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特瑞(835185)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海外负极产能率先投产 积极布局固态电池新技术方向

时间:2025年05月18日 中财网
核心观点


  公司2024 年负极共计出货超过43 万吨,同比+19%,增速略低于行业主要系海外需求放缓,24Q4 预计出货12.22 万吨,25Q1 出货环比持平。预计公司负极板块24 年经营性吨利约2800 元,预计24Q4/25Q1 经营性单吨盈利分别约为2900/1700 元,Q1 盈利下滑系①Q1 汇兑损失影响6000-7000 万元,单吨盈利预计影响500-600 元;②海外竞争压力较大,部分海外客户价格略有下调;③3 月下旬开始石油焦涨价影响公司业绩。


  固态电池领域率先建立了干法与湿法工艺并行的固态电解质产线,年产能突破百吨级,服务于动力、3C 等领域客户,并已实现出货。


  事件


  公司2024 年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142.4/9.3/9.1亿元,同比-43%/-44%/-42%;


  其中24Q4 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39.7/2.6/2.3 亿元,同比-17%/-10%/-17%,环比+23%/+45%/+62%。


  公司25Q1 实现营收/归母/扣非33.9/1.8/1.6 亿元,同比-4%/-19%/-36%,环比-15%/-32%/-30%。


  简评


  负极:


  1)量:2024 年共计出货超过43 万吨,同比+19%,增速略低于行业主要系海外需求放缓,24Q4 预计出货12.22 万吨,25Q1出货环比持平;


  2)盈利:预计公司负极板块24 年经营性吨利约2800 元,预计24Q4/25Q1 经营性单吨盈利分别约为2900/1700 元,Q1 盈利下滑系①Q1 汇兑损失影响预计6000-7000 万元,单吨盈利预计影响500-600 元;②海外竞争压力较大,部分海外客户价格略有下调;③3 月下旬开始石油焦涨价影响公司业绩3)展望:公司已投产负极材料产能为 57.5 万吨/年,公司海外产能持续扩张,印尼8 万吨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逐步投产;海外产能落地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出货量、全球市占率及盈利水平。


  正极:


  1) 产能:2024 年公司已投产正极材料产能为6.3 万吨/年,常州贝特瑞2 万吨高镍正极项目预计于2024 年陆续建成投产。海外方面推进摩洛哥投资建设年产5 万吨锂电池正极项目。


  2)销量:24 年正极材料销量同比下滑至约2 万吨,主要受到终端客户价量齐跌的影响,预计24Q4/25Q1 出货0.8/0.3 万吨,环比下降主要系Q4 海外客户应对政策不确定性季度性累库拉动出货,Q1 出货恢复至24Q2-Q3 水平


3)盈利:我们测算24Q4/25Q1 经营性单吨盈利由盈亏平衡转向单吨亏损,主要受稼动率较低影响


  新技术方向:


  1) 公司在固态电池材料领域,在氧化物固态电解质、聚合物固态电解质及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三大技术路径上全面布局,率先建立了干法与湿法工艺并行的固态电解质产线,年产能突破百吨级,服务于动力、3C 等领域客户,并已实现出货;同时,公司开发出多款新型固态电解质材料,其中低成本、高离子电导率的磷酸钛铝锂氧化物固态电解质已实现吨级出货。


  2) 在硅基负极材料领域,公司硅碳负极材料已开发第六代产品,比容量达到2,000mAh/g 以上,硅氧负极已完成多款氧化亚硅产品技术开发和量产工作,比容量达1,500mAh/g 以上。


  3) 在快充负极材料领域,公司创新推出T 石墨负极产品,兼具6C 快充能力、超长循环寿命及高低温性能优势,已向客户送样并获得客户高度认可。


  4) 在氢能与钠离子电池材料领域,公司凭借自主研发能力,推出了燃料电池扩散层、催化层多款关键材料,并已成功实现在氢燃料电池膜电极上的商业化应用;公司在钠离子电池正负极领域均有布局,具备了量产供货条件,目前新推出的BNS-O3B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比容量可达150mAh/g,压实密度大于3.4g/cc,材料性能与稳定性显著提升。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5、2026、2027 年归母净利润8.1、10.0、12.1 亿元,对应PE 为28、22、18 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分析


  1) 下游新能源汽车产销不及预期:销量端可能受到出口限制、需求疲软等影响而不及预期;产量端可能受到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限电等影响不及预期,进而影响公司相关业务出货量及盈利能力。


  2) 原材料价格下跌超预期:原材料价格不稳定性一方面导致下游买涨不买跌情绪,对于终端需求有一定影响,与此同时价格波动对于公司短期业绩有扰动。


  3) 公司重点项目推进不及预期:公司作为新能源赛道参与者,重点项目的推进是支撑营收和利润的关键,也是公司成长性的反映,重点项目推进不及预期将影响当期和远期业绩。
□.许.琳./.屈.文.敏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中财网版权所有(C) HTTP://WWW.CF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