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网 中财网股票行情
电气风电(688660)经营总结
截止日期2023-12-31
信息来源2023年年度报告
经营情况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双碳”目标指引下,我国持续推动能源清洁转型。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2023年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风电累计装机容量44,134万千瓦,同比增长20.7%;本年度风电新增装机容量7,590万千瓦,达历史新高,其中陆上、海上新增装机容量实现双增长。
  然而风电行业广阔的发展前景与激烈竞争并存。国内装机高峰过后,陆上价格持续走低,据公司市场调研统计,陆上主机不含塔筒的平均中标价格在报告期内从2022年度的1,770元/千瓦左右下降至1,500元/千瓦左右。整机厂商亦纷纷布局海上市场,目前行业内主要整机厂商均已拥有海上业绩,海上全面竞争已开启,受此影响,2023年度海上风机不含塔筒平均中标价格震荡下行至3,100元/千瓦左右。报告期内,公司采取多项措施降低成本,但一方面成本仍无法随上述销售价格同幅下降,另一方面部分降本措施效果也需要一定时间后方可显现,造成公司产品销售订单毛利率水平较低。
  尽管海上新增装机容量增长,但由于2023年度各地海上风电规划或项目进展仍根据政策变化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叠加部分地区的限制性因素影响,根据公司市场调研统计,海上风电2023年度招标量下降幅度超过 40%,公司新增订单量下降,部分区域的海上销售订单亦受项目进度影响,未能按计划实现销售收入,进一步影响了公司业绩。
  2023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1.14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6.2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71亿元,较上年同期有大幅下降。
  在行业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公司坚持战略引领发展,推动实施创新变革、管理优化,报告期内主要采取的措施如下:
  1、陆上机型顺应市场竞争需求及时切换为双馈路线,海上半直驱机型全面升级优化 在对当前主流容量区间内双馈路线与半直驱路线的成本变化趋势进行对比后,公司就陆上风机产品全面切换采用双馈技术路线并全速推进,采取双馈路线的卓越平台产品在年内实现从开发立项到样机下线的开发过程,样机成本目标实现率较好,获得市场认可。海上围绕紧凑型半直驱技术,通过载荷控制技术优化迭代现有产品,海神平台产品发电量实现突破,其中EW16.0-252机型的发电量比同样适用于高风速区域的上一代机型提升可达 40%,整机成本竞争力较强,在报告期内已承接商业订单。此外,公司积极布局深远海,为全球首个深远海漂浮式风电与海洋牧场养殖一体化设计项目提供4MW漂浮式风机和塔筒。同时,16MW级漂浮式风机成功中标中国电建中南院中电建万宁海上漂浮式项目样机工程,为公司进一步拓展海上风电市场奠定有力基础。
  公司在报告期内以更为严谨高效的技术管理,推动实施产品管理与开发整合、产品开发流程梳理和细化、产品设计评审强化、设计行为标准和产品设计标准完善、标准化产品交付、设计偏差和设计变更流程优化等一系列技术管理改进提升工作,提速产品开发周期的同时保证产品可靠性。
  2、持续推进核心部件技术穿透,打造高效稳定成本较优的供应链布局 公司持续推进供应链与技术协同,积极布局核心部件技术穿透,对叶片、驱动链、混塔等核心部件推进自研自制,并在报告期内取得重要进展。叶片方面,公司在吉林洮南、甘肃张掖等地的自制叶片工厂已竣工并投产,2023年07月洮南基地下线首支自研自制叶片,2023年09月张掖基地下线首支自研自制叶片。驱动链方面,自研齿轮箱、发电机已具备批量交付能力,且已向多个陆上项目完成交付,交付占比较2022年有大幅提升,实现了有效的成本优化。混塔方面,公司与合作伙伴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合资成立的黑龙江生产基地采用全球首条自动化流水线生产方式,精益化生产公司“3060”混塔管片,为大批量、高效率生产及应用风电混塔管片奠定了坚实基础。以上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将助力保障核心部件的稳定供应,建立低成本、高质量、高效率的供应链生态。
  3、发力市场拓展,海外实现突破
  公司在报告期内整合原海上事业部、陆上事业部的销售职能,调整、加强客户线建设,客户线与区域销售中心协同合作,以更好地服务客户。陆上市场紧密跟踪沙戈荒大基地进展,提供有针对性的选型方案并相应获取1GW订单。海上依托原有的市场优势,持续追踪各沿海省份海风规划实施进度。受到政策等因素影响,2023年度海上风电市场招标量下降幅度较大,公司重点布局的部分区域项目未如期招标,对公司订单获取有所影响,报告期内公司海上新增订单体量低于预期。
  公司2023年度发力海外市场,加强渠道建设、创新销售模式、建设属地化队伍,明确重点国别的市场开拓策略、主推产品和解决方案,报告期内在多个“一带一路”国家市场实现海外订单突破,获取订单共计436.50MW。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订单共计3,608.45MW,较上年同期下降了41.86%,其中已中标尚未签订合同的订单1,906.60MW,累计在手订单为8,871.25MW,较上年同期下降了9.39%。
  4、持续推进资源开发,“滚动开发”模式有效运转
  公司加强市场洞察、竞争态势分析,紧密跟踪国家级沙戈荒大基地以及各省市风电规划的实施进度,制定差异化的资源获取策略。报告期内,公司通过自主开拓资源以及与合作方联合开发等方式获取950MW项目核准;与此同时,与股东上海电气合资成立的上海电气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合资公司2023年度取得各类新能源资源核准及备案586.4MW,在建项目容量合计399.5MW,已建成并网的项目容量为 46.27MW。资源项目的开发为优质订单获取以及市场份额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在此基础上,公司仍采用滚动开发模式推进风资源开发与投资业务,及时回流资金。报告期内公司自持风场中完成建设的装机容量为 639.4MW,其中在报告期内实现转让的自持风电场容量共计500MW,实现投资收益4.28亿元。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权益装机量为393.15MW,其中已完成建设的为220.65MW,在建的为172.50MW。报告期内,公司自持风场产生的发电收入为10,949.82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3.29%。
  5、提升服务能力,聚焦细分市场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提升服务能力,细化服务业务布局,聚焦大部件、技改、数字化等高附加值类细分市场。大部件改造方面,联合优质优选合作方,携手获取后市场大部件改造订单,合作获取华电山东新能源有限公司12个风场风电机组齿轮箱维修框架项目、三峡云南区域38台歌美飒2.0MW风机主轴更换等项目。技改方面,中标华电河北新能源公司康宝、蔚县11台叶片梯次利用项目,这也是公司首个叶片梯次利用批量订单。数字化产品方面,针对部分客户提前策划并推广,目前已在多个项目实现了Park-Agent及Grid-Agent等数字化产品的订单签订,公司“数字风电全生命周期服务型产品开发管理”荣获2023年上海市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三等奖。
  紧密跟踪海上风电逐渐向深远海发展的趋势,公司率先在行业内推出专业SOV运维母船交通方案,定制化深远海SOV运维母船已于2023年09月顺利下水,为公司高效实施深远海运维打下坚定基础。
  报告期内,公司质保期外的服务业务以及备品备件的新增订单金额为37,381.38万元,实现销售收入39,293.71万元,较上年度同期增长33.93%。
  6、持续完善测试验证体系,夯实质量管理能力
  公司在报告期内聚焦市场、风场,围绕产品开发、样机及批量产品质量管控、强化供应商质量管理、优化现场问题处理流程等方面,不断夯实公司质量管理能力、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全面推进标杆风场建设,实现风机可靠性提升。
  与此同时,公司规划布局了覆盖原材料、部件、系统、整机到风场风电全生命周期的测试验证体系,并已构建包括整机功率特性曲线、噪声、电能质量、机械载荷、零部件振动试验多项自主测试能力,均已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 认可。除产品整机与部件常规测试外,公司针对机组样机部件额外增加数百项特殊验证,以最大程度地保障机组可靠性。报告期内,公司完成对海陆多款新机组产品的型式认证和并网测试、研发测试等整机测试验证,新设计叶片、自研驱动链等关键大部件的研发开展型式测试验证,以及新型铸件结构、螺栓性能、塔架阻尼器开展可靠性测试验证等。目前世界上功率最大的 35MW 的全功率机舱试验台已在滨海试验基地开建,将更好地支持公司风机产品向大型化发展。
  7、推进组织变革激活效能,完善风控体系
  为更好地应对风电市场产品、服务、技术竞争激烈的变化形势,推动公司发展,依据价值导向、围绕业务、集约高效为总体原则,报告期内,公司推动实施多批次的组织变革及职能调整工作,促进海陆营销端的融合协同、促进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的紧密结合、促进产品竞争力、可靠性提升、促进公共职能一体化,调整后组织运行更为集约、高效,减少公共职能重复造成的人力成本浪费。同步完善职级体系,以“Y”通道专业专家岗位体系及选拔机制优化员工结构,并改善激励机制,进一步传导压力、激发动力。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优化,重构流程制度体系管理,一方面优化自上而下承接战略落地一体化管理等系统性的顶层设计,另一方面,自下而上以把控合规、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升质量等为结果导向对流程制度进行重点优化。如专项梳理重要流程,完善过程控制、明确责任定位,厘清管理要素,保障业务风险可控;优化项目管理的全流程管控体系及全业务流程的技术评审,从技术维度识别各阶段的风险点、控制点,降低项目执行风险。
  

转至电气风电(688660)行情首页

中财网免费提供股票、基金、债券、外汇、理财等行情数据以及其他资料,仅供用户获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