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威尔药业(603351)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5-06-30 | 信息来源 | 2025年中期报告 | 经营情况 |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5年度系“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公司继续锚定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等战略型新兴产业深耕布局。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与趋于激烈的行业竞争,公司积极应对、多措并举,市场渗透与业务外延并重,以创新驱动、技术提升赋能,降本增效、提质增益协同,公司经营状况总体稳健,发展态势持续向好。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7,372.30万元,同比下降2.1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后净利润7,224.89元,同比增长4.12%。 (一)业绩双核驱动,量收总体稳健 1、合成润滑基础油 2025年上半年,除部分脂肪酸产品受棕榈油原料紧张价格上涨外,主要石化原材料价格下降,醚类润滑基础油的出海竞争力进一步提升,而国内竞争加剧,市场需求多元化,营销系统灵活应对,业绩总体稳健。 报告期内,合成润滑基础油销量同比增长3.18%,销售收入同比下降3.52%。主要分析如下:(1)公司持续深耕冷冻压缩机油领域,产品广泛应用于终端头部用户,随着工商业制冷、新能源汽车的市场需求增长,冷冻压缩机产销两旺,适配的酯类合成基础油销量持续增长。(2)公司为钻井工程新开发的配套抗高温高效润滑剂,凭借独特应用性能与卓越产品质量,实现销售业绩显著增长。(3)主要原材料价格下降,部分产品售价顺价下调。(4)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国际需求波动频繁,国内产销竞争激烈。公司坚持以用户需求为导向,重视产品稳定性与性价比,国际竞争力与品牌美誉度逐步提升。 2、药用辅料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社会老龄化程度的提高以及居民保健意识的增强,全球对药品需求呈刚性增长态势。国内正处于深化医改的关键时期,关联审评、一致性评价、集中带量采购等诸多政策落地,促进了医药行业健康发展。 2025年1月,国家药监局正式发布《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药用辅料附录、药包材附录,对辅料和药包材的管理规范作出明确要求,将推动药用辅料行业向更高质量、更严标准迈进,促进产业链的协同发展,为医药质量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报告期内,药用辅料销量同比增长8.42%,销售收入同比下降5.97%。主要分析如下:(1)持续聚焦优势产品,国内市场部分药辅产品及原料药销量同比增加。(2)国内市场竞争加剧,营销系统深入贯彻目标计划,积极开拓国际业务,出口销量较为稳定。(3)中药注射剂市场需求同比下降,相关注射用辅料销量随之减少。(4)医药集采对药价的影响,从药企传导至上游原辅包供应商,公司作为供应链中重要环节,辅料售价受其影响。 (二)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新质生产力 公司紧抓医药产业升级机遇,坚持创新驱动战略、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工艺技术、优化产品结构,不断加快储备药辅的研发与上市申报进度,持续培育具有竞争力的高附加值新品。公司通过战略协同模式联动制剂企业,以关联审评、联合开发等多种方式优化产品矩阵,实现多剂型覆盖。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CDE原辅包登记平台已公示原辅料品种90个(本期新增登记备案9个),其中可用于注射给药途径的辅料品种34个、原料药3个。 公司研发投入多年保持增长态势,本期研发费用 3,883.73万元,同比增长22.01%,占营业收入5.76%。报告期内,研究院在研项目48项,其中原料药项目7项,新立项项目11项,已结题项目0项。公司研发项目按计划稳步推进,多个重点产品完成工艺验证,进入市场推广阶段,技术成果持续有效转化。2025年上半年获得授权专利3件,新申请专利10件。在科技项目申报方面,集团下属子公司获批南京市瞪羚企业、南京市专利导航项目等荣誉资质,聚乙二醇系列产品入选江苏省重点推广应用的新技术(新产品)目录。 公司将重点布局缓控释制剂、透皮给药、靶向递送等特殊制剂用药用辅料,加速开发疫苗佐剂、生物制品用辅料等高端辅料,通过技术创新与工艺升级,持续推出符合国内外标准、市场竞争力强且具备成本优势的药用辅料产品,为复杂制剂及生物药的开发提供关键支撑。 (三)技改新增产能,试生产稳步运行 基建指挥部高效推进5800t/aPOE酯扩容技改等关键项目,2025年4月至今,试生产稳步运行,正式投产后新增5800吨润滑基础油产能,为业务拓展提供产能保障。 (四)降本增效提质,促高质量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统筹调配资源,全力攻克工艺技术项目难题,为实现稳定供应与效益增长注入强劲动能;通过建立适宜有效的绩效机制,激发全员内驱力,子公司并驾齐驱,深化精益管理与智慧运营,降本增效成果显著;安环质量、内控治理等体系均得以有效实施,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