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碳谷(836077):24Q1营收环比修复 后续随碳纤维市场回暖盈利有望底部回升

时间:2024年05月16日 中财网
核心观点


吉林碳谷2024 年Q1 实现营收4.01 亿元,同比下降43.26%;实现归母净利润0.20 亿元,同比下降88.44%;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19 亿元,同比下降88.75%。23 年全年公司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49/2.31/2.29 亿元,同比分别变动-1.65%/-63.25%/-63.76%。24 年Q1 碳纤维市场回暖,营收实现环比增长;持续注重研发创新,稳步推进新项目建设;推动碳纤维原丝产品系列化,提高客户粘度提早布局。


事件


公司发布2024 年一季报:2024 年Q1 实现营收4.01 亿元,同比下降43.26%;实现归母净利润0.20 亿元,同比下降88.44%;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19 亿元,同比下降88.75%。


公司发布2023 年年报:23 年全年公司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49/2.31/2.29 亿元,同比分别变动-1.65%/-63.25%/-63.76%。


简评


24 年Q1 碳纤维市场回暖,营收实现环比增长


公司2024 年Q1 实现营收4.01 亿元,同比下降43.26%,环比增长6.18%;实现归母净利润0.20 亿元,同比下降88.44%;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19 亿元,同比下降88.75%。营收环比增长主要原因是碳纤维市场回暖。


23 年全年公司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49/2.31/2.29 亿元,同比分别变动-1.65%/-63.25%/-63.76%。营收和净利润同比降低主要受复杂市场环境影响,碳纤维原丝价格调整所致。


分产品来看,2023 年公司碳纤维原丝/带量试制品/碳丝分别实现营收15.59/3.41/1.45 亿元,同比变动-0.82%/-16.09%/+67.59%;分别实现营业成本11.51/2.50/1.38 亿元, 同比变动+22.03%/-9.82%/+164.40%;实现毛利率26.20%/26.79%/4.97%,比上年同期减少13.82/5.09/34.80 个百分点。


持续注重研发创新,稳步推进新项目建设


23 年公司新增7 项发明专利和2 项实用新型专利。公司系列大丝束产品开发并成功市场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首创研发的35K 原丝,成功在丹麦维斯塔斯风电叶片上应用,是中国碳纤维原丝湿法纺丝技术的成功范例。公司年产15 万吨碳纤维原丝项目,目前已完成超80%建设,随项目逐步投产,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碳纤维原丝生产基地,凸显公司规模化优势;年产3 万吨高性能碳纤维原丝项目,于2023 年初开工建设,预计24 年逐步建成达产,该项目立足于突破T800、T1000 级高性能关键指标;年产6000 吨碳纤维助剂项目,为碳纤维原丝油剂的研发及生产,实现碳纤维原丝油剂国产化,大幅度降低公司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实现自主创新和技术突破,提高公司产品在碳纤维产业上的重要地位。


推动碳纤维原丝产品系列化,提高客户粘度提早布局公司力争在保持、提高碳纤维原丝性能的前提下,推动碳纤维原丝成本无限向“腈纶”成本接近,并推动国内碳纤维产业链各领域的整合与合作,解决国内碳纤维产业链中的痛点,实现碳纤维应用领域持续快速扩大。公司秉承着大丝束领域推进“高品质”“通用化”;小丝束领域推进“高性能”“专业化”,实现在碳纤维原丝领域全牌号及全规格的发展方向。根据下游不同的领域来定制不同产品质量的原丝,全力推动公司大小丝束产品系列化,不断提升品质。公司还将不断提高客户粘度、扩大客户群体,通过持续关注现有客户需求,在客户需求早期介入,与客户需要紧密结合,巩固客户粘性;全面掌握行业新客户信息和动态,及时介入,以自身对原丝长期理解为客户提供建设性意见,促成新客户的获得;积极推动碳纤维在新的领域的应用,提早布局。


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公司2024、2025、2026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5、2.34、2.83 亿元,EPS 分别为0.3 元,0. 4 元、0.5 元;对应PE 分别为35X、29X 和24X。2023 年和24Q1 公司盈利承压,但根据百川盈孚,2024 年4 月,因丙烯腈价格上涨,吉林化纤集团旗下的各牌号碳纤维价格每吨上调3000 元;此外,长期来看,低空经济、民用航空、体育休闲,以及风电叶片、压力容器、光伏热场材料等领域需求发展有望支撑行业下游发展。


由于目前下游碳纤维处于底部,后续随需求边际改善有进一步修复预期,进而带动公司盈利边际改善,因此,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1)客户集中风险:国内碳纤维产业主要聚焦于吉林、浙江、江苏等地,对这些地区销售占比较高,若主要客户生产经营发生重大不利变化或财务状况恶化,将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2)原材料价格波 动风险:公司碳纤维原丝的主要原材料为丙烯腈,丙烯腈为石油化工产品,采购价格受国际石油价格波动、供需关系等因素影响。未来如果丙烯腈价格大幅上涨,可能会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负面影响。(3)国内碳纤维下游产品应用增长低于预期的风险:近年来国内碳纤维下游产品应用不断增长。如果未来国内碳纤维下游产品应用的增长低于预期,将会影响公司销售规模的扩大,影响公司经营业绩的提升。(4)产业政策风险。中央及地方政府出台了多项鼓励和扶持碳纤维相关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如果优惠政策发生变化,会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影响。
□.卢.昊./.彭.岩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中财网版权所有(C) HTTP://WWW.CF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