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联股份(301397):行业景气叠加新项目的逐步推进 公司发展预期向好

时间:2024年04月14日 中财网
投资要点


  事件内容:4 月10 日晚,公司披露2023 年度报告。2023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11亿元,同比增长19.00%;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1.51 亿,同比略降1.74%。


  同时,公司公布2023 年利润分配方案,拟每10 股派发现金红利10.0 元(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 股转增2 股。


  公司2023 年营收实现稳步增长,符合市场预期;但因年降及费用端影响,净利润增速有所放缓。2023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11 亿元、同比增长19.00%,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1.51 亿、同比略降1.74%。1)2023 年公司营收稳步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业务为营收增长贡献重要增量。2023 年,公司在原有客户的基础上持续研发新能源汽车产品,并积极开发新增客户,本报告期内,作为汽车行业TIER1 公司成功进入了包括理想汽车、合众汽车、高合汽车在内的造车新势力客户供应链;2023 年公司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4.35 亿元,同比增长28.32%、远高于公司整体营收增速,约占总营收的43.05%、是公司营收的重要组成部分。2)公司毛利率下滑、叠加费用端影响,净利润增长略有放缓。2023 年公司毛利率为28.11%、较2022 年同比下滑4.61 个百分点,我们倾向于认为毛利率的下降与2023年以来汽车行业竞争持续加剧有关;根据公司23 年10 月公告披露,公司23 年前三季度符合年降条件的老产品占输入比例较高,且在前面季度符合条件但未年降的部分产品在三季度进行了年降,因此对毛利率影响较大。与此同时,公司为维持市场竞争地位、技术领先优势等,费用投入呈同比增长趋势;其中,销售费用金额较2022 年同比增长44.45%、管理费用金额同比增长38.95%、研发费用金额同比增长33.50%。


  2023Q4 公司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再度放缓。2023Q4 公司实现营收3.32 亿元、同比增长16.28%、较第三季度营收增速略有放缓;实现单季度归母净利润0.40亿元、同比下滑25.22%,延续了第三季度的下行态势、降幅再扩15.92 个百分点。


  对于2023Q4 出现的净利润同比下滑,预计主要原因可能有两点;一是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了公司单季度毛利率,二是单季度的费用投入有明显增长。1)根据海关总署数据来看,2023 年前三个季度进口聚酰胺的平均单价(包括PA6、PA12 等)分别为6187.26 美元/吨、6020.39 美元/吨、5578.78 美元/吨,而第四季度的进口平均单价涨至6375.00 美元/吨、较Q3 约抬升14.27%;2)与此同时,为维持自身竞争优势及行业地位,公司23Q4 通过新增销售人员来拓展新客户和新产品,导致23Q4 销售费用较22Q4 同比增长84.7%、较23Q3 环比增长89%。


  行业景气叠加新项目的陆续落地,公司发展预期向好。1)当前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延续较快增长势头,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24 年1-3 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209 万辆、同比增长31.8%,其中,公司核心客户比亚迪继续稳居国内新能源销量冠军,24 年第一季度累计销量62.63 万辆、同比上涨13.44%。2)公司积极推进新客户拓展,获得了包括理想、合众、东风日产等品牌车企的供应商认证;另据公司2023 年10 月公告披露,公司新增配套问界新M7、M9、启源等车型,其中,2024 年1-3 月问界累计交付8.58 万辆、同比增长高达6 倍,发展势头较为强劲。3)而在新项目定点方面,2023 年公司新增1,000 余项产品定点,当前在开发项目共计2,000 余项。公司配合需求,积极推进产能建设;根据2023年年报及相关公告披露,公司预计2024 年产能同比增加30%以上、2025 年新增产值5 亿元以上。


  新业务方向,公司正积极围绕液冷做全面布局。公司在车辆和非车辆领域的液冷热管理系统,包括流体管路、连接件、控制部件以及热交换领域均投入了大量研发资源。1)在乘用车领域,公司根据电池、电机和电控三大系统的工况环境和特点而研发出专用于纯电新能源汽车的液冷热管理系统管路;未来将继续推进新产品线的认证和量产工作,进一步增加公司液冷管路的覆盖率。2)而在非乘用车领域,公司正积极推动液冷产品在储能、充换电设备和重卡及工程设备中的应用,其中在储能业务方面的进展相对较快;根据公司2023 年年报披露,目前公司已完成国内头部储能系统集成商海博思创、采日能源的正式审核,转向全面业务合作阶段,预计未来两年内有望实现一定程度的增长。


  投资建议:公司2023 年收入基本符合预期;展望2024 年,新能源汽车行业有望维持景气,结合公司新增客户及新增定点的逐步落地,预期公司业务稳定向好。长期来看,公司是国内较为稀缺的车用尼龙管路厂商之一,或受益于未来车用尼龙管路的渗透加速;同时,公司积极布局液冷等新业务,有望带来新的增长点。我们预计2024-2026 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2.33 亿元、15.18 亿元、18.27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2.0%、23.2%、20.3%;对应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3 亿元、2.19 亿元、2.60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4.7%、26.6%、18.6%;对应EPS 分别为1.73 元、2.19 元、2.60 元,对应PE 分别为20.3x、16.0x、13.5x,首次覆盖,给予增持-A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行业景气度风险、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风险、宏观经济和产业政策风险、客户集中度高的风险、原材料价格风险、技术创新风险、市场竞争风险等。
□.李.蕙    .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中财网版权所有(C) HTTP://WWW.CF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