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川技术(300124):新能源汽车业务高增 重点布局人形机器人赛道

时间:2025年05月20日 中财网
事件描述


  公司披露2024 年报和2025 年一季报。2024 年实现营业收入370.41 亿元,同比+21.77%;归母净利润42.85 亿元,同比-9.6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40.36 亿元,同比-0.87%。24Q4 营业收入116.44 亿元,同比+13.06%;归母净利润9.32 亿元,同比-34.5%。25Q1 营业收入89.78 亿元,同比+38.28%;归母净利润13.23 亿元,同比+63.08%。


  2025 年度经营目标: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0%-30%,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25%。


  事件点评


  收入增长主要受益于新能源汽车业务放量,盈利下滑主要是因为产品结构、竞争加剧等。2024 年,分业务来看,公司新能源汽车&轨交业务收入166.42亿元/yoy+67.76% , 收入贡献44.93%/yoy+12.32pct , 毛利率17.12%/yoy+0.57pct;通用自动化业务收入152.43 亿元/yoy+1.36%,收入贡献为41.15%,毛利率42.03%/yoy-1.93pct;智慧电梯业务收入49.39 亿元/yoy-6.65%,收入贡献13.34%,毛利率25.86%/yoy-2.88pct。分区域来看,公司海外业务总收入20.39 亿元/yoy+17.22%,收入贡献约5.51%。


  通用自动化业务龙头地位稳固,细分产品表现分化,积极布局流程工业领域。(1)从市场份额来看:公司通用伺服系统国内份额约28.3%,位居第一;低压变频器产品(含电梯专用变频器)国内份额约18.6%,位居第一;中高压变频器国内份额约18.6%,位居第一;小型PLC 产品国内份额约14.3%,位居第二,位列内资品牌第一;工业机器人产品销量国内份额约8.8%,位居第三,其中SCARA 机器人产品销量国内份额约27.3%,位居第一。(2)从产品收入来看:工业机器人相关收入约11 亿元/同比+38%,通用伺服、通用变频器、PLC&HMI 收入分别约为56/52/13 亿元,同比-7%/持平/-19%,对比而言,工业机器人毛利率相对较低,导致通用自动化业务整体毛利率下降。(3)发力流程工业:公司正在补强在数字化、大型PLC 领域的能力,将受益于流程工业国产化趋势。2025 年,公司通用自动化业务目标在10%-30%,预期流程工业业务的增长高于自动化业务整体板块。


  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领军企业,积极推动联合动力的境内上市进程。


  2024 年,公司新能源汽车业务实现销售收入约160 亿元,同比增长约70%。


  从市场份额来看,公司新能源乘用车电机控制器产品国内份额10.7%,排名第二,第三方供应商中排名第一;新能源乘用车电驱总成国内份额6.3%,排名第四;新能源乘用车定子装机量在中国市场的份额10.5%,排名第二;  新能源乘用车OBC 产品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为4.5%,排名第八。2024 年12月31 日,联合动力的上市申请已获深交所正式受理。


  高度重视人形机器人业务,具备核心零部件研发制造和场景理解优势。


  (1)核心零部件:研发出高性能关节部件样机,涵盖低压高功率驱动器、无框力矩电机及模组、行星滚柱丝杠等。在内部测试中,低压高功率驱动器和无框力矩电机等样机产品的性能表现超出预期;行星滚柱丝杠方面,完成了样机设计,并积累了螺纹磨削等相关工艺路线以及多体动力学仿真方法。


  (2)聚焦工业领域:探索具身智能机器人场景化的解决方案,与部分通用人形机器人整机厂以及工业客户建立了积极的沟通,得到比较积极的反馈与后续试机的意愿。


  投资建议


  公司当前已形成工业自动化和新能源汽车业务双支柱格局。作为国内工业自动化行业龙头,公司在高端场景和流程工业市占率仍有望继续提升;新能源汽车业务上,联合动力在海外市场开拓、盈利水平改善等仍有空间;基于新一轮战略规划,我们认为公司有望凭借核心技术积累以及场景理解优势,在中长期将人形机器人业务打造成为第三增长极。


  预计公司2025-2027 年EPS 分别为1.98/2.41/2.79,对应公司5 月19日收盘价68.30 元,2025-2027 年PE 分别为34.5/28.4/24.5,首次覆盖给予“增持-A”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波动带来的经营风险:公司作下游行业众多,这些行业与宏观经济、固定资产投资、出口等因素密切相关。宏观经济波动、国际贸易形势变化等因素都会影响公司相关产品的市场需求与业绩。


  房地产市场低迷带来的电梯行业需求下滑的风险:由于公司电梯行业产品的销售收入占比较高,当房地产市场出现下滑时,公司在电梯行业的销售收入和利润将受到较大影响。


  市场竞争加剧导致的风险: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产品毛利率普遍偏低,企业盈利水平低下。若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则会影响公司新能源汽车业务的经营质量与盈利水平。


  核心技术和人才不足导致公司竞争优势下降的风险:公司在工业软件、控制层等核心技术上,仍然落后于国际主流品牌。如果公司未来在技术研发方面不能吸引和培养更加优秀的技术人才,将会削弱公司的竞争力。
□.姚.健./.徐.风    .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中财网版权所有(C) HTTP://WWW.CF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