司技术预研、技术攻关和产品验证测试提供条件支撑,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竞争力和行业领先地位。面向综合 PNT 应用的北斗/GNSS SoC 芯片研制及产业化(募投项目) 拟针对全系统标准精度应用、低成本高精度应用、复杂环境下定位授时等市场应用领域,研制面向国家综合 PNT 应用的GNSS SoC 芯片,集成新一代北斗/GNSS 卫星定位功能的同时,满足多源融合 PNT 算法能力;研制满足泛在高可靠(抗干扰、安全可信)、低成本应用需求的模组、板卡等基础产品和解决方案。 完成全系统单频点标准精度芯片设计和验证;实施低成本高精度芯片关键技术研究;论证低轨卫星导航增强技术路线、设计方案。 1.研制面向综合 PNT体系及下一代北斗的低轨增强系统的北斗/GNSS SoC 芯片,并进行量产应用。2.基于该芯片,研制满足泛在高性能(抗干扰、安全可信)、低成本应用需求的系列模组、板卡等基础产品和解决方案。3.产生相应的IP、技术专利、软件著作权。 通过项目实施,公司将紧跟以北斗/GNSS为核心的国家综合PNT系统的发展趋势,面向全系统标准精度、低成本高精度和复杂环境下定位授时的应用需求,提供面向国家综合PNT系统、满足微PNT终端要求、可接收多种信息源参与解算、可兼容和适配多种传感器、适用于智能时代多种应用场景下的导航定位解决方案;通过芯片、模组等系列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推动北斗产业规模应用,提升公司技术和市场竞争力、影响力。车载功能安全高精度 顺应智能网联汽车行 与重点车企调研功能 1.在车载功能安全高 通过本项目实施,有GNSS SoC芯片研制及产业化(募投项目) 业的发展趋势,面向高级别自动驾驶领域(L3及以上级别乘用车和L4/L5技术在L2+车型中的应用等),研制符合ISO26262功能安全标准、高性能、高可靠性的车载功能安全高精度GNSS SoC芯片,并以此为基础开发系列高精度模块产品;
  公司将在业务运营过
  程中逐步建立满足
  ISO 26262 ASIL-D要求的汽车功能安全管理体系。 安全芯片需求、交流实现途径,实施车规级功能安全FMEDA等关键技术研究;进行市场需求调研和产品规格定义;进行全系统三频及以上的RTK/PPP-RTK方案研究和设计。 精度GNSS SoC芯片基础上,实现系列高精度模块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2.产生相关IP,技术专利等知识产权。3.购置相关的测试设备、产线设备和软件工具,建设相应的实验和保障条件。 助于公司充分把握智能网联汽车和自动驾驶领域的发展机遇,加强前瞻性业务布局,在产品和技术应用层面获取市场先发优势。此外,项目产品符合ISO 26262功能安全标准,有助于公司顺利通过下游客户愈发严格的产品功能安全认证,不断深化与主流车企的供应合作,获取更多的市场准入机会。工规/车规级高精度芯片和产品研发 面向车载、智能物联网等行业应用需求,研制高性能GNSS芯片和产品,具备基带射频一体化、抗干扰、高灵敏度等特点。 基于高性能GNSS芯片平台,完成8款定位产品的开发和发布。
  满足车规、工规级可靠性要求,覆盖单点/RTK定位、卫导/惯导组合定位,单北斗定位等多种应用方案需求。完成车规AEC-Q认证、环保等行业标准第三方认证。实现多种组合的芯片和模组量产销售。 1.研制一款四系统六频点的低成本、高性能GNSS芯片。2.相应开发车载应用模组系列产品,并进行车规级相关认证。3.产生相关知识产权。 芯片及模组系列产品可为位置服务、公共交通、测绘应用、授时同步等应用市场提供高性能低成本的GNSS产品,重点在车载和智能物联网市场为公司实现量产规模和经济效益的突破。高精度UM系列模组开发 主要面向高精度定位市场需求,基于Nebulas-IV芯片开发高精度UM系列模组产品,并实现量产和推广应用。 完成多款模组产品的增量设计、开发和发布,并实现量产交付。新增产品全面响应车规可靠性、组合导航等技术需求,满足智能驾驶、精准农业、割草机、授时等市场应用需求。 1.研制低功耗,高性能,高集成度以及高可靠性的模组产品;
  2.在功能、性能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保持产品技术优势;
  3.形成相关知识产
  权。 率先推出高精度、低功耗、小型化、低成本的高性能RTK定位/定向模组,在满足原有市场客户降本、升级需求的同时,也为打入新兴高精度民用市场奠定坚实的基础,有助于提高公司行业竞争力。CC11系列四系统单频芯片开发 基于目前物联网、可穿戴等市场趋势以及公司在低功耗方面的技术积累,研发一款低功耗、低成本、高性能的四系统单频芯片,应对市场竞争需求。 完成多款不同封装工艺的芯片设计和验证,已规模量产出货可穿戴和跟踪器市场。 1.研制多款低功耗、低成本的单频芯片产品;2.在性能和工艺上得到提升;3.形成相关知识产权。 通过此项目实施,扩大公司单频市场在海量的消费类和物联网应用的出货量和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拓展可穿戴市场和跟踪器市场,同时通过项目积累新工艺设计和量产经验,为后续其他产品研发和量产应用打下基础。CM11系列单频多系统、单频单北斗定位模组开发 主要面向高性能、低功耗及单北斗诉求的市场需求,基于CC11芯片开发单频低功耗系列模组产品,并实现量产和推广应用。 完成多款不同尺寸模组的设计、开发验证和发布,已实现量产交付,满足市场推广应用需求。 1.研制多款低功耗、低成本的单北斗定位模组产品;2.在性能和工艺上取得突破;
  3.形成相关知识产
  权。 对于对讲机以及单北斗推广的重点行业,客户需求以单频模组为主,其中10*10mm规格模组需求占比80%以上。率先推出CM11系列模组,有助于丰富公司产品序列,扩展公司客户群,扩大公司在单北斗市场的份额。高精度数据服务平台开发 面向智能驾驶、智慧农业、物联网、无人机、户外机器人等高精度定位及智能应用行业需求,提供厘米/分米级高精度定位服务数据产品及解决方案,搭配公司自主产权的高精度定位芯片/模组类产品,形成云+芯一体化解决方案。 NRTK厘米级服务实现稳定商用、迭代优化;PPP-RTK服务正开展客户测试。 1.完成高精度定位服务基础平台搭建,并承载更多定位数据服务业务;2.实现高精度数据服务产品规模化商用的落地;3.构建云+芯一体化产品解决方案。 作为公司的重点业务方向之一,通过项目实施,实现高精度定位数据服务业务能力建设,为全球海量客户提供高精度定位服务及解决方案,为拓展公司后续更多领域应用数据服务奠定基础。面向割草机应用的一体化内置高精度天线 面向割草机行业,开发一体化智能天线,将GNSS天线与GNSS模组、Lora天线、Lora模组、4G天线、4G模组等集成,在一个天线板上实现通导融合的高精度RTK定位。 已完成产品研制,实现批量出货,累计出货已有2万套。 形成一体化割草机天线系列产品,获取国内和海外无人机行业客户订单,实现年度销售额300万元。 项目研发成功标志着我司高精度天线产品开始迈向智能化,为未来各类机器人市场的开发奠定技术基础。割草机市场在未来几年会迎来爆发式增涨,该项目的成功开发可以在行业树立标杆,将明显提高公司在国内割草机市场占有率,有望从25%提高到50%,割草机器人市场收入增加1/3。小型低成本双频定位及通信集成天线 为了适应目前国内车厂对于汽车天线隐藏安装和降本需求,同时考虑到市面上定位天线双频需求远多于全频,针对以上现实需求开发一款小型化低成本的双频定位天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设计通导一体的集成天线,满足车厂对于部分车载天线融合一体的需求。 已完成产品技术和结构设计,样机完成,获得两个车厂项目定点,目前已均投入试产。 1.解决当前车载双频定位天线在车身安装空间受限进而小型化时导致产品性能变差的问题;2.研究导航与通信功能深度融合、支持单北斗定位模式及双频高精度定位技术,进行新一代小型化多频定位天线产品的设计开发;3.高度优化集成方案,让定位天线和多种通信天线集成的方案从尺寸、性能、成本等方面更满足方案商的需求,同时推动集成方案在前装市场的应用。 1.成功开发出小尺寸通导一体化集成天线,从天线尺寸、性能、成本多维度综合提升产品的普适性和竞争力,解决了智能驾驶场景中对高可靠通信和厘米级定位的需求。2.采用隐藏式安装设计,结合轻量化结构与环境适应性优化,降低部署成本的同时缓解了智能化时代感知器件对车身有限位置的布置冲突。3.产品已通过多家主机厂验证并试装中,满足L2级辅助驾驶及NOA(自动辅助导航驾驶)系统对低成本、高性能天线的需求,成为智驾平权浪潮中的关键技术方案。4.随着2025年智驾渗透率加速提升,通导一体化天线作为核心感知组件,凭借高性价比优势,实现技术引领,在中低端智能驾驶车型市场形成竞争力,进一步扩大公司在汽车天线领域的市场份额。小尺寸双频一体化天线 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小尺寸双频高精度一体化天线,满足车载和部标机客户对小型化、高精度定位以及集成导航模块的要求。响应市场对双频天线和单北斗高精度一体化产品的主流需求,结合小尺寸、集成化、抗干扰等特点,为客户提供简单、可靠的产品应用体验。利用公司现有的陶瓷天线、集团导航芯片和模块资源,实现技术融合和成本竞争力,推动公司产品向高精度、集成化方向发展。 完成产品设计开发,已形成批量化生产,主要推广应用于车载定位与监控、物流管理、测绘定位等行业领域。 1.开发小尺寸双频高精度一体化天线产品,实现双频小型化和高精度定位;集成导航模块,实现TTL电平信号输出。2..定制化设计满足性能指标、结构尺寸和频段需求的双频高精一体化G-MOUSE产品。3.在小尺寸、布局合理性前提下,确保产品在使用环境下满足相关测试要求,提高产品的可靠性、耐用性和一致性。4.推动双频GMOUSE产品在汽车市场的应用普及,逐步替代现有单频GMOUSE产品。 通过开发小尺寸双频高精度一体化天线,满足市场对双频天线和单北斗高精度一体化产品的主流需求,提升公司在高精度定位和集成化天线领域的技术水平,丰富产品线,增强在车载、部标机和消费类市场的竞争力,提升市场份额和在卫星导航应用市场的影响力。充分利用和推动公司内部资源的整合与协同,实现技术融合和成本优化。高频高Q值LTCC材料开发及器件应用 面向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通信以及毫米波技术等领域对LTCC元器件及基板产品需求,开发系列化的高频高Q值LTCC材料并进行应用研究,为产品设计开发和新品预研提供材料支撑。 开发的典型材料得到行业头部客户认可,并已小批量出货;推进系列化的材料开发及器件产品应用技术开发,并逐步拓展其他客户。 1.开发出系列化高频高Q值自主LTCC材料配方,性能指标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突破LTCC材料工程应用技术瓶颈,实现材料批量制备及产品批量应用。
  3.相关研发成果申请
  发明专利1项。4.建立和完善材料高频特性测试平台。 通过项目实施,已开发出系列化的高频高Q值LTCC材料,并实现批量产业化应用,材料性能指标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本项目实施将使得公
  司在高频无线通信等
  领域新产品的升级换
  代中建立自主材料优
  势,LTCC射频元器件月产量超亿只,可提升射频元器件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低介电微波介质陶瓷材料开发及器件应用 突破材料制备关键技术,开发满足需求的微波介质陶瓷材料和器件产品,为高端路由器设备厂商提供国产化射频器件配套应用,核心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国产化替代。 已研发低介电微波介质陶瓷材料,材料低损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采用该材料研制的器件核心技术指标满足客户要求,已实现多款WiFi6/WiFi6E滤波器测试验证,获批量出货;月产量达KK级,已大批量应用头部客户实现国产化替代,并获优秀质量奖。 1.重点突破介质材料精准制备、小型化射频元器件设计和制造等关键技术;2.开发低介电微波介质陶瓷材料,并开发出器件产品,达到量产供货,为国内头部客户实现国产化替代。 通过项目实施,充分发挥佳利电子在介质陶瓷材料研发与生产、滤波器设计与制造优势,可为国内行业客户提供关键器件国产化支撑;通过完善介质器件多领域多系列迭代创新,进一步提升公司品牌介质器件在同行中的核心竞争力,为企业创造更大经济效益。北京北斗星通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于2024年度出售融感科技、杭州凯立。本次交易完成后,融感科技、杭州凯立不再纳入上市公司人员统计范围内,导致2024年末研发人员减少,不会对公司未来业务发展产生影响。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较上年发生显著变化的原因□适用 不适用研发投入资本化率大幅变动的原因及其合理性说明□适用 不适用
  5、现金流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较上年同期减少24.91亿元,下降57.28%,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较上年同期减少26.26亿元,
  下降57.56%,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增加1.35亿元,上升63.41%,主要是因2023年度12月北斗智联不再纳入合并报表范围所致;剔除北斗智联数据影响后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较上年同期增加 1.21亿元,上升 6.96%,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较上年同期增加0.77亿元,上升4.16%,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增加0.44亿元,上升35.9%,主要是本年度继续加强信用管理,增加销售回款所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流出发生额较大主要是2024年为取得收益将闲置资金滚动购买银行理财,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较上年同期增加 45.7亿元,上升 246.32%,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较上年同期增加 33.6亿元,上升 130.81%,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增加 12.10亿元,上升 169.7%,主要是2023年购买的未到期理财 6.1亿元本年到期所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较上年同期减少 12.06亿元,下降82.6%,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较上年同期减少 2.38亿元,下降 63.28%,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减少 9.68亿元,下降89.32%;剔除北斗智联数据影响后,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较上年同期减少 7.37亿元,下降73.37%,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较上年同期减少 3028万元,下降28.05%,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减少 7.67元,下降86.90%,主要是:(1)2023年收到募集资金 9.3亿元;(2)报告期内控股子公司增资扩股,收到投资款1.6亿元。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本年度净利润存在重大差异的原因说明 适用 □不适用本报告期净利润为-4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为-7,795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本年度净利润存在重大差异主要是折旧摊销增加、大额资产计提所致,具体原因可见附注79、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 五、非主营业务分析适用 □不适用
  

转至北斗星通(002151)行情首页

中财网免费提供股票、基金、债券、外汇、理财等行情数据以及其他资料,仅供用户获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