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融捷股份(002192)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4-12-31 | 信息来源 | 2024年年度报告 | 经营情况 | 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固体矿产资源业的披露要求 (一)行业发展情况 公司所属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为“B09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应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之“固体矿产资源业”的行业信息披露要求。 公司主要从事锂矿采选、锂盐生产及加工、锂电池设备制造业务,均位于新能源锂电池产业链的中上游,终端应用为新能源汽车、储能电站、消费电子等,其中新能源汽车和储能领域是动力电池最主要的应用领域和增量来源。 1、终端应用领域发展情况 (1)新能源汽车2024年度,在政策利好、价格降低和基础设施持续改善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持续增长,均首次突破1,000万辆,迎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度,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具体情况详见下图),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 达到40.9%,高于上年同期9.3个百分点。资料来源:上述数据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图片由本公司绘制 据高工产研储能研究所(GGII)预测,在以旧换新、购车补贴等政策持续推动下,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1,610万辆以上,我国电动车渗透率有望突破50%,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突破2,100万辆。 (2)储能领域 以中国、美国、欧洲“领衔”的全球储能市场,对储能电池的需求正在加速释放。进入“十四五”以来,国家及地 方支持储能政策密集出台,有力地推动了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局于 年 月 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数据显示,在政策持续推动下, 年新型储能保持快速发展态势,截至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约为“十三五”末的20倍,较2023年底增长超过130%。在第三届中国储能大会上,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了《2024年度电化学储能电站行业统计数据》,2024年,电化学储能呈稳步增长态势,锂离子电池仍占据已投运电化学储能技术应用主导地位,截至2024年底,累计投运的锂离子电135.76GWh 96.03% 99.91%池项目总能量 ,占电化学储能的比例为 (锂离子项目中 为磷酸铁锂)。 2025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规定,推进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发挥各类储能在电力系统中的调节作用。国家能源局认真贯彻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科学统筹新型储能发展工作,推进新型储能迈上高质量发展新台阶,成为能源领域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体现。 2、锂电池设备行业发展情况 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市场的持续增长是锂电池设备行业的重要驱动力,随着终端应用领域新能源汽车市场产销量不断 提高和储能技术的广泛应用,锂电池产销量呈增长趋势,带动锂电池设备市场发展。前几年,锂电池行业投资建设了大量的新增产能,导致行业产能短期供需错配,锂电池企业产能利用率普遍不高,且竞争越趋激烈,动力锂电池企业扩产步伐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锂电池设备需求增速有所放缓。 2024年5月,工信部发布修订的《锂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旨在进一步加强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管理,引导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从行业当前状态看,全球新能源市场需求和产业规模保持增长,但受国内锂电池市场需求增速放缓、锂电池装备制造行业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国内锂电池设备厂商多数业绩下滑,部分厂商甚至呈现亏损状态。从行业前景看,尽管锂电池设备总需求放缓,但海外动力锂电池需求、国内储能锂电池以及新型电池技术量产仍为锂电池设备行业提供一定的市场需求。一是受欧美市场政策推动如欧盟禁售燃油车、美国IRA法案等,海外市场锂电池设备需求增速快于国内,加速海外锂电池产业链本地化布局,催生锂电池设备需求;二是可再生能源并网需求推动储能电池装机量激增,以及户用储能、电网级储能需求释放,锂电池设备向大容量、长寿命方向升级;三是固态电池、硅基负极、4680大圆柱电池等新型电池技术进入量产阶段,对涂布、分切、封装等设备提出更新要求,以及在工艺革新方面如干法电极、无钴电池等工艺普及,锂电池设备需适配新方案;四是随着具身机器人大量的商业化落地,也将对锂电池产生较大需求。据高工产研储能研究所(GGII)预计,2025年全球具身智能机器人用锂电池出货量将达2.2GWh,到 2030年需求将超100GWh,2025-2030年复合增长率超100%。随着锂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对锂电池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未来,锂电池设备将朝着高精度、高效率、高稳定、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以满足锂电池提质降本的需求。 3、上游锂资源行业发展情况 (1)全球锂资源分布 世界锂资源分布不均衡,根据美国地质勘探局最新数据显示(具体情况详见下图),由于持续的勘探,全球已测量 锂资源持续增加,截至 年底,世界锂资源量约为 亿吨(较上年底增长约 ),锂金属储量约为 万吨,主要集中在阿根廷、玻利维亚、美国、智利、澳大利亚、中国等国,其中,我国居第六位,占比约6%。 资料来源:上述数据来自美国地质勘探局,图片由本公司绘制 在我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推动下,锂矿资源不断被发现。根据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2025年1月份公布数据,锂辉石型、盐湖型、锂云母型锂矿新增资源量均超千万吨,我国锂矿储量全球占比已由6%提升至16.5%,排 名从第六位跃升至第二位。我国锂矿找矿突破重塑了全球锂资源分布格局,为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资源供给基础。同时,也为国内上游关键原材料提供更多定价权,对外则提供更多的谈判空间。根据高工锂电对市场不完全统计预计,在全球锂资源供应中,2025年预计新增25个新的锂矿项目投产,预计碳酸锂供应将进一步扩大。 (2)我国锂盐产量 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锂业分会统计,2024年,我国碳酸锂累计产量为70.1万吨,较上年同期增长35.4%;氢氧化锂累计产量为41.4万吨,较上年同期增长29.5%。 2024年我国基础锂盐产量 名称 产能(万吨) 产量(万吨) 产量同比增长 资料来源: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锂业分会 我国锂盐生产区域集中度较高,碳酸锂主要集中在江西、四川、青海三地,2024年累计碳酸锂产量分别为24.8万吨、 12.9万吨和12.4万吨,其中三地累计生产的碳酸锂总量占全国的比例超过71%;氢氧化锂主要集中在江西和四川两地, 2024年累计氢氧化锂产量占全国氢氧化锂总产量的比例超过90%。而从锂盐生产原料来源来看,进口锂精矿仍然是我国锂盐生产的主要原料来源。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锂业分会统计,2024年我国累计进口锂精矿525万吨,同比增加31%。锂精矿进口来源国主要有澳大利亚、津巴布韦以及巴西等国,其中锂精矿最大的进口来源国为澳大利亚。 (3)锂产品价格走势 受2023年度全球锂资源产能集中释放,新能源汽车与储能等需求端增速阶段性放缓等影响,2024年度,锂产品价2024 3 格低位震荡。 年 月开始,我国陆续发布《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等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短期需求超预期以及供应端主动减产导致价格阶段性反弹,国内电池级碳酸锂均价最高在 月中旬反弹至约 万元吨。 年 月中旬美国宣布对华锂电池和新能源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电池关税由7.5%提升至25%,电动汽车关税由25%提升至100%,随后欧盟也将中国电动车出口欧盟的税率上调至27.4%-47.6%。海外主要消费市场的关税壁垒逐步显现,叠加碳酸锂产量以及进口量上升、阶段性锂产品库存高等因素综合影响,5月中旬开始国内电池级碳酸锂价格持续下跌,最低于9月中旬跌至约7.3万元/吨,整体看2024年度价格波动幅度小并逐步企稳,总体市场均价约9万元/吨,同比2023年度均价下滑约65%。 受锂行业周期下行影响,同样锂精矿也经历着价格低迷的阶段。进入 年后,海外矿山定价模式由按上一季度均价调整为按上一月均价,这一改变使得锂精矿价格变动趋势更贴近锂盐价格变动趋势,报告期内锂精矿价格与锂盐价格走势大体一致,基本呈现先跌后涨、再随着供应端产量增加其价格逐步回落的整体走势,但整体滞后于锂盐价格走势。 整体来看,今年锂产品价格相对去年而言波动幅度更小,变化也较为平稳。资料来源:上述价格数据来自上海有色金属网,图片由本公司绘制 (二)行业周期性特点 公司锂矿采选业务、锂盐加工及冶炼业务属于锂产业链的上游开采环节和冶炼环节,锂电池设备制造业务属于锂产 业链的下游应用环节,锂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子、化工、特种工程塑料、医药、橡胶、核工业、航空航天、金属冶炼、玻璃陶瓷等领域,受国民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影响较大。国际国内经济周期的变化对这些行业的景气度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对锂电池产业的周期波动产生间接影响。从“十四五”规划以来,本轮周期锂价经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20年8月至2022年 3月,锂精矿及电池级锂盐产品价格总体上涨;第二阶段为2022年3月至12月,前述锂产品价格呈现高位震荡态势;第三阶段为2023年1月至12月,锂产品价格总体下跌;第四阶段为2024年1月至12月,锂产品价格低位震荡,价格波动幅度小并逐步企稳。纵观前述这一周期,反映出锂价主要由供需决定,供需关系决定主趋势和持续时间。市场部分研究表明,认为未来几年锂资源供应端充足。但长期来看,新能源和储能产业仍在持续扩张,在锂价低位震荡期间,锂资源战略地位日益凸显,拥有持续稳定的锂资源供应保障成为锂盐生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行业地位情况 1、有色金属矿采选行业 融达锂业作为公司锂矿采选业务平台,其拥有的甲基卡锂辉石矿134号矿脉是国内少有高品质锂矿资源,锂矿资源储量大、开采条件好,也是目前国内已进入供应渠道的持续在产锂辉石大型矿山。目前融达锂业已形成105万吨/年的露 天开采产能及45万吨/年矿石处理的选矿生产能力。2024年12月,公司与甘孜州康定市人民政府签署了《原矿外运合作协议》,其中协议约定公司可将矿山开采的一定数量的原矿石进行委外选矿,以及在矿山原址新增35万吨/年选矿产能,80 /若新增选矿产能顺利完成建设后,公司自有选矿生产能力将合计达到 万吨年。 2、有色金属加工及冶炼行业 公司合并范围内的锂盐业务以长和华锂为运营主体,目前产能规模较小。联营锂盐企业成都融捷锂业规划产能为4万吨/年,已投产2万吨/年。若成都融捷锂业规划产能全部建成,其生产规模在国内单体锂盐厂中属于较大规模,将有 利于公司进一步提高市场综合竞争力和盈利能力。目前成都融捷锂业拥有较为成熟且在行业中具备较强竞争力的生产线工艺技术以及环保排放技术,在保障产能的同时,能达到废水、废料零排放的标准。 3、专用设备制造行业 东莞德瑞经过多年发展已在锂电池设备技术研发、生产经营和客户服务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备锂电池工厂 规划、工艺规划、整线规划设计的能力,可以面向不同层次的客户提供不同的产品和服务。东莞德瑞曾入选广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及东莞市“倍增计划试点企业”,其客户主要为锂电池行业头部企业,其核心产品之一烘烤线曾被评为东莞市“市级单项冠军产品”,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四)新公布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行业政策对所处行业的重大影响报告期内,国家及相关部委陆续公布了新能源产业和矿业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政策,对公司所处行业发展具有积极 的影响。序号 发布日期 发布单位 法规、部门规章、行业政策名称 主要内容12024年3月13日 国务院 《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国发〔2024〕7号) 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标准提升四大行动22024年4月26日 商务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生态环境部、税务总局 《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商消费函〔2024〕75号) 对个人消费者报废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或2018年4月30日前注册登记的新能源乘用车,并购买纳入《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的新能源乘用车或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车,给予一次性定额补贴。其中,对报废上述两类旧车并购买新能源乘用车的,补贴1万元;对报废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并购买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车的,补贴7000元32024年5月8日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 《锂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 为加强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管理,引导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产业布局和项目设立、生产经营和工艺水平、产品性能、安全和质量管理、资源综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月15日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国家能源局 《关于开展2024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通知》(工信厅联通装函〔2024〕158号) 选取适宜农村市场、口碑较好、质量可靠的新能源汽车车型,开展集中展览展示、试乘试驾等活动,丰富消费体验,提供多样化选择。组织充换电服务,新能源汽车承保、理赔、信贷等金融服务,以及维保等售后服务协同下乡,补齐农村地区配套环境短板。落实汽车以旧换新、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等支持政策52024年5月17日 自然资源部 《矿业权人勘查开采信息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令第13号) 对于落实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要求、优化我国矿业领域营商环境、促进矿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有利于更好地落实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要求;二是有利于推动形成依法诚信经营的矿产资源勘查开采市场环境;三是有利于依法实施信用监管和促进矿业高质量发展62024年5月29日 国务院 《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国发〔2024〕12号) 推进交通运输装备低碳转型。落实便利新能源汽车通行等支持政策。推动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有序推广新能源中重型货车,发展零排放货运车队72024年7月24日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 《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发改环资〔2024〕1104号) 提高汽车报废更新补贴标准,个人消费者报废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或2018年4月30日(含当日)前注册登记的新能源乘用车,并购买纳入《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的新能源乘用车或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车,补贴标准提高至购买新能源乘用车补2万元、购买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车补1.5万元82024年7月31日 交通运输部、财政部 《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补贴实施细则》(交运函〔2024〕390号) 更新新能源城市公交车的,每辆车平均补贴8万元;对更换动力电池的,每辆车补贴4.2万元92024年8月11日 国务院 《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 推广低碳交通运输工具。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推动城市公共服务车辆电动化替代。到2030年,营运交通工具单位换算周转量碳排放强度比2020年下降9.5%左右。到2035年,新能源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102024年11月9日 国务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 国家合理布局、积极有序开发建设抽水蓄能电站,推进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发挥各类储能在电力系统中的调节作用112024年12月31日 财政部 《关于进一步明确新能源汽车政府采购比例要求的通知》(财办库〔2024〕269号) 新能源汽车可以满足实际使用需要的,年度公务用车采购总量中新能源汽车占比原则上不低于30%。其中,对于路线相对固定、使用场景单一、主要在城区行驶的机要通信等公务用车,原则上100%采购新能源汽车122025年1月8日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 2025《关于 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发改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报告期内,公司以践行“行动策略落地之年”的总体方针定位,持续坚守“创新、进取、卓越、自信”的企业精神,围绕新能源材料产业核心业务,拓展夯实资源产业基础的经营策略,做好事业发展规划、事业落地和管理落地。以“全力打造三大竞争力,做价值创造型企业”为出发点,重点是做好延链补链强链、完善信息化系统搭建、持续提升模式创新能力、提高管理水平及效率,以打造公司的产业链、创新和管理三大竞争力,为公司持续发展赋能。 报告期内,受锂电池材料行业变动及产品价格同比大幅下跌的影响,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均有一定程度的减少,但公司业绩变化总体符合行业发展趋势。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5.61亿元,同比减少53.6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5亿元,同比减少43.41%。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43.27亿元,相比期初减少了1.5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3.58亿元,相比期初增加了4.27%。最近五年,公司营业收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资产变动情况如下图:报告期内,公司总资产周转率0.1次、流动资产周转率0.3次、应收账款周转率3.5次、存货周转率6.1次,分别比上年度减少0.2次、减少0.2次、减少1.5次、增加1.8次。报告期内,公司营运指标多数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主营业务收入减少,但公司加强存货管理致存货周转率增加。最近五年,公司营运指标变动情况如下图:报告期内,公司净资产收益率6.54%、总资产报酬率4.65%、销售净利率35.83%,分别比上年度减少5.05个百分点、减少3.05个百分点、增加7.89个百分点。报告期内,公司盈利指标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锂产品价格下降,导致公司产品利润空间减少,但销售净利率增长主要是由于报告期内锂精矿销售比重增加。最近五年,公司盈利指标变动情况如下偿债指标变动情况如下图:报告期内,公司每股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1.74元,比上年度增加0.81元;公司营业现金比率80.29%,比上年度增长60.33个百分点,主要是因为公司支付税费减少,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大幅增长,从而导致营业现金比率大幅增长。 最近五年,公司每股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和营业现金比率变动情况如下图:报告期内,公司主要开展的工作及取得的成效如下: (1)数字赋能管理革新,智能筑基提质增效 为落实“建设示范性规范矿山”的经营目标,公司矿山自2024年起开始使用尾矿库无人机巡检技术,同时加大力度 探索高原智能化矿山建设,如智能穿爆、智能运输等从流程优化到智能决策的新型数字化管理建设,以打造“安全、智能、绿色”矿山。为推动公司矿山安全生产条件向标准化迈进,夯实矿山安全基础,报告期内,融达锂业全面推行使用矿山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在结合自身安全管理实际情况下,利用智能化、网络化的安全管理模式,构建安全管理新平台,实现安全管理信息化、全员化。()深挖潜能提升产量,锂精矿产量屡创新高报告期内,公司锂矿采选业务持续提升生产效率,锂精矿产量屡创新高。报告期内,公司锂矿采选业务累计采剥总量135.05万吨;累计生产锂精矿(6%品位)6.75万吨,同比增长4.07%,再创历史新高。(3)持续推进项目建设,正极材料项目全面封顶公司在广州市南沙区投资建设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造及研发基地项目,共建设了六栋单体建筑,分别是磷酸铁锂厂房、立体仓库、动力站中试研究中心、员工宿舍楼、人才公寓及食堂,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和落实项目建设条件,通过科学规划、精细管理、技术创新等手段,有效提高了施工效率,最终在2024年8月底实现了项目全面封顶,该项目从 年 月下旬正式开工建设到全面封顶仅用了约八个月时间,充分体现了公司的建设速度。 2025年,公司将逐步完成项目环境评价、生产线设备招标、安装与调试等工作,并争取2025年底前项目投产,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磷酸铁锂5万吨。未来,公司将充分借助南沙的优势资源,优化管理、提高经营效率,持续完善锂电池材料产业链上下游规划及持续打造链条化的新能源产业格局。 (4)重视投资者回报,持续进行现金分红 公司充分重视投资者回报,在盈利且具备现金分红的条件下,持续向股东进行现金分红。2022年度,以前年度亏损 弥补完毕的首年,公司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9.80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总额254,462,098.94元,现金分红金额占当期净利润的比例为10.43%。2023年度,公司持续盈利,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00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总额77,896,560.90元,现金分红金额占当期净利润的比例为20.48%。 2024年度,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66元(含税),预计将派发现金总额43,102,763.70元,拟派发现金分红金额占当期净利润的比例为20.03%。2022年至2024年,公司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占该三年公司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比例达37.11%。 2、收入与成本 (1)营业收入构成 2024年 2023年 同比增减 金额 占营业收入比重 金额 占营业收入比重营业收入合计 561,395,473.25 100% 1,210,890,085.11 100% -53.64%分行业有色金属矿采选行业 398,323,326.40 70.95% 721,995,108.61 59.63% -44.83%有色金属加工及冶炼行业 64,810,794.63 11.54% 294,295,790.63 24.30% -77.98%专用设备制造行业 95,750,142.46 17.06% 190,646,990.90 15.74% -49.78%其他 2,511,209.76 0.45% 3,952,194.97 0.33% -36.46%分产品锂精矿 398,323,326.40 70.95% 721,995,108.61 59.63% -44.83%锂盐 64,810,794.63 11.54% 294,295,790.63 24.30% -77.98%锂电池设备 95,750,142.46 17.06% 190,646,990.90 15.74% -49.78%其他 2,511,209.76 0.45% 3,952,194.97 0.33% -36.46%分地区国内 561,327,233.36 99.99% 1,210,890,085.11 100.00% -53.64%直销 561,395,473.25 100.00% 1,210,890,085.11 100.00% -53.64% (3)公司实物销售收入是否大于劳务收入 是□否 行业分类 项目 单位2024年2023年 同比增减 有色金属矿采选行业 销售量 吨(6%品位) 74,091.60 58,881.14 25.83%生产量 吨(6%品位) 67,537.81 64,895.00 4.07%库存量 吨(6%品位) 2,096.54 8,650.33 -75.76%有色金属加工及冶炼行业 销售量 吨 1,231.71 2,634.70 -53.25%生产量 吨 1,181.94 2,524.20 -53.18%相关数据同比发生变动30%以上的原因说明适用□不适用有色金属矿采选行业的库存量同比减少,主要是本报告期销售量增加所致。有色金属加工及冶炼行业的销售量和生产量、库存量同比减少,主要是由于受市场环境的影响,锂产品的价格处于低位,公司管理层调整经营计划所致。专用设备制造行业的销售量、生产量同比减少,主要是锂电池行业投资放缓,客户的需求减少;库存量同比增加,主要是客户的订单跨期交货所致。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固体矿产资源业的披露要求行业分类 项目 单位2024年2023年 同比增减有色金属矿采选行业 销售量 吨(6%品位) 74,091.60 58,881.14 25.83%生产量 吨(6%品位) 67,537.81 64,895.00 4.07%库存量 吨(6%品位) 2,096.54 8,650.33 -75.76% (4)公司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适用 不适用 (5)营业成本构成 行业分类 (6)报告期内合并范围是否发生变动 是□否 本报告期合并范围与上期相比新设立全资子公司兰州融捷材料。 (7)公司报告期内业务、产品或服务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有关情况 □适用 不适用 (8)主要销售客户和主要供应商情况 重大关联交易”之“1、与日常经营相关的关联交易”相关内容。 除第一名、第二名外,前五名客户中的其他客户与公司不存在关联关系,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持股 以上的股东,实际控制人和其他关联方在该客户中未直接或间接拥有权益。六节重要事项”之“十四、重大关联交易”之“1、与日常经营相关的关联交易”相关内容。除第二名外,前五名供应商中的其他供应商与公司不存在关联关系,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持股5%以上的股东,实际控制人和其他关联方在该供应商中未直接或间接拥有权益。 3、费用 4、研发投入 适用□不适用 主要研发项目名称 项目目的 项目进展 拟达到的目标 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选矿流程改造-甲基卡锂辉石破碎工艺优化 提高生产性能 已完成 提高锂精矿回收率,降低生产成本 有利于提升选矿技术指标含硅碳酸锂制备电池级碳酸锂工艺研发 优化产品性能 已完成 降低杂质含量,提升产品质量 有利于提升产品竞争力高氟磷碳酸锂生产电池级碳酸锂工艺研发 优化产品性能 已完成 提高氟去除率及稳定性,降低出渣率 有利于提升产品竞争力碳酸锂中磁性物质检测技术的研发 优化产品性能 已完成 提高检测效率 有利于提升产品竞争力全自动双层化成分容设备开发 优化产品性能 已完成 提高生产效率 有利于提升产品竞争力全自动包蓝膜设备开发 优化产品性能 已完成 提高生产效率 有利于提升产品竞争力高速大腔体高真空烤箱技术开发 优化产品性能 已完成 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 有利于提升产品竞争力卷绕方壳尺寸测量机开发 提升产品质量 已完成 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 有利于提升产品竞争力全自动罩式高压注液机开发 开发新产品 已完成 满足市场开发的需要 有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满足客户需求、拓展公司产品多元化全自动直线等压注液机开发 开发新产品 已完成全自动圆柱干燥线开发 开发新产品 已完成电池夹具隔板间距柔性调节关键技术开发 优化产品性能 已完成 提升电池换型效率 有利于提升产品竞争力大腔体底部探针接触关键技术开发 优化产品性能 正在进行中 提升产品传导加热效率 有利于提升产品竞争力全自动圆柱注液机开发 开发新产品 正在进行中 满足市场开发的需要 有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满足客户需求、拓展公司产品多元化圆柱电池分容针床系统开发 优化产品性能 正在进行中 提升产品分容效率 有利于提升产品竞争力 5、现金流 报告期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加,主要是支付的各项税费同比减少所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 量净额同比减少,主要是2023年到期收回的银行理财产品金额较大;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加,主要是本报告期分配现金股利同比减少以及银行筹资净流出同比增加所致。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本年度净利润存在重大差异的原因说明适用□不适用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本年度净利润存在重大差异,主要原因是本报告期公司收回应收账款增加,导致经营性应收项目余额减少,影响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但不直接影响本年度净利润。具体因素影响详见“第十节财务报告”之“七、合并财务报表项目注释”之“54、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之“(1)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 五、非主营业务分析 适用□不适用 六、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应收账款 97,733,672.40 2.26% 227,000,165.63 5.17% 减少2.91个百分点 主要是公司重点落实设备验收,加强设备验收回款所致存货 70,735,088.78 1.63% 113,380,310.09 2.58% 减少0.95个百分点 主要是在产品及合同履约成本减少所致长期股权投资 684,521,423.70 15.82% 711,490,493.57 16.19% 减少0.37个百分点 无重大变化固定资产 201,081,391.04 4.65% 191,074,468.98 4.35% 增加0.30个百分点 无重大变化在建工程 270,656,099.82 6.25% 140,979,785.07 3.21% 增加3.04个百分点 主要是正极材料项目投入增加所致使用权资产 19,286,429.50 0.45% 26,096,312.47 0.59% 减少0.14个百分点 无重大变化短期借款 50,038,083.33 1.16% 105,087,006.91 2.39% 减少1.23个百分点 主要是归还银行借款所致合同负债 15,921,958.38 0.37% 13,192,153.10 0.30% 增加0.07个百分点 无重大变化租赁负债 15,978,604.83 0.37% 17,459,057.03 0.40% 减少0.03个百分点 无重大变化应收款项融资 53,869,048.39 1.24% 185,523,832.29 4.22% 减少2.98个百分点 主要是银行承兑汇票贴现所致预付款项 1,965,396.71 0.05% 22,649,946.49 0.52% 减少0.47个百分点 主要是预付账款转为其他应收款所致其他应收款 18,492,729.76 0.43% 3,926,818.77 0.09% 增加0.34个百分点 主要是预付账款转为其他应收款所致应付票据 3,265,832.85 0.08% 40,836,134.44 0.93% 减少0.85个百分点 主要是银行承兑汇票到期所致其他应付款 259,525,844.81 6.00% 202,564,326.97 4.61% 增加1.39个百分点 主要是应付长期资产采购款增加所致长期应付款 266,728,000.00 6.16% 400,092,000.00 9.11% 减少2.95个百分点 主要是支付了矿业权资源款所致预计负债 5,137,493.79 0.12% 3,388,145.08 0.08% 增加0.04个百分点 主要是计提矿山生态修复费所致递延收益 48,803,716.17 1.13% 5,303,716.38 0.12% 增加1.01个百分点 主要是收到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所致境外资产占比较高□适用 不适用 2、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不适用 应收款项融资系银行承兑汇票,其他变动为本期收到银行承兑汇票与银行承兑汇票贴现的差额。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资产计量属性是否发生重大变化 □是 否 3、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不适用。 七、投资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 适用□不适用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不适用 注:兰州融捷材料注册资本为1亿元,截至报告期末尚未实际出资。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不适用 4、金融资产投资 (1)证券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衍生品投资情况 适用□不适用 1)报告期内以套期保值为目的的衍生品投资 适用□不适用具体原则,以及与上一报告期相比是否发生重大变化的说明 公司套期保值业务的会计政策、会计核算具体原则按照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会计》《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等相关规定及其指南执行。 与上一报告期相比,核算相关政策与原则应用没有发生重大变化 报告期实际损益情况的说明 为规避和防范碳酸锂价格波动给公司带来的风险,公司开展套期保值业务,业务规模均在预期的业务规模内。报告期内,公司碳酸锂套期保值业务实际损益金额为-15.85万元套期保值效果的说明 公司从事套期保值业务的商品期货品种与公司生产经营相关的产品相挂钩,可抵消现货市场交易中存在的价格风险的交易活动,实现预期风险管理目标衍生品投资资金来源 自有资金报告期衍生品持仓的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说明(包括但不限于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等) 一、开展商品期货保值业务交易的风险分析公司开展期货套期保值业务不以投机、套利为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有效降低产品价格波动对公司经营带来的影响,但同时也会存在一定的风险,具体如下: 1、市场风险:期货行情易受基差变化影响,行情波动较大,如市场发生系统性风险,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走势相背离等,可能造成交易损失。 2、政策风险:如期货市场相关法规政策发生重大变化,可能导致市场发生剧烈波动或无法交易 的风险。 3、资金风险:期货交易采取保证金和逐日盯市制度,在期货市场价格波动剧烈时,可能造成资金流动性风险,甚至存在未能及时补充保证金而被强制平仓,造成实际交易损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