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川技术(300124):新能源业务高增 工控稳健 AI+机器人战略布局打开成长空间

时间:2025年05月29日 中财网
事件1:公司发布2024 年年度报告。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0.41 亿元,同比+21.77%;归母净利润42.85 亿元,同比-9.62%;扣非净利润40.36 亿元,同比-0.87%; 毛利率28.70%,同比-4.85pct;净利率11.73%, 同比-3.97pct。其中2024Q4 实现营业收入116.44 亿元,同比+13.06%;归母净利润9.32 亿元,同比-34.50%;扣非净利润9.01 亿元,同比-12.09%;毛利率23.65%,同比-5.54pct,环比-6.04pct;净利率8.00%,同比-5.89pct,环比-5.75pct。


  事件2:公司发布2025 年一季报。2025Q1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9.78 亿元,同比+38.28%;归母净利润13.23 亿元,同比+63.08%;扣非净利润12.34亿元,同比+55.87%;毛利率30.98%,同比-3.65pct,环比+7.33%;净利率14.96%,同比+2.28pct,环比+6.96%。


  25Q1 业绩改善明显,归母净利同比涨超63%。2024 年受市场竞争加剧、股权类投资项目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比下降影响,公司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和投资收益同比下降、盈利能力下滑。但25Q1 明显改善,净利率同环比均提升,归母净利同比涨超63%,其中25Q1 投资净收益1.73 亿元,同比+1.55 亿元。


  毛利率同比仍有所下滑主要是由于相对低毛利率的新能源业务的高速增长带动整体产品结构变动,但环比改善明显。从费用率来看,2025Q1 公司期间费用率17.85%, 同比-5.76pct, 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3.63%/4.47%/9.91%/-0.17%, 同比-2.88pct/-0.73pct/-2.20pct/+0.05pct,费用管控成效显著。


  通用自动化:龙头优势助力结构性机会把握,25Q1 业务修复明显。2024 年制造业资本开支下滑,工业自动化市场需求承压,根据睿工业统计,2024 年中国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2859 亿元,同比-1.7%。在此背景下,公司凭借技术优势与行业渗透逆势突围,通用伺服系统/低压变频器/中高压变频器/SCARA机器人在中国的份额分别达28.3%/18.6%/18.6%/27.3%,稳居国产TOP1,进一步保证业务2024 年平稳运行,实现收入约152 亿,同比+1%。分下游行业来看,除光伏、锂电以外,行业整体订单实现了约20%增长。这主要得益于公司深挖下游行业结构性增长机会。例如:公司挖掘流程工业、国央企国产化替代机会,并凭借突出的解决方案优势,抓住纺织、注塑机、机床、工程机  械等结构性增长机会。此外还与食品饮料/玻璃/印刷包装等多个行业的TOP客户达成战略合作。2025Q1,公司通用自动化业务取得明显修复,实现收入约41 亿元,同比+29%。其中,通用变频器产品/通用伺服系统/PLC&HMI/工业机器人(含精密机械)分别实现收入12.8 亿元/17.2 亿元/4.2 亿元/2.6 亿元。


  2025 年公司将继续紧抓下游结构性增长及大规模设备更新带来的机会,持续提升市场份额。


  新能源车:政策&技术驱动行业需求强劲,业绩持续高速增长。公司新能源车业务24 年实现收入160 亿元,同比+70%,首次超越通用自动化成为第一大收入来源。2025Q1 实现收入39 亿元,同比+66%,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这得益于乘用车战略客户定点车型SOP 放量以及商用车业务新平台的批量销售。目前,公司已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的领军企业,并且核心新能源车产品市场份额均进一步提升。据 NE 时代统计,2024 年公司新能源乘用车电机控制器产品/电驱总成/定子装机量/ OBC 产品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分别已达到约10.7%/6.3%/10.5%/4.5%,分别排名第二/第四/第二/第八。从整个行业来看,在政策支持与技术升级双轮驱动下,新能源车市场亦保持强劲增长态势,根据中汽协数据,2024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1288.8 万辆/1286.6 万辆,同比+34.4%/35.5%,且中国新能源车渗透率进一步提升,达40.9%。我们认为,2025 年新能源车市场延续高增长态势,伴随着渗透率的进一步提升,公司新能源汽车业务全年有望保持快速发展。


  电梯:海外增量对冲国内压力,智能化服务赋能存量市场。2024 年公司智慧电梯2024 年实现收入49 亿元,同比-7%,这主要是受到房地产市场持续走弱影响,电梯行业市场需求仍显低迷。25Q1 公司电梯业务实现收入9.6 亿元,同比+2%,同比转正。公司持续采取积极的拓展策略应对不利的市场环境。


  一方面,公司瞄准海外市场替代的广阔空间,持续开拓海外业务,实现新兴市场收入较好增长,而匈牙利工厂投产对海外业务拓展起到进一步助力;另一方面,公司持续探索电梯存量市场的机会点及商业模式,提升配件业务产值、打造电梯智能化技术平台、建设数字化样板点,实现后服务市场收入快速增长。


  AI+机器人:积极进行战略布局,技术协同构建第二增长曲线。公司依托伺服驱动、丝杠导轨等技术积累,加速布局人形机器人及工业AI。在内部测试中,低压高功率驱动器和无框力矩电机等样机产品的性能表现超出预期;行星滚柱丝杠方面,完成了样机设计,并积累了螺纹磨削等相关工艺路线以及多体动力学仿真方法。2025 年公司将继续加大对AI+机器人的投入,AI 方面将重点打磨AI 与产品或解决方案结合时的关键竞争力,推动内部提效与商业增收并进。


  机器人方面,公司将持续开展小脑领域的研发工作,并将零部件产品推向市场,凭借公司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优势,持续构建人形机器人零部件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依托公司对工业场景的深刻理解,开发具身智能解决方案。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工控龙头,短期受益制造业复苏及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长期AI+机器人战略打开成长空间。预计公司2025-2027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58.75/558.80/661.28 亿元,同比增长23.85%/21.81%/18.34%;归母净利润52.73/62.38/71.85 亿元,同比增速为23.05%/18.30%/15.17%,EPS 分别为1.96/2.31/2.67 元,对应PE 为34/29/25 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市场拓展不及预期风险;房地产低迷致电梯需求下滑风险;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国际形势和汇率波动风险。
□.何.文.雯./.张.靖.苗    .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中财网版权所有(C) HTTP://WWW.CF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