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林海(688069)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4-12-31 | 信息来源 | 2024年年度报告 | 经营情况 |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自“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公司深入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国家战略,立足湖泊生态医院特色体系,持续深耕水环境治理领域。公司一方面强化技术攻关能力,针对减排降碳需求开展创新研发,另一方面积极响应国家产业转型号召,以绿色技术赋能行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双碳”目标稳步推进。 2024年,公司既定的“双轮驱动”战略成效显著:技术创新方面,深化数字孪生技术与AI算法融合,构建智能化治理解决方案;模式方面,以湖泊生态医院为平台,探索湖泊长效治理,延伸整湖治理服务场景,形成“监测-诊断-治理-运维”全周期服务体系。公司报告期内经营情况如下:(一)主要生产经营数据及分析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4,837.0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4.62%,主要原因系公司技术装备集成项目较之上年同期增长92.9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614.88万元,较上年同期明显下降,主要原因系公司受到星云湖项目诉讼一审未生效判决的影响,公司深入研判相关材料及咨询代理律师后,基于谨慎性原则,就诉讼涉及的第一阶段至第三阶段,根据一审判决金额的50%计提预计负债4,807.95万元并冲销收入;另根据一审判决结果,基于谨慎性,公司对星云湖项目于报告期内达到收入确认条件的第四阶段的收入确认方法调整为运行成本加成法确认收入,同时对尚未完工的项目第五阶段计提预计负债。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920.1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1.50%,主要原因系本期收到前期应收款项及本期新增项目回款情况较好,报告期末公司现金流充足,货币资金、银行理财及大额存单(列报于资产负债表其他流动资产及其他非流动资产项目,详见财务附注部分)合计8.16亿元。 (二)新技术的商业化及其衍生业务 公司自研的新一代清淤技术--“污染底泥常态化精准治理整装成套技术”已顺利实现商业化。报告期内污染底泥常态化精准治理整装成套技术共中标三单,累计合同金额约2,937万元。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其全物理过程技术的显著优势得到了充分展现,实现了无需占用岸上大面积淤泥干化场地、淤泥含水率低、尾水清澈可直接回湖,以及全程无药物添加,使得干化后的淤泥直接转化为可再利用的土壤资源,这些优势赢得了客户的广泛认可和高度评价。该技术的商业化应用及其未来的广泛推广,将有力推动清淤工程领域从“一次性的工程清淤”向“常态化的淤积管护”模式的转变,实现了技术与模式创新的双重突破。 此外,公司凭借在湖库整湖治理领域积累的技术与经验,积极探索污染底泥常态化精准清淤项目的工作中实现甲烷减排并进行CCER碳资产的开发。旨在推动并提升湖库污染底泥清淤过程中甲烷减排监测、计量技术,研究湖库清淤对“双碳”战略的贡献,提升整湖治理项目经济效益。 (三)湖泊生态医院平台创新模式探索湖泊长效治理 由公司提出的湖泊生态医院治理模式是对公司长期以来的湖库治理经验和科技创新成果的集大成者。这一模式以湖泊生态医院为核心,充分利用湖泊生态医院的专业技术和资源,通过公司的三大核心技术体系构建“监测-诊断-治理-运维”全周期智慧生态服务体系,进而实现对湖库水环境和水生态的全面改善。这一创新模式不仅体现了公司对环境保护的坚定承诺,也彰显了其在水环境治理领域的领先实力。 湖泊生态医院专注于富营养化湖库的内源治理服务,通过提供覆盖水质监测预警、生态环境评估及富营养化诊断等维度的系统性服务,精准掌握水体健康状态并生成定制化治理方案。依托湖泊健康管理工作平台、无人机巡检及遥感监测等智能化技术手段,构建起多维度立体化监测与智能感知网络体系。公司基于不同湖库的水文特征、污染成因及生态敏感性,制定个性化的一揽子治理方案,包括治理装备集成及运维,以达到最大化治理效果。同时,湖泊生态医院高度重视科研创新,持续引入前沿治理技术与创新方法,为湖库治理提供更为科学、高效的支持。 1、2024年,公司调查诊断中心已常态化运行了3个河湖长工作平台。截至目前,公司已在江苏蠡湖、滆湖及广东新丰江、云南星云湖、异龙湖等5个湖泊开展以“湖泊健康管理”为目标的湖泊健康调查、诊断及评价工作。未来,随着河湖健康管理工作平台在全国更多地区的建成和运行,将为湖库生态治理提供了有力的湖库水网大数据支撑。 2、历经十五年技术攻关与装备升级,公司已构建起三大核心技术体系及装备矩阵:在富营养化湖库成因诊断领域,构建了以湖泊健康管理工作平台为载体,集检测、监测、预测、诊断为一体的成套装备;在蓝藻水华治理领域,构建了行业标杆技术——蓝藻水华灾害应急处置技术和蓝藻水华常态化防控技术(深潜原位控藻整装集成装备);在污染底泥精准清除领域,突破传统清淤技术局限,开发出污染底泥常态化精准治理整装成套技术及其成套装备。上述三大整装成套技术及其成套装备为湖泊生态医院构建了完整的平台支撑体系,为下一步持续打造湖泊生态医院这一品牌夯实了基础。 湖泊生态医院新模式的持续推广与实施,既为公司解决湖库富营养化治理难题提供了关键抓手,有助于实现湖库水环境与水生态的根本性改善,稳步推动“藻型浊水”向“草型清水”的水生态系统转化,也为公司的盈利能力及核心竞争力提供了有力的支撑,进一步增强了公司未来的持续拓展能力。 (四)战略化布局AI技术 在当前数字化与智能化浪潮下,公司紧扣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以AI技术为核心驱动力,全面推进水治理行业的智能化变革。报告期内,公司变更后的募投项目“湖泊生态医院”中的“中宇宙数字孪生诊验系统”通过湖库环境大数据及AI赋能,深度融合实时监测、算法诊断与智能模拟三大能力构建湖库数字孪生体系。现阶段,公司正在积极推进“中宇宙数字孪生诊验系统”。随着该系统的逐步落地,不仅可以推动公司向“智慧治水”跃迁,更重构了行业服务模式——以AI为核心的数字孪生技术贯穿“监测-诊断-治理-运维”全链条,为客户提供精准化、定制化的“一站式”解决方案。目前,该系统已在蠡湖示范项目中验证效能,联动公司的精准清淤技术与蓝藻治理防控技术,形成技术协同效应。 非企业会计准则业绩变动情况分析及展望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增长44.62%,净利润主要受到星云湖项目合同纠纷案影响,基于谨慎性,公司对星云湖项目第一至第三阶段工程应付款项及尚未执行完毕的第五阶段计提预计负债57,138,889.91元。剔除该特殊事项影响后,公司本报告期经营性利润应为-29,009,866.43元,更能客观反映公司本报告期内的正常经营结果。自公司上市以来,星云湖整湖治理案例已成为全国环境绩效付费模式和整湖治理水质提升的标杆案例。星云湖通过采用公司研发的加压控藻技术、监测预警技术和藻水分离技术的全方位、协同治理,已在2020年7月至今连年完成脱劣任务。在此基础上,公司根据实际情况,为星云湖量身配置了“中宇宙精准清淤整装成套技术”,实施后局部水域水质达到Ⅳ类水标准、水体透明度达到2米,水质得到进一步好转。2024年9月,公司中标了“星云湖污染底泥精准清除试点项目”,中标金额350万元;2025年4月,公司成功中标了《星云湖原位控藻及水质提升项目运行管理》项目,根据估算项目预计总金额约8,785.20万元(两年)。公司与江川区水利局就星云湖项目合同纠纷案目前处于二审审理阶段,主要分歧集中在合同价款的相关约定,但并未造成江川区水利局对公司履约能力评估的不利影响。江川区水利局通过公开招标程序、综合技术能力、服务方案和历史治理数据,明确选择公司为《星云湖原位控藻及水质提升项目运行管理》项目的运行管理方,双方将继续围绕“水质提升”核心目标展开协作,诉讼事项并未影响后续星云湖治理业务的推进,也充分体现了客户对公司技术实力与履约能力的客观评价,印证了公司在市场化竞争中的服务价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