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弘股份(300693):充电桩贡献主要增长引擎 AIDC增厚电能质量管理业绩弹性
事件:2025 年4 月8 日,公司发布2024 年年报。2024 年公司实现营收30.36亿元,同比+14.53%;实现归母净利润4.29 亿元,同比+6.49%;实现扣非净利润4.17 亿元,同比+9.48%;毛利率39.20%,同比-1.81pct;净利率13.98%,同比-1.15pct。
其中2024 年Q4 公司实现营收9.41 亿元,同比+2.49%,环比+41.66%;实现归母净利润1.58 亿元,同比+22.11%,环比+77.83%;实现扣非净利润1.57亿元,同比+28.94%,环比+82.15%;毛利率37.06%,同比-1.61pct,环比-4.40pct;净利率16.69%,同比+2.49pct,环比+3.43pct。
营收稳健向上,充电桩和工业电源驱动增长。公司2024 年营收稳健向上,分业务来看,充电桩和工业电源为主要驱动力,2024 年电动汽车充电设备/工业配套电源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2.16 亿元/6.03 亿元,同比+43.04%/ +13.11%;此外,新能源电能变化设备/电池检测及化成设备分别实现营业收入8.57 亿元/2.96 亿元,同比-5.80%/-0.93%。
利润率略微承压,费用管控良好。盈利能力方面,公司毛、净利率24 年均略有下滑,主要是由于国内大储占比的提升和电池业务竞争加剧所致。分国内外市场来看,公司国内/海外业务分别实现毛利率35.20%/62.96%, 同比-2.03%/+6.96%,海外毛利率在充电桩业务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展现出较强的韧性。费用率方面, 公司2024 年销售/ 管理/ 研发/ 财务费用率为11.95%/3.72%/8.46%/0.06%,同比-0.53pct/+0.16pct/-0.26pct/+0.48pct/。
虽财务费用率受汇率变动影响有所抬升,以及管理费用因全球化布局而有所同步增长,但整体费用率管控较为良好。
充电桩:紧抓政策机遇期,海外重点市场及客户加力突破。2024 年公司充电桩业务占比40.04%,较23 年+7.98pct,营收同比+43.04%,为驱动公司业绩增长的最大引擎。从国内来看,截至2024 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140 万辆,占汽车总量的8.90%。2024 年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1125 万辆,同比+51.49%。充电桩24 年增量422.2 万台,同比+24.7%,保有量1281.8万台,同比+49.1%,仍保持较高景气度。此外,中国各地政府出台支持充电桩建设政策,鼓励超前建设,中国充电桩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扩大。从海外来看,海外各国政府及传统整车厂也通过推出政策激励和发布建站计划加速充电 桩建设。例如:欧盟委员会要求各成员国确保主要道路每隔60 公里就有1 座电动汽车充电站。在业务进展上,欧洲市场方面,目前公司与英国石油达成合作,成为首批进入其中国供应商名单的充电桩厂家。2024 下半年,公司产品取得德国计量法认证,标志着公司可以以自有品牌进入德国市场。此外,亚洲市场方面,公司已在泰国、韩国等东南亚、东亚重要市场布局,继续深入本地化布局。2025 年公司海外充电桩将以突破重点国家的大客户或行业大客户为关键任务目标,看好充电桩出海驱动下业绩的稳健增长。
工业配套电源:AIDC 需求释放,技术升级巩固优势。24 年公司工业配套电源业务营收同比+13.11%,受益于“高精尖”电子设备的不断涌现以及人工智能(AI)的发展下智算中心的大规模建设,带动了电能质量治理需求的提升。
公司作为电能质量领域的领军企业,多次中标或配套参与数据中心、智算中心、汽车制造、面板制造、半导体制造等重大项目。面对AIDC 的不断发展和需求的不断挖掘,公司持续研发产品,了解客户需求,并且提前布局。2024 年公司率先推出的碳化硅(SiC)机型,大幅提升了器件的耐压和耐温性能,促使产品可靠性实现了质的飞跃。看好行业的需求不断扩张背景下,技术不断升级有望进一步巩固公司产品护城河、提升市占率。
新能源电能变换设备:市场多点布局,加力开拓海外大储。2024 年公司新能源电能变换设备营收同比-5.80%,主要是由于国内激烈的价格竞争叠加欧美市场工商储需求的阶段性下滑。面对此情况,公司积极进行市场和产品的多点布局。公司25 年将在强化工商业储能产品和项目的深耕细作的背景下,大力开拓海外大储市场,补齐产品线业务版图。在合作宽度方面,目前,盛弘已在缅甸、印尼、泰国和非洲等多个国家及地区展开储能方案,未来公司将进一步加强新兴市场的拓展。此外,公司将在现有电网侧和用户侧储能项目的基础上积极参与电网侧项目,研发更适用于电网侧储能的产品和技术,力求抓住不同市场机遇,加强业务稳健性。
关税事件影响有限,多元化布局降低政策风险。公司2024 年海外收入4.38亿元,占比14.41%,其中直接出口美国的营业收入约为5600 万元左右,仅占公司整体收入的1-2%,美国对等关税事件对公司业务影响有限。且公司已与位于马来西亚的专业代工厂就在马来西亚当地委托生产相关产品达成合作意向,目前进展顺利,预计2025 年5 月底可做好生产准备。公司通过提前准备、多元布局,以应对不确定性的政策。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电能质量设备的领先企业,成功转型发力储能和充电桩业务,在技术、产品、客户等各方面全面拓展,并积极推动海外业务同步扩张。
考虑到电能质量管理需求起量和充电桩行业景气度持续向好,公司业绩有望持续稳健增长,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9.97/50.32/61.64亿元,同比增长31.64%/25.91%/22.47%;归母净利润5.58/6.85/8.22 亿元,同比增速为29.97%/22.79%/20.04%,EPS 分别为1.79/2.20/2.64 元,对应PE 为16/13/11 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储能需求不及预期风险;海外业务扩张不及预期风险。
□.于.夕.朦./.何.文.雯./.张.靖.苗./.于.振.洋 .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中财网版权所有(C) HTTP://WWW.CF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