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网 中财网股票行情
深城交(301091)经营总结
截止日期2023-12-31
信息来源2023年年度报告
经营情况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披露要求
  (一)交通系统升级的奇点已经到来
  1、新技术加速低空飞机、无人驾驶等新型交通方式的应用,将带来交通运输体系全方位变革 当前正处于第三次工业革命向第四次工业革命跨越的关键时期,5G-A、量子计算、人工智能、清洁能源技术、扩展现
  实等一系列颠覆性新技术加速了低空无人飞机、自动驾驶等新型交通方式的商用。电子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已实现从深圳到珠海试飞,预计2026年获取适航证后开启载人飞行,在粤港澳大湾区开设数百条航线和上千个起降点进行商业化运营;2020年以来,国家及 31省市纷纷发布政策,支持有条件的自动驾驶(L3)和高度自动驾驶(L4),推动智能汽车产业迈入 L3时代,2023年上半年,我国 L2级及以上辅助驾驶渗透率达到 42.4%,城市领航辅助驾驶(NOA)渗透率为 2%;2024年,两者渗透率将分别上升至 55%、10%。同时,与之配套的新能源技术飞速发展,全固态电池技术续航突破 1000公里长距离续航,为电动车的未来注入了强大动力。随着城镇化率和国内生产总值的持续增长,路面空间资源已无法承载快速增长的出行需求,全空间、全系统的协同发展是实现未来客货高效运输的关键路径。未来出行模式将更加多样化,亟需充分利用空中交通、地面交通、地下通道等全方位立体化城市空间资源,实现交通系统的高效联动。
  2、智能化、自主化成为中国及发达国家智慧交通科技创新的共同路径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交通领域科技创新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21-2035年)》提出一是大
  力推动深度融合的智慧交通建设,加快发展交通运输新型基础设施;二是提升交通装备关键技术自主化水平,部署了超高速商用飞机、超高速列车、飞行汽车等新型载运工具研发,以抢占前沿装备先机;三是推进运输服务与组织智能高效发展,提升旅客便捷顺畅联程运输和货物经济高效多式联运水平,增强城市交通拥堵综合治理技术能力。美国、欧洲、日本正在建立各自的以智能交通、自动驾驶为支撑的综合化未来交通系统架构,2023年美国交通运输部发布《加速 V2X部署计划:网联拯救生命(草案)》提出推动自主式交通系统研发,加速高速公路和城市信号交叉口的V2X部署,并推进多模式自动驾驶场景的应用落地;欧盟2021年 9月发布《自动驾驶技术路线图》要求布局网联、协作和自动化出行战略路线,重点推动跨欧洲运输网络的高速公路和走廊车路协同应用;日本2022年发布《自动驾驶关键技术及政策动向调查》,以 ETC2.0、先进型安全车辆为载体,以 V2X为重点路径,围绕高速公路场景,推进车路协同基础设施升级。在网联化方面,各国均在积极推动 MaaS顶层设计研究,包括需求精准识别、一体化路径规划等关键技术研发,并由点及面推广 MaaS应用。
  3、大模型与数字孪生结合,将加速城市治理自进化发展进程
  近年来人工智能发展突发猛进,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人工智能+”作为新的发展战略被正式提出,新一轮
  人工智能热潮加速向交通领域全场景渗透。以数字孪生技术构建城市虚拟底座,为未来城市开展多元共治、跨领域协同治理等提供了数字化智能治理手段,将 AI大模型的多模态数据分析能力与自进化能力与数字孪生结合,构建城市知识库与城市智能体,可以更有效解决城市规划、治理中复杂问题。从需求端来看,我国百万级人口规模的 338座大城市基本形成了广域分布的感控设备和集中计算平台,需要进一步融合人工智能技术突破“感-存-算-网-控”的实体化工具、平台和装备,实现实时敏捷计算和多模式管控,为城市交通治理提供更高效率、更低成本、更多维数据的新手段。
  4、交通系统的高质量建设与运营成为下阶段核心任务
  我国目前拥有世界最大规模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保障了全国 9亿城镇居民每天 20亿次城市出行和上亿吨城市物资运
  输,构筑了城市安全有序运行的大动脉和生命线。由于交通基础设施建成时间较为集中,在未来 10~15年进入重点养护维修的高峰期,设施呈现性能退化加速、养护规模加速的特征,交通基础设施的长效运营已成为影响基础设施成效发挥的主要因素。同时未来城市交通建设亟需兼顾存量提质增效和增量结构调整。集策划-投资-融资-建设和运营于一体的、涵盖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实施模式,具备服务城市交通出行的整体性规划能力,可实现标准统一、数据共享、全生命周期效益最优,将是增量与存量并存时代下城市交通建设的发展所需,也将成为城市建设的核心竞争力。
  (二)未来交通系统发展趋势: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化、自主化
  1、交通系统数字化:依托数字空间重构各系统的业务流程、运行规则及算法模型,推动城市交通系统向自进化智能
  体发展。
  数字孪生技术是支撑未来交通系统虚实融合发展的重要技术手段,数字孪生技术通过数字化方式创建物理实体的虚拟实
  体,利用感知、模拟、验证、预测和控制等手段,实现对物理城市交通的精准映射、深度洞察、虚实交互与智能干预,从而发现和诊断问题、提升运行效率、降低成本和风险的技术应用优势。目前我国城市级数字孪生处于由 L2“理解现状”向 L3“防微杜渐”跃升的关键阶段,主要为单一、分散的场景应用,未来 L4“自主决策”阶段,主要面向跨模式、跨领域的复杂场景应用,需要升级各系统的业务流程、运行规则及算法模型,实现城市发展态势的精准研判。加强与人工智能结合,向具备自主推理能力的城市交通智能体发展,推动城市交通系统的自组织优化。
  2、基础设施智能化:布局系统互馈、数据互通的新型智能化基础设施,支撑载运工具的大规模、高频次、网络化协
  同运行
  完整的智慧交通体系需要交通领域各要素协同发展,包括交通基础设施、交通载运工具、交通运营服务等,而基础设
  施是打造智慧交通的底层核心。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信传输技术、数据处理技术等手段,获取动态感知数据,通过智能算法对交通管理、运营服务、车辆控制等进行优化,从而提高交通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数字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提出,我国目前存在“数据基础依然薄弱,数据采集能力难以满足发展需要,动态感知的范围较窄、深度不够”的主要问题。随着无人驾驶汽车、无人机、无人船舶等新型无人载运工具运行,基础设施感知体系将向全时空实时感知、全周期实时监测发展,以支撑无人载运工具的大规模、高频次、网络化协同运行,从而极大地提高物流效率,减少交通拥堵,降低事故风险,并最终实现智能交通系统的构建。
  3、跨域融合化:建设交通与通讯、算力、能源等跨领域融合系统,为自主式交通系统提供更好的技术基础 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双碳目标要求、城市智能运营需求,都对交通基础设施网与运输服务网、信息网、能源网的“四
  网”融合提出了要求。将四网由条块分割的各自发展转变为集成共享的协同融合发展,形成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有效地支撑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孪生和各业务系统的发展,同时为自主式交通系统的建设提供更好的技术基础,推动能源转型和交通强国的建设。面向交通系统与能源系统、算力系统融合、紧密互动的发展趋势,建设新型基础设施跨领域融合系统,在系统融合方面,推动多网络中基础设施、装备和终端集成共享,减少基础设施重复建设及投入,并实现数据共享。在算力融合方面,通过各系统间数据共享与交互,利用边缘计算技术,将部分算力部署在离数据源更近的地方,降低数据传输延迟,提高计算效率。同时在云端将各系统的算力资源集中管理,实现资源的动态分配和调度,满足海量计划及毫秒级通讯的关键需求。在能源融合方面,通过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营,充分考虑分布式能源与交通系统的耦合关系,提高能源供需协调能力,实现对能源的快速精准控制和富余能源的联网交易,减少弃风、弃光、弃水限电,提高能源系统综合效率。
  4、交通运行自主化:自主式交通将是未来交通发展的新趋势,政府及交通出行服务商将肩负保障出行效率、舒适、
  安全的服务使命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智能化使能技术驱动,人类在交通系统中的感知者、决策者、执行者角色和功能将会逐步退化。同
  时,交通系统也逐渐向较少人员参与或无人参与的方向进化。目前的单系统智能、多系统协同的智能交通系统(ITS)也将向不同交通主体跨界融合发展模式转型。自感知、自适应、自学习、自决策、自进化的自主式交通系统(ATS)将成为继智能交通系统后的另一个发展阶段。目前自主式交通作为智能交通的下一代演进目标尚处于发展演化初期,随着数字孪生、无人载运工具、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爆发式发展,其发展对城市的交通系统、社会经济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为确保这种转变能够顺利进行,并最大限度地提升市民的出行效率、舒适度与安全,政府、交通建设及运营商一是加快立法与政策制定规范自主式交通运输规则,重视交通系统演进的体系性;二是联合社会资本开展新型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以适应自主式交通技术的需求,推进城市交通系统自主式迭代能力;三是加强产学研联合研发自主式交通系统成套技术,推进城市交通系统自主式迭代能力,构建新一代城市交通系统;四是鼓励新型交通运营商开展长效运营服务,持续提升交通系统的安全、效率、效能和环境友好性水平,促进交通绿色、智能发展。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3年是落实“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国家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推动经济发展态势持
  续向好,但行业下行压力尚未扭转,行业竞争加剧的趋势只增未减,市场环境机遇与挑战并存。报告期内,公司大力推进基于数字化平台的研发应用,持续开展新基建建设及数字化运营业务创新,大力推进海外市场突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41,917.14万元,同比增长15.77%;利润总额 18,832.98万元,同比增长3.90%;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16,200.18万元,同比增长1.1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为223,178.98万元,同比增长7.70%;实现经营性现金净流入12,513.1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99.39%。2023年,公司持续加大技术创新投入,研发投入为 13,464.11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 9.49%,较上年同期增长7.51%,彰显了公司良好的经营和财务稳定性,确保了公司高质量发展。
  (1)深化科研创新体系建设,发布新一代城市级交通 OS系统,获国家交通运输部充分肯定,为全国交通行业数字化
  转型升级提供样板公司始终坚持技术引领,保持高研发投入,以城市级数字孪生底座、交通仿真、宏观模型等关键技术保持行业领先水平。2023年,研发投入为 13,464.11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 9.49%,较上年同期增长7.51%。报告期内,公司一是持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的组织及制度建设,成立科学技术委员会统筹科研管理工作,同步加大科技创新的激励力度,夯实“预研-转化-应用-产品”的闭环路径,促进实现科研向产品转化。成功发布行业领先的四网融合、数实映射、自主进化、人机协作的新一代城市级交通操作系统 OS,实现数据-模型-引擎-服务全链条闭环。2023年 8月 4日,交通运输部赴深城交调研,围绕新基建“怎么新”、“怎么建”、“怎么投”和基础设施智慧扩容等主题交流,充分肯定了深圳城市级 CIM空间底座建设及在交通行业应用成效,指出要将城市智慧交通技术在综合交通行业推广应用。2023年 9月 12日,受交通运输部邀请参加全国交通运输科技示范工程现场推进会,向全国 32个省份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演示深城交数字孪生交通 OS平台,为全国交通行业提供借鉴,进一步推动了国家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 (2)优势业务持续夯实核心竞争力,在低空经济、交能融合、智慧政务业务上实现突破 1)优势业务核心竞争力突显,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报告期内,公司全面强化生产经营,各项业务实现高质量发展,新签订合同金额17.30亿元,同比持平微增,当前在手合同及中标待签合同储备充裕。规划咨询业务以规划技术再领先、人才引培增实效为重点,形成以高端智库为引领,复杂基建决策支持+片区综治+高质量运营服务为核心、数字化规划底座为支撑的业务能力和优势。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发挥“交通+轨道”多专业融合优势,落地西丽枢纽交通规划及设计专题项目及广佛江珠城际江门段综合开发及站城一体化规划设计两大千万级 TOD;业务下沉街道开展“平台+综治”服务成效显著,以宝安区街道业务模式为范本,向全市街道推广复制。2023年规划咨询业务实现收入 50,866.06万元,较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工程设计业务以加强全链条、数字化、工程化业务能力为重点,推进设计+代建+全过程咨询+EPC+监检测的一体化发展,报告期内,公司主动承担主体结构、桥梁工程等大型复杂项目设计,初步实现 BIM/CIM在“投标-设计-施工”全过程应用,路桥隧独立设计、数字化设计能力显著提升,成功中标深圳南光高速北延、盐龙大道北延等标杆项目,进一步巩固深圳本地重大市政通道设计市场。全过程咨询业务快速增长,成功落地轨道 16号线东纵纪念馆站和燕子湖站地下接驳通道全过程工程咨询项目、彩梅立交改造工程全过程工程咨询。公司品质设计持续领跑行业,线性景观设计成为行业标杆,报告期内中标环西丽湖绿道项目,首次突破“涉水”“碧道”类设计业务,实现“重新定义绿道”。2023年工程设计与检测业务实现收入 32,801.13万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大数据软件及智慧交通业务重点加强产品能力建设,完善协同运作平台,强化交通全场景的“数字平台+专业服务”整体解决方案能力,提升核心产品的竞争力及标准化。报告期内,公司大数据软件与智慧交通业务在深圳市场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突显,占有率稳步提升,成功落地 BIM建模、智慧交通工程、信号配时等一批标杆项目。同时,智慧高速实现成功复制,报告期内中标福建高速集团沈海高速泉厦段扩容工程数字化技术指导咨询服务项目。智慧交通业务实现收入57,876.8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0.65%。2)前瞻布局低空经济实现突破,储备业务潜力凸显公司作为深圳低空经济核心技术单位,发挥行业资源拉通和技术应用研究转化“两大支柱作用”,持续服务市区各级政府,涵盖低空经济规划、政策、产业、软硬件设计及集成交付等全过程咨询,开展了包括深圳市低空经济产业发展路径、深圳经济特区低空产业促进条例立法研究、深圳市低空经济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2-2025年)、深圳市关于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深圳市低空智能融合基础设施项目(SILAS)一期等市级低空经济相关研究咨询及建设交付,以及为罗湖、南山、宝安、龙华等各区低空经济产业发展、eVTOL起降点布局、航路航线规划、测试基地规划、起降点建设标准与指引、融合飞行规则与标准研究等,形成了新的较好的业务增长点。未来随着国家大力推动低空经济的发展,深城交依托服务于深圳的先行经验,将积极投身服务于低空经济产业的发展。
  (3)匹配业务转型新需求,完善科研及生产组织架构,设立中国区及国际事业部加强市场拓展能力 为贯彻落实高质量发展目标,匹配战略及业务转型新需求,并结合公司经营稳增长、财务可持续与人效提升的年度工
  作要求,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开展组织及职能优化。一是进一步完善科技组织架构,强化科研力量,有力推动科技创新能力增强。二是发挥多专业融合优势,调整生产组织,强化部门整合,重点引入行业领军及骨干人才,集中优势资源,以切实推动业务向数字化运营与服务转型发展。三是新设中国区统筹管理原华南、华东、西南、华北四大区域事业部,并成立国际事业部,积极拓展香港、中东、新加坡、印尼等国际区域市场。
  (4)整合控股公司优势资源,加快培育全咨及数字化能力,成就共同价值 报告期内,公司结合各控股公司战略定位及业务发展诉求,谋划资源整合及业务赋能,发挥 1+1>2协同效应,助力控
  股公司业绩实现持续增长。一是依托宝规院、宝建院、监理公司、锦绣城四家控股公司历史沉淀及核心能力,整合成立宝安设计集团,全力拓展大湾区全过程工程咨询业务,增强与公司总部设计业务的协同发展。二是公司以自身数字化资源及成功经验,协助控股公司南京城交院设立南京智慧研发与推广中心,加快培育其数字化能力及业务数字化转型,共同推进公司在华东地区智慧业务市场拓展。同时,为完善控股公司治理及授权体系,落实建立控股公司三会管理流程,公司出台一系列控股公司管理制度,提升协同管理效率的同时防范经营风险,确保控股公司投后稳定性。
  (5)管理降本增效取得成效,经营稳定性进一步提升
  1)优化内部端到端流程,人效水平显著提升
  围绕提升人效的核心目标,梳理识别 LTC流程关键节点,优化项目策划阶段、交付阶段协同机制,实现项目高效协同。进一步完善工时管理、评审及决策流程等,保障全流程运作过程中对质量和风险的管控,确保流程高效运作及决策风险可控,并依托 IT系统升级,沉淀固化流程执行与业务统一运作,提升公司项目群交付的成本、质量、进度管控,确保经营稳定性。报告期内,公司人效水平显著提升,人均收款同比增长22%。2)精细化全面预算管控,经营管理能力通过优化“战略-目标-追踪-考核”管理闭环的全面预算体系、核算流程体系及项目级“四算”流程,完善业财一体的项目级成本预算,为公司各级经营单位提供及时、准确、精细化的经营数据,支撑业务单元达成经营目标及业务战略,确保经营、财务稳定性。3)发挥战略牵引,系统谋划战略转型突破报告期内,公司深化实施“中长期战略规划-年度战略解码-战略执行管控-战略检视及绩效应用”的闭环战略管理体系,深入研究内外部环境及行业趋势,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与修订,进一步明确“十四五”后期发展路径,重点谋划战略业务资源突破。同时,公司对标行业领先企业,制定打造专业领军优势企业价值创造行动任务清单,系统性推进公司转型突破,确保“十四五”战略目标的达成,满足战略发展需要。
  2、收入与成本
  (1) 营业收入构成
  半年才能达到收入确认条件,因此公司业绩存在季节性波动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将积极了解使用客户项目时间计划和内部采购流程,主动协调并与使用客户建立紧密的协作机制,并
  通过加强公司预算管理来弱化相应风险
  (3) 公司实物销售收入是否大于劳务收入
  □是 否
  (4) 公司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营业成本构成
  行业分类
  报告期内外协服务成本较上年同期增长75.10%,主要系公司智慧集成板块业务增长,对应专业服务采购增加所致;
  报告期内硬件及工程物资成本较上年同期增长35.04%,主要系公司智慧集成板块业务增长,对应设备采购增加所致;
  报告期内办公及差旅成本较上年同期增长31.06%,主要由于公司规模扩张、为全球化战略布局,拓展市场导致;
  报告期内其他成本均下降,在收入成本总体增长的情况下,系公司提升内部管理水平,节本增效导致。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披露要求
  主营业务成本构成
  (6) 报告期内合并范围是否发生变动
  是 □否
  本期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合计 25家,其中本期新增 4家,本期减少 1家,具体请阅“第十节 财务报告”“附注九、合
  并范围的变更”和“附注十、在其他主体中的权益"。
  (7) 公司报告期内业务、产品或服务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有关情况 □适用 不适用
  (8) 主要销售客户和主要供应商情况
  3、费用
  4、研发投入
  
  主要研发项目名
  称 项目目的 项目进展 拟达到的目标 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
  基于开源鸿蒙的实时物联感知与自主几何内核的国产BIM建模平台关键技术研发 本项目以研发基于开源鸿蒙的实时物联感知与自主几何内核的国产BIM建模平台关键技术为目标,基于“开源鸿蒙物联能力-BIM建模和管能力-能力融合平台-能力开放与应用验证”的技术思路,围绕开源鸿蒙端侧互联与控制物模型技术、基于端边云协同计算和数字孪生多层次决策方法、自主可控的BIM可计算空间模型智能构建与更新技术、BIM模型与城市物联网数字模型的融合平台、基于开源鸿蒙与自主几何内核BIM的能力开放与应用验证等5个方面,开展技术研究。 处于项目前期阶段
  1、面向开源鸿蒙端侧互
  联、BIM可计算空间模型智能构建、融合平台、应用验证平台等四项研究内容完成了技术选型与平台总体技术架构设计;
  2、验证了技术可行性与
  平台可用性 本项目最终将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推动基础设施数字孪生全链条产业升级。
  项目将以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运维为重点应用场景,形成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群超级物模型与运行监测系统,成果产生的示范效应将推动等一系列技术的持续演进和创新。作为新型智慧基础设施的技术,将推动在“一带一路”国家进行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孪生完整技术体系的产业化和技术输出。 1.通过本项目的合作研究,可进一步巩固物联感知与BIM建模上下游企业的的合作关系,为数字孪生落地应用提供基础。2.本项目的执行将为中心培养一批具备多学科交叉创新能力的工程师。边云智能协同计算方法与面向C-V2X应用 本项目针对边缘智能计算带来的挑战,本研究提出以服务分解与动态部署为核心的边云协同理论和架构。深城交将研究内容根据所提概念之间的关联关系和技术之间的支撑关系大体分解为四个功能层次,其一是基础理论层(研究内容一),基于同构和异构成本模型为边云协同建立统一的理论框架模型,并在其上构筑基于任务图划分的动态服务部署优化算法;其二是数据驱动层(研究内容二),该层主要与边云物理设备相衔接,感知来自物理时空的交互数据,实现分析与融合,为建立服务与资源的互动机制提供数据驱动支撑,并以此为基础,设计部署决策机制,实现增量式的动态服务部署算法;其三是服务-资源互动层(研究内容三),该层在数据驱动层的基础上,进一步感知资源的动态访问模式,并与其上的服务自适应层相交互,实现多维感知的应用服务——资源互动,激发启动(Trigger)边云共享资源与应用服务的协同调度与增量式重组调配;最后是应用服务层(研究内容四),该层以互动层实现的功能为基础,以动态运行环境和可变用户需求为导向,以实现高效动态服务部署为最终目标,支持边云协同的边缘智能应用。 处于项目前期阶段1.设计了边云安全交通数据分析与决策的多边数据共用流程;2.开展示范应用场景设计与验证。 本研究项目以国家信息产业发展的重大需求为导向,面向C-V2X场景下的边缘智能计算对云平台资源带来的挑战,围绕动态服务部署,提出一套边云智能协同优化的新理论与新方法,旨在克服包括基于服务迁移和计算卸载的协同在内的传统技术在包括“1)理论方法基础、2)驱动计算模式、3)资源数据优化和4)架构系统实现”等方面的局限性,通过凝练和解决技术瓶颈背后的核心科学问题,支持从资源分配到任务调度全方位的边云融合,提升边缘智能计算的自适应性,并保障服务质量,促使边云协同的基础研究成果走向以安全交通技术为代表的落地应用。 1.依托本项目,将研发一套云端贯通的协同框架,并以此应用于C-V2X场景,支持中心各个网联相关项目的C-V2X应用,并通过边云协同机制提升现有建设场地的资源利用率,并进一步引导后续项目边缘计算资源的合理部署和运营。2.通过本项目将建立与强化中心与澳门大学,先进院的合作关系,巩固产学研合作关系。3.本项目的技术示范将为后续的深港澳项目起到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端网云一体化道路交通全要素智能控制技术 基于不同自主化水平网联车辆(网联人工驾驶、辅助驾驶、高度智能化驾驶、自动驾驶)交互响应信息处理应用能力,面向不同程度自主驾驶能力、行驶意愿行为,开展交通系统自适配智能交互控制技术体系、全要素数字化运 处于项目前期阶段 面向不同自主化水平网联车辆混合通行管控需求,研究基于交通系统运行关键要素数字化、信息交互响应反馈的自适配智能控制机理问题,构建新一代交通系统智能交互控制框架体 1、依托本项目,构建交通智能交互控制数字化环境,突破不同自主化水平交通系统端网云一体化智能控制共性关键技术,并在苏州、无锡等地开主要研发项目名称 项目目的 项目进展 拟达到的目标 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行监测及数字孪生平台、端侧实时反馈自适配控制技术及终端、复杂场景行车交互博弈与随意驾驶防控、端网云一体交互响应控制平台与示范验证五项研究,突破基于交通场景-通行规则-行车意图张量空间的交互控制技术体系、交通系统全要素数字化表达与虚实精准映射、端侧信息实时交互下网联车辆通行权动态调配、基于行车交互博弈与随意驾驶行为分析的通行权冲突消解引导、云端联网联控的路侧多端高效协同调度等关键技术。编制相关技术标准、应用指南,研发新终端新应用新平台,开展测试验证示范。   系,建立不同场景全要素运行监测与数字孪生底座,针对网联车辆通行实时引导需求,突破通行关键要素广播发布、个体/群体自适配调度引导、随意驾驶主动防控等关键技术,研制新一代道路交通智能交互控制终端,建成端网云一体化交通系统全要素交互响应控制平台,并开展规模化测试示范,实现网联车辆实时交互响应下的通行权明晰与调度引导,提升道路交通智能控制水平和通行效率。 展智能交互控制示范应用,实现数字化交互控制工程化验证、转化和推广,有助于拓展公司品牌影响力,开拓华东市场机会。
  2、在培养多学科交叉创新人才等方
  面起到促进作用。
  3、推动面向不同自主化水平智能控
  制的交通全要素数字孪生平台的落地实施,提高公司在交通数字孪生、智能网联控制等领域的行业影响力。
  4、针对交通系统动静态全要素运行
  数字映射和实时监测需求,课题将重点突破动静态全要素数字化表达、虚实精准映射、运行连续性监测、数字孪生平台研发等关键技术,为公司在智能交互控制领域的技术探索提供基础。城市数字孪生三维场景建模关键技术研究 本项目以研发城市全空间全要素感知装备与数字孪生平台为目标,面向城市复杂场景,以“场景感知-语义理解-智能建模-场景构建”为技术思路,围绕城市空间全息感知、语义智能高精识别、三维精细模型重构、大规模平台高效建设,拟开展以下4个方面的技术研究:
  (1)城市全空间全要素感知方法与装备体系: 针对城市多平
  台协同感知过程复杂、数据融合效果差的问题,研发一套先进的城市全空间全要素感知装备,通过采用多模态传感器和多智能体协同作业方法与装备研究,实现复杂城市环境高效地进行实时数据采集和处理。
  (2) 城市全空间全要素高精度智能语义理解技术: 针对城
  市多场景颗粒度需求不一致,空间尺度和角度多变,地物关系复杂等情况造成的目标检测、分割精度有限、场景关系构建难题,研究城市全空间全要素高精度智能语义理解技术,实现城市复杂环境的全面系统性理解。
  (3) 城市场景全要素高逼真精细化三维建模技术: 针对城
  市三维场景模型语义构件库不完善、参数化建模水平不高,导致模型构建效率不高、精细化水平低的问题,攻克城市地物全要素高逼真精细化三维模型构建技术,实现城 1、城市空间感知方面研发了涵盖天空地多类型的感知装备,在多源数据融合、多站点实时匹配、路径自主规划方面拥有良好基础。
  2、围绕三维数据语义解
  析、二维影像智能理解开展了创新性研究,重点突破面向城市复杂场景多粒度要素语义理解技术、多源异构数据语义对齐技术。 本项目预期研发与集成一套城市数字孪生系统平台,突破“城市复杂环境空地多智能体协同感知与数据融合方法、面向城市地物的多粒度语义分割和场景理解方法、城市场景全要素高逼真精细化三维建模技术、城市数字孪生场景高效生成与虚实融合平台构建技术”等4项关键技术,形成“平台自适应的多智能体协同的城市全要素感知方法、多维统一的城市多尺度要素细粒度语义自动解析技术、攻克基于正逆向建模的城市多场景要素语义化结构化高逼真建模方法、城市数字孪生场景全空间全要素模型高效生成与虚实融合等”4个创新点。 1、依托本项目,建立城市数字孪生三维建模成套技术体系,通过与深圳市全市域时空信息平台对接验证,有助于提高巩固公司在数字孪生城市建设方面的行业影响力,打通数字孪生技术推广路线与应用变现路径。
  2、在培养多学科交叉创新人才等方
  面起到促进作用。
  主要研发项目名
  称 项目目的 项目进展 拟达到的目标 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
  市场景全要素高逼真精细化三维建模。
  (4)城市数字孪生场景高效生成与虚实融合平台: 针对城市
  三维场景模型知识库覆盖范围小、虚实实体交互效果差,导致城市多场景模型缺乏知识指导、虚实场景融合水平低的问题,研究城市数字孪生场景高效生成与虚实融合技术。面向智能汽车的数字路网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本项目围绕“智能和自动驾驶汽车”进行设计建设,面向各级别自动驾驶车辆,可提供精准的信息交互与协同决策等服务,对智能汽车新技术和新功能的安全高效实现提供路侧支持。 项目处于初期阶段1.面向城市数字路网服务平台研究,从多源感知数据融合,三维高精度场景采集,示范平台构建三个维度完成了技术路径的探索与应用实践2.验证了技术的可行性与平台的可用性,为数字路网平台应用示范建立研究基础。 本项目拟实现数字路网“标准设计-专用设备-核心算法-系列产品-示范推广”一体化的技术突破和产业部署,形成数字路网和智能汽车协同发展的中国路线、广东方案。本项目主要解决当前对数字路网技术的研究存在五点不足:(1)缺乏路车统一的语义信息数字化表征体系和理论;(2)缺乏高集成、低成本、符合路侧需求的专用设备;(3)缺乏高性能的路侧感知和路面监测算法技术;(4)缺乏路侧和车端信息交互下的信任机制和互信技术;(5)缺乏支撑数字路网和智能汽车深度协同应用场景的平台技术。 1.依托本项目,拟推广城市数字路网示范应用道路,搭建城市高级别数字路网的测试环境用于智能网联车辆测试,为公司打通数字路网推广路线与应用变现路径。2.通过本项目的合作研究,可进一步巩固智能网联上下游企业的的合作关系,在道路交通领域真正解决核心问题,为网联车辆大范围上路提供基础。3.本项目的执行将为中心培养一批具备多学科交叉创新能力的工程师。2.1-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孪生系统构建共性技术 研究内容包括:1)全生命周期数字化重构与互联。研究灵活适配多设施类型、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结构非均质性的模型单元划分方法,构建精细化的数字实体模型,搭建支撑全生命周期流转追溯、互联融合的数字化底座。2)设施性能状态的实时精准映射。攻克关键因子全息检监测、数据驱动的映射关系建模、环境-荷载时空同步耦合、多颗粒度数值模型协同实时仿真、机理-数据融合驱动的数字孪生体自适应动态更新等技术,建立形态精准映射、实时评估诊断与预测能力。3)设施群性能状态与交通运行态势的动态互馈。攻克运行态势实时在线推演、设施群性能状态与运行态势融合互馈、突发事件征兆在线识别与实时预警等技术,实现对性态突发失效下设施群运行风险的敏捷研判,保障韧性运营。4)数字孪生复杂场景的集成与调度。攻克异构网络算力资源动态平衡与按需调度技术、多源模型时空配准与动态融合技术、复杂场景专业算法集成与实时运转技术,建立支 1、攻克了多维属性数字孪生模型构建技术,形成1套自主可控的BIM建模软件与1套“状态-机理-态势”孪生建模算法
  2、研制了城市级数字孪
  生轻量化智能计算引擎,以桥梁为试点,建立了“形-态-性-势”一体的设施数字孪生系统
  3、知识产权成果:授权
  发明专利12项,登记软件著作权5项,发表学术论文11篇(SCI论文6篇) 聚焦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孪生的精细建模、多模协同、精准映射、精确诊断、可靠推演等核心问题,研发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孪生系统共性关键技术,建立具备多分辨率感知、异常靶向诊断、态势精准研判、全生命周期溯源能力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孪生系统并进行应用验证,为城市交通基础设施“规-建-养-运”全生命周期业务赋能。 1、依托本项目,形成覆盖“形-态-性-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孪生成套技术成果,包括1套技术和装备、1套标准体系、1个孪生平台、3个示范样板,实现数字孪生技术工程化验证、转化和推广,有助于拓展公司品牌影响力,承接更多项目。
  2、在培养多学科交叉创新人才等方
  面起到促进作用。
  3、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孪生解决
  方案的落地实施,提高公司在交通基础设施智慧管养领域的行业影响力主要研发项目名称 项目目的 项目进展 拟达到的目标 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撑多场景、多设施类型、多颗粒度模型集成的数字孪生系统,开展应用验证。重2022087 基于移动感知和数字孪生的桥梁群结构健康监测关键技术研发 本项目将以城市桥梁群为研究对象,以基于移动感知和数字孪生的桥梁群结构健康监测关键技术研发为主体,分别从面向桥梁健康监测的车桥耦合力学模型、多传感器信息融合与数据压缩感知技术,基于移动感知的桥梁结构状态快速智能评估技术,基于BIM+GIS+AI平台的桥梁群结构健康监测-数字孪生一体化技术等三方面展开技术攻关。 已结题 通过相关技术攻关以期实现对城市桥梁群结构健康监测关键技术开发,最终在深圳市城市桥梁群智能运维方面实现应用示范。 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孪生解决方案的落地实施,提高公司在交通基础设施智慧管养领域的行业影响力重2022108 城市交通信号区域智能控制关键技术研发 针对城市交通区域信号控制面临的“交通状态精准感知”、“大规模路网可靠推演”、“复杂网络有效分析”、“多场景交通协同管控”等四大核心难题,研发“多源数据感知融合”、“交通运行在线推演”、“交通网络分析模型”、“多策略主动协同管控”等四大创新技术,并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系统和装备,破解城市复杂区域路网交通控制的难题,实现交通管控流程再造。 处于项目后期阶段,主要的技术指标和知识产权要求已满足,待整理完善验收材料 针对感知精细化不足、云边协同度不足、管控主动性不足等问题,本项目基于智慧道路系统,依托新型传感技术、大数据及AI等技术,研发面向城市道路环境的交通区域智能协同控制关键技术。以数据与计算为核心纽带,实现完备的要素全息联合感知、巨量数据云-边协同计算,以及在线精准交通推演,构建交通运行智能化管控的核心能力,为新时期城市交通管控赋能。 依托本项目研发区域信号控制关键技术,促进公司信号控制算法能力的提升,提高公司在智能交通管控领域的市场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2023年2022年 变动比例近三年公司研发投入金额及占营业收入的比例2023年2022年2021年本期新增符合资本化条件的研发项目,具体请阅"第十节 财务报告""附注八、研发支出"。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披露要求CIM底座 1,913,503.22 CIM底座是在全市域时空信息平台的基础上,汇聚交通全要素数据,构建交通全要素数字孪生体,城市交通业务支撑平台,是城市交通规划、建设、管理、运维、服务工作的统一业务架构、统一数据汇聚、统一计算操作平台。本底座基于 GIS、BIM、IOT、交通仿真推演、城市仿真推演等专业技术,建设了城市级交通三维底板,在此基础上构建了10大类交通孪生实体、9大类孪生场景库,并能够提供面向交通空天地一体物联感知接入、基础设施自动建模、有限元建模、数字孪生实体管理、场景编排、多模式交通在线推演、多模渲染和交互服务能力,以实现全网供需均衡、全局时空优配为目标,打造‘规-建-管-运-能-维-服’七位一体引擎,提供业务规则互馈、数据流程互通的交通全场景业务引擎,是城市级空天地海隧一体化交通 CIM底座。 线上试运行仿真系统 572,924.12 仿真系统是公司基于城市交通治理手段从局部改善向网络优化、从离线评估向实时在线推演、从被动管控向主动调控转变需求,自主研发形成的城市级大规模网络实时在线中微观交通仿真平台(TransSim)。该系统充分利用多源交通大数据,精准还原整体交通运行态势;基于“AI+仿真”技术预测短时交通变化,提升交通运行状态推演、交通拥堵研判、多维度评估等能力;以时空溯源分析、网络级-路段级-路口级多维评估方法为应用支撑,构建“仿真推演-问题溯源-评估反馈”的闭环优化流程,提升区域交通出行时空引导、多模式协同调控、多层次协同管控水平;有效支撑城市交通规划建设、运营管控、出行服务的智能治理水平。 线上试运行模型系统 1,127,013.94 面向城市道路交通、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需求,基于活动链建模的群体活动效用协同优化理论,融合精细化仿真技术、大规模路径解算技术、及时响应机制等,实现对大规模个体出行活动的精细模拟和城市综合交通运行状态推演预判。提供道路、公交、轨道等多模式交通仿真模块,支持网络、载具、计划等全方位自主配置;同时具备云上建模、轻量化部署、自动分析输出、多人协同编辑等特点,为城市交通管理提供智能分析决策支持,支撑新时期交通运营发展。 线上试运行项 目 研发进度 预计完成时间 预计经济利益实现方式 开始资本化的时点 开始资本化的时点的具体判断依据CIM底座 线上试运行 2025.07 销售 2023 10年 月 满足线上试运行并通过科学技术委员会评审仿真系统 线上试运行 2024.06 销售2023年 10月 满足线上试运行并通过科学技术委员会评审模型系统 线上试运行 2024.06 销售2023年 10月 满足线上试运行并通过科学技术委员会评审公司制定《研发费用资本化管理制度及实施细则》,对项目立项、重估、阶段审查及结项评审等均进行明确要求,业务部门按实际情况完成立项、变更、撤消或终止,并提供各项目资料;技术部统筹项目管理,组织研发资本化项目进行各环节评审;科学技术创新委员会对项目过程中各关键环节进行技术评审和技术指导;财务部门依规定对资本化项目进行账务核算。
  5、现金流
  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增加 899.39%,主要系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较上年增加所致;
  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增加 43.48%,主要系本年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
  的现金较上年减少所致;
  3、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增加 84.52%,主要系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较上年减少
  所致。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本年度净利润存在重大差异的原因说明 适用 □不适用
  1、本期资产减值准备、资产折旧摊销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等非付现因素影响 13,084.52万元; 2、经营性应收款项增加 10,951.38万元,经营性应付款项增加 4,466.58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 1,117.53万元,存
  货增加 9,511.31万元,其他增加 523.72万元。
  五、非主营业务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其他收益 29,113,254.76 15.46% 主要系公司对国家科研课题投入逐步增大,国拨资金根据项目投入进度结转所致 是资产处置收益 327,505.86 0.17% 主要系使用权资产变更租赁范围所致 否
  六、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产 579,589,992.49 17.95% 898,167,885.89 29.06% -11.11% 主要系公司用于理财的闲置资金减少所致境外资产占比较高□适用 不适用
  2、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 □不适用
  3、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七、投资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4、金融资产投资
  (1) 证券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证券投资。
  (2) 衍生品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衍生品投资。
  5、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1) 募集资金总体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净额为人民币 137,871.04万元。
  在募集资金实际到位前,公司以自筹资金预先投入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截至2021年10月22日,公司以自筹资金预先投入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人民币 16,828.43万元。2021年12月24日,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了《关于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以自筹资金预先投入募投项目及已支付发行费用的鉴证报告(天健审〔2021〕7-769 号)》,2021年12月24日公司第一届董事会第十八次临时会议及第一届监事会第七次临时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募集资金置换已预先投入募投项目及已支付发行费用的自筹资金的议案》,同意公司用募集资金人民币 16,828.43万元置换预先投入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自筹资金。 2022年4月20日公司第一届董事会第四次定期会议和第一届监事会第三次定期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使用部分超募资金偿还银行贷款的议案》同意公司使用超募资金14,750.00万元用于偿还银行贷款,截至2022年12月31日,已使用 14,750.00万元偿还银行贷款。2023年04月11日,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一次定期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使用部分超募资金永久性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同意公司在保证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建设的资金需求和募集资金项目正常进行的前提下,使用 14,279.73万元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截至2023年12月31日,已使用 14,279.73万元补充流动资金。2023年10月19日,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六次临时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议案》,在确保不影响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和公司正常经营,并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同意公司使用额度不超过人民币 41,889.29万元(含本数)的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用于投资安全性高、流动好满足保本要求的投资产品,有效期自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六次临时会议审议通过之日起 12个月内。在上述额度和授权期限范围内,资金可循环滚动使用。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使用首发募集资金人民币 100,949.26万元,使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人民币0元,募集资金专户余额为人民币 41,941.41万元。注:1、公司如在报告期内募集资金或报告期之前募集资金的使用延续到报告期内的,应当披露本部分的内容。
  2、报告期内发行公司债募集资金的也适用相关披露。
  3、单个或者全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完成后,节余募集资金(包括利息收入)金额低于 500万元且低于该项目募集资金净额 5%的,其使用情况应当在年度报告中披露。
  (2) 募集资金承诺项目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 截至期末投
  资进度(3)=
  (2)/(1) 项目达到预
  定可使用状
  态日期 本报告期实
  现的效益 截止报告期
  末累计实现
  的效益 是否达到预
  计效益 项目可行性
  是否发生重
  大变化
  承诺投资项目                     
  1.深圳总部建设
  解决方案业务能
  原因) 不适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无法单独核算效益的说明:1.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无法单独核算效益。2. 深圳总部建设项目、城市交通整体解决方案业务能力提升项目、研发创新中心项目、企业数字智慧化管理提升项目因作用于公司整体运营且尚未投入使用,无法单独核算效益。)项目可行性发生充流动资金。2022年10月24日,公司第一届董事会第二十一次临时会议和第一届监事会第八次临时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使用部分超募资金支付股权收购款的议案》,量 1,909.2614万股)的转让价款,截至2023年12月31日,已使用 6,954.15万元支付股权收购款。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地点变更情况 不适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方式调整情况 不适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先期投入及置换情况 适用根据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的《以自筹资金预先投入募投项目及已支付发行费用的鉴证报告》(天健审〔2021〕7-769号),募投项目以自筹资金预先投入 16,828.43万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已全部完成置换,具体置换情况:1) 深圳总部建设项目置换资金 5,424.01万元;2) 城市交通整体解决方案业务能力提升项目置换资金 6,662.25万元;3) 研发创新中心项目置换资金 2,764.31万元;4) 企业数字智慧化管理提升项目置换资金 1,977.87万元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情况 不适用项目实施出现募集资金结余的金额及原因 不适用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用途及去向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募集资金账户余额为 41,941.41万元,其中超募资金金额为 15,504.76万元,本期已使用募集资金 993.45万元用于支付南京市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股权转让款,14,279.73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其他超募资金尚未明确投资项目;剩余资金 26,436.65万元均将用于深圳总部建设项目、城市交通整体解决方案业务能力提升项目、研发创新中心项目、企业数字智慧化管理提升项目。公司募集资金存放于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行募集资金账户进行管理。募集资金使用及披露中存在的问题或其他情况 无
  (3) 募集资金变更项目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八、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1、出售重大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
  2、出售重大股权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九、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主营业务的组成部分。
  十、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十二、报告期内接待调研、沟通、采访等活动登记表
  适用 □不适用
  
  接待时间 接待地
  点 接待
  方式 接待
  对象
  类型 接待对象 谈论的主要内容及提供的资料 调研的基本情况索引2023年04月19日 公司会议室 实地调研 机构 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国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汇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鼎薩投资有限公司、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永赢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松熙私募基金管合作企业(有限合伙)。 具体接待情况及内容详见公司于2023年4月20日披露于巨潮资讯网的《深城交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巨潮资讯网(http://www.cninfo.com.cn)301091深城交调研活动信息202304202023年04月27日 公司会议室 网络平台线上交流 其他 公司通过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https://ir.p5w.net)采用网络远程的方式召开2022年度业绩说明会 具体接待情况及内容详见公司于2023年4月28日披露于巨潮资讯网的《深城交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巨潮资讯网(http://www.cninfo.com.cn)301091深城交业绩说明会、路演活动等记录表 202304282023年07月25日 公司会议室 实地调研 机构 光大证券、天风证券、国泰君安、申万宏源、华泰证券 、中银证券 、长城证券、长江证券、西南证券、小忠资本、德讯证顾、南方基金 、鹏华基金。 具体接待情况及内容详见公司于2023年7月27日披露于巨潮资讯网的《深城交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巨潮资讯网(http://www.cninfo.com.cn)301091深城交调研活动信息202307272023年11月16日 公司会议室 实地调研 机构 开源证券、华西证券、鹏华基金、华泰证券 。 具体接待情况及内容详见公司于2023年11月17日披露于巨潮资讯网的《深城交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巨潮资讯网(http://www.cninfo.com.cn)301091深城交调研活动信息十三、“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贯彻落实情况公司是否披露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是 否
  

转至深城交(301091)行情首页

中财网免费提供股票、基金、债券、外汇、理财等行情数据以及其他资料,仅供用户获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