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港湾(605598):业绩短期承压 卫星钙钛矿前景可期

时间:2025年05月05日 中财网
核心观点


  2024 年公司实现营收13.0 亿元,同比增长1.5%,实现归母净利润9252 万元,同比降低46.9%。增收不增利主要原因在于成本与费用的上升,毛利率较上年下降4.7 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和研发费用率均较上年增加1.4 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收入与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29.3%和34.3%,毛利率较去年同期下降11.5个百分点,但信用减值转回较多,故扣非净利润增速较高。受益于东南亚和中东基建高景气,公司全年新签订单20.5 亿元,同比增长93%。公司抢抓商业航天发展机遇,已成功发射5 颗搭载公司钙钛矿材料卫星,先发优势明显,未来有望成为业绩增长新动能。


  事件


  公司发布2024 年年报及2025 年一季报,2024 年公司实现营收13.0 亿元,同比增长1.5%,实现归母净利润9252 万元,同比降低46.9%;2025 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3.7 亿元,同比增长29.3%,实现归母净利润3570 万元,同比增长18.6%。


  简评


  成本费用上升致短期业绩承压。2024 年公司实现营收13.0 亿元,同比增长1.5%,实现归母净利润9252 万元,同比降低46.9%。


  公司增收不增利主要原因包括,1)毛利率下降,公司2024 年毛利率为29.6%,较上年下降4.7 个百分点,影响毛利约0.6 亿元。


  主要系国内项目下降较多,境内业务毛利率较上年降低26.7 个百分点;2)管理费用率和研发投入增加,2024 年研发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均较上年增加1.4 个百分点,两项费用合计2.3 亿元,较上年增加0.4 亿元。主要系境外业务增长导致管理成本增加、新能源板块投入加大导致研发费用增加。


  一季度减值转回推动扣非净利润高增。2025 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3.7 亿元,同比增长29.3%,归母净利润3570 万元,同比增长18.6%,扣非净利润3889 万元,同比增长34.3%。一季度毛利率较去年同期下降11.5 个百分点,但扣非净利润增速仍高于收入增速,主要系一季度应收账款收回带来信用减值损失转回,一季度信用减值实现收益1511 万元,去年同期为损失408 万元。


  新签订单高增。受益于东南亚和中东等地区基建景气度较高以及公司积极的出海战略,2024 年公司新签订单72 个,合计金额20.5亿元,同比增长93.3%。全年在建项目中83%位于境外,东南亚占比70.2%,中东占比12.6%。公司年末在手订单为14.1 亿元,较2023年底增加3.5 亿元,在手订单充裕。


  钙钛矿电池有望成为业绩增长新动能。公司抢抓商业航天发展机遇,积极布局卫星能源系统领域,所研发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已创新地应用于商业航天卫星及大型固定翼无人机项目。截至目前,公司已成功发射5 颗搭载钙钛矿材料卫星,能源系统产品已助力15 颗卫星成功发射,40 余套卫星电源系统及太阳帆板与结构机构在轨稳定运行,先发优势明显。


  维持买入评级与目标价不变。公司在手订单充裕,卫星钙钛矿业务有望受益商业航天市场规模扩张。我们预测公司2025-2027 年EPS 分别为0.87/1.19/1.45 元(原预测2025-2026 年EPS 为1.16/1.44 元)。维持买入评级与目标价32.48 元不变。


  风险分析


  1、地缘政治风险。公司主要业务收入来自海外,项目遍布东南亚、南亚、中东、南美等众多地区,当前海外地缘政治风险仍在,中东等热点地区国别冲突风险上升,同时大选结果未定,对海外局势影响仍存变数。


  2、海外基建投资不及预期。“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基建投资需求上升,但项目落地情况或受到海外经济增长不及预期和资金层面影响,导致基建投资进度不及预期。


  3、汇率波动风险。公司主要收入来自海外地区,境外子公司和项目均以当地法定货币为记账本位币并持有一定的外币资产和负债。如果未来公司境外经营所在地法定货币的汇率产生重大变化,将对汇兑损益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公司经营业绩。


  4、新业务成长不及预期风险。公司提前布局钙钛矿产业,申请多项空间太阳能电池相关专利并设立控股子公司,作为新业务新技术存在业务成长不达预期的风险。
□.竺.劲./.曹.恒.宇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中财网版权所有(C) HTTP://WWW.CF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