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准科技(688003)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4-12-31 | 信息来源 | 2024年年度报告 | 经营情况 |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天准科技致力以人工智能技术推动工业数智化发展,专注服务于电子、半导体、新汽车等工业领域,提供高端视觉装备产品。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0,874.11万元,比去年同期减少2.38%;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2,469.06万元,比去年同期减少42.05%;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0,291.85万元,比去年同期减少34.51%。 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为361,584.41万元,比年初增长12.01%;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为193,037.93万元,比年初增长0.53%;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每股净资产10.0341元,比年初增长0.57%。 受公司股权激励的影响,报告期内公司股份支付费用对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影响为1,381.36万元(已考虑相关所得税费用的影响)。在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影响后,2024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3,850.42万元。 1.主要业务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业务数据如下: (1)视觉测量装备产品实现营业收入5.72亿元,同比增长6.31%,占公司营业收入的35.56%;(2)视觉检测装备产品实现营业收入5.23亿元,同比下降13.94%,占公司营业收入的32.52%;(3)视觉制程装备产品实现营业收入4.12亿元,同比增长0.37%,占公司营业收入的25.60%;(4)智能驾驶方案产品实现营业收入1.02亿元,同比增长10.89%,占公司营业收入的6.32%。 其中,视觉检测装备产品的收入下降,主要是受光伏行业周期波动影响,公司的光伏硅片检测分选设备收入同比下降25.85%。此业务对应毛利同比下降7,978.75万元,对公司整体净利润造成较大影响。 2.主要业务板块保持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消费电子、PCB、半导体、智能驾驶等业务板块销售收入均实现了增长,合计同比增长10.67%。 (1)消费电子进入新的增长周期 2024年公司消费电子领域头部大客户开始进入新的产品创新周期,公司获得该客户手机某新型零部件的检测设备批量订单,全年合同金额1.48亿元。在消费电子行业轻薄化、折叠屏、AI深化应用的大趋势下,公司在2024年已经获得其薄款手机、折叠屏系列产品的检测设备样机订单,为未来的业务增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公司在2024年成为国内某头部消费电子品牌客户的P级(Preferred)供应商,并获得其手机零部件检测设备的批量订单。公司在2024年还成为小米、OPPO手机关键零部件检测设备的核心供应商,并获得批量订单。 (2)PCB业务不断开拓 伴随着公司在PCB领域的产品不断成熟,以及PCB行业的回暖,公司在PCB领域布局的系列产品在2024年取得显著的进展,PCB板块收入较2023年增长约50%,与东山精密、沪士电子、景旺电子、胜宏科技等头部客户的合作不断扩大,海外订单持续增长;CO2激光钻孔设备通过多家客户的验证,实现批量销售。 (3)半导体持续取得突破 2024年,公司参股的苏州矽行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持续获得重大进展:①首台明场纳米图形晶圆缺陷检测设备TB1000(面向65nm工艺节点)通过客户验证,已经在客户产线上使用;②面向40nm工艺节点的TB1500明场检测设备已完成多家客户的晶圆样片验证;③面向14-28nm工艺节点TB2000明场检测设备目前也已完成厂内验证。 公司德国全资子公司MueTec在2024年业绩稳步增长,同时完成了40nm工艺节点套刻(Overlay)量测设备的升级研发,并在2024年已获得客户正式订单。 (4)智能驾驶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率先发布具身智能控制器 公司在智能驾驶领域继续深化与地平线合作,继2023年基于地平线J5芯片获得多个成功项目之后,公司在2024年与博世、立讯、华勤共同成为地平线新发布J6芯片平台的首批四家量产合作伙伴,现已与众多车企开展业务合作,并拓展到重卡、无人配送、无人清扫等商用车领域。 2024年11月,公司率先正式发布专为人形机器人设计的高性能具身智能控制器-星智001,可支持实时运行端到端和大语言模型,大幅提升机器人的感知、操作和人机交互能力,并与数家主流机器人公司达成合作,开始批量出货。 3.持续深化平台建设 在技术平台建设方面,公司积极推进AI大模型在工业检测领域的应用,构建了百万量级高质量缺陷数据库和评估数据集,研发了工业质检大模型VispecVLM,模型泛化能力和细微缺陷识别能力达到行业领先水平。搭建了算力集群私有云和基于大模型的公司级知识库,通过大模型知识蒸馏实现各视觉任务模型的预训练,模型训练效率大幅提升,大大提高快速交付能力。 公司继续保持高强度研发投入,2024年投入研发费用2.51亿元,2024年底公司研发人员为724人。报告期内公司新增专利申请83项,其中发明专利申请69项,获得专利授权38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8项。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获得专利授权480项,其中269项发明专利,累计取得152项软件著作权。 在管理运营平台方面,经过两年多的磨合,2024年公司的正向精益经营体系在帮助公司降本提效方面展现出良好的效果,发挥了更加积极的作用。 非企业会计准则业绩变动情况分析及展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