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网 中财网股票行情
蓝盾光电(300862)经营总结
截止日期2023-12-31
信息来源2023年年度报告
经营情况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公司所处行业的基本情况
  公司的主营业务为高端分析测量仪器制造、软件开发、系统集成及工程、运维服务和数据服务。根据《中国上市公
  司协会上市公司行业统计分类指引》,公司所处行业为仪器仪表制造业(代码为C40)。仪器仪表是用以检出、测量、观察、计算各种物理量、物质成分、物性参数等的器具或设备,广泛服务于科学研究、工业生产、智能制造、环境监测、交通管理、气象观测、医疗健康等领域。仪器仪表在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科学研究的“先行官”、工业生产的“倍增器”、社会生活的“物化法官”。近年来,国家对仪器仪表行业高度重视,通过出台系列政策支持和促进国产仪器仪表产业发展,通过智能制造专项、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揭榜挂帅”专项等项目资金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同时逐渐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淀,国产仪器仪表产业发展迅速,行业已经形成细分门类基本齐全并达到一定规模的产业体系,行业整体科研能力和装备条件明显改善,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稳步推进。整体上看,我国仪器仪表行业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据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发布的《仪器仪表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建议》,供应用仪表、光学仪器等通用型产品可以基本满足使用需求,并占有主要的国内市场份额;自动化控制系统及现场测量控制仪表、分析仪器、实验室仪器等中高端产品虽然形成了较强竞争力,并占据了一定市场份额,但核心技术自主化程度不高;高端仪器仪表产品方面,技术差距明显、产业化进程缓慢、品牌影响力弱小,高端用户和典型领域应用长期被国外产品垄断,行业短板十分明显。概况而言,我国仪器仪表行业整体水平仍处于中低端,基础研究薄弱,关键核心技术匮乏,产品可靠性和稳定性不足,高端仪器仪表和核心零部件长期依赖进口。计量是仪器仪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对仪器仪表产业创新发展和质量提升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2023年9月,市场监管总局印发了《关于计量促进仪器仪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提出,以仪器仪表产业需求为导向,突破关键计量测试技术瓶颈,推动先进计量科技创新成果向仪器仪表产业转化应用,不断提升仪器仪表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形成仪器仪表产业核心竞争力,助力我国仪器仪表产业迈向世界先进行列。环境监测、智慧交通和气象观测是仪器仪表的重要应用领域,涉及的关键计量测试技术多,相关产品的国产替代需求十分迫切。在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重点领域仪器仪表研制任务清单》中,明确列出了相关高端仪器仪表和核心传感器,如环境监测领域的紫外及红外光谱类气体分析仪、激光法颗粒物监测仪、碳排放量检测仪、水资源水生态环境监测分析仪等,交通管理领域的跑道路面传感器、图像传感器等,气象观测领域的高时空分辨率多普勒激光雷达、温室气体光谱分析激光雷达等。1.环境监测领域环境监测是通过对反映环境质量的指标进行监视和测定,以确定环境污染状况和环境质量的高低。环境监测仪器是指用于大气环境、水环境、环境噪声、土壤环境等领域监测及实验室分析所使用的专用仪器及其应用所必需的软件系统。环境监测行业按业务类型划分,分为仪器仪表制造、系统集成及工程、运维服务、环境咨询服务、第三方检测服务、污染治理等。环境监测行业属于政策驱动型行业。“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2021年 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提出,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统筹污染治理、生态环保、应对气候变化,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宽广度,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按照立足“十四五”、面向2035年的总体考虑,生态环境部发布《生态环境监测规划刚要(2020-2035年)》,明确了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测、生态状况监测等方面的主要任务,并细化了大气环境、地表水环境、土壤环境、地下水环境、温室气体等监测的工作目标。在此基础上,《“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提出,以监测先行、监测灵敏、监测准确为导向,以更高标准保证监测数据“真、准、全、快、新”为根基,以健全科学独立权威高效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为主线,巩固环境质量监测、强化污染源监测、拓展生态质量监测,并规划了“一张网”智慧感知、“一套数”真实准确、“一体化”综合评估、“一盘棋”顺畅高效的生态环境监测现代化建设目标。2023年 1月,生态环境部等 16个部门和单位联合印发《“十四五”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计划提出,到
  2025年,全国声环境功能区夜间达标率达到 85%;开展城市噪声地图应用试点,建立试点城市噪声实时监测网络,实施重点企业监管,推动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做好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工作,科技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提出加强科技创新对碳排放监测、计量、核查、核算、认证、评估、监管以及碳汇的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建设的支撑保障,为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提供决策支撑。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是环境监测行业的新方向。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部署,2024年3月,生态环境部印发了《关于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在数智化转型、数据质量、基础能力三个方面的建设目标。未来一段时间,环境监测行业的重要工作,一是一体化监测网络建设,包括环境空气质量、污染源监测的全覆盖,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水生态环境、温室气体排放等监测的补充完善;二是数智化监测技术和装备的研发、推广应用以及新技术标准体系的建设;三是构建智慧高效的生态环境管理信息化体系,支撑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碳监测评估等工作。2.智慧交通领域智慧交通是以互联网、物联网等网络组合为基础,以智慧路网、智慧装备、智慧出行、智慧管理为重要内容的交通发展新模式,具有信息联通、实时监控、管理协同、人物合一的基本特征。国家交通强国战略、新基建政策、十四五规划不断助推交通行业的数字化转型。2021年《数字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等政策文件,明确强调推进交通大数据中心体系建设,打造交通系统“数据大脑”,鼓励和支持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统筹开展交通运输信息平台建设,并与国家交通运输信息平台实现互联互通,构建全国一体化协同交通运输信息平台。2022年《交通领域科技创新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21—2035年)》《“十四五”交通领域科技创新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提出大力发展智慧交通,打造综合交通运输“数据大脑”,建设监测、调度、管控、应急、服务一体的智慧路网平台,提升城市交通拥堵综合治理技术水平,提高城市交通“全息感知+协同联动+动态优化+精准调控”智能化管理水平。近年来,在政策、技术、需求多轮驱动下,智慧交通行业从信息化向数字化加速转型。国内大中城市均积极布局全息感知、数字孪生、智能管控等重点领域,在智能交通系统方面取得了突破,相关成果在城市交通管理场景中形成示范应用。近期,中国气象局、公安部、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高速公路恶劣天气高影响路段优化提升工作的指导意见》,就如何进一步落实恶劣天气高影响路段优化提升工作,提出依据道路结冰、浓雾等高影响路段排查标准规范,分类确定交通气象风险影响等级;构建交通气象精密监测系统,完善全国交通气象观测站网建设;提升交通气象监测预警能力,加强智能监测预警技术研发。当前,智慧交通是交通运输行业创新实践最为活跃的领域,也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领域、国家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数字经济建设的主要场景乃至数字经济体系下的新增长极。以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预计到2025年,中国智慧交通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3.3万亿元人民币。随着物联网、大数据、边缘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广泛应用于交通领域,智慧交通行业的市场需求稳定增长且发展前景广阔。3.气象观测领域气象观测是研究测量和观察地球大气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以及大气现象的方法和手段的一门学科。气象观测包括地面气象观测、高空气象观测、大气遥感探测和气象卫星探测等,观测内容主要有大气气体成分浓度、气溶胶、温度、湿度、压力、风、云、降水、辐射、大气能见度等。气象观测是气象工作的基础,气象观测的信息和数据是开展天气预警预报、气候预测预估及气象服务、科学研究的基础。据中国气象报社报道,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我国综合气象观测业务取得长足进步,布局适当、运行可靠的全球最大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基本建成,为气象预报服务和科学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2年4月,国务院出台《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系统部署到2035年气象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目标和重要任务,明确要求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努力构建科技领先、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人民满意的现代气象体系。在此基础上,中国气象局、国家发改革委联合印发《综合气象观测业务发展“十四五”规划》,规划提出,按照“一站多用、一网多能、多网融合”的理念,以智慧气象为目标,强化智慧协同观测和数据应用,设计协同观测体系架构,完善观测数据质量控制和检验评估,完善高精度大气实况监测产品,推动观测与预报互动应用,提升观测系统的整体效能。随着地面气象、强对流天气、气象生态、城市综合气象观测网以及综合装备保障能力提升工程的建设,新的市场需求逐渐释放。同时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气象大数据在农业、旅游业、城市建设、交通运输等领域的应用市场将持续增长。通过构建“气象+”服务格局,推动气象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各行各业,为气象观测行业带来了更多的新增需求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
  公司作为国内较早的高端分析测量仪器供应商之一,客户群体主要定位于全国环境监测、公安、交通、气象等政府
  部门、企业及科研单位等;公司是行业中少数具备较强的仪器自主创新和研发、系统软件开发、系统集成、运维和数据服务能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行业分析测量仪器的企业,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综合解决方案。环境监测领域,公司是国内较早从事环境监测分析仪研发与制造、环境监测运维服务、综合环境数据服务的龙头企业之一。经过二十余年的产品研发、行业应用和技术储备等经验积累,大气环境、水环境和污染源监测产品广泛应用于国家和省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连续多次中标国家环境空气监测网城市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运维项目,综合环境数据服务业务覆盖全国 100+城市,环境监测方案和仪器成功应用于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APEC 会议、G20杭州峰会、厦门金砖峰会、武汉军运会、北京冬奥会等国家重大活动保障工作,公司在环境监测行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智慧交通领域,公司作为国内智能交通行业领先的产品供应商和系统集成商,多年来在智能交通领域不断探索和实践,通过自主产品、自有软件、系统集成能力以及方案设计能力占有市场,具有强大的横向业务拓展能力。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交通管理领域产品涵盖了车辆测速、违法取证、道路管控、平台指挥调度等多项业务,并已成功应用于全国近三十个省(市、自治区),产品和服务应用于全国各省公安厅和交警总队,各地级市公安局和交警支队,各区县公安局和交警大队,拥有广泛的客户群体。气象观测领域,公司作为综合气象观测业务的产品供应商,拥有能见度仪、降水现象仪、气溶胶激光雷达以及水、汽、温度激光雷达等核心产品,并在气象全要素系列激光雷达产品持续投入,公司自主研发的降水现象仪、前向散射式能见度仪、米散射气溶胶激光雷达、公路交通气象观测站、能见度激光雷达、拉曼和米散射气溶胶激光雷达先后取得气象专用技术装备使用许可证;温湿度拉曼激光雷达入选2023年安徽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名单,进一步奠定了公司在气象观测领域的市场地位。
  (三)新政策对公司所处行业的影响
  
  4日 生态环境部 健全天空地海一体化监测网络,加速监测技术数智化转型,筑牢高质量监测数据根基,强化高效能监测管理,实现高水平业务支撑。在数智化转型方面,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技术充分应用,环境质量监测网络智能化改造基本完成……。在数据质量方面,覆盖全部监测活动的“人机料法环测”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基本建立,全国环境质量监测数据真、准、全得到有效保障……。在基础能力方面,实施天空地海一体化监测网络……。2 《关于深化高速公路恶劣天气高影响路段优化提升工作的指导意见》2024年2月4日 中国气象局、公安部、交通运输部 绘制高影响路段气象风险地图,依据道路结冰、浓雾等高影响路段排查标准规范,分类确定交通气象风险影响等级。构建交通气象精密监测系统,调查评估全国高速公路已建气象观测设施,完善全国交通气象观测站网建设,加强信息共享。提升交通气象监测预警能力,加强智能监测预警技术研发,制定气象风险预警等级及阈值指标,研发精细化、数字化交通气象风险预警产品。3 《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2023年11月30日 国务院 到2025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 PM2.5浓度比2020年下降 10%,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控制在 1%以内;氮氧化物和 VOCs排放总量比2020年分别下降10%以上。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 PM2.5浓度分别下降20%、15%,长三角地区 PM2.5浓度总体达标,北京市控制在 32微克/立方米以内。提升大气环境监测监控能力。完善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基本实现县城全覆盖,加强数据联网共享……。推动企业安装工况监控、用电(用能)监控、视频监控等。加强移动源环境监管能力建设,……。4 《关于计量促进仪器仪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2023年09月21日 市场监管总局 到2025年,部分国产仪器仪表的计量性能和技术指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研发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测量能力的高质量、高可靠性仪器仪表,攻克一批关键计量测试技术,……。到2035年,国产仪器仪表的计量性能和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国产仪器仪表的计量性能和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突破一批“卡脖子”的计量测试关键技术,涌现一批具有领先测量水平和研发设计能力的仪器仪表创新企业。5 《“十四五”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23年1月5日 生态环境部、中央文明办、发改委等部门 开展城市噪声地图应用试点,建立试点城市噪声实时监测网络。实施重点企业监管。噪声重点排污单位应依法开展噪声自动监测,并及时与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监控设备联网。提升噪声监测能力。推动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各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按照统一组织、分步实施的原则,统筹开展本行政区域设区的市级以上城市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系统的建设运维工作。6 《综合气象观测业务发展“十四五”规划》2022年11月22日 中国气象局、国家发改委 着力推进观测站网、运行保障、观测产品等方面高质量发展,实现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智慧协同,……。补充完善地面气象观测,完善天气雷达观测,升级和建设探空观测,开展地基遥感垂直廓线观测,……。完善气候观测,加强气候变化观测,完善大气成分观测。推进交通气象观测,发展重点领域专业气象观测。发展智慧协同观测系统,……,完善高精度大气实况监测产品,加强观测与预报的互动,强化专业领域气象观测应用。7 《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2022年8月18日 科技部、发改委、工信部、生态环境部等9部门 加强科技创新对碳排放监测、计量、核查、核算、认证、评估、监管以及碳汇的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建设的支撑保障,为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提供决策支撑。二氧化碳排放监测计量核查系统。提升单点碳排放监测和大气本底站监测能力,充分发挥碳卫星优势,构建空天地立体监测网络,开展动态实时全覆盖的二氧化碳排放智能监测和排放量反演。构建支撑二氧化碳排放核查与监管技术体系,研究二氧化碳排放计量评估技术,碳储量调查监测和管理决策技术,开发基于区块链技术和智能合约的数字监测、报告、核查流程,支撑监测数据质量不断提升。8 《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2022年04月28日 国务院 建设精密气象监测系统。按照相关规划统一布局,共同建设国家天气、气候及气候变化、专业气象和空间气象观测网,形成陆海空天一体化、协同高效的精密气象监测系统。发展高精度、智能化气象探测装备,推进国产化和迭代更新,完善气象探测装备计量检定和试验验证体系。实施气象为农服务提质增效行动。实施交通强国气象保障行动。实施“气象+”赋能行动。9 《“十四五”交通领域科技创新规划》2022年3月10日 交通运输部、科技部 便捷城市交通运行服务技术。推动智慧交通与智慧城市协同发展,研究交通拥堵综合治理理论方法,突破数据驱动的交通运行精准感知、在线仿真决策、需求响应调度与智慧出行服务等技术,……。大力发展智慧交通,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交通运输融合,……。提高交通网数字化安全监管水平,开展交通网运行状态动态监测预警、风险智能评估、高效智能管控等技术研究。10 《交通领域科技创新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21—2035年)》2022年1月24日 交通运输部、科技部 大力推动深度融合的智慧交通建设。加快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及空天信息技术与交通运输融合创新应用。加速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交通运输融合。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公共服务、交通运输监测预警、综合应急指挥和监管、交通运输舆情主动响应、驾驶培训等领域应用。11 《“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2021年12月28日 生态环境部 推进碳监测评估试点。补齐碳监测技术短板。构建温室气体监测技术体系,加强主要温室气体及其同位素监测分析技术研究,建立涵盖排放源和环境空气温室气体的自动监测设备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加强PM2.5和O3协同控制监测。完善大气颗粒物组分和光化学监测网络,注重指标、时空、城乡协同布局,提高PM2.5和O3污染综合分析与来源解析水平,支撑大气污染分区分时分类精细化协同管控。优化水环境质量监测。完善水生态监测评价。拓展水污染溯源监测。建立“断面—水体—污染源”全链条监测溯源技术体系,在重点污染河段开展入河排污口水质水量实时监测、上下游走航巡测和遥感监测,……。健全声环境监测。12 《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2021年11月2日 国务院 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为工作方针,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宽广度,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到2025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浓度下降1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7.5%,地表水Ⅰ-Ⅲ类水体比例达到 85%,……。到2035年,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13 《数字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年10月25日 交通运输部 到2025年,“交通设施数字感知,信息网络广泛覆盖,运输服务便捷智能,行业治理在线协同,技术应用创新活跃,网络安全保障有力”的数字交通体系深入推进,“一脑、五网、两体系”的发展格局基本建成,交通新基建取得重要进展,行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有力支撑交通运输行业高质量发展和交通强国建设。
  交通设施数字感知。行业治理在线协同。综合交通运输“数据大脑”初步形成,精准动态监测预警水平显著提升,……。14 《生态环境监测规划刚要(2020-2035年)》2020年6月21日 生态环境部 构建以自动监测为主的大气环境立体综合监测体系,推动大气环境监测从质量浓度监测向机理成因监测深化,实现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因子、重点时段监测全覆盖。
  根据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三水共治”需求,统筹流域与区域、水域与陆域、生物与生境,逐步实现水质监测向水生态监测转变。构建重点区域质量监管和“双源”(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地和重点地下水污染源)监控相结合的全国地下水环境监测体系。依托现有大气监测城市站点或区域站点,逐步增加 CO2等指标,探索开展城市和区域温室气体浓度监测。结合现有污染源监测体系,对重点排放单位开展温室气体排放源监测工作,探索建立重点排放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源监测的管理体系和技术体系。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受宏观经济环境和行业竞争加剧影响,公司业务发展放缓。2023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4,299.34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5.8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198.11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39.61%。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
  254,525.08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6.13%;本期基本每股收益0.32元,较去年同期下降39.62%。为应对业务发展瓶颈,公司积极探索战略转型,经管理层反复慎重研究,公司稳步进行如下探索和尝试: (1)将技术和产品研发提升到战略高度。围绕“双碳战略”“数字交通”“智慧气象”带来的新的业务增长点,公司制定了“三年产品研发规划”,致力于开发大气光化组分、碳排放及温室气体、先进激光雷达(应用于气象观测和环境监测领域)、智慧信控、恶劣天气管控等高科技新产品,丰富产品种类,高筑核心产品技术壁垒,寻求新的业务突破点。
  (2)公司主动对毛利率较低、回款周期较长的交通领域系统集成项目进行战略收缩。这类项目的合同金额高,虽然
  能够在短期内为公司带来大额营业收入,但因回款周期较长,承揽项目会极大增加公司应收账款金额,对公司经营性现金流量产生不利影响,增加企业经营压力。公司未来将审慎选择交通领域系统集成项目进行投入,放缓在交通领域系统集成业务上的发展节奏。
  (3)将投资有潜力的科技创新型企业作为公司的战略规划之一,提高资产质量、获取潜在收益、提升上市公司业绩。
  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安徽蓝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作为投资方之一参与上海星思半导体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星思
  半导体”)进行的融资,以人民币1.8亿元认缴星思半导体新增注册资本114.6381万元,预计获得星思半导体5.0935%导体的5G eMBB基带芯片使用全国产化供应链,在关键5/28性能指标如传输速率、时延、灵敏度、弱场接入能力上均测试表现较优,满足FWA与卫星通信的客户要求。
  2、收入与成本
  (1) 营业收入构成
  (2) 占公司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10%以上的行业、产品、地区、销售模式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主营业务数据统计口径在报告期发生调整的情况下,公司最近1年按报告期末口径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数据 □适用 不适用
  (3) 公司实物销售收入是否大于劳务收入
  是 □否
  
  行业分类 项目 单位2023年2022年 同比增减
  仪器仪表制造业 销售量 台/套 3,618 3,860 -6.27%生产量 台/套 3,565 3,742 -4.73%相关数据同比发生变动30%以上的原因说明□适用 不适用
  (4) 公司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营业成本构成
  行业分类
  行业分类
  公司按材料、人工和费用进行成本归集,折旧、能源和动力等费用均归集到费用成本。
  (6) 报告期内合并范围是否发生变动
  是 □否
  2023年 8月,本公司设立了子公司安徽蓝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2024年 2月变更名称为安徽蓝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该公司初始注册资本 1亿元,在2024年增加注册资本至 18020万元人民币,其中本公司占注册资本的 100.00%。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本公司尚未实际出资。
  (7) 公司报告期内业务、产品或服务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有关情况 □适用 不适用
  (8) 主要销售客户和主要供应商情况
  3、费用
  4、研发投入
  
  主要研发项
  目名称 项目目的 项目进展 拟达到的目标 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智慧交通集成指挥平台技术研发及改进 利用现代信息化网络技术和检测手段来实现智慧交通集成指挥平台前端设备集中化管理和信号配时的实时监控,解决传统模式中管理难、效率低、成本高、操作繁琐等痛点问题,为交管部门信息化业务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已结项。 完成智慧信控平台、视频统一汇聚管理平台、适配智慧交通集成指挥平台的硬件产品的研制。 本项目产品是面向公安局的基础业务应用平台,丰富了公司产品线,为交管业务部门提供对城市路口交通的综合管控及业务应用,能够满足多样化的需求,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基于交通大数据分析的路网交通态势预测与信号控制辅助决策方法的研究 基于交通大数据分析与预测城市路网交通态势,并基于分析与预测的结果对城市交叉口进行交通信号智能动态控制以提高城市交通通行效率和安全性。 已完成阶段性结项,后续研发内容并入云边端一体城市级道路交通态势全息感知与协调控制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里。 实现城市交叉口路口级信号最优控制,将交警部门对路口信号配时合理性的日常巡查与调整从专业人工维护转变为平台智能维护;实现城市绿波线路的智能识别,绿波方案的智能生成。 以数据赋能城市交通精细化治理作为公司的在智慧交通领域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突破点之一,将进一步丰富公司在智慧交通领域数据赋能应用场景。基于全息感知的城市路网智能管控与数字孪生平台 基于物联网技术在道路检测设备、管理者、虚拟交通系统之间构建了一个网络化的平行连接体系,所有系统组成者均作为交通信息采集与分享的交通信息物联网节点存在,交通信息在三者之间自由流转,彻底改变了当前交通信息不对称的管理现状。通过系统的运行最终实现交通流在城市道路网络中的自适应合理、均衡分布,从而提高通行效率,缓解交通拥挤、减少环境污染、确保交通安全,为行业提供了数据赋能交通治理的深度应用案例。 执行中。 基于多维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算法、点线面运行性能协同评估算法、交通瓶颈识别与溯源算法等核心算法的研发,形成一套针对中小型城市的道路交通流智能管控策略,开发城市道路交通运行智能管控与孪生平台,供道路管理部门使用。 本完成关键技术成果吸收转化,将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为可产业化的产品。并以铜陵市为案例,完善示范工程,建立示范基地,并将项目技术研发成果实施应用验证,辐射同类型城市,形成业务增长点。云边端一体城市级道路交通态势全息感知与协调控制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通过将物联网、大数据、边缘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应用于交通领域,实现对城市交通系统全过程的高精度感知、高效协调和智能控制,提高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降低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促进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同时,项目的研究成果还能为智慧交通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创新推动,提升我国在智能交通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执行中。 研究关键道路节点交通流高精度感知技术与路侧装置、城市级交通态势全息感知与云控仿真平台研发,制定面向城市智能交管的交通信控与诱导协同决策,搭建路网交通流多层次协同重构与交通状态评估体系和面向城市级实时交通环境的云边端感知体,实现城市级宏观级的交通指挥并应用。 本项目为安徽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高新技术专项,符合国家《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中战略规划。项目将为公司形成城市级交通管控的技术制高点,扩大公司的交通市场份额。大气臭氧污染监测系列装备研发及产业化 通过关键技术攻关和系统集成,发展大气臭氧污染量化生成新技术、新产品,形成具有技术先进性和可操作性的臭氧污染监测设备和溯源解决方案,推动全国范围开展大气臭氧量化生成研究,支撑大气臭氧生成速率监测网络建设。 执行中。 完成大气臭氧污染量化生成的关键技术攻关,产出一系列臭氧污染监测溯源高端监测装备和解决方案,完成示范应用和市场推广,有效支撑大气臭氧污染溯源追因和防控策略制定工作推进。 企业紧跟国家战略导向,抢先布局大气臭氧量化生成细分领域,能够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提高企业品牌影响力;本项目研制成果市场需求大,成为公司营收增长点。基于光电技术的综合在线监测项目开发 基于光电技术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拓展形成一系列针对大气、水质、土壤等相关污染物的定性定量分析新技术和新装备,以更高精度和灵敏度完成多源监测,支撑管控方案制定和实施。 已结项。 完成噪声监测装备、臭氧前体物监测装备、智慧服务平台等产品的研发制造;整合现有技术装备和智慧平台,完成污染源等多源监测数据的融合分析,能够实现污染成因精准研判,污 本项目的实施有利于丰富产品类型,拓宽产品横向布局,实现核心产品系列化,创造产品与服务的差异化优势,有助于公司拓展目标市场,为提高总体销售业绩夯实基础。染源头精确锁定。相干测风激光雷达研发 基于相干多普勒测风原理,实现对大气风场的高精准测量及其设备研制,广泛应用于气象要素探测、污染扩散预测、航空航天风切变预警等领域;在天气预报,保障航天航空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可与多雷达联用评估天气过程、预测天气系统发展趋势;同时也可作为区域质控雷达,构建区域雷达网质控体系。 执行中。 完成一种拥有时间和空间分辨率高、风速测量准确度高,对大气风场、污染扩散等进行监测的激光雷达产品研制。 丰富公司现有产品线,满足目前市场的紧急需要,解决当前环境监测中的监测空缺(实时获得设备所在地的大气风场状况),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竞争力,同时培养出在相干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方面的人才。三波长八通道激光雷达 基于米散射原理,广泛应用于气象要素探测、云相态识别、逆温层结分析、污染物识别和污染过程分析;支撑短临天气预报,特别是短期降雨、降雪、降雹等;支撑沙尘等极端天气传输过程分析,提前预警;多雷达联用评估天气过程、预测天气系统发展趋势;同时可作为区域质控雷达,构建区域雷达网质控体系。 执行中。 研制一种通过雷达方程反演实现大气气溶胶、能见度、水汽比、大气边界层、大气污染气体等监测的激光雷达。 丰富公司现有产品线,满足目前市场及国家战略的需要,解决当前环境监测中的空缺(实时获得气溶胶的时空分布状态),进一步提升我公司的竞争力。气溶胶通量雷达系统 能见度状况和风场信息与飞行活动、公路交通、港口/航运有密切关系,因低能见度、团雾、海雾、低空风切变等因素而引发诸多海、陆、空交通事故,因此开展大气能见度监测及预警系统项目,弥补现有能见度仪、交通气象站点式监测的范围局限性,形成连续性、动态性、点、线、面、网的能见度、风场因子同步监测,提高和完善现有交通气象、环境气象服务的能力和复杂天气状况下自动预报的准确性,对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 执行中。 完成能同步测量能见度浓度分布信息和风场信息的激光雷达产品研制。 丰富公司现有产品线,满足目前市场及国家战略的需要,进一步提升我公司的竞争力。在交通、气象等多领域应用,产业化前景广阔。
  5、现金流
  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比去年同期增加114.38%,主要系本期较上期支付供应商货款和上缴税金减少所致;
  2、投资活动现金流入比去年同期增加30.50%,主要系本期到期理财产品较上期增加所致; 3、投资活动现金流出比去年同期增加35.63%,主要系本期购建固定资产等支付的资金较上期增加所致; 4、筹资活动现金流入比去年同期下降99.26%,主要系本期长短期银行借款融资减少所致; 5、筹资活动现金流出比去年同期下降34.38%,主要系公司上期分配股利所致; 6、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比去年同期下降163.00%,主要系公司上期分配股利、本期偿还长短期银行借款融资所
  致;
  7、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比去年同期下降32.30%,主要系公司上期分配股利、本期偿还长短期银行借款融资所致。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本年度净利润存在重大差异的原因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五、非主营业务情况
  适用 □不适用
  本。 
  营业外收入 33,254.15 0.07% 主要系违约赔偿收入。 
  营业外支出 64,609.44 0.13% 主要系对外捐赠、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信用减值 -7,223,742.42 -14.99% 主要系应收账款坏账损失、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应收票据减值损失。资产处置损益 2,093,102.74 4.34% 主要系固定资产处置利得。其他收益 9,870,140.89 20.49% 主要系计入其他收益的政府补助。
  六、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2、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其他变动主要是公司应收款项融资,应收款项融资系本公司持有的应收票据,因为发生损失的可能性很小,可收回
  金额基本确定,采用票面金额确定其公允价值。报告期内公司主要资产计量属性是否发生重大变化□是 否
  3、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项 目 期末账面价值 受限原因
  货币资金 62,059,662.64 票据及保函保证金固定资产 3,240,702.30 抵押长期应收款 156,275,577.78 质押
  七、投资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4、金融资产投资
  (1) 证券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证券投资。
  (2) 衍生品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衍生品投资。
  5、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1) 募集资金总体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同意安徽蓝盾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证监许可[2020] 1566号)同意注册,公司首次向社会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3,297.00万股,每股发行价为人民币33.95元,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111,933.15万元,根据有关规定扣除发行费用4,238.01万元后,实际募集资金金额为107,695.14万元。上述资金到位情况业经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容诚验字[2020]230Z0151号《验资报告》验证。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使用募集资金66,692.31万元,募集资金专户利息收入371.02万元,购买结构性存款45,200.00万元,募集资金理财收益累计7,127.40万元。募集资金专户2023年12月31日余额合计为3,314.12万元。
  (2) 募集资金承诺项目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 截至期末投
  资进度(3)
  =(2)/(1) 项目达到预
  定可使用状
  态日期 本报告期实
  现的效益 截止报告期
  末累计实现
  的效益 是否达到预
  计效益 项目可行性
  是否发生重
  大变化
  承诺投资项目                     
  1.研发中心
  及监测仪器
  生产基地建
  设项目 否 21,024.63 21,024.63 6,640.72 8,842.72 42.06%2024年12月31日     不适用 否2.大气环境综合立体监测系统及数据服务建设受宏观经济环境及市场需求变化等客观因素影响,公司募投项目整体建设进度低于预期。公司根据项目当前实际情况,为降低募集资金的投资风险,保证资金安全合理运用,保障募投项目建设质量,更好地维护全体股东的利益,经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第六届监事会第十次会议审议决定,在项目用途、投资总额及实施主体不发生变更的情况下,将“研发中心及监测仪器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大气环境综合立体监测系统及数据服务建设项目”“运维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及“新厂区建设及高端分析测量仪器技改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延长至2024年12月31日。2.“大气环境综合立体监测系统及数据服务建设项目”未达到计划进度的相关情况
  (1)项目投资进度
  “大气环境综合立体监测系统及数据服务建设项目”总投资额为25,070.04万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累计投入金额为1,540.76万元,投资进度为6.15%
  (2)项目进展缓慢及其原因
  环境监测行业属于政策驱动型行业。“十三五”期间,国务院对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作出重大部署,各地政府相继发布了建设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相关政策,积极推动政府购买环境监测数据服务。为抢抓前述国家政策而带来的市场机遇,结合公司在立体监测领域的技术先发优势,公司在2018年规划本募投项目。项目主要的客户群体是地方环境主管部门,主要实施方式是在中标项目实施地组合安装大气环境综合立体监测系统平台,从而为客户提供差异化的数据服务。据此,项目实际收益和投资回报周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在立体监测领域取得的客户订单。近年来,国内同行业公司陆续开始投入同类项目的策划及核心产品的研发,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利润空间逐步下降。2020年公司募集资金到位后,叠加社会卫生管控因素的影响,地方环境主管部门对环境监测领域的投入持续收紧,市场空间降低。公司立体监测业务自2020年度有所下滑,2021年度、2022年度逐步回升,但仍低于2018年业绩。经公司审慎考虑,为确保募集资金投入有效性、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公司实行审慎投资策略,主动放缓本项目投资进度,逐步进行项目布局,按客户订单情况合理推进本项目实施。尽管公司2020年至2022年立体监测业绩低于预期,结合 “十四五”规划、《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等陆续发布的利好政策,公司认为社会卫生管控结束后,立体监测服务的市场需求将快速回暖,公司届时可以加快项目投资进度。因此将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延长至2024年12月31日。项目可行性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说 “大气环境综合立体监测系统及数据服务建设项目”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投资进度为6.15%,项目进展缓慢。经对“大气环境综合立体监测系统及数据服务建设项目”进行重新论证,具体情况如下:
  (1)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明 国务院2024年3月发布《关于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实施意见》,提出健全天空地海一体化监测网络。国家政策继续利好环境监测领域。如本项目顺利实施,将进一步巩固公司环境监测运维市场行业地位,提升公司在环境监测领域业务的整体竞争力。然而,从公司业务实际发展情况来看,公司2023年度立体监测项目的订单量未出现突破性反弹。如未来宏观经济环境、市场需求变化和行业竞争格局变化持续影响公司立体监测业务,导致公司立体监测业绩仍没有突破性进展,本项目实际收益将和原预计收益产生较大差异,实施本项目的必要性较小。
  (2)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公司早期通过与中科院等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已拥有立体监测先进技术,在激光雷达探测领域已有一定的技术积累。公司在全国多个地级市开展立体监测业务,积累了良好的客户基础,具有实施本项目的坚实基础。然而,如前述分析,如未来公司在立体监测领域订单量仍没有突破性进展,本项目实际收益将和原预计收益产生较大差异,实施本项目的可行性较小。
  (3)项目预计收益
  如2024年度和2025年度公司立体监测项目订单量和过去三年持平,预计本项目实际收益将和原预计收益产生较大差异。
  (4)重新论证结论
  经重新论证,公司认为如未来宏观经济环境、市场需求变化和行业竞争格局变化持续影响公司立体监测业务,业务订单量没有突破性进展,本项目实际收益将和原预计收益产生较大差异,项目实施必要性和可行性较小。据此,在募投项目实施期间内,公司将持续努力拓展立体监测领域业务,结合市场情况及订单需求审慎追加投入,实事求是推进该募投项目投资建设工作。公司将根据业务的市场订单及产能情况,进一步判断项目的实施和推进进度,因此,项目存在继续延期、变更用途或被终止的风险。超募资金的金额、用途及使用进展情况 适用根据2020年10月27日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使用部分超募资金永久性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和《关于使用超募资金投入新厂区建设及高端分析测量仪器技改项目的议案》,并经2020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批准,同意公司使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的超募资金中的12,207.19万元用于新厂区建设及高端分析测量仪器技改项目,使用超募资金11,500.00万元永久性补充流动资金。根据2021年10月26日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十五次会议、第五届监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使用部分超募资金永久性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并经2021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批准,同意公司使用超募资金11,500.00万元永久性补充流动资金。根据2023年3月24日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八次会议、第六届监事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公司使用部分超募资金永久性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并经2022年度股东大会审议批准,同意公司使用超募资金3,938.31万元永久性补充流动资金。截至2023年12月31日,新厂区建设及高端分析测量仪器技改项目已使用资金8,315.11万元,完成了计划的68.12%;使用超募资金永久性补充流动资金26,438.31万元,完成了计划的100.00%。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地点变更情况 适用以前年度发生公司募集资金投资“研发中心及监测仪器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原计划实施主体为公司,实施地点在铜陵市石城路电子工业区。项目计划总投资21,024.63万元,计划建设期为24个月;项目原计划在公司本部铜陵市进行建设,因铜陵市地域因素,不利于引进高端研发人才。为吸引更多高端人才加入公司,提升公司研发创新能力,公司拟变更实施地为合肥市蜀山经济开发区天狮路,并将实施主体变更为公司在合肥注册的全资子公司安光环境。公司于2021年2月26日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和第五届监事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变更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主体、实施地点及使用募集资金向全资子公司增资的议案》,同意公司变更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研发中心及监测仪器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的实施主体、实施地点;本次变更后的项目总投资不变。根据公司的战略规划和业务需求,并结合当前公司经营情况及未来发展需要,为更好地整合公司已有优势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公司内部运营管理效率,加快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进度,公司增加光达电子为“新厂区建设及高端分析测量仪器技改项目”实施主体。本次增加实施主体后,光达电子为“新厂区建设及高端分析测量仪器技改项目”中新厂房建设工程等项目投资的实施主体,蓝盾光电为“新厂区建设及高端分析测量仪器技改项目”中2#楼技改装修工程、购置研发生产设备、物流道路修缮及零星改造工程等项目投资的实施主体。公司于2022年9月29日召开第六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和第六届监事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增加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主体并使用募集资金向全资子公司增资的议案》,同意公司增加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新厂区建设及高端分析测量仪器技改项目”实施主体并使用募集资金向全资子公司光达电子增资。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方式调整情 不适用况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先期投入及置换情况 不适用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情况 不适用项目实施出现募集资金结余的金额及原因 不适用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用途及去向 公司于2023年3月24日召开第六届董事会第八次会议和第六届监事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及子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和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议案》。同意在确保不影响募集资金投资计划正常进行、募集资金安全和保障公司日常资金运营需求的情况下,公司及子公司拟使用不超过7亿元(含本数)闲置募集资金(含超募资金)和不超过2亿元 (含本数)闲置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在上述额度内,用于现金管理的资金可循环滚动使用。现金管理期限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不超过12个月(含)。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及子公司己使用45,20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购买理财产品;剩余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存储于公司开立的募集资金专户,将用于募投项目后续资金支付。募集资金使用及披露中存在的问题或其他情况 无
  (3) 募集资金变更项目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募集资金变更项目情况。
  八、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1、出售重大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
  2、出售重大股权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九、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内无应当披露的重要控股参股公司信息。
  十、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十二、报告期内接待调研、沟通、采访等活动登记表
  适用 □不适用
  
  接待时间 接待地点 接待方式 接待对象类型 接待对象 谈论的主要内容及提未提供资料。 详见巨潮资讯网(http://www.cninfo.com.cn)投资者关系活动表
  2023年05月30日 深圳证券交易所“互动易平台”http://irm.cninfo.co
  m.cn“云访
  谈”栏目 网络平台
  线上交流 其他 参加公司2022年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的投资者 主要包括公司与投资者沟通交流的方式,未提供资料。 详见巨潮资讯网(http://www.cninfo.com.cn)投资者关系活动表
  2023年09月12日 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https://ir线上交流 其他 参加公司2023年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的投资者 主要包括公司业务及主要产品情况、研发及技术储备、股价及市值管理等内容,未提供资料。 详见巨潮资讯网(http://www.cninfo.com.cn)投资者关系活动表
  2023年09月27日 安徽省铜陵市石城路电子工业区 实地调研 机构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包括公司历史沿革、管理架构、销售模式等内容,未提供资料。 详见巨潮资讯网(http://www.cninfo.com.cn)投资者关系活动表
  2023年11月20日 腾讯电话会议-线上交流 网络平台线上交流 机构 国联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 主要包括公司未来规划目标、研发及技术储备、业务营收占比、应收账款账龄等内容,未提供资料。 详见巨潮资讯网(http://www.cninfo.com.cn)投资者关系活动表
  2023年12月13日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花峰路跨境电商5期 实地调研 机构 农银汇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 主要包括公司历史沿革及发展规划、核心技术和产学研合作等内容,未提供资料。 详见巨潮资讯网(http://www.cninfo.com.cn)投资者关系活动表十三、“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贯彻落实情况公司是否披露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是 否
  

转至蓝盾光电(300862)行情首页

中财网免费提供股票、基金、债券、外汇、理财等行情数据以及其他资料,仅供用户获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