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络电子(300975)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4-12-31 | 信息来源 | 2024年年度报告 | 经营情况 |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公司所处的行业及公司的行业地位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电子元器件分销商之一,主要面向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网络通信、消费电子等应用领域的电子产 品制造商,为其提供电子元器件产品。公司代理的产品包括电容、电感、电阻及射频器件等被动电子元器件和 IC、分立器件、功率器件、存储器件及连接器等主动及其他电子元器件,现已形成主动及其他电子元器件与被动电子元器件并重的业务体系。目前,公司拥有百余项知名原厂的授权,向近 5,000家客户销售 5万多种电子元器件产品。根据《国际电子商情》对中国元器件分销商的统计排名 ,公司位列“2023年中国电子元器件分销商排名 TOP25”第十三名;在《国际电子商情》发布的《2023年度全球电子元器件分销商 TOP50》中,公司位列世界第 37位。公司在国内外市场的排名均在逐年稳步提升,在行业中具有较高的市场知名度和认可度。 (二)公司所处的行业情况 2024年下游需求趋稳,元器件市场分化前行 2024年,电子元器件下游市场呈现温和复苏态势。尽管不同应用领域和地区的复苏节奏有所差异,但整体市场需求趋 稳。下游细分市场表现如下: (1)消费电子:企稳复苏。据 IDC统计,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 12.4亿部,同比增长6%;PC出货量为 2.6 亿台,实现三年来首次同比增长1%,传统消费电子需求逐渐平稳。而以 AI技术为代表的创新浪潮,正加速消费电子的产品迭代周期,对产品设计和硬件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进而推动整个产业链价值的提升。 (2)汽车电子:持续高速增长。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技术研发、产品创新以及产业链构建等方面,均已稳居全球 领先地位。2024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同比增长30%以上,零售渗透率接近 50%,该产业已步入由市场自主驱动的稳定发展阶段。 (3)工业电子:需求仍不明朗,地区分化显著。亚太地区已出现复苏迹象,欧洲市场尚未触底,美洲市场虽较前期 趋稳,但未来走势仍存在不确定性。 (4)AI相关:AI作为新一轮技术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在走向市场化进程中,与新能源汽车有着相似发展路径。当下, AI正将技术积累转化为商业化应用,数据中心、边缘计算、车联网以及 AD/ADAS等相关需求正加速落地。从供应市场的情况来看,各品类元器件的价格、订单量以及交期已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价格趋于平稳,加之下游需求回暖,带动产业链各环节业绩改善。然而市场结构性分化依然明显:AI相关芯片供不应求,量价齐升;汽车和工业领域的部分产品,如 MOSFET、IGBT等订单数量低于预期,库存去化仍在持续;通信类芯片订单也未见明显改善。以存储芯片为例,在供给端收缩和需求端结构性增长的双重作用下,其供需格局迅速调整,闪迪、长江存储、美光等头部厂商纷纷实施涨价策略。随着 AI、新能源汽车、边缘计算等新兴领域的快速发展,存储产品加速向高密度、高性能方向迭代升级,HBM和 DDR5等产品需求旺盛;然而,欧美汽车终端制造商以及工业客户仍处于库存调整的后期阶段,对相关存储芯片的需求较为疲软。头部分销商格局重构,亚太市场有望发展成为分销新主场 2024年度,全球前四大电子元器件分销商的业绩表现也呈现出显著的分化态势。依据艾睿和安富利的财报,受欧美市场需求持续低迷的影响,这两家公司营收降幅均超过 10%。并且两家企业预测2025年市场的周期性下滑或仍将持续,市场充满不确定性,未来市场拓展面临较大挑战。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中国台湾地区的两大分销商文晔科技和大联大表现优异。大联大营业收入实现了超 30%的增长,文晔科技(含富昌)营业收入增长更是超过 60%。除文晔科技收购富昌对销售额有积极贡献外,两大分销商的业绩增长主由此可见,中国市场依然是当前全球电子元器件需求回升的核心驱动力。同时,地缘政治因素持续推动供应链向东南亚市场转移。随着亚太地区在电子元器件分销领域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分销商的业务重心也将逐步向这一区域倾斜。在国内市场,本土分销商的市场集中度正逐步提高。深圳华强、力源信息等企业通过一系列收购行动,不断拓展市场版图,加速行业整合进程。本土分销商凭借对本地市场的深入理解以及完善的技术支持体系,在中小客户群体中优势明显。国家提升国产芯片自给率的相关政策,同样为本土分销商带来新的发展契机。排名 头部分销商 营业收入(亿美元) 同比变化 变化主要原因销售额下降,欧美库存去化仍在持续,但逐渐改善,Q4为循环底部。运输需求降低;亚太大多数领域需求疲软。组件需求增加、客户备货踊跃致出货畅旺。注:安富利2025年原始财报期间为2024年 6月至2025年 6月,上述营业收入数据已调整为2024年 1月至2024年 12月。展望未来,新应用激活元件新需求通过梳理各大原厂对传统下游市场的研判,能清晰看到不同领域呈现出差异化的发展态势。手机、PC以及传统服务器市场需求将保持温和增长,预计其增长幅度与2024年基本持平;AI相关产品有望成为市场新的爆发点,渗透率预计大幅提升,带动行业格局重塑。汽车行业的增长主要源于电动化和智能化转型。然而,这些积极因素尚不足以抵消传统燃油汽车市场的低迷。预计电动汽车的增速将逐渐放缓,步入长期稳定增长的轨道。工业市场依旧充满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周期性衰退尚未见底。受此影响,行业仍需持续进行库存调整,市场回暖仍需时日。在元器件需求的驱动因素中,除原厂普遍高度看好 AI技术的广泛普及外,机器人、低空飞行器、VR/AR、5G通信等应用的崛起,同样将为元器件市场注入强大的发展动力。市场原厂 手机/移动 PC 服务器海力士 预计中低个位数增长,AI手机的渗透率将增长至约 30%。 出货量预计将增长中低个位数,计增长至高个位数。美光科技 预计销量增长保持在较低个位数。 预计增长率将达到中个位数,主要集中在下半年。 -三星 智能手机需求依然疲软;业绩展望保守。 对于移动设备和 PC领域,预计公司客户一季度将继续降低库存水平。 客户库存调整速度目前比公司预期 要快。 预计人工智能方面的需求将保持增长势头。台积电 PC和智能手机的增长仍然温和,但一切都与人工智能有关。 PC和智能手机的增长仍然温和,但一切都与人工智能有关。 -英特尔 - 预期销量增长3%到 5%,公司一些OEM合作伙伴正谈论下半年企业端可能出现更强劲的设备更新换代潮。 将优先优化市场份额,可能会在价格方面采取更激进的策略。市场原厂 汽车 工业意法半导体 25一季度将继续面临工业复苏和库存调整的延迟以及汽车业的放缓,尤其在欧洲。 25一季度将继续面临工业复苏和库存调整的延迟以及汽车业的放缓,尤其在欧洲。安森美 公司首先关注汽车市场,主要动力来自于中国市场持续地推动电气化。 其次关注包括储能、能源基础设施等领域在内的工业市场,公司在这一领域拥有领先的功率器件。TI 除中国以外,均呈现相当明显的疲软,中国市场的增长不足以抵消欧美和日本的下降。 工业需求仍然缓慢,工业自动化和能源基础设施仍未触底,所有地区都未开始周期性增长。AMD - 从需求角度看,工业领域的情况仍然非常复杂多变。中美关税博弈间,助推芯片国产化替代进程 2025年 4月 10至 12日,美国将关税进一步提高至 125%,中国迅速反制,也将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调整至 125%。同时,4月 11日,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明确“集成电路”原产地按流片地认定,这一举措精准锁定美国原产芯片,让其进入中国市场面临高额关税,有效回击美方贸易遏制。对国内芯片企业而言,一方面,美系芯片进口受限、供应链不稳定,在高端芯片领域依赖进口的困境凸显,先进制程技术突破迫在眉睫。但另一方面,这也为国产芯片带来发展机遇,市场空间得以拓展,国产替代加速,如中芯国际在成熟制程技术上不断提升,海光、兆芯等企业积极布局技术研发。对国内电子元器件分销企业来说,若涉及美国原产芯片分销,业务可能受影响,需调整供应渠道,寻找国产或其他地区货源。不过,这也促使企业加速供应链重构,推动国产芯片元器件销售,为国产替代提供机遇。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收入与成本 (1) 营业收入构成 (2) 占公司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 10%以上的行业、产品、地区、销售模式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 公司实物销售收入是否大于劳务收入 是 □否 行业分类 项目 单位2024年2023年 同比增减 电子元器件 销售量 亿片 1,516.94 1,392.54 8.93%相关数据同比发生变动 30%以上的原因说明□适用 不适用 (4) 公司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营业成本构成 行业和产品分类 (6) 报告期内合并范围是否发生变动 是 □否 股权处置比例 股权处置方式 南京福瑞芯微电子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63.00% 出售 安徽瑞福芯科技有限公司 63.00% 出售 (7) 公司报告期内业务、产品或服务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有关情况 □适用 不适用 (8) 主要销售客户和主要供应商情况 3、费用 用指南汇编 2024》,将原列报于投资收益的票据贴现息计入财务费用所致。研发费用 21,074,599.17 18,548,445.61 13.62% 主要系报告期内职工薪酬增加所致。 4、研发投入 主要研发项 目名称 项目目的 项目进展 拟达到的目标 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SAP ERP实施项目 I、支撑集团未来业务快速扩张以及管理模式的快速复制;2、打造更具柔性化的供应链体系,提升交付及时性和客户满意度:3、提升公司内部运营效率,降本增效;4、完善集团数字化技术底座、支持公司数字化转型的有效落地。 已完成 1、所有分子公司使用同一套系统,统一管理流程,统一管理规则,便于集团化管理以及未来业务扩张后的快速复制;2、通过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现有mrp体系及交期回复体系,提升客户需求的响应及时度,从而提升客户满意度;3、建设多维度的风控管理体系,内部作业自动化等功能,强化公司内部风险管理能力、同时提升公司内部运营的作业效率。 1、支持公司管理能力的快速复制;2、提升客户满意度;3、提升公司运营能力;4、强化公司风险管理能力;5、提升公司数字化水平。CRM实施方向;2、建立客户分配及管理机制;3、完善营销风控体系;4、拉通项目管理体系; 5、构建在线 Sales Tools; 6、建立前端 SOP体系。 进行中 1、梳理当前改善方向,明确未来管理模式;2、升级现有信息系统,提升业务运营效率。 1、优化系统组织管理模式,让协同更高效;2、沉淀最佳业务实践,提升销售效能;3、进一步完善数字化底座建设,支撑公司战略高效落地。保税仓对接范,在流程与系统层面实现无缝集成。 已完成 1、扩大海外国际发货的日均产能; 2、提升海外客户的发货及时率。 1、支撑公司国际化战略 的发展落地、提升海外供应链的响应能力;2、提升海外客户交付满意度,提升公司在国际化市场中竞争力;3、提升仓储整体作业效率,持续降低运行成本。RPA自动化作业平台 1、梳理现有人工作业点; 2、搭建自动化作业平台; 3、基于平台及业务场景构建 自动化作业流程。 已完成 1、建立统一的自动化作业管理工具和平台;2、利用自动化工具减少人工作业环节,提升整体运营效率。 释放人工作业,提升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仓库自动化设备建设项目 1、小票机建设 2、贴标机建设。 进行中 1、通过引入各种仓库作业的自动化设备,实现仓库标签打印、复核的自动化作业;2、提升标签打印的准确性和效率。 提升仓库作业准确率和客户满意度,强化公司供应链在行业的竞争力。 5、现金流 1、报告期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流出 95,119.39万元,比上年同期的流入 20,101.80万元,减少 115,221.19万 元,主要系报告期内收入大幅增加,由此需提前备货而导致采购付款大幅增加所致。 2、报告期内,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流出 2,040.50万元,较上年同期的流出 8,900.13万元,增加 6,859.63万元, 主要系报告期内对外投资减少所致。 3、报告期内,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流入 95,789.84万元,较上年同期的流出 6,851.40万元,增加 102,641.24万 元,主要系当期新获取银行借款所致。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本年度净利润存在重大差异的原因说明 适用 □不适用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95,119.39万元,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与净利润的差额为-101,621.84万元,公司从事电子元器件分销业务,代理了超过 110项原厂电子元器件,原厂一般给予分销商较短的信用期(30日左右),部分原厂要求分销商预付账款。同时,为快速响应下游电子设备制造商的采购需求,公司亦需要根据未来的需求预测提前备货,因此需要提前支付采购货款。公司下游客户多为各个细分行业具有影响力的电子设备制造商,此类客户资信状况良好,但账期一般为 90-120日,长于采购端付款账期(即存在账期差)。本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较上年增长28.27%,增长迅速。为匹配这一收入增长,公司提前备货,致使采购付款额大幅攀升,回款存在账期差造成经营性现金流大幅下降。 五、非主营业务情况 适用 □不适用 投资收益 -7,809,586.00 -8.09% 主要为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收益等。 否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546,218.90 -0.57% 主要为理财产品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否资产减值 -120,484,412.11 -124.87% 主要为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否营业外收入 2,838,146.96 2.94% 主要为与日常经营活动无关的政府补助。 否营业外支出 1,171,268.80 1.21% 主要为捐赠支出。 否信用减值损失 -41,808,267.44 -43.33% 主要为计提的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 否其他收益 11,035,959.09 11.44% 主要为与日常经营活动相关的政府补助。 否 六、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4,434.87万元,主要系报告期内客户回款流入所致。77,524.40万元,主要系报告期内收入增加,应收款项增加所致。备货所致。长期股权投资 30,288,733.35 0.52% 35,538,672.57 0.86% -0.34%1,231.10万元,主要系报告期内折旧摊销所致。使用权资产 11,673,384.01 0.20% 17,910,726.78 0.43% -0.23%87,307.10万元,主要系报告期内新增借款所致。44,917.57万元,主要系报告期内代客户采购导致预付款项、合同负债同时增加所致。长期借款 5,311,151.64 0.09% 5,559,495.88 0.13% -0.04%租赁负债 6,382,491.09 0.11% 11,928,880.28 0.29% -0.18%境外资产占比较高□适用 不适用 2、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 □不适用 3、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等。 应收票据 78,399,819.05 78,399,819.05 质押 商业承兑汇票贴现未到期。 固定资产 34,421,508.24 24,710,092.47 抵押 用于供应商货款抵押、银行借款。 合计 326,269,231.53 316,557,815.76 七、投资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4、金融资产投资 (1) 证券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证券投资。 (2) 衍生品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1) 报告期内以套期保值为目的的衍生品投资 适用 □不适用则,以及与上一报告期相比是否发生重大变化的说明 根据会计准则的要求,公司将套期保值业务相关的套期工具(衍生品)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 22 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负债进行会计处理。与上一报告期相比未发生重大变化。报告期实际损益情况的说明 本期无本金远期外汇交易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为 43.7万元。套期保值效果的说明 公司开展外汇衍生品交易目的是尽可能平滑汇率波动影响,适度开展外汇衍生品交易业务能提高公司应对外汇波动风险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套期保值效果。衍生品投资资金来源 自有资金报告期衍生品持仓的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说明(包括但不限于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等) (一)投资风险分析公司及合并报表范围内子公司拟开展的外汇衍生品交易业务将遵循合法、审慎、安全、有效的原则,不从事以投机为目的的衍生品交易,但也会存在一定的风险,主要包括: 1、汇率波动风险 在汇率行情变动较大的情况下,若公司判断汇率大幅波动方向与外汇套期保值合约方向不一致时,将造成汇兑损失。 2、内部控制风险 外汇套期保值业务专业性较强,复杂程度较高,可能会由于内控制度不完善而造成风 险。 3、客户违约风险 客户应收账款发生逾期,货款无法在预测的回款期内收回,可能使实际发生的现金流与已操作的外汇套期保值业务期限或数额无法完全匹配,从而导致公司损失。 4、回款预测风险 公司根据客户订单和预计订单进行回款预测,实际执行过程中,客户可能会调整自身订单和预测,造成公司回款预测不准,导致延期交割风险。 (二)风险控制措施 1、公司将持续保持对汇率走势的记录与研究分析,密切关注国际市场环境的变化,并由公司管理层根据汇率波动情况,相应调整外汇套期保值业务策略。 2、公司已制定了《外汇套期保值管理制度》等相应的内控制度,并严格按照相关制度 对套期保值业务进行管理。公司开展此项业务的相关事宜需经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具体交易由财务部门会同销售部门根据预计的收入及收汇情况以及汇率变动趋势等信息确定持有金额与时机,经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3、公司将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积极催收应收账款,避免出现应收账款逾期的现象,努力将客户违约风险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4、公司规定所有外汇套期保值业务均以正常经营业务为前提,不得进行单纯以盈利为 目的的外汇交易。 已投资衍生品报告期内市场 价格或产品公允价值变动的 情况,对衍生品公允价值的分析应披露具体使用的方法及相关假设与参数的设定 据约定汇率与报告期末远期汇率的差额确认期末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涉诉情况(如适用) 不适用衍生品投资审批董事会公告披露日期(如有)2024年03月28日衍生品投资审批股东会公告披露日期(如有)2024年05月08日2) 报告期内以投机为目的的衍生品投资□适用 不适用公司报告期不存在以投机为目的的衍生品投资。 5、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1) 募集资金总体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1) 本期已 使用募 集资金 总额 已累计 使用募 集资金 总额 (2) 报告期 末募集 资金使 用比例 (3)= (2)/ (1) 报告期 内变更 用途的 募集资 金总额 累计变 更用途 的募集 资金总 额 累计变 更用途 的募集 资金总 额比例 尚未使 用募集 资金总 额 尚未使 用募集 资金用 途及去 向 闲置两 年以上 募集资 金金额 2021年 首次公 开发行2021年 04 27,619.2 23,109.日 2022年 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2022年12月09日 39,650 38,855.76 1,105.21 30,865.暂时补充流动资金 0合计 -- -- 67,269.2 61,965.19 1,105.21 54,086. 1、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 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同意南京商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证监许可[2021]608号)同意注册,公司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 股)股票 50,400,000股,每股面值 1元,发行价为每股人民币 5.48元,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 27,619.20万元,扣除发行费用总额(不含增值税)人民币 4,509.77万元,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 23,109.43万元,中天运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已于2021年4月1日对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资金到位情况进行了审验,并出具了《验资报告》(中天运[2021]验字第 90035 号)。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 23,221.31万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已全部使用。 2、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 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同意南京商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注册的批复》(证监许可[2022]1909号)核准,公司于2022年11月17日向不特定对象发行面值总额为 3,965,000张,每张面值人民币100元,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 396,500,000.00元,扣除各项发行费用(不含增值税)人民币 7,942,411.39元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 388,557,588.61元。上述募集资金业经中天运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验证,并由其出具中天运[2022]验字第 90063 号《验资报告》。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 30,865.23万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尚未使用完毕。 (2) 募集资金承诺项目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 截至 期末 投资 进度 (3)= (2)/(1) 项目 达到 预定 可使 用状 态日 期 本报 告期 实现 的效 益 截止 报告 期末 累计 实现 的效 益 是否 达到 预计 效益 项目 可行 性是 否发 生重 大变 化 承诺投资项目 向不 特定 对象 发行 可转 换公 司债 券2022年12月09日 商络 电子 供应 链总 部基 地项 目 运营 管理 否 28,665 28,665 806.33 20,657%2025年06月30日 不适用 不适用 不适用 否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2022年12月09日 商络电子数字化平台升级项目 运营管理 否 1,190.76 1,190.%2024年12月31日 不适用 不适用 不适用 否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2022年12月09日 补充流动资金 补流 否 9,000 9,000 0 9,000 100.00% 不适用 不适用 不适用 否承诺投资项目小计 -- 38,85521 30,865超募资金投向无合计 -- 38,85521 30,865达到计划进度、预计收益的情况和原因(含“是否达到预计效益”选择“不适用”的原因) 商络电子数字化平台升级项目实施过程中,因相关软件系统测试、调试、上线运行等流程较为复杂,预计无法在原计划的时间内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公司已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五次会议、第三届监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延期的议案》。该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日期由原定的2024年1月1日延期至2024年12月31日。商络电子供应链总部基地项目实施过程中,因受宏观经济因素影响,该项目中智能货架及配套设施、电气控制系统等设备的投入进度、安装调试周期有所延长,导致项目实施的整体进度比原计划放缓,预计无法在原计划的时间内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九次会议、第三届监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延期的议案》,将该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日期由原定的2024年7月1日延期至2025年6月30日。项目可行性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说明 不适用超募资金的金额、用途及使用进展情况 不适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地点变更情况 不适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方式调整情况 不适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先期投入及置换情况 适用为保证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顺利进行,在本次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到位前,公司根据项目进展的实际情况以自筹资金预先投入募投项目。公司使用募集资金 15,526.91万元置换已预先投入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自筹资金 15,387.67万元、置换已预先支付发行费用自有资金 139.24万元,上述募集资金置换经中天运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验证,并由其出具中天运[2022]核字第 90383号《关于南京商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使用自筹资金预先投入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及已支付发行费用的鉴证报告》。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情况 适用2024年12月3日,公司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和第四届监事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同意公司在保证募集资金使用计划正常实施的前提下,使用总额不超过人民币 8,000.00万元的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使用期限自董事会审议批准之日起不超过 12个月。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 8,000.00万元。项目实施出现募集资金结余的金额及原因 不适用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用途及去向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均存放于募集资金活期专户。募集资金使用及披露中存在的问题或其他 不适用 (3) 募集资金变更项目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募集资金变更项目情况。 八、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1、出售重大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 2、出售重大股权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九、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适用 □不适用 十、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十二、报告期内接待调研、沟通、采访等活动登记表 适用 □不适用 接待时间 接待地点 接待方式 接待对象类型 接待对象 谈论的主要内容及提供的资料 调研的基本情况索引2024年04月15日 公司会议室 网络平台线上交流 其他 线上参与公司2023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的全体投资者2023年年度报告业绩说明、公司的分红计划、国产替代对公司未来前景的影响、公司和国际头部分销商的区别、参股公司亿维特的情况、净利润大幅下降的原因、公司在分销行业内的地位等。 详见巨潮资讯网(http://www.cninfo.com.cn)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编号:2024-001) 十三、市值管理制度和估值提升计划的制定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制定了市值管理制度。 □是 否 公司是否披露了估值提升计划。 □是 否 十四、“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贯彻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披露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公告。□是 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