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碳谷(836077):盈利进入底部 向上拐点或仍需等待

时间:2024年04月26日 中财网
事件:2024 年4 月25 日,公司发布2023 年年度报告和2024 年一季度报告:


  1)全年来看:2023 年公司实现营收约20.49 亿元,同比-1.65%,实现归母净利润约2.31 亿元,同比-63.2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约2.29 亿元,同比-63.76%。


  公司拟每10 股派发现金红利1 元(含税),合计现金分红约0.59 亿元,股利分配率约24.24%。


  2)分季度来看:23Q4 公司实现营收约3.77 亿元,同比-33.13%(同比增速较23Q3下降41.77pct),环比-19.46%,实现归母净利润约-0.77 亿元,同比减少2.23 亿元,环比减少1.17 亿元,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约-0.77 亿元,同比减少2.29 亿元,环比减少1.21 亿元。


  3)24Q1 公司实现营收约4.01 亿元,同比-43.26%,实现归母净利润约0.20 亿元,同比-88.4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约0.19 亿元,同比+88.75%。


  下游碳丝降价压力传导至原丝,价格调整影响收入及盈利。23 年碳纤维行业阶段性供需失衡导致景气度下行,1)供给端:据百川盈孚,23 年国内产能高速扩产,年末总产能达12.02 万吨,23 年新增产能3.1 万吨,同比+34.75%,新增产能集中在吉林、青海、新疆、山东等地,主要涉及T300 级12K、24K、48K,以及T700级12K。2)需求端:根据赛奥碳纤维,23 年全球碳纤维需求量约11.50 万吨,同比-14.8%,其中中国需求量约6.91 万吨,同比-7.2%(国产5.3 万吨,同比+17.8%,国产化率76.7%,提高16.3pct)。需求收缩叠加产能快速增长,碳纤维价格持续下降,根据百川盈孚,23 年国内碳纤维市场均价约118.49 元/kg,同比-32.52%,其中大丝束/小丝束均价分别为95.82 和141.04 元/kg,分别同比-31.06%和-33.26%。下游碳丝降价压力传导至上游原丝端,影响公司收入及盈利表现,23年公司实现收入约20.49 亿元,同比-1.65%,毛利率约24.71%,同比-14.08%,其中核心主业原丝实现收入约15.59 亿元,同比-0.82%,毛利率约26.20%,同比-13.82pct。


  费用率提升叠加减值影响业绩表现。23 年公司费用率约10.44%,同比提升3.77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43%/1.48%/4.66%/3.87%,同比提升0.31/0.40/1.41/1.64pct。23 年公司销售费用同比+271.92%主要系拓展市场增加对外宣传所致,而研发费用率同比提升较为显著主要系公司为提高公司市场竞争力和巩固竞争优势,围绕碳纤维核心领域加大研发投入所致。23 年公司计提信用及资产损失合计0.34 亿元,同比+692.95%,主要系公司对应收账款及部分带量试制品计提减值准备所致。毛利率下降、费用率上升以及计提减值综合影响公司业绩表现,23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63.25%至2.31 亿元,归母净利润率约11.29%,同比下降18.92pct。


  24Q1 需求疲软,成本支撑下龙头试探性调价。23 年底以来碳纤维已经历3 次试探性调价:


  1)23 年11 月21 日吉林系报价有所上调,或主要系原材料丙烯腈价格上涨所致,根据百川盈孚,11 月21 日吉林系T30012K/25K/35K/50K 报价分别为92/82/77/71元/千克,分别上涨7/2/2/1 元/千克,涨价幅度较小,其余企业在下游需求持续疲软下暂未跟进上涨,吉林系上调报价并未引起连锁反应,市场需求较弱是核心;  2)24 年1 月吉林系再度调涨价格,根据百川盈孚,吉林化纤各牌号12K 碳纤维自1 月5 日起每吨上调价格3000 元,但2 月在徐州晓星碳材料年产5000 吨项目投产,叠加春节期间工厂累库,价格再次下降。截至24 年4 月19 日,国内碳纤维市场均价约94.75 元/kg,其中大丝束/小丝束均价分别为74.50 和115.00 元/kg。


  3)2024 年4 月22 日,吉林化纤发布涨价通知,由于原材料丙烯腈价格大幅上涨,双倍涨幅推升碳纤维成本,吉林化纤集团旗下各牌号碳纤维价格每吨上调3000元。根据百川盈孚,其他碳纤维企业由于成本差异及出货压力暂未跟随调价。我们认为,成本支撑下碳纤维价格大幅下探空间有限,但向上拐点仍需等待供需格局的好转。


  产能建设稳步推进。公司定增募投年产15 万吨碳纤维原丝项目目前已完成超80%建设,项目投产后有望进一步强化公司规模化优势;年产3 万吨高性能碳纤维原丝项目已于2023 年初开工建设,预计将在24 年逐步建成投产,主要涉及T800、T1000 级高性能产品;年产6000 吨碳纤维助剂项目,主要为实现碳纤维原丝油剂国产化,有望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投资建议:当前碳纤维仍面临需求疲软、供给放量的阶段性困境,短期价格拐点仍不明确,需持续关注供需格局的边际优化。我们预计公司24-26 年归母净利润为2.35、2.60 和2.87 亿元,现价对应PE 分别为31.54、28.48 和25.83 倍,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开发不及预期、行业产能扩张和原材料价格上涨超预期、在建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
□.闫.广./.王.逸.枫    .德.邦.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中财网版权所有(C) HTTP://WWW.CF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