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奥会展(300795):乘制造出海东风 看外展龙头扬帆
三个维度剖析,如何看未来境外展会需求?1)从出口增长趋势来看,中国制造业在“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出口表现强劲,出口金额占比不断提升,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金额占比由2015 年的不足40%提升至2024 年的45%以上,其中对东盟国家出口金额占比提升至16%以上。展会提供了企业与海外客户直接面对面交流的场景,是企业获取海外订单的重要途径之一,企业境外参展需求有望持续增长。
2)从政策端来看,在财政政策更加积极、地方财政压力有望得到缓解的背景下,政府对外贸的支持力度加大,对企业境外参展的补贴也有望进一步落地,带动企业参展意愿的提升。3)从米奥会展自身来看,公司积极进行客户管理,成立VIP 客户管理部,以体感服务和价值服务的服务交付策略,优化企业参展体验,提高企业参展意愿,大客户复购率明显提升(2024 年上半年展会中的VIP 独立企业复购下半年展会项目的比率近60%)。
内外两维度剖析竞争,米奥会展仍有较强优势。1)内部竞争来看,米奥会展为我国最大的出国组展企业,是组织出国参展企业数量最多的会展公司,同时也是在海外最具影响力的中国展览公司,2019 年我国经UFI 认证的19 个境外展会中的16 个由米奥会展组织举办。与此同时,公司旗下展会已经形成一定的品牌效应,拥有大量的买家数据库资源,或为企业出海参展的重要选择。2)外部竞争来看,虽然海外国际展览公司竞争相对激烈,但一方面,从出海产品本身而言,中国制造业具备较强竞争优势,而这些国际组展公司并非完全服务于中国企业,参展企业国别多元化,因此没有聚集效应。另一方面,根据我们的对比,米奥会展其品牌势能、办展面积、展位价格等方面表现并不逊色于大型国际展览公司。
短期25 年看展位数量表现积极,中长期看专业展纵深突破规模&利润天花板+收并购拓宽行业领域。
1) 根据公司公众号,2025 年,公司全年预计将在11 个国家举办17 场展会,较24 年新增印度(2 场)、沙特(1 场)两个国家,同时日本新增1 场展会,因此我们预计25 年展位数量将相比2024 年有明显提升。
2) 公司2023 年开始更加注重专业展会打造,可通过在同档期展会举办若干个专业展,以实现单展会规模的增长,23 年实现8 大专业展同档期举办,24H1 已经成功扩大到11 大行业专业展,单展会规模预计有明显提升(23H1 VS 24H1 单展会参展企业数量为467/583 家)。
3) 公司境外办展成本主要包括括宣传推广成本、机票地接成本、展馆租赁成本及运营成本,2019H1,公司展馆、运营、宣传推广、机票地接本占比分别为18%/13%/31%/32%,有明显的规模效应。专业展转型,单展会规模的提升,毛利率亦有望得到优化。
4) 公司21-22 年分别收购深圳华富、中纺广告51%、60%股权,其中中纺广告24 年上半年营收/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02%/76%,旗下AFF 展会在米奥的赋能下,展会数量提升、同时实现日本外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扩张。截至24Q3,公司货币资金5.84 亿,账面现金充沛,未来不排除进一步寻找合适标的外延增长。
发布AI 慧展1.0 产品,AI+会展场景加速落地。米奥兰特自研AI 产品AI 慧展1.0 于25 年1 月16 日发布,产品以买卖家智能推荐和匹配算法为核心,凭借50 多万展会买家、660 多万全球企业数据,380 多万联系人等海量资源,为出海企业提供展前、展中、展后全链路、全场景的商机赋能。公司此前推出网展贸O2O 产品,23 年数字展及其他业务收入0.22 亿元,随着AI 慧展发布以及在企业客户的渗透,预计后续AI产品将有望贡献更多业绩增量。
盈利预测、估值及投资评级:预计24-26 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9.3/12.6/15.2 亿元,YOY 分别+12%/+35%/+20%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2.9/3.6 亿元,YOY+7.3%/44.6%/23.9%。2025 年可比公司PE 均值为23X,公司PE 为17X,考虑到米奥会展专业展转型的背景下,展会规模天花板有望不断提升,同时公司网展贸升级AI 慧展有望赋能公司数字化业务增长,因此首次覆盖,予以“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全球宏观经济恢复不及预期风险,地缘政治风险,客户拓展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风险,研报使用信息更新不及时。
□.郑.澄.怀./.张.前 .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中财网版权所有(C) HTTP://WWW.CF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