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巨芯(688549):利润端持续承压 关注客户端导入及产能放量
事件:公司发布2024 年三季报,2024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7.49 亿元,同比增长15.47%;实现归母净利润0.30 亿元,同比增长5.31%;实现扣非净利润0.16 亿元,同比增长123.24%。2024 年Q3 公司实现营收2.78 亿元,同比增长18.53%,环比增长17.52%;实现归母净利润0.07 亿元,同比减少26.58%,环比减少56.01%;实现扣非净利润0.04 亿元,同比减少49.81%,环比减少58.60%。
市场竞争激烈叠加产品导入期,利润端持续承压:由于行业竞争激烈,同时公司部分产品仍处于客户导入阶段,2024 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持续承压。
2024 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14.09%,同比-5.67pcts;净利率为4.10%,同比-0.35pcts。24Q3 公司毛利率为13.61%,同比-2.37pcts,环比-0.51pcts;净利率为2.29%,同比-1.96pcts,环比-4.31pcts。2024 年前三季度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28%/4.66%/6.17%/-3.64%,同比变动分别为-0.04/-1.76/-0.43/-4.11pcts。
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新增多个募投项目助力发展: 2024 年11 月,公司计划将“中巨芯潜江年产19.6 万吨超纯电子化学品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金额由12 亿元调减为5.08 亿元,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6.92 亿元投入到新增的“10.07 万吨/年电子湿化学品扩能改造项目”、“集成电路用先进电子化学材料项目(一期)”和“电子级硫酸配套年产10.2 万吨高纯三氧化硫项目”中。
其中,通过实施“电子级硫酸配套年产10.2 万吨高纯三氧化硫项目”,能够为公司电子级硫酸生产提供原料支撑;通过实施“10.07 万吨/年电子湿化学品扩能改造项目”、“集成电路用先进电子化学材料项目(一期)”,公司能够进一步扩大产品组合,优化产品结构。公司新增多个募投项目,有利于提升公司优势产品产能及电子级硫酸的综合竞争力,同时加快布局配方型功能化学品和前驱体材料产品系列,培育公司未来新的增长点。
新品开发持续推进,有望受益产品客户端导入及放量:2024 上半年,公司持续研发投入并取得阶段成果:1)公司前驱体产品BDEAS、TSA、DIPAS 完成了工艺优化;开展含Hf、Zr 等高K 介电材料的前驱体材料的制备,提纯技术的积极探索,为下一阶段小试合成实验提供准备工作;2)配方型电子湿化学品新产品研发方面,公司推进氧化硅缓冲刻蚀液、硅基及金属基刻蚀液、蚀 刻后清洗液、研磨后清洗液系列产品的定向开发,其中多个产品完成与客户技术交流和配方优化,部分产品准备或即将进入送样测试阶段;3)公司已在氧化硅缓冲刻蚀液表面活性剂、羟基类关键原材料的自主可控方面开展产学研合作,并取得阶段性进展。根据公司2024 年中报,公司在研项目共16 项,其中“高纯有机气体在集成电路中的应用开发”新增批供客户5 家,新增4款产品在3 家客户完成气柜调试、管路设计安装、产品测试工作,即将实现批供;“电子化学品在集成电路中应用开发(三期)” 新增了2 家FAB 工厂产品批量供应,7 家FAB 工厂产品通过测试。公司持续创新以保持竞争力,努力拓展国内外新客户、加速新品在客户端导入,为公司销售规模增长及盈利能力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公司主要从事电子湿化学品、电子特种气体、前驱体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产品主要应用于集成电路、显示面板以及光伏领域的制造环节。公司业务已涵盖电子湿化学品、电子特种气体和前驱体材料三大板块,产品包括电子级氢氟酸、电子级硫酸、电子级硝酸、电子级盐酸、电子级氨水、缓冲氧化物刻蚀液、硅刻蚀液、高纯氯气、高纯氯化氢、高纯六氟化钨、高纯氟碳类气体、HCDS、BDEAS、TDMAT 等多种产品品类,是国内少数同时具备生产电子湿化学品、电子特种气体以及前驱体材料的企业之一,具备产品品类丰富的优势。在电子湿化学品方面,子公司凯圣氟化学的电子级氢氟酸、电子级硫酸、电子级硝酸、电子级盐酸等主要产品均已达到12 英寸集成电路制造用级别,产品质量达到国内同类先进水平,成功应用于全球主流集成电路制造商,并出口美国、韩国、中国台湾地区、新加坡等地区。在电子特种气体方面,子公司博瑞电子目前可以实现6N纯度高纯氯气、高纯氯化氢的量产,其中高纯氯气能够满足12 英寸晶圆制造,28nm 及以下制程刻蚀工艺需求;高纯氯化氢能够满足作为外延反应腔体清洗气体及用作外延反应气体的需求。此外,在客户资源方面,公司的电子湿化学品已获得了SK 海力士、台积电、德州仪器、中芯国际、长江存储、华虹集团、华润微电子、合肥长鑫、厦门联芯等多家知名的半导体企业的认可;电子特种气体及前驱体材料也已陆续进入如中芯国际、厦门联芯、士兰微、立昂微、华润微电子、德州仪器、京东方、华星光电等主流客户的试用与供应阶段。公司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均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同时,公司新增多个募投项目以提升产能、优化产品布局。随着半导体行业逐步复苏、集成电路国产化进程加快,公司有望凭借客户资源优势、技术创新优势及产品产能优势,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实现长期发展,给予“买入”评级。预计公司2024-2026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40 亿元、0.68 亿元、1.13 亿元,EPS分别为0.03 元、0.05 元、0.08 元,PE 分别为371X、218X、132X。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产能建设不及预期、新品导入不及预期、市场竞争风险。
□.邹.兰.兰 .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中财网版权所有(C) HTTP://WWW.CF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