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威高骨科(688161)业绩预告 | 截止日期 | 预测指标 | 业绩变动 | 预测数值(元) | 业绩变动原因 | 预告类型 | 上年同期值(元) | 公告日期 | 2024-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4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19,100万元至23,1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77.02%至114.09%,同比上年增长8,310.24万元至12,310.24万元。 | 1.91亿~2.31亿 | 2024年骨科耗材带量采购全面执行进入平稳期,公司积极执行带量采购政策,主动调整经营策略,重新规划产品线、优化成本控制、强化与医疗机构的合作关系,以及探索多元化市场渠道,最大限度提高市场份额和客户覆盖率,实现业绩增长。公司持续推进销售模式转型,打造聚焦关键术式的协同销售能力,不断提升临床服务能力;实施大客户策略,增加终端客户粘性,提高客户覆盖率;同时,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引领临床术式的改变,促进产品协同销售,提高产品毛利率和市场份额。公司新产线和新市场快速发展,人工骨、运动医学、脊柱微创等新业务产线稳步推进,为新业务布局打下坚实基础;海外产品注册全面启动并落地,通过市场学术推广,逐步提高国际品牌影响力。公司加强精细化绩效管理,合理规划市场费用的投入,通过优化营销架构和人员结构、渠道整合、市场费用精细化管理,有效降低销售费用率。重新梳理渠道库存,并对自建库、寄售库及第三方物流平台库存进行系统管理,提高供应链响应速度,大幅提高产品周转效率。2025年,公司将持续推进骨科创新领域的发展布局,加大重点产品的研发投入,通过自主研发和外延式并购,不断拓展夯实骨科创新产品矩阵;持续提高销售组织的专业水平,进一步提升协同销售能力;加快海外业务拓展,针对海外空白市场、战略市场,多种策略同步推进,提高国际品牌影响力,提升市场份额。 | 预增 | 1.08亿 | 2025-01-22 | 2024-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4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20,000万元至24,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78.07%至113.68%,同比上年增长8,768.5万元至12,768.5万元。 | 2.00亿~2.40亿 | 2024年骨科耗材带量采购全面执行进入平稳期,公司积极执行带量采购政策,主动调整经营策略,重新规划产品线、优化成本控制、强化与医疗机构的合作关系,以及探索多元化市场渠道,最大限度提高市场份额和客户覆盖率,实现业绩增长。公司持续推进销售模式转型,打造聚焦关键术式的协同销售能力,不断提升临床服务能力;实施大客户策略,增加终端客户粘性,提高客户覆盖率;同时,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引领临床术式的改变,促进产品协同销售,提高产品毛利率和市场份额。公司新产线和新市场快速发展,人工骨、运动医学、脊柱微创等新业务产线稳步推进,为新业务布局打下坚实基础;海外产品注册全面启动并落地,通过市场学术推广,逐步提高国际品牌影响力。公司加强精细化绩效管理,合理规划市场费用的投入,通过优化营销架构和人员结构、渠道整合、市场费用精细化管理,有效降低销售费用率。重新梳理渠道库存,并对自建库、寄售库及第三方物流平台库存进行系统管理,提高供应链响应速度,大幅提高产品周转效率。2025年,公司将持续推进骨科创新领域的发展布局,加大重点产品的研发投入,通过自主研发和外延式并购,不断拓展夯实骨科创新产品矩阵;持续提高销售组织的专业水平,进一步提升协同销售能力;加快海外业务拓展,针对海外空白市场、战略市场,多种策略同步推进,提高国际品牌影响力,提升市场份额。 | 预增 | 1.12亿 | 2025-01-22 | 2023-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3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8,200万元至11,2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78.97%至84.61%,同比上年降低42,068.67万元至45,068.67万元。 | 8200.00万~1.12亿 | 2023年,受到国家骨科高值耗材带量采购落地实施的影响,公司产品销售价格大幅下降,导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及毛利率同比下降较多。其次,受集采降价影响,公司本着谨慎性原则计提的存货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增加较多。另外,公司不断开拓新产品和新领域,研发费用同比增加较多。2023年,公司立足于“改变传统手术方案、改善治疗效果、利于患者疾病恢复”进行创新突破,在泛骨科赛道的业务范围和产品种类进一步丰富。集采产品方面,保持头部领先优势,扩大国产替代的发展机会,继续保持产品的改良和更新,提升临床使用效果,增加客户体验和临床满意度。同时推动精益生产,降本增效,保持足够的市场竞争力。2024年,可吸收锚钉、PEEK颅骨修补板、3D打印髋臼杯/融合器、涂层融合器、关节骨水泥等新产品将陆续上市。非集采产品方面,发挥渠道覆盖优势,结合多产线多品牌策略,推动术式组合,带动非集采产品的挂网入院,提升整体产线毛利率水平。同时注重研发规划,紧跟国际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椎体支架、翻修陶瓷球头、单髁等非集采产品在2023年底已取证,囊袋、外架HA喷涂钉等产品预计在2024年取证,新产品的上市将进一步丰富公司产品术式组合。新领域方面,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和外延式并购,不断拓展丰富脊柱微创和关节镜领域的布局。2023年,公司通过收购取得腰间盘穿刺针、等离子手术电极和能量平台等产品注册证,扩展脊柱微创领域。目前公司已完成脊柱内镜和关节镜系统研发、全国产注册和量产上市,涵盖光学硬镜、高值器械、摄录成像设备、多种能量平台设备和耗材等,产品品质对标进口同类产品,生产国产化率超过80%。公司的目标是实现骨科内镜领域器械、设备和耗材的全面国产替代,持续研发定制化内植物,完成定制注册,进一步布局非集采产品;整合脊柱微创和运动医学器械和内植物产品线,打造全脊柱微创疗法解决方案和关节镜疗法解决方案。2024年,公司将进一步推进销售模式转型,加强精细化绩效管理,全面提升产品市场占有率;加大对脊柱、创伤、关节、运动医学、骨修复材料、组织修复材料等重点发展产线的研发投入,同时进一步加快对于新材料、新术式、3D打印、有源医疗器械、骨科康复、疼痛管理、骨科机器人等战略布局项目的推进速度;持续推进生产端数字化转型和降本增效,使生产端透明化、可视化,实现快速交付预期;建立敏捷、高效的组织体系,简化业务模式和内部流程,提升全员人效和人均产值,打造具备持续创新能力和高效运营能力的骨科医疗器械民族品牌。 | 预减 | 5.33亿 | 2024-01-31 | 2023-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3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9,000万元至12,0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77.95%至83.46%,同比上年降低42,420.58万元至45,420.58万元。 | 9000.00万~1.20亿 | 2023年,受到国家骨科高值耗材带量采购落地实施的影响,公司产品销售价格大幅下降,导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及毛利率同比下降较多。其次,受集采降价影响,公司本着谨慎性原则计提的存货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增加较多。另外,公司不断开拓新产品和新领域,研发费用同比增加较多。2023年,公司立足于“改变传统手术方案、改善治疗效果、利于患者疾病恢复”进行创新突破,在泛骨科赛道的业务范围和产品种类进一步丰富。集采产品方面,保持头部领先优势,扩大国产替代的发展机会,继续保持产品的改良和更新,提升临床使用效果,增加客户体验和临床满意度。同时推动精益生产,降本增效,保持足够的市场竞争力。2024年,可吸收锚钉、PEEK颅骨修补板、3D打印髋臼杯/融合器、涂层融合器、关节骨水泥等新产品将陆续上市。非集采产品方面,发挥渠道覆盖优势,结合多产线多品牌策略,推动术式组合,带动非集采产品的挂网入院,提升整体产线毛利率水平。同时注重研发规划,紧跟国际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椎体支架、翻修陶瓷球头、单髁等非集采产品在2023年底已取证,囊袋、外架HA喷涂钉等产品预计在2024年取证,新产品的上市将进一步丰富公司产品术式组合。新领域方面,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和外延式并购,不断拓展丰富脊柱微创和关节镜领域的布局。2023年,公司通过收购取得腰间盘穿刺针、等离子手术电极和能量平台等产品注册证,扩展脊柱微创领域。目前公司已完成脊柱内镜和关节镜系统研发、全国产注册和量产上市,涵盖光学硬镜、高值器械、摄录成像设备、多种能量平台设备和耗材等,产品品质对标进口同类产品,生产国产化率超过80%。公司的目标是实现骨科内镜领域器械、设备和耗材的全面国产替代,持续研发定制化内植物,完成定制注册,进一步布局非集采产品;整合脊柱微创和运动医学器械和内植物产品线,打造全脊柱微创疗法解决方案和关节镜疗法解决方案。2024年,公司将进一步推进销售模式转型,加强精细化绩效管理,全面提升产品市场占有率;加大对脊柱、创伤、关节、运动医学、骨修复材料、组织修复材料等重点发展产线的研发投入,同时进一步加快对于新材料、新术式、3D打印、有源医疗器械、骨科康复、疼痛管理、骨科机器人等战略布局项目的推进速度;持续推进生产端数字化转型和降本增效,使生产端透明化、可视化,实现快速交付预期;建立敏捷、高效的组织体系,简化业务模式和内部流程,提升全员人效和人均产值,打造具备持续创新能力和高效运营能力的骨科医疗器械民族品牌。 | 预减 | 5.44亿 | 2024-01-31 | 2021-06-30 | 营业收入 | 预计2021年1-6月营业收入:108,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29.81%。 | 10.80亿 | -- | 略增 | 8.32亿 | 2021-06-29 | 2021-06-3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1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32,5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30.07%。 | 3.25亿 | -- | 略增 | 2.50亿 | 2021-06-29 | 2021-03-31 | 营业收入 | 预计2021年1-3月营业收入约:37,7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29.93%左右。 | 3.77亿 | -- | 略增 | 2.87亿 | 2021-04-23 | 2021-03-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1年1-3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约:11,7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68.26%左右。 | 1.17亿 | -- | 预增 | 5317.95万 | 2021-04-2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