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网 中财网股票行情
保龄宝(002286)经营总结
截止日期2024-12-31
信息来源2024年年度报告
经营情况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主要从事益生元、膳食纤维、减糖甜味剂等功能性配料的研发、生产、销售,根据国家统计局2017年颁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公司归属于 C13农副食品加工业中的“C1391淀粉及淀粉品制造”行业。根据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公司所属行业为农副产品加工业(代码 C13)。
  益生元、膳食纤维、减糖甜味剂等产品符合未来消费者对于下游健康食品、饮料的需求,因此行业发展前景广阔,公司上述相关产品收入增长较快,毛利率及利润贡献较高,益生元、膳食纤维、减糖甜味剂是公司现有核心产品及未来业务发展的重点;淀粉糖产品是公司传统现金牛业务,下游应用场景多、空间大,定位于满足长期合作客户的基本需求。因此,本公司所处行业可细分为益生元、膳食纤维、减糖甜味剂、淀粉糖行业。
  (一)益生元行业
  1.益生元的功效
  益生元是指能被宿主微生物选择性利用并产生健康益处的底物,主要包括各类功能性低聚糖、菊粉等,可溶性膳食纤维也具有益生元的作用。不同益生元的主要差异在于被肠道菌群利用程度不同,具体表现在对不同有益菌的增殖程度、有害菌受抑制程度、产酸量和产气量等方面的差异,从而产生特定功能性。目前国内已实现工业化生产并上市的益生元产品有低聚异麦芽糖、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低聚木糖等,主要用于功能食品、营养保健食品、乳制品以及饲料工业领域,并逐步向化妆品、药品等更多领域拓展。益生元在维护人体健康方面具有多方面的重要功能,主要有以下功效: (1)调节肠道菌群,促进有益菌增殖,抑制有害菌生长,减少肠道感染和疾病的发生风险。益生元能选择性地刺激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等有益菌的生长和繁殖,有益菌在益生元的作用下大量繁殖,会与有害菌竞争营养物质和肠道黏膜上的附着位点,从而抑制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有害菌的生长和繁殖。
  (2)改善肠道功能,促进肠道蠕动,改善和防止便秘。人体摄入功能性低聚糖可使肠道内双歧杆菌增多,双歧杆菌发酵低聚糖产生大量醋酸等短链脂肪酸,能促进肠道蠕动,使食物在肠道内的传输速度加快,减少有害物质在肠道内的停留时间,降低肠道疾病的发生几率,同时增加粪便湿润度并保持一定的渗透压,达到改善和防止便秘的效果。
  (3)激活免疫细胞,调节免疫因子,增加免疫功能。益生元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平衡,能够刺激肠道免疫系统,激活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增强它们的活性和吞噬能力,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防御功能,帮助人体抵抗病毒、细菌等病原体的入侵。益生元还可以调节免疫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和免疫球蛋白等物质的水平,使免疫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既能够有效抵御外界病原体,又不会产生过度的免疫反应,减少炎症和过敏等免疫相关疾病的发生。
  (4)调节肠道 pH值,促进矿物质元素的吸收。低聚糖类益生元经微生物发酵后可降低肠道内 PH值,使肠道内环境呈酸性,这种酸性环境有利于提高矿物质溶解性,从而促进大肠中钙、镁等矿物质的吸收。
  (5)降低血糖、血脂,调节脂肪代谢,降低慢性疾病风险。在控制血糖方面,益生元被肠道菌群发酵产生短链脂肪酸(SCFAs,如乙酸、丙酸、丁酸)可直接刺激肠道 L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和肽 YY(PYY),GLP-1可以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释放,延缓胃排空,减少餐后血糖波动。丙酸通过激活信号通路减少肝脏中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的合成,而丁酸可以增强肌肉和肝脏中脂肪酸氧化酶的活性,加速脂肪分解,减少脂质蓄积。与此同时,益生元可结合胆汁酸,减少其重吸收,迫使肝脏利用更多胆固醇合成新胆汁酸,从而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这些机制共同作用,使益生元成为预防和管理代谢综合征、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膳食干预策略。
  2.益生元的应用领域
  益生元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乳制品、医药、保健品等多个领域,具体主要应用领域如下: (1)功能食品及营养保健食品领域
  目前,功能性低聚糖应用于功能及营养保健食品,主要包括如下两个方面:一是作为功能性配料添加到传统食品中,用于进一步开发功能及营养保健食品,使其具备增殖双歧杆菌等有益菌功能,起到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的作用,从而改善亚健康和疾病状态,很好地满足了人们对健康的诉求;二是直接以功能性低聚糖为主要成分,制造成冲剂、片剂、口服液等终端食品。功能食品及营养保健食品领域添加的益生元主要有低聚异麦芽糖、低聚果糖等。
  (2)饮料领域
  益生元在饮料领域的应用愈发广泛。益生元在不同类型饮料中有着独特优势,像益生元苏打水,凭借益生元调节肠道菌群的作用,与苏打水本身的弱碱性相结合,在促进消化的同时,还能平衡人体酸碱,口感清爽又健康。益生元汽水则巧妙融合了碳酸饮料的清爽气泡感与益生元的健康属性,在满足消费者对口感追求的同时,助力肠道健康。在功能性饮料中,它常与益生菌携手,为肠道健康保驾护航,像常见的益生菌饮品,添加低聚果糖等益生元后,不仅能让益生菌更好地在肠道中定植繁衍,还能调节口感,减少酸度。植物基饮料里,益生元与植物中膳食纤维协同作用,为豆奶、杏仁奶赋予更丰富的健康内涵。
  在运动饮料中,益生元可以提升能量代谢,增强电解质及营养素的吸收效率,还能调节肠道功能,让运动爱好者远离运动后的消化困扰,以更饱满的状态投入下一次锻炼。饮料领域添加的益生元主要有低聚异麦芽糖、低聚果糖、菊粉、低聚木糖等。
  (3)乳制品领域
  2007年,中国国家公众营养中心启动了低聚糖益生元项目,倡导在公众摄入的食物中加入功能性低聚糖,激活与增殖人体的益生菌群,从而达到促进微生物生态平衡,改善公众营养健康的目的。“牛奶+益生元”成为了低聚糖益生元项目的典型模板。目前在市场上,添加益生元的乳品主要关注其增殖体内有益菌,完善肠道菌群的平衡功能,添加的益生元主要有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低聚异麦芽糖、母乳低聚糖、低聚木糖等。
  (4)生物配合饲料领域
  功能性低聚糖不仅具有低热、稳定、安全无毒等良好的理化性质,还具有调整肠道和提高免疫等保健作用。目前,国外已将其作为生物配合饲料添加剂应用于生物配合饲料工业,功能性低聚糖饲料可选择性的刺激动物大肠中有益菌生长而防止病原菌滋生,提高机体免疫力,从而促进畜禽健康生长。功能性低聚糖添加于饲料的主要功效为:促进双歧杆菌增殖;促进动物生长,提高生产性能;提高排便速度;减少血氨浓度;增进矿物质吸收;减少抗生素使用。生物配合饲料领域添加的益生元主要有低聚异麦芽糖、果寡糖、低聚木糖等。
  不同益生元品种的应用领域也有所不同,以公司旗下三款主力益生元产品为例。低聚异麦芽糖由于加工稳定性强,作为食品原料应用时间早、价格相对较低,已被市场广泛接受应用于各食品领域;低聚果糖凭借其组分结构清晰、临床功效研究数据充分、以及更易被有益菌利用等特性,受到近些年快速发展的保健品、乳制品、婴儿食品、宠物食品、医药、美容等市场青睐,应用前景广阔;低聚半乳糖是母乳中天然存在的益生元成分,更接近婴儿的生理需求,因此被广泛用于婴幼儿配方奶粉中。
  3.益生元行业市场分析
  从全球市场发展经验看,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健康观念转变,消费者对膳食营养补充剂、营养健康食品的认知会不断提升。欧美发达国家在 20世纪 70年代便已兴起益生元的开发和应用潮流,开始将其作为功能性配料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而这一进程在我国则在 20世纪末才逐步开始。随着老龄化趋势加强、健康意识提升,营养健康产业升级拉动,益生元在中国食品饮料下游的应用有望不断扩张。
  由于人们饮食结构失衡造成的肥胖、高血糖、体内微生态失衡等亚健康及疾病状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人们对各种具备预防、治疗疾病等功能的营养保健食品的消费需求逐年攀升,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上升以及健康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加,食品饮料企业将更多关注具有“健康”功效的食品饮料的开发与营销,积极地进行产业升级,通过在产品中添加功能性配料等方式,开发针对细分市场且能够满足消费者健康诉求的功能及营养、保健食品,并加快终端产品的更新速度。相对于规模庞大的下游食品行业,益生元行业尚处于成长期初期,下游行业应用品种的增加、应用领域的拓宽、单位产品使用量的增加都将导致益生元行业迅速增长。
  根据贝哲斯咨询的调研数据,2023年全球含有益生元成分的消费品市场规模为86.28亿美元,其中,含有益生元成分的食品和饮料市场份额占71%,预计到2030年全球有益生元成分的消费品市场规模将达到207.11亿美元。
  低聚糖作为益生元的主要产品,其市场规模一直处于持续增长中。根据QYResearch的统计及预测,2024年全球低聚糖市场销售总额达到13.86亿美元,预计2031年将在2025年14.35亿美元的基础上继续增长至18.06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3.9%。
  益生元行业主要壁垒在于产业化能力的形成有赖于长期的工艺积累和技术调试,领军企业的部分专利技术保护使得新进入者无法采用先进高效的技术路径,从而在质量、成本、环保等维度缺乏竞争优势,同时下游客户存在一定合作黏性,产品无成本优势且无客户渠道构成了新进入者最大的行业壁垒。
  益生元上游为其原材料领域,上游原材料主要为玉米淀粉、蔗糖、葡萄糖、乳糖、菊苣等,上述原材料价格的变化对产品成本和价格产生一定影响。上述原材料为大宗商品,供应充足,市场价格公开透明,价格相对稳定。
  益生元在下游的应用主要在乳制品、饮料、保健品、烘焙食品、糖果、婴幼儿奶粉、运动营养产品等领域,同时产品应用领域和范围也在不断增加。“食物+益生元”也在2013年被列入我国公众营养改善项目,并在食品工业中得到积极回应。近年来我国食品、饮料工业稳定增长,随着居民肥胖、疾病、亚健康人群数量不断增加,以及健康意识不断提高,功能性食品和饮料的需求量不断增长,对于益生元行业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在国外,日本主要是将益生元应用于功能性食品(FOSHU,即保健品),美国和欧洲则主要是将益生元作为食品配料和膳食补充剂。在中国,公众对于益生元的了解已经逐渐深入。
  随着研究深入,更多具有独特功能的新型益生元将被发现或研发出来,如母乳低聚糖(HMOs)、异构化乳糖等。HMOs(母乳低聚糖)是人体自身产生的一类功能性物质,是母乳中仅次于脂肪和乳糖的第三大固体成分,具有调节免疫、帮助大脑发育及调节肠道菌群等功能,除了作为新一代益生元,在婴幼儿营养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异构化乳糖由乳糖异构化而成,作为益生元,既能刺激双歧杆菌等有益菌生长,营造利于排便的肠道微生态,又能凭借良好稳定性,增加肠道蠕动,有效预防和缓解便秘,还具备安全性高的优势。
  面对益生元行业新的发展趋势,公司2024年布局母乳低聚糖中的2’-FL、LNnT新品,启动异构化乳糖生产,同时公司亦研发推出可以增殖双歧杆菌及嗜酸乳杆菌的精准益生元蔗果三糖、植物来源肌肤调节剂麦芽四糖、保持益生菌活性及货架期稳定性的低水活益生元,益生元产品体系进一步完善。
  (二)膳食纤维行业
  1.膳食纤维的功效
  膳食纤维是指植物中天然存在的、提取的或合成的碳水化合物的聚合物,其聚合度DP≥3、不能被人体小肠消化吸收、对人体有健康意义的物质。可分为可溶性膳食纤维和不可溶性膳食纤维。膳食纤维被营养学界补充认定为第七大营养素,和传统的六大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与水并列。可溶性膳食纤维同时还具备益生元的作用,主要具有以下生理功效: (1)较强的吸水和膨胀功能。可溶性膳食纤维可吸收其自身质量数倍甚至数十倍的水分,其在肠胃中吸水膨胀并形成高粘度的溶胶或凝胶,会使人产生饱腹感并抑制进食,有较好的减肥功能。同时,可溶性膳食纤维会增加大便水分和体积,刺激肠道蠕动,加速排便速度,使粪便中的有害物质,特别是致癌物质及时排出体外,大大减少肠道癌和痔疮等的发病概率。
  (2)调节血脂,促进新陈代谢。膳食纤维可以控制脂肪酶的活性,导致食物脂肪消化受阻,使大量未消化的脂肪排出体外。部分可溶性膳食纤维可以阻止或降低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向肠细膜淋巴的运输作用,从而减少人体对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的吸收。同时,可溶性膳食纤维能帮助人体对矿物质(如钙、铁、镁等)元素的吸收,并且促进体内毒素的排出。
  (3)具有与阳离子结合和交换的能力,能够清除有害重金属和降低血压。膳食纤维的糖醛酸羧基、羟基等活性基团可优先结合铅、汞、镉等有害金属离子,吸附在膳食纤维上的有害离子,可随粪便排出体外。膳食纤维能与肠道中的钠离子进行交换,钠离子随粪便排出后,直接降低血液中钠钾比值,发挥降压作用。
  (4)预防癌症和清除自由基。可溶性膳食纤维呈溶液状态,主要促进肠道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有益菌的繁殖,同时还可产生大量的短链脂肪酸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丁酸,预防结肠癌。同时根据相关文献记录的实验结果,可溶性膳食纤维有清除自由基的功效。
  2.膳食纤维的应用领域
  膳食纤维可广泛应用在食品、饮料、保健品和医药制品中,用来补充人体生理所需的膳食纤维量。
  同时膳食纤维可影响产品的颜色、风味、保油性和保湿性;作为稳定剂,对食品品质、结构等有改善作用;也可作为增稠剂,控制糖的结晶,提高产品货架期。膳食纤维在食品中的应用主要如下: (1)在烘焙食品中的应用。膳食纤维可应用于面包、蛋糕、饼干等烘焙食品中,添加的膳食纤维可吸附水分,有利于产品的凝固和保鲜,提升产品口感,延长产品保质期,降低企业成本。同时,部分膳食纤维还具备一些特殊功能,如玉米麸皮膳食纤维具有特殊的香味,可用于提高烘焙食品的香味;小麦麸皮膳食纤维具有膨松功能,加入面包等食品中可使其保持松软,增进食品风味。烘焙食品领域添加的膳食纤维主要为抗性糊精等。
  (2)在饮料制品中的应用。可溶性膳食纤维可应用于各种高纤维饮料中,除健康和保健作用外,还可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分散性和冲调性,防止结块。在乳酸菌奶中,添加的膳食纤维可作为活性菌的营养源,使其保持活性,延长产品货架期,并增强乳制品的口感和风味。饮料制品中添加的膳食纤维主要为抗性糊精、聚葡萄糖等。
  (3)在主食食品中的应用。膳食纤维可用于制作馒头、面条、米饭等主食。馒头中加入膳食纤维,可强化面团筋力,成品颜色及味道如同全麦粉做成的馒头,口感良好,无发酵和粗糙感。面条中加入膳食纤维,面条煮熟后强度增加,韧性良好,耐煮耐泡,比单用面粉做成的面条口感更好。米饭中添加膳食纤维可使其更加蓬松清香。主食食品领域添加的膳食纤维主要为聚葡萄糖等。
  (4)在肉制品中的应用。肉制品中添加膳食纤维,可保持肉制品中的水分,降低热量,延长肉制品的保存期。肉制品领域添加的膳食纤维主要为聚葡萄糖等。
  3.膳食纤维行业市场分析
  膳食纤维产业发展的程度与一个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相一致。欧美发达国家早在 20世纪 70年代就兴起了膳食纤维的研究、开发与应用,并逐步将膳食纤维作为一种功能性食品配料用于食品工业,开发出多种添加膳食纤维的糕点、乳制品、果酱、饮料等高纤维食品,形成了一定的市场规模。
  国内在本世纪初才开始重视并进行相关技术研发和产品生产,相比国外行业起步较晚。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美味的过度追求,高脂肪、高碳水化合物、高蛋白质的过量摄入,以及食物结构的日益精细化,致使我国出现了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糖尿病等疾病的高发,这与膳食纤维的缺失存在着一定的关系。经过数十年的科学研究,现已证明膳食纤维具有多重健康功效,是值得向全民推广的普及型健康产品。目前我国的膳食纤维行业处于快速成长时期,还有较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
  根据 QYResearch数据,2025年全球膳食纤维市场规模折算人民币有望达 44.2亿元,预计 2019-2030年复合增速有望达 8.8%;而2025年中国膳食纤维市场规模折算人民币有望达 11.7亿元,预计2019-2030年复合增速有望达 13.4%。世界卫生组织和各国营养学界对膳食纤维的摄入给出的建议较一致,即每人每天摄入量在 25g—35g之间。未来全球和我国膳食纤维市场预计将以较快速度成长。
  抗性糊精具有更优的稳定性、更好的益生菌增值效果、更低血糖影响等,而聚葡萄糖具有更好的保湿性、更高纤维含量、更好的改善脂肪代谢等。聚葡萄糖因高性价比需求旺盛;抗性糊精在国外市场认可度较高,由原先在乳品中使用,到用到保健品中,现在使用到能量棒、蛋白棒、饮料中,已进入稳步的上升期。
  膳食纤维行业主要壁垒在于产业化能力的形成有赖于长期的工艺积累和技术调试,领军企业的部分专利技术保护使得新进入者无法采用先进高效的技术路径,从而在质量、成本、环保等维度缺乏竞争优势,同时下游客户存在一定合作黏性。
  膳食纤维上游为其原材料领域,上游原材料主要为玉米淀粉、葡萄糖等,上述原材料价格的变化对产品成本和价格产生一定影响。上述原材料为大宗商品,供应充足,市场价格公开透明,价格相对稳定。
  膳食纤维产品在下游的应用主要在食品、饮料、乳制品、保健品等领域,需求量大。近年来我国食品、饮料工业稳定增长,随着居民肥胖、疾病、亚健康人群数量不断增加,以及健康意识不断提高,高纤维食品和饮料的需求量不断增长,下游食品、饮料、乳制品、保健品等行业对于膳食纤维行业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为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面对膳食纤维行业新的发展趋势,公司2024年推出极致无糖高纤聚葡萄糖、无糖抗性糊精新品,膳食纤维产品体系进一步完善。
  (三)减糖甜味剂行业
  1.减糖甜味剂行业介绍
  甜味剂是指在食品中添加极少量就能提供甜味的物质,其主要特点是用量少、甜度高、能量低甚至无能量。按照来源,甜味剂可分为人工甜味剂和天然甜味剂。人工甜味剂如阿斯巴甜、安赛蜜和三氯蔗糖,天然甜味剂如赤藓糖醇、阿洛酮糖、甜菊糖苷等。根据甜度高低,甜味剂还可分为高倍甜味剂和低倍甜味剂。高倍甜味剂甜度通常是蔗糖的几十倍甚至上千倍,只需少量添加就能达到所需甜度;低倍甜味剂甜度与蔗糖相近或略低,使用量相对较大。
  1、赤藓糖醇
  赤藓糖醇是目前市场上唯一经生物发酵法天然转化和提取制备而成的糖醇产品,是国家卫健委认定的 0能量糖醇产品。赤藓糖醇是一种天然的糖醇类填充型甜味剂,广泛存在于多种水果和发酵食品中,如葡萄、甜瓜、蘑菇、酱油、干酪、葡萄酒和啤酒等。赤藓糖醇不参与糖代谢和血糖变化,适宜糖尿病患者食用。赤藓糖醇主要特点如下:
  (1)“零热量”。赤藓糖醇生理热量仅为 0-0.2 千卡/克,而其他多元醇含量约 2千卡/克,我国卫健委及日本卫生部门均将赤藓糖醇的生理热量确定为 0千卡/克。
  (2)对糖尿病人的适应性。赤藓糖醇在体内与其他糖醇代谢路径不同,具有非常低的血糖反应,因此被越来越多的糖尿病人或肥胖人群作为蔗糖的替代品。
  (3)耐受量高,副作用小。一般糖醇的摄入往往产生腹泻和胀气,赤藓糖醇具有较高耐受量,是传统糖醇耐受量的 2-3倍,是糖醇中表现最为突出的一种。赤藓糖醇 80%以上进入机体可迅速被小肠吸收,少量进入大肠,避免了不吸收物质可能带来的腹泻、肠胃胀气等副作用。
  (4)甜味特性良好,入口清凉。赤藓糖醇甜度是蔗糖甜度的 70%~80%,甜味纯正,与蔗糖的甜味相似,无后苦味,与高倍甜味剂等混合使用,甜味特性良好,能掩盖不良味感。并且,赤藓糖醇溶解热为-96.86kJ/kg,是葡萄糖的 3.0倍、山梨糖醇的 1.8倍,溶于水会吸收较多的能量,因此在食用时会有明显清凉感。
  (5)具有口腔清洁、预防龋齿的作用。由于口腔中的细菌,特别是变形链球菌不能利用和发酵赤藓糖醇,故赤藓糖醇不会引起口腔牙表面 pH值下降,避免产生牙斑,预防龋齿。
  (6)赤藓糖醇的低吸湿性、耐热耐酸性、低水分活度与高渗透压性、冰点降低与粘度特征、以及赤藓糖醇生产受资源影响较小,技术成熟,且随着菌种的优化成本有进一步降低的可能等优良特性适宜作为食品加工原料。
  2、结晶果糖
  结晶果糖是人类最早认识的自然界中最甜的一种糖,在蜂蜜中的含量最为丰富。1843年,Mitscherlich对这种糖物质作了系统的研究,发现这种物质在水果中的含量比较丰富,故称为“水果糖”,后定名为“果糖”。结晶果糖天然存在于蜂蜜、苹果、香蕉、草莓、梨、芒果等中。结晶果糖主要特性如下:
  (1)结晶果糖作为最甜的天然填充型甜味剂,其甜度为蔗糖的 1.5倍,低温下可达 1.8倍,具有水分活度低、高渗透压、高溶解度、风味强化、高保湿性、可发生美拉德反应、降低凝冻温度的特性。
  (2)结晶果糖在人体内吸收后于肝脏内代谢,对胰岛素依赖程度小,是糖尿病、心血管和肝脏病人良好的营养甜味品。结晶果糖在常见食糖中升糖指数相对较低,仅为 19,而蔗糖升糖指数为 65。
  (3)结晶果糖代谢不产生乳酸,能抑制体内蛋白质消耗,强化人体耐力及代谢效果,因此非常适合于制备补充体能的功能性饮品,作为运动员和体力劳动者的营养补给。
  (4)结晶果糖具有抑制龋齿的特性,实验证明,结晶果糖难以被口腔主要致龋菌变形链球菌代谢利用,减少牙菌斑的附着和堆积,从而抑制了龋齿的产生。
  (5)结晶果糖具有吸湿性、保水性,结晶果糖保持分子结晶水后就很稳定,当果糖吸收 6%-12%水分后,不放出也不吸收水分,能抑制食品脱水和淀粉老化,保持产品柔软,延长货架寿命。
  (6)在医药行业可制成注射液,如国家基本药物甘油果糖输液、果糖氯化钠注射液及制作果糖VC片剂等以用于心血管病、糖尿病、脑颅病及肝脏疾病等的治疗。
  (7)结晶果糖有很强的冰点降低的能力,因而适用于冷冻食品,能增进口感及可舀性。
  (8)结晶果糖如果与其它糖类或甜味剂协同使用,能使甜味的感觉增强,起到提高食品和饮料的甜度,同时保持烘烤食品松软度和饮料的低粘度。
  3、阿洛酮糖
  阿洛酮糖是在自然界中天然存在但含量极少的一种稀有单糖,其甜味及口感与蔗糖类似或接近,但其热量却远低于蔗糖,经肠道吸收后几乎不发生代谢、不提供热量,耐受性高,能同时降低小肠对葡萄糖、果糖等糖类的吸收速率,从而减少人体内脂肪的积累,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预防肥胖和 II型糖尿病,在食品、保健和医疗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此外,阿洛酮糖还可与食物中的氨基酸或蛋白质发生美拉德反应,赋予食品独特的风味和色泽,是最近几年食品研究的热点。阿洛酮糖的主要特性如下: (1)口感及理化特性接近蔗糖。阿洛酮糖的甜味细致柔和,口感与蔗糖接近,甜度约为蔗糖 70%,与蔗糖相比热量更低,且在各种温度下,其甜味与口感均与蔗糖类似,食用无不良口感。
  (2)稳定性强,应用广泛。阿洛酮糖在高温和酸性环境下均具有较强稳定性,可用于烘焙产品、调味品、低 pH值的食品和饮料中。
  (3)安全性强。阿洛酮糖不会被人体代谢,对肠道微生物具有较低的发酵利用度,不会引起肠胃不适,且具备降血糖血脂、抑制癌变、抗炎等生理功效。
  (4)阿洛酮糖是为数不多的能产生美拉德反应的代糖之一,因此可用于一些需要高温反应的食物加工。例如,它与鸡蛋清蛋白通过美拉德反应不仅能形成较好的交联结构、改善食品质构,还能生成具有较强抗氧化作用的物质,减少食品加工贮藏中的氧化损失。
  (5)对于减肥、降血糖人群亦适用。阿洛酮糖经肠道吸收后几乎不发生代谢、不提供热量,耐受性高。阿洛酮糖能同时降低小肠对葡萄糖、果糖等糖类的吸收速率,从而减少人体内脂肪的积累,降低血糖、血脂,有助于肝脏解毒和改善肝功能。
  2.减糖甜味剂的应用领域
  减糖甜味剂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主要应用于食品、保健品、药品等领域,减糖甜味剂的主要应用领域如下:
  (1)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在碳酸饮料、果汁饮料、茶饮料、运动饮料等中,用减糖甜味剂替代部分或全部蔗糖,降低热量,满足消费者对健康饮品的需求,如元气森林气泡水就使用了赤藓糖醇、三氯蔗糖等减糖甜味剂。面包、蛋糕、饼干等烘焙食品中,使用减糖甜味剂可减少糖分摄入,同时保持产品的甜味和色泽,如添加阿洛酮糖制作的低糖蛋糕。酸奶、牛奶、奶酪等乳制品添加减糖甜味剂,既能增加甜味,又能控制糖分含量,如一些无糖酸奶添加了赤藓糖醇等。硬糖、软糖、口香糖等糖果产品中,减糖甜味剂可提供甜味,降低龋齿风险,如木糖醇口香糖。
  (2)在保健品领域中的应用。在维生素片、蛋白粉、膳食纤维粉等营养补充剂中,添加减糖甜味剂可改善口感,方便消费者服用,如一些添加了罗汉果甜苷的膳食纤维粉。在各类保健口服液中,用减糖甜味剂调节甜味,使产品口感更好,如使用结晶果糖的保健口服液。
  (3)在药品领域中的应用。在止咳糖浆、感冒糖浆等口服液体制剂中,减糖甜味剂可掩盖药物的苦味,如使用阿斯巴甜的小儿止咳糖浆。在维生素 C咀嚼片、润喉含片等中,减糖甜味剂能改善口感,提高患者服药顺应性,如用木糖醇制作的润喉含片。
  (4)在调味品领域中的应用。在番茄酱、沙拉酱、甜面酱等酱料中添加减糖甜味剂,可调节风味,减少糖分摄入,如添加了赤藓糖醇的低卡沙拉酱。在酱油、醋、蚝油等调味汁中,减糖甜味剂可起到提鲜和调节口感的作用,如添加了甜菊糖苷的低盐酱油。
  零糖饮料风潮的盛行,已使得赤藓糖醇的健康零糖标签被行业所接受,并被各应用领域迅速推广使用;目前,阿洛酮糖作为一种待批的新健康零糖产品正被市场所关注,且由于其本身可产生美拉德反应,使其应用领域可进一步拓展到烘焙等食品领域。
  除了‘零糖’,‘低升糖指数’也是减糖甜味剂的一个重要标签。结晶果糖具有的低升糖系数、代谢不产生乳酸、高保湿抗氧化等功能正在被市场所关注,应用也正由保健品、功能性饮品、化妆品等行业向相关领域进行拓展。
  3.减糖甜味剂行业市场分析
  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追求,使得减少糖分摄入成为一种消费共识。肥胖、糖尿病及其他代谢性疾病的高发,促使人们积极寻找糖类产品的替代品,减糖甜味剂正好满足了这一需求,在满足人们对甜味需求的同时,减少了对身体的不良影响。近年来,元气森林等新锐饮料品牌旗下的零糖、低糖饮料率先得到大力推广并受到广大注重健康的消费者的青睐,零糖、低糖饮料的市场培育和消费者教育初见成效给同行业带来巨大的示范效应。各国陆续出台减糖政策,如我国2019年出台《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人均每日添加糖摄入量不高于 25g,鼓励使用天然甜味物质和甜味剂取代蔗糖。2022年的《“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和2024年的《健康中国行动——糖尿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4-2030年)》也进一步强调了减糖行动,为减糖甜味剂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减糖甜味剂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除了传统的饮料、糖果、烘焙食品等领域,还在医药、保健品、调味品、日化产品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医药领域,可改善药物口感;在保健品中,能满足特殊人群的需求;在调味品中,可调节风味;在日化产品如牙膏、口腔护理液中,能带来清新体验并维护口腔健康。
  根据尚普咨询集团数据,2022年全球甜味剂产品总消费量为 189.6亿美元。2023年,我国代糖产品的总产量预计为 29.5万吨,同比增长7.3%,其中,人工代糖的产量预计为 11.2万吨,同比增长6.7%;天然代糖的产量预计为 18.3万吨,同比增长7.6%。以应用领域测算,甜味剂还有 440万吨食糖甜度的增量空间。
   三元生物 赤藓糖醇、阿洛酮糖
  百龙创园 阿洛酮糖华康股份 木糖醇、山梨糖醇、麦芽糖醇莱茵生物 甜菊糖苷、罗汉果甜苷减糖甜味剂未来发展趋势如下:
  (1)天然甜味剂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扩大。随着消费者对健康和天然产品的追求,天然甜味剂凭借其天然、安全的特性,未来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同时,生物制造技术的发展将为天然甜味剂的生日、韩、加拿大、澳大利亚等 14个国家法规许可;2025年3月21日,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对阿洛酮糖作为新食品原料公开征集意见。随着阿洛酮糖的成本不断降低,阿洛酮糖在下游的应用将替代目前蔗糖的部分市场。
  (2)复配甜味剂成为发展趋势。由于单一甜味剂难以满足风味、口感、成本和稳定性的综合需求,复配甜味剂通过将多种甜味剂混合使用,可以取长补短,更好地平衡产品特性,满足消费者对口感和健康的双重需求,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例如,赤藓糖醇与三氯蔗糖、甜菊糖苷、罗汉果糖苷等的复配,已在饮料产品中广泛应用。
  (3)应用领域持续拓展。随着人们对减糖甜味剂认知的加深和接受度的提高,其应用领域将继续拓展到更多的行业和产品中。例如,赤藓糖醇不仅可以作为药用辅料用于药片包衣、固体制剂填充剂/稀释剂、吸入剂载体/赋形剂生产中;近年来,赤藓糖醇凭借自身较高的过冷度(~60℃)特性成为备受关注的新型中低温区相变储热材料。另外,结晶糖广泛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等领域,结晶糖的添加可以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容量、倍率性能和循环寿命,同时能够保持电池的内阻稳定,提高电池的安全性。
  (四)淀粉糖行业
  1.淀粉糖行业概况
  淀粉糖是以含淀粉的粮食、薯类等为原料,通过酸法、酸酶法或酶法制取的糖,包含麦芽糖、葡萄糖、果葡糖浆、麦芽糊精等。其在我国历史悠久,《齐民要术》中就有用大米制糖的记载。如今,淀粉糖消费领域广泛,涵盖食品、医药、造纸等行业,是淀粉深加工的关键支柱产品。
  公司淀粉糖主要产品包括果葡糖浆系列产品、麦芽糊精系列产品等。
  2.淀粉糖行业产业链
  淀粉糖行业原材料主要包括玉米、小麦、薯类等。其中玉米是最重要的原料,其产量和价格对淀粉糖产业影响重大。
  近年来,在国家放开玉米深加工审批限制、蔗糖价格高企、糖浆类产品及葡萄糖粉需求旺盛、酶制剂等生物技术的进步等因素影响下,我国淀粉糖产量持续上升。根据中国淀粉工业协会数据,我国2023年淀粉糖产量达到 1,915万吨,同比增长13.45%。从产量结构看,产品丰富多样,液体糖以果葡糖浆、麦芽糖浆和葡萄糖浆为主,固体糖以结晶葡萄糖、麦芽糊精为主。
  淀粉糖下游主要应用于食品、饮料、医药、啤酒、糖果、化工等行业。在食品饮料行业,作为甜味剂被广泛使用,随着消费升级和健康需求增长,对淀粉糖的品质和功能提出了更高要求。
  3.淀粉糖市场分析
  与蔗糖相比,淀粉糖在价格、加工制造等方面有一定优势。随着蔗糖价格高企,淀粉糖在饮料、食品等部分领域对蔗糖的替代作用有所增强,从而提升了淀粉糖的替代应用;另一方面,食品、饮料等下游行业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这为淀粉糖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同时也创造了庞大的消费市场。
  淀粉糖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原材料成本是关键,如玉米价格波动直接传导至淀粉糖成本。2024年结晶葡萄糖、麦芽糖浆、果葡糖浆、麦芽糊精价格均呈震荡态势,主要因原料玉米价格波动,以及市场供需关系变化。公司较早进入淀粉糖行业,2005年底公司通过可口可乐果葡糖浆供应商的资格认证,2006年开始与可口可乐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公司早期就与可口可乐、伊利、蒙牛等客户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因淀粉糖行业下游用量大、应用范围广、客户需求稳定,可以接触大量客户,公司可以通过淀粉糖客户带动益生元、膳食纤维、减糖甜味剂等的销售。
  淀粉糖行业未来趋势展望如下:
  (1)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高效酶制剂的应用、喷射液化、膜分离技术、模拟移动床色谱分离、自动控制技术和连续多效蒸发器等工艺创新和关键设备的国产化将不断提高行业技术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
  (2)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差异化产品。例如:根据客户需求,调整液体淀粉糖的浓度、粘度等指标。如为饮料行业提供低粘度、高溶解性的液体淀粉糖,便于快速溶解和调配;为酱料行业提供高粘度的液体淀粉糖,增加酱料的浓稠度和稳定性。
  (五)公司所处行业地位
  公司为中国最早实现功能糖产业化生产的企业、中国功能糖领域首家上市公司、中国功能糖领域的龙头企业,公司在中国功能糖产业中具有明显的引领优势。
  公司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等国家级科研平台,与中科院、江南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精研酶工程、发酵工程、蛋白工程,公司累计授权专利近 100项,拥有 90余项自有核心技术,多次承担国家重点攻关课题、“863”计划及重大科技专项,2次荣获“国家重点新产品”称号,主持或参与制定国际、国家、公司在主要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上,凭借多元化产品结构与完善营销网络,于各细分市场成绩斐然。
  公司作为行业开拓者,率先实现低聚异麦芽糖、低聚果糖、赤藓糖醇等多类功能糖的工业化生产。多年来,公司持续加大在生产设备更新、工艺优化、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投入,生产能力已位居全国乃至全球前列。公司益生元、膳食纤维、减糖甜味剂等核心产品,在各自细分市场中,不仅占据突出市场地位,更展现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
  公司已形成淀粉、淀粉糖、益生元、膳食纤维、减糖甜味剂、药用糖(醇)等的全产业链制造体系,可满足下游客户“多品种、差异化、全方位”采购需求。公司不仅打造了万吨级 GMP生产制造平台和高端数字化制造平台,还荣获了“国家级绿色工厂”称号。凭借过硬产品质量、丰富产品种类以及优质服务,公司在行业中树立起良好口碑,积累了庞大且稳定的客户资源,并由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销售优势。
  公司秉持创新与服务的核心理念,在提供高品质综合解决方案上经验丰富。公司为客户提供从配方设计、标准化合规把控、包装宣传设计,到成品上市的全流程综合应用一体化服务。持续强化客户方案营销能力,紧跟产业趋势,量身定制方案,将供销关系升级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助力客户实现高增长。
  而这种与客户携手共进、深度融合的发展模式,正是公司得以持续创新发展、稳居行业领导地位的核心驱动力与有力支撑。
  公司产品畅销全球 100多个国家与地区,目前拥有 2000多家活跃客户,主要客户有伊利、可口可乐、元气森林、雅培、飞鹤乳业、君乐宝、好丽友等国内外知名厂商。公司与众多品牌客户的合作超20年,合作范畴从低端基础产品延伸至中高端产品,形成深度梯度合作模式,在品牌影响力与客户资源方面优势显著,占据了有利的市场竞争地位 。
  公司始终坚定不移地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积极投身各类产品认证工作。在内部管理方面,深入实施精益管理、卓越绩效管理与 6S管理模式,严格参照国际标准有序组织生产。公司凭借过硬实力,先后顺利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现场审核,及多项管理体系认证。并成功获得 GRAS、HALAL、Kosher、碳足迹认证,以及美国和欧盟国家有机食品认证、无转基因认证、绿色产品认证等一系列国内外权威认证,彰显出公司在产品品质与合规方面的深厚积淀与卓越成就。
  (六)2024年推出的行业相关法规及政策
  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政策未发生重大变化,2024年推出的行业相关法规及政策如下: 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2024年2月8日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24)等 47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 6项修改单,在新国标中,将营养强化剂列入食品添加剂的定义中,从而在法规上更加明确营养强化剂的归属。增加了阿斯巴甜、安赛蜜与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乙酰磺胺酸在相同食品类别中共同使用时的总量要求。落葵红、密蒙黄、酸枣色、2,4-二氯苯氧乙酸、海萝胶、偶氮甲酰胺在新版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被删除,不得在各类食品中使用。新国标的实施将进一步推动天然代糖(赤藓糖醇、罗汉果甜苷等)和功能性健康食品如益生元、膳食纤维市场需求。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2024年12月5日发布《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指导原则指出,有研究预测,若超重肥胖等趋势得不到有效遏制,2030年我国成人、儿童超重肥胖率将分别达到 70.5%和 31.8%,农村地区成人超重率和肥胖率将超过城市地区。指导原则明确提出通过科学饮食管理防控超重肥胖,鼓励选择低血糖生成指数的水果和蔬菜,其中重点强调“控糖限脂”,建议减少添加糖,降低能量密度,在限制总能量摄入的基础上,维持机体能量摄入与消耗之间的负平衡状态。公司产品膳食纤维如聚葡萄糖、抗性糊精,能够增加饱腹感,有效调控食欲;益生元如低聚异麦芽糖、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能够滋养益生菌,优化肠道微生态环境;减糖甜味剂如赤藓糖醇、阿洛酮糖等,热量极低,不会导致血糖急剧波动。上述产品因具有低热量、低升糖指数、增强饱腹感、改善肠道菌群等特性,可以作为代糖产品有效帮助消费者进行体重控制。在咖啡、茶饮、烘焙食品中使用上述公司产品替代蔗糖,既能享受甜蜜滋味,又能减少热量摄入,为体重管理提供有力支持。《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的发布将进一步推动益生元、膳食纤维、减糖甜味剂等行业的发展。
  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在2025年2月27日印发《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25-2030年)》,纲要提出,到2030年,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更加完善,食物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水平持续提升,食物消费结构向营养健康型转变,食物与营养摄入更加均衡合理,营养健康状况进一步改善。同时,纲要提出大力开展减盐、减油、减糖行动,促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供给和消费,倡导人均每日膳食纤维摄入量增加到 25-30克,食用油摄入量减少到 25-30克,食盐和添加糖的摄入量分别不超过 5克和 25克。加强开展食品安全治理,严厉打击食用农产品农兽药残留、生物毒素超标、食品掺杂掺假、食品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等违法违规行为,并加强母乳代用品和婴幼儿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公司的益生元产品如低聚异麦芽糖、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母乳低聚糖,能够优化肠道微生态环境,调节肠道健康;膳食纤维产品如聚葡萄糖、抗性糊精,能够增加饱腹感,有效调控食欲;减糖甜味剂如赤藓糖醇、阿洛酮糖等,热量极低,不会导致血糖急剧波动。公司产品可助力居民食物与营养摄入更加均衡合理。《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25-2030年)》的发布也将进一步确定益生元、膳食纤维、减糖甜味剂等行业在全民营养改善中的重要作用,助推行业发展。
  盟委员会发布公告,决定对原产于中国的赤藓糖醇产品(Erythritol)发起反倾销调查。2025年1月16日,欧盟委员会公布了关于本次赤藓糖醇反倾销调查终裁公告,对国内赤藓糖醇生产企业征收 34.4%-233.3%不等的反倾销税。上述反倾销措施于欧盟终裁公告发布次日(即2025年1月17日)起生效,实施期限为 5年。其中保龄宝相关产品被征收 34.4%的反倾销税,为本次反倾销加征税率最低的企业。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1)2024年度经营情况概述
  公司致力于成为一家为全球食品饮料、医药等行业提供健康配料及服务的世界一流企业,公司聚焦食品和营养领域,持续探索与创新,延伸出口感和质构改善、医药原辅料等战略业务。公司以绿色、高效、智能的生产模式,打造形成了领先消费趋势的健康产品及服务体系,持续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综合解决方案,引领健康新潮流。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 240,175.48万元,同比下降4.84%。营业总收入下降主要原因为公司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和营销策略,加强对销售差异化、高毛利产品的激励,公司饲料及副产品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减少 2.17亿元,益生元、膳食纤维、减糖甜味剂核心业务的销售量和销售额同比均实现增长。其中益生元实现收入 33,499.54万元,同比增长16.02%,膳食纤维实现营业收入 23,839.67万元,同比增长14.52%,减糖甜味剂实现营业收入 51,610.30万元,同比增长29.73%。
  2024年度,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1,115.98万元,同比增长105.97%;实现归属公司强化供应链管理、优化工艺流程、调整营销策略、优化产品结构、专注于高附加值产品研发和推广以及营销端创新,公司综合毛利率有明显改善。2024年度公司净利润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如下: ①成本下降
  采购成本下降。2024年公司主要原材料如玉米、玉米淀粉以及蒸汽等能源采购价格较2023年同期有所下降,使公司有效降低了采购成本压力。通过精细化管理和优化供应链体系,公司在采购环节实现了显著的成本节降。生产成本下降。公司自2023年起对益生元、膳食纤维及减糖甜味剂产品的产线进行了工艺优化,降低了原材料单耗,同时通过赤藓糖醇、抗性糊精、阿洛酮糖等畅销产品的成本优化,全年节约了生产成本。2024年公司低聚异麦芽糖、赤藓糖醇、聚葡萄糖、低聚半乳糖、抗性糊精、阿洛酮糖等核心产品毛利率均显著提升。②高利润产品销量增加高附加值产品销量增长。公司推出的高端益生元、膳食纤维、差异化果葡糖浆,无糖型低聚糖等高附加值产品受到市场欢迎,销量显著提升。益生元、膳食纤维和减糖甜味剂产品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为公司贡献了更多利润。益生元、膳食纤维和减糖甜味剂合计毛利占公司总毛利达到 60.46%。赤藓糖醇市场回暖。赤藓糖醇市场价格及销量逐步回升,公司抓住欧盟反倾销政策带来的市场机遇,重构欧洲市场体系,使该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据更多份额,并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国际竞争力。公司2024年赤藓糖醇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2.58%。③营销端创新与改进差异化产品与解决方案逐渐深入。公司在营销端不断创新,通过引入新的差异化产品和解决方案,为客户创造更高价值的同时满足了进入银发经济时代客户对健康消费和功能性食品的需求。应用领域拓展与市场份额提升。公司深入挖掘客户需求,在多个应用领域如口感和质构改善、乳制品及保健品等领域增加了市场份额。尤其是在健康功能性食品领域,公司通过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进一步巩固了行业地位,增加了市场份额。营销效率提升。公司调整营销策略,加强对销售差异化、高毛利产品的激励,并优化资源配置,将更多资源投入到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和推广中。这些措施显著提升了营销效率,同时严控无效费用支出,进一步改善了整体盈利能力。④产品竞争力提升研发与技术升级。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对益生元、膳食纤维及减糖甜味剂产品的工艺进行优化,并引入合成生物学技术和精细发酵技术用于新产品开发,进一步提升了产品技术含量和竞争力。
  (2)2024年度公司各项重点工作
  报告期内,公司各项重点工作推进如下:
  ①产线优化升级,持续推出新产品引领行业发展
  产线优化升级。公司2024年度持续对益生元、膳食纤维及代糖产品的产线进行工艺优化,降低原材料单耗。公司对计划引进和开发的几个新产品,运用合成生物或者精细发酵技术来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竞争能力。2024年,公司阿洛酮糖技改项目、抗性糊精干燥塔项目、抗性糊精扩产项目竣工投产。持续推出新产品。2024年度,公司推出的无糖型低水活低聚糖、无糖型低水活膳食纤维,积极布局 DHA、HMOs及乳果糖等高附加值产品,与科研院所合作加快引入新产品,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健康消费需求。
  2024年度,公司利用部分富裕产线进行改造,建立了 DHA藻油的生产线,预计在2025年上半年开始量产,初步计划年产 2,000吨 DHA藻油毛油。公司正与科研院所进行合作,利用合成生物学进行菌种的优化改良,目前公司产品已具备成本优势。公司 DHA藻油的推出将丰富公司的产品结构,满足市场对健康功能性油脂日益增长的需求。2024年 10月,公司与青岛海智源生命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开启 DHA全球合作。
  2024年度,公司启动乳果糖原料药项目的生产及上市许可注册工作,乳果糖建设项目正式落地,进军医药原辅料市场,食品级乳果糖项目预计2025年投产。2024年 12月,公司与北京凤礼精求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由北京凤礼精求协同公司推广乳果糖原料药的销售。
  2024年度,公司利用现有厂房,启动新建“年产 2,500吨 HMOs(母乳低聚糖)建设项目”,目前项目建设已经完成,预计2025年投产。项目建设完成后,将形成年产 2,500吨 HMOs(母乳低聚糖)的生产能力。公司向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递交的母乳低聚糖(HMOs)2´-FL申请作为食品营养强化剂新品种的安全性评估材料目前正在审查中。
  2024年度公司成立口感和质构改善事业部,建立了由销售、生产、技术、应用研发组成的团队,致力于变性淀粉产品研发调整与定型,开展变性淀粉新品研发与新客户测试,目前变性淀粉工艺已基本稳定,可生产蜡质、木薯、玉米、小麦多原料来源的羟丙基、乙酰化、磷酸酯复合变性淀粉,开拓了调味酱品、烘烤食品、奶制品、肉制品、冷冻食品、面制品等行业客户,未来随着变性淀粉应用领域的拓宽及大客户的开发,预计变性淀粉市场及公司变性淀粉销量将有较大增长空间。2024年公司变性淀粉销量较2023年增长67.70%,其中国内市场增幅达 118.97%。公司变性淀粉中的羟丙基淀粉取得较大突破,较2023年度销量大幅度增长82.92%。②营销创新与改进
  2024年,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消费者的消费心态愈发谨慎,消费理念及精神消费升级,对差异化、高性价比产品的需求增加。这一趋势促使公司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和营销策略,以适应市场变化。通过对差异化、高毛利产品的激励和推广,优化资源配置,将更多资源投入到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和推广中,在为客户创造更高价值的同时满足了进入银发经济时代客户对健康消费和功能性食品的需求。随着行业快速发展,新进入者不断涌现,竞争对手数量持续增加。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提高自身竞争力,包括提升产品品质、加强应用方案设计能力以及深刻把握消费趋势、积极培育差异化产品。深入挖掘客户需求,拓展产品应用领域。这些措施不仅帮助公司提升了市场份额,还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公司严控无效费用支出,进一步改善了整体盈利能力。此外,针对赤藓糖醇市场,公司抓住欧盟反倾销带来的机遇,重构欧洲市场体系,将赤藓糖醇及相关产品作为重点进行推广,使该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了更多份额,并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国际竞争力。③精准采购与成本控制在采购方面,公司建立稳定高效的供应链体系,使得公司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供应链协同价值,将其转化为实际的经济效益。尽管2024年度主要原材料如玉米、玉米淀粉价格有所下降,但原材料价格波动依然是公司面临的重要挑战。为此,公司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和加强成本控制,有效应对这一挑战。
  2024年度,公司推进大宗采购决策制度化,密切关注原材料价格走势,提高战略采购、精准采购,“底部”采购能力;有效利用套期保值工具,即时锁单、择机调单,降低原材料成本。④研发技术成果显著在技术研发方面,公司持续对各工厂产线进行工艺优化,以保持技术领先优势。通过引入合成生物技术和精细发酵技术,提高新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密切关注 AI等前沿技术在食品工业和合成生物学领域的应用潜力,致力于通过科技赋能推动新质生产力的释放。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参与起草的 1项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和 2项行业标准低聚半乳糖、抗性糊精正式发布实施;赤藓糖醇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完成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
  2024年度,公司“新型功能糖的挖掘和绿色生物制造关键技术”项目被列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乳清蛋白-多糖基结构化油脂构建及其在乳制品中的应用研究”被列入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D-塔格糖生物合成关键技术研究”被列入山东省技术创新项目,“功能性营养品 DHA制备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被列入山东省企业技术创新项目计划,“第二批国家级消费品标准化试点”项目、可口可乐“可持续农业发展”项目通过验收。
  2024年度,公司“利用基因工程手段改造传统发酵菌种的研究”、“重要糖生物制造关键酶创制及应用”、“健康糖品生物制造技术创新与应用”等 3项成果被鉴定为国际领先,“重要糖品生物制造关键酶创制及应用”荣获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一等奖,“功能性糖生物转化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荣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三等奖,“功能性糖绿色生物制造关键技术与产业化应用”荣获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特等奖,“赤藓糖醇高效制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荣获山东省食品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⑤启动美国功能性糖(醇)投资建设项目 2024年12月13日,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对外投资建设美国功能性糖(醇)项目的议案》。公司拟通过向全资子公司增资不超过 62,180.17万元人民币(约合 8,500万美元),对外投资建设美国功能性糖(醇)项目以满足国际客户日益增长的订单需求,为此公司将在美国建设生产场地、配置生产设施、招聘生产人员,进一步扩大功能性糖(醇)的产能,提升应对全球贸易挑战的能力与韧性。本项目的实施将增强公司在功能糖领域的竞争优势和盈利能力,为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基础,并进一步巩固公司行业领先地位。公司目前正在积极准备美国功能性糖(醇)投资建设项目境外投资(ODI)备案。⑥取得的荣誉
  2024年度,公司取得的省级以上荣誉称号如下:中国农业企业 500强、山东制造·齐鲁精品、山东民营企业创新 100强、山东省食品工业协会突出贡献单位、山东省食品工业协会优秀单位、好品山东等。
  2、收入与成本
  (1) 营业收入构成
  司长期价值,因此公司于2024年年度报告中调整营业收入产品分类。
  (3) 公司实物销售收入是否大于劳务收入
  是 □否
  
  行业分类 项目 单位2024年2023年 同比增减
  农副食品加工业-益生元 销售量 吨 35,735.70 28,880.47 23.74%生产量 吨 35,901.54 28,134.26 27.61%库存量 吨 2,481.58 2,315.74 7.16%农副食品加工业-膳食纤维 销售量 吨 21,433.34 18,737.44 14.39%生产量 吨 22,873.56 18,200.53 25.68%库存量 吨 2,701.61 1,261.39 114.18%农副食品加工业-减糖甜味剂 销售量 吨 50,004.59 35,298.52 41.66%生产量 吨 52,747.84 32,428.67 62.66%库存量 吨 8,272.19 5,528.94 49.62%农副食品加工业-淀粉糖及其他 销售量 吨 242,631.91 237,208.22 2.29%生产量 吨 244,615.33 234,624.71 4.26%库存量 吨 10,405.17 8,421.75 23.55%相关数据同比发生变动 30%以上的原因说明适用 □不适用2024年度减糖甜味剂销售量、生产量、库存量同比分别增长41.66%、62.66%、49.62%,主要原因为系赤藓糖醇、结晶果糖市场需求增长导致公司销量增加。
  (4) 公司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营业成本构成
  行业分类
  (6) 报告期内合并范围是否发生变动
  是 □否
  山东康运物流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9月20日,注册资本为 5,000.00万元人民币,为本公司全资子公司。2024年
  5月 22日注销完成,自注销完成之日起不再纳入公司合并范围。山东保龄宝悦美康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9年2月21日,注册资本为 1,000.00万元人民币,为本公司全资子公司。2024年8月21日注销完成,自注销完成之日起不再纳入公司合并范围。山东保龄宝淀粉制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2月21日,注册资本为 1,000.00万元人民币,为本公司全资子公司。2024年8月16日注销完成,自注销完成之日起不再纳入公司合并范围。上海代田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4年8月5日,注册资本为 50.00万元人民币,为本公司全资子公司,公司对其拥有 100.00%表决权,自成立日起纳入公司合并范围。深圳保龄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24年11月5日,注册资本为 500.00万元人民币,为本公司全资子公司,公司对其拥有 100.00%表决权,自成立日起纳入公司合并范围。除上述事项外,本期公司不存在合并范围变更的情况。
  (7) 公司报告期内业务、产品或服务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有关情况 □适用 不适用
  (8) 主要销售客户和主要供应商情况
  3、费用
  4、研发投入
  适用 □不适用
  
  主要研发项目名称 项目目的 项目进展 拟达到的目标 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高产 DPE酶安全菌株 完成 D-阿洛酮糖制备工艺研 已完成 以果糖为原料,采用生物 开发新产品,拓宽国构建及在 D-阿洛酮糖中的应用研究 究,实现生物法制备出符合客户要求的 D-阿洛酮糖产品,满足国外市场需求   法制备纯度大于 99%的结晶 D-阿洛酮糖 外市场空间,为抢占国内市场奠定基础酶法制备低聚果糖新技术研究 构建低成本高效制备高品质低聚果糖的生产技术,制备出纯度≥98%的低聚果糖或低水活等高品质产品 已完成 研究酶法制备低聚果糖新技术,结合精制纯化集成研究,制备出纯度≥98%的低聚果糖或低水活等高品质产品 完成新技术研究,满足不同客户需求,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高三糖”低聚异麦芽糖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低聚异麦芽糖高温高浓酶法制造新技术,提升低聚异麦芽糖“三糖”的转化率与生产效率 已完成 色谱分离后提取液中低聚异麦芽糖含量≥82%,“三糖”含量≥75% 实现产品升级,满足不同客户需求,为公司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高效生物合成功能性稀少糖关键技术及应用 基于稀少糖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开展稀少糖产品的开发研究,拓展国内稀少糖产品种类,并开展稀少糖产品应用研究 进行中 D-阿洛酮糖高效生产菌种酶活力≥2500U/ml,酶转化率≥35%,D-阿洛酮糖产品结晶收率 45-50%,结晶周期短于 120h 实现产品升级,满足不同客户需求,为公司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蔗果三糖高效制备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研究蔗果三糖食品级产酶菌株构建、高效合成精准调控工艺技术研究和精制纯化工艺技术开发,开发蔗果三糖新产品 进行中 形成蔗果三糖的高效精制纯化特有的集成工艺技术,蔗果三糖含量≥90%,蔗果三糖产品回收率≥80% 开发新产品,增强公司核心产品竞争力吞咽障碍人群增稠组件食品研发 从全产业链角度解决“玉米淀粉生产防治吞咽障碍的深加工增稠食品”重大技术难题,弥补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 进行中 构建玉米淀粉生产吞咽障碍增稠组件食品的工艺集成技术体系 1套 实现玉米产品高附加值利用,满足不同客户需求,增强市场竞争力全过程生物合成高纯低聚糖项目 利用生物技术突破功能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共性难题,建立全过程生物合成功能性低聚糖技术 进行中 建立无需纯化工序的生物法合成低聚果糖技术工艺 开发高附加值产品,拓宽公司在功能性低聚糖市场的占有率低热量功能性糊精制备关键技术研发 采用绿色酶法制备技术,创建酶催化淀粉转化制备低热量功能性糊精关键技术体系 进行中 获得关键糖基转移酶生产菌株,发酵酶活达1000U/mL;开发不同分子结构的低热量功能性糊精产品 实现产品技术升级,满足不同客户需求,提高产品竞争力高纤型功能糖制备技术研发 建立高效制备高纤型功能糖技术体系,制备高膳食纤维含量功能糖 进行中 制备得到高纤型产品,膳食纤维含量超过 90% 实现产品技术升级,降低生产成本,满足不同客户需求乳蛋白-多糖复合物制备及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研究乳蛋白-多糖多酚三元复合体系形成机理和作用机制及负载活性成分乳液的稳定机理 进行中 明确蛋白-多糖及三元复合物体系的制备方法,为食应用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技术储备,为公司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2’-岩藻糖基乳糖新产品开发 通过合成生物学及酶工程关键技术,构建2’-岩藻糖基乳糖生物合成元件,实现产业化应用 进行中 2’-岩藻糖基乳糖发酵产率稳定在 100g/L 开发新产品,实现产业化应用,丰富公司产品种类,提高市场占有率乳糖-N-新四糖新产品开发 基于合成生物学等技术构建高效表达菌株,通过生物法制备乳糖-N-新四糖产品 进行中 乳糖-N-新四糖发酵产率达到 20g/L以上 开发新产品,丰富公司产品类别,满足市场需求DHA新产品开发 以裂殖壶菌为出发菌株,通过菌株筛选、优化发酵工艺,开发高含量 DHA新产品 进行中 制备得到含量>65%的DHA新产品 开发新产品,满足不同客户需求,为公司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乳果糖新产品开发 以乳糖为原料,开发生产既可食用也可医用的乳果糖产品 进行中 制备出纯度≥97%的乳果糖产品 开发新产品,丰富公司产品种类,满足市场不同需求低聚半乳糖工艺提升 在原酶转化参数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工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高纯低聚半乳糖色谱收率 进行中 得到纯度在 90%以上的低聚半乳糖产品,色谱收率达 17%以上 完成产品技术升级研究,提升产品性能,增强市场竞争力低香兰素麦芽糊精项目 研究香兰素特性,寻找去除香兰素的工艺控制点,直至生产出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 已完成 麦芽糊精中香兰素含量控制在检测限之内 实现产品技术升级,满足不同客户需求,提高产品竞争力赤藓糖醇菌种发酵工艺提升 优化调控赤藓糖醇菌种发酵工艺,提高转化率,生产出高质量赤藓糖醇产品 进行中 调控发酵过程,赤藓糖醇发酵转化率提升至 65%以上 完成产品技术升级,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功能糖分离液综合利用项目 提高功能糖色谱分离液的高价值利用,提高经济效益 已完成 对 IMO、抗性糊精等色谱分离液进行纳滤分离,应用于赤藓糖醇等生产中 提高色谱分离液利用率,为公司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5、现金流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同比增加 149,101,264.72元,主要系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以及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
  量净额增加所致。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本年度净利润存在重大差异的原因说明 适用 □不适用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本年度净利润存在差异的原因主要系报告期内资产减值损失、信用减值损失、固定资产报废损失、折旧与摊销等非付现因素影响净利润,但不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五、非主营业务分析
  □适用 不适用
  六、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6,251.99万元 香港 对外投资并购,国际市场合作开发;
  进出口贸易、技术引进和交流 对子公司的控制 -724.67万元 3.06% 否
  2、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 □不适用
  3、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七、投资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4、金融资产投资
  (1) 证券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证券投资。
  (2) 衍生品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1) 报告期内以套期保值为目的的衍生品投资
  适用 □不适用核算具体原则,以及与上一报告期相比是 不适用否发生重大变化的说明的说明 报告期实际损益金额为-794.23万元。套期保值效果的说明 在保证正常生产经营的前提下,公司开展套期保值业务,有利于有效规避市场风险,对冲原料价格对公司生产经营的影响,实现公司长期稳健发展。衍生品投资资金来源 自有资金报告期衍生品持仓的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说明(包括但不限于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等) 公司进行套期保值业务不以投机、套利为目的,主要为有效规避原料价格波动对公司带来的影响,但同时也会存在一定的风险:1、价格波动风险:期货行情变动较大时,可能产生价格波动风险,造成交易损失;2、资金风险:期货交易按照公司相关制度中规定的权限下达操作指令,如投入金额过大,可能造成资金流动性风险,甚至因为来不及补充保证金而被强行平仓带来实际损失;3、内部控制风险:期货、期权交易专业性较强,复杂程度较高,可能会产生由于内控体系不完善造成的风险;4、客户违约风险:在产品交付周期内,由于原材料价格周期大幅波动,客户主动违约而造成公司期货交易上的损失;5、技术风险:由于无法控制或不可预测的系统、网络、通讯故障等造成交易系统非正常运行,使交易指令出现延迟、中断或数据错误等问题,从而带来相应风险;6、政策风险:套期保值的法律法规政策如发生重大变化,可能引起市场波动或无法交易带来的风险。已投资衍生品报告期内市场价格或产品公允价值变动的情况,对衍生品公允价值的分析应披露具体使用的方法及相关假设与参数的设定 报告期内,公司发生的衍生品交易均为期货或期权合约,其公允价值按照市场价格计算,不用设置各类参数。涉诉情况(如适用) 不适用衍生品投资审批董事会公告披露日期(如有)2023年12月20日2) 报告期内以投机为目的的衍生品投资□适用 不适用公司报告期不存在以投机为目的的衍生品投资。
  5、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无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八、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1、出售重大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
  2、出售重大股权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九、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适用 □不适用
  出版物进口)。 1,000 8,231.67 6,390.47 31,509.39 98.23 62.08
  
  十、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十二、报告期内接待调研、沟通、采访等活动
  适用 □不适用
  谈论的主要
  接待对象 调研的基本情
  展情况等。
  001)
  上海光大证券资产管理有限
  公司(何伟)、国华兴益保险
  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韩冬伟)、财信吉祥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袁子扬)、上海太盈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详见巨潮资讯(陈凯)、北京永瑞私募基金 公司基本情限公司(陈姝)、深圳市博隆 展情况等。002)伟业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黄俊)、生命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林昱明)、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吴立、林毓鑫、卢雨婷)、天风国际(冯梦媛)
  十三、市值管理制度和估值提升计划的制定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制定了市值管理制度。
  □是 否
  公司是否披露了估值提升计划。
  □是 否
  十四、“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贯彻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披露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公告。□是 否
  

转至保龄宝(002286)行情首页

中财网免费提供股票、基金、债券、外汇、理财等行情数据以及其他资料,仅供用户获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