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滨化股份(601678)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4-12-31 | 信息来源 | 2024年年度报告 | 经营情况 |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4年是公司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宏观经济疲弱,行业竞争加剧,主线产品价格全面下滑,公司运营和发展面临较大困难和挑战。公司董事会科学决策,统筹部署,带领经营班子和全体员工迎难而上,聚焦战略落地与运营提效,保持了稳健的发展态势。 1、生产经营 统筹安排,科学调度,实施全流程成本管控,精益化生产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精准策划,装置实现稳定高效运行,圆满完成各项生产任务。优化工艺流程,提升生产线自动化水平,深入开展“双增双节”活动。热力中心大机组项目启动并网一次成功,实现闲置资产盘活,为滨城基地效益进一步提升打下基础。三氯乙烯技术改造,降低劳动强度,提升了装置运行效率。环氧丙烷政策攻关项目取得阶段性突破,每吨环氧丙烷新鲜水用量及固废不断降低。全年食品级烧碱、桶装三氯乙烯、四氯乙烯销售创历史新高。出口环氧丙烷、烧碱、三氯乙烯、四氯乙烯销量均超额完成目标。公司成功入选郑州商品交易所“产业基地”合作单位,成为首批烧碱生产企业“产业基地”。全面优化采购策略,降低采购成本,较好地完成了全年采购任务。对公司闲置资产进行盘点处置,完成PVC主要资产的拆除和处理。 2、安全环保 全年围绕数字(智能)化工具应用、安全文化建设、环保合规管理、碳排放“双控”管理、制度体系固基、重大危险源本质安全提升六条主线,全面完成了安环固基大会战56项重点工作和2024年安全环保任务目标。完成13个项目安全“三同时”手续和生产许可证办理,迎接外部检查96次。未发生重伤及以上事故,未发生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责任事故,千人负伤率0.25‰,20万工时总事故率0.15,连续三年持续降低。建立的高风险作业现场安全协作机制获全省推广,公司应急救援中心被评为山东省“先进企业专职消防队”。全年完成18个项目环保“三同时”手续办理,迎接外部环保检查163次。各套环保装置稳定运行,实现了废水废气达标排放,固体废物合法处置利用,危废自行处置率达到95%。 3、项目建设 北海投产大会战是“十大会战”的关键之战。2024年公司全力奋战项目建设,实现了PDH装置、合成氨装置的连续稳定运行;通过积极协调、优化设计,分别于2024年3月和6月完成了丙烷管线、丁烷管线的投用,原料通道全线贯通,实现了国内输送距离最长低温LPG管线的建设和投用;PO/MTBE装置于2024年9月28日实现中交,于2024年12月开始试运行,2025年2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氢能源公司建成滨州市首座加氢站并投入运营,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布局生物质能源、区域微电网等关键领域,推动绿色能源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 4、科研创新 2024年科创攻坚大会战全面展开,全年共开展硬碳、四氯丙烯等19项小试实验,双氧水法ECH、苯二酚等4项中试项目。其中,ECH中试项目成果顺利通过石化联合会科技成果评价,是公司首次获评的国际领先成果;与陕西榆能集团签署技术许可协议,是公司首次将中试技术对外授权许可。 电子级氯气中试项目已成功产出合格的6N级氯气,产品品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项目充分结合自身优势,开辟了电子特气新赛道。此外,与合作伙伴推出的2,500Nm³/h常压方形碱性水制氢电解槽成功通过了性能测试。中央研究院加速占据材料开发的制高点,全面开展高端材料——离子膜原料全氟磺酸树脂的研发。全年共申请65项专利,较上年大幅增长。技术公司于2024年8月成功获批山东省新型研发机构,是同批次滨州市唯一获批单位;滨化股份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于2024年12月顺利通过评价;全年获得省级重点研发项目财政资金1,040万元。 5、管理提升 在绿色低碳领域,公司开创性取得国际公认的烧碱产品碳足迹认证,填补了国内粒碱产品碳足迹认证的空白,并主编发布国内首个烧碱碳足迹标准,率先实现“首证”和“首标”双重突破。 滨华新材料综合智慧能源项目于年底顺利实现并网发电,成为区域能源低碳转型的示范标杆。生态建设方面,建立了客户生态项目交流库,挖掘客户端、供应端、项目端等合作机会10余项。成功举办第二届“发展日”活动和第三届“问题日”活动,进一步营造了创新蝶变、问题导向的浓厚氛围。完善配套激励机制,逐步推行TUP计划、工程项目建设基金等中长期激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