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的谐波(688017):业绩符合预期 深化工业及具身智能机器人布局

时间:2025年05月06日 中财网
核心观点


公司2024 年和2025Q1 业绩符合我们预期。2024 年,公司在谐波减速器领域的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已完成年产50 万台精密减速器的扩产项目的相关智能化产线的建设调试工作和达产工作;机电一体化旋转执行器经过多年的研发和市场培育,已经初具规模并形成一定的行业领导地位;电液伺服、行星滚柱丝杠等直线传动机构实现了重点行业的小批量供应。2025 年,公司将重点布局工业机器人及具身智能机器人核心零部件领域,巩固谐波减速器、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市场领先地位,同时加速行星滚柱丝杠等新技术的产业化应用,构建全场景精密传动解决方案。


事件


①公司发布2024 年年度报告,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87 亿元,同比增长8.77%,归母净利润0.56 亿元,同比下降33.26%;其中第四季度实现营收1.11 亿元,同比增长9.10%,归母净利润-0.03亿元,同比转亏。


②公司发布2025 年第一季度报告,2025Q1 实现营业收入0.98 亿元,同比增长19.65%,归母净利润0.20 亿元,同比增长0.66%。


简评


营收稳健增长,业绩符合预期


2024 年公司谐波减速器及机电一体化执行器销量增加,驱动营业收入实现稳健增长;两款产品全年分别销售24.65 万台、7076 台,销量同比分别增长16.56%、24.16%。分产品来看,2024 年公司谐波减速器及金属件、机电一体化产品、智能自动化装备三大业务板块分别实现收入3.25、0.53、0.046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6%、56.74%、97.88%,毛利率分别为36.13%、41.14%、50.86%,同比分别-5.03pct、+0.11pct、+63.42pct。


2024 年公司实现综合毛利率37.54%,同比下降3.60pct,影响毛利率的营业成本增加较多,主要系公司制造费用折旧摊销增加所致。2024 年公司期间费用率合计为21.74%,同比上升5.40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3.34%、5.67%、12.80%、-0.07%,同比分别+0.28pct、-0.51pct、-0.79pct、+6.42pct。从净利润端来看,2024 年归母净利润下滑主要系现金管理收益减少以及当期确认其他收益的财政补助金额减少,另一方面新产品持续研发投入、海外市场开拓销售费用增加所致。


2025Q1 公司收入增长19.65%、归母净利润增长0.66%,整体表现符合我们预期。2025Q1 综合毛利率为34.06%,同比下降8.49pct,我们判断主要与市场价格竞争激烈以及折旧上升有关。Q1 期间费用率为21.09%,同比下降1.15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44%、6.32%、12.02%、0.31%,同比分别-0.35pct、+0.19pct、-3.68pct、+2.69pct。归母净利率为20.66%,同比下降3.90pct。


聚焦核心主业,深化工业机器人及具身智能机器人布局2024 年公司在谐波减速器领域的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产品竞争力显著增强,已完成年产50 万台精密减速器的扩产项目的相关智能化产线的建设调试工作和达产工作,计划于2025 年实现产能的稳步爬坡;机电一体化旋转执行器经过多年的研发和市场培育,已经初具规模并形成一定的行业领导地位;电液伺服、行星滚柱丝杠等直线传动机构实现了重点行业的小批量供应。


2025 年,公司将重点布局工业机器人及具身智能机器人核心零部件领域,巩固谐波减速器、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市场领先地位,同时加速行星滚柱丝杠等新技术的产业化应用,构建全场景精密传动解决方案。在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公司将针对人形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新兴市场,加强高扭矩密度、轻量化传动部件的研发,突破高动态响应、低噪音、高能效等关键技术,抢占具身智能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制高点。此外,在新兴应用场景方面,公司将依托行星滚柱丝杠技术优势,拓展人形机器人、高端装备、汽车、医疗设备等领域的增量市场。同时,公司将持续优化行星滚柱丝杠设计及制造工艺,突破高精度、大承载、长寿命技术瓶颈,完善批量化生产体系,推动其在工业机器人关节模组、具身智能机器人线性驱动等场景的规模化应用,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25-2027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80、6.14、8.03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93%、27.84%、30.7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88、1.22、1.66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6.86%、38.56%、35.80%,对应PE 分别为306.62、221.29、162.95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分析


①制造业景气度下滑风险:公司经营业绩受到宏观经济、产业政策、下游行业投资周期、市场竞争、技术研发、市场拓展等多个方面的影响。如果未来下游行业需求低迷或增速停滞,可能会影响公司收入增速。


②工业机器人行业竞争格局恶化的风险:目前工业机器人行业国产谐波减速机供应商数量增加,如果公司在工业机器人行业的供应份额出现下降,同时数控机床、人形机器人等新市场尚未放量,公司可能出现业绩增速放缓以及盈利能力下降的风险。


③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落地低于预期的风险:人形机器人研发及落地仍然面临较多的困难和不确定性,若其产业化进度不及预期,或将影响未来公司预期业绩表现。
□.吕.娟./.籍.星.博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中财网版权所有(C) HTTP://WWW.CF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