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汇科技(688004)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5-06-30 | 信息来源 | 2025年中期报告 | 经营情况 |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5年上半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公司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在完善业务布局的基础上充分拓展思路,积极推进业务板块横向拓展,通过优化销售产品结构,加强预算管理,控制费用成本实现降本增效,虽然营业收入有所下滑,但整体业绩呈现向好态势。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120.35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9.45%;实现利润总额-1,603.35万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90.22万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均较上年同期实现亏损收窄,基本每股收益、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均同比改善。为保持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公司持续加大对人工智能产品的研发投入,2025年1-6月,公司研发费用投入为2,585.88万元,同比增加10.49%。 报告期内,公司坚持聚焦视听大数据领域,用“AI+”的战略视角,从用户需求出发,为各行业用户提供量身定制的AI应用方案,助力各行业实现智慧化升级。 在传媒安全领域,随着传媒行业内容形态的日益丰富,监管任务也变得愈发复杂。内容审核、音频检索、节目信号、内容监管、图像分析和内容分析、全国IPTV节目回传以及OTT网络视听监管等任务,海量信息的呈现对传统监管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进智能化成为必然选择。面对全流程监测监管的挑战,公司持续跟进行业新业态、新要求,不断打破传统监管模式,扩展监管维度,公司的全景驾驶舱融合广播电视、IPTV、网络视听等全媒体监管业务,实现了融媒监管一屏统揽,通过底层数据的融合挖掘,形成融媒指数、热度指数,站在全局角度对媒体传播情况进行客观量化评价,为用户分析决策提供更加直观的数据支撑。 公司基于积累的行业知识库和业务数据,创新引入大模型打造“慧问”AI智能体,利用大模型对话、检索、分析、生成等方面的强大能力和监测监管业务深度融合,服务知识问答、报警查询、报告生成、智能运维等业务场景,实现技术系统向业务助手的转型。同时,公司将“慧视”引入大模型,构建了大小模型融合的AI智能分析能力中台,在小模型基础上实现大小模型联动,利用大模型强大的理解、分析能力为内容审核赋能,全面智能化提升内容识别的精准度和分析的广度,拓展智能摘要、内容智能分析等能力,赋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审核业务,守护广电每一帧。 超高清是视频发展的大趋势,公司通过国产化改造、智慧化赋能重构了超高清端到端监测解决方案,在故障感知、定位、排除方面为超高清播出系统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持续为超高清产业发展提供博汇智慧。公司全域超高清监测驾驶舱,从音视频异态、技术质量、收视体验、运营情况等全维度对超高清节目进行监测分析,提升了系统运维感知能力。监测节目采集监测方面,公司已陆续完成了全线产品的国产化改造,包括各类超高清信号采集监测板卡、码流监测系统、多画面监测系统等。报告期内,公司立项了DisplayXC国产化超高清多画面监测系统,基于海光CPU+国产GPU提供的高质算力,提升了超高清监测能力,同时整合了图像层马赛克识别、疑似静帧场景识别、停播时段虚警规避等智能化监测手段,相较于前代产品在监测能力、监测精度、安全可靠方面都得到大幅提升。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传媒行业正处于创新的前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与挑战,个性化需求、互动参与和用户生成内容成为新趋势,推动传统大众化传播向分众化、精准化转变。同时,内容形态也在发生着深刻变革,碎片化、短视频、多媒体融合以及情感化社交传播成为主流。然而,随着传播环境的复杂性的增加,虚假信息与伦理问题引发监管关注,数据隐私保护成为新课题。报告期内,公司与北京瑞莱智慧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博汇科技将充分利用丰富的视听大数据和信息技术行业经验,与瑞莱智慧在人工智能安全、大模型智能体等方面的技术优势深度结合,围绕AIGC安全、大模型安全、行业大模型等展开深度合作,通过技术协同与资源共享,共同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业务及产品侧的深化和应用。此次战略合作将充分发挥双方在人工智能与视听信息技术领域的专业优势,为传媒、教育、政企等行业的智能化升级提供新动能,助力构建安全、智能、高效的数字化视听新生态,打造“AI+视听大数据”深度融合的创新标杆。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推进业务板块横向拓展。在智慧文旅领域,公司将广电的技术积累延伸应用到文旅产业,助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报告期内公司推出文旅爆款监测系统方案,围绕“培育、监测、优化”三大核心目标,深入智能化探索行业热点、热搜,深度监测辖区内重点IP的影响力,可以实现对文旅爆款产品全网传播量的动态监测和分析,探索挖掘文旅爆款热点。针对景区管理难题,公司将视频智能分析技术和无人机结合,打造了低空视频管理系统,能够对景区的低空视频数据进行高效管理,通过对低空视频数据的深度挖掘与分析,能够及时、精准地感知到景区内的客流状态,掌握景区设施的运行情况和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一旦景区内出现安全隐患或突发安全事件系统会立即发出预警。这些全面且实时的信息收集与反馈,能够帮助景区管理者提升应急响应效率,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运营策略,从而显著提升景区的管理水平与游客体验。 在应急广播方面,公司打造了一站式的应急广播播控、播发、监测解决方案。平台方面基于全国产化平台打造,提供信息接收管理、资源管控调度、播发控制、效果评估、运维管理等核心业务能力;终端方面,公司产品线覆盖音柱、收扩机、主动发布终端、适配器、高可信终端等多种形态,能够适应各种自然环境与信号传输条件;监测方面公司提供了集采集监测、智能分析、应急关停于一体的便携式终端监测盒,能够实现辖区内应急广播安全、秩序的全面监测。 在智慧教育领域,公司围绕着“教学空间、管理空间以及资源空间”三个切入点,不断深化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在教学空间方面,智慧教室历经物联化、互联化发展阶段,正迈向智能化发展的高级阶段,基于此公司研发了教室AI智能盒—X.BOX,通过融合“AI+数据分析+超高清+IOT”技术,构建教学空间智能体“小汇”,实现教学信息化设备、教学资源、课堂教学的全流程智能化管理,将传统教室升级为「可感知、能思考、主动服务」的智慧教学空间2.0。X.BOX打造的智慧教室具备自动上电、智能显控、智能巡检、诊断恢复、智能音量调节、语音交互、课堂即时分析等功能;智能体“小汇”自动处理设备操作,教师能够更专注于教学内容和学生互动,让老师从设备操控者变为教学主导者。能够帮助院校更好地落实相关政策要求,打造差异化智慧教学标杆,促进教学数字化转型,推动院校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数字化变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的竞争力。 在管理空间及资源空间方面,AI教学督导是公司教育产品线中重要的产品方向,已经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齐鲁理工大学等多个高校成功应用,获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报告期内,为了进一步增加产品竞争力,公司对AI教学督导解决方案进行了升级,打造“学道评课”。“学道评课”采用AI伴随评课模式,可按需对课堂进行全流程深度解析,精准匹配高校教学规律与评价需求,同时结合AI分析评价的课堂数据与教学督导的评价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生成完整的教学督导数据报告,以数据赋能教学质量管理闭环。 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教育现代化战略布局,助力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借助前沿技术创新教育模式,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报告期内,公司与北京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达成深度战略合作。博汇科技致力于融合AI+视听技术,赋能教育,并成功推出AI课堂质量分析系统、AI课堂实录等产品。北京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积累了超30万个优质的北大课堂教学媒体资源,一直在思考如何将课堂教学媒体资源用AI的技术利用起来,充分挖掘它们的价值,来赋能教学,于是北大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与博汇科技的合作顺势而成。此次战略合作依托公司自主研发的“学道”大模型、多模态数据分析等前沿AI技术,基于课堂视频资源的深入研究,穿透课堂教学表象,以“课堂教学图谱”和“教学思维链”来量化知识迁移行为、解析教学规律,打造教学资源数智工坊,实践以“优质教学资源的普惠化与再生产”为引擎的教育教学发展新模式。 在智能显控领域,面向指挥调度、教学研讨、运营监管、安防监控、展览展示等业务场景,围绕屏幕墙大屏的应用以及大型视听空间的信息化建设,公司打造了信息化视听的基座型产品线:“博汇画面云”。在继续夯实音视频的接入采集、编码转码、传输分发、大屏拼控、录制管理、调度呈现等核心处理能力基础之上,公司针对具体业务场景的技术特征,在双屏显控管理、8K视频支持、人工智能技术融入以及业务活动支撑能力融合等四个方面进行了产品的迭代研发。 目前,博汇画面云产品已多次助力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南京财经大学、金陵科技学院、青岛黄海学院、西京学院、北京市广电局、河北无线传媒、江西人防、湖北人防、四川人防、天津人防、山东人防等用户的信息化视听改造与新建项目。 非企业会计准则财务指标变动情况分析及展望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