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网 中财网股票行情
恒瑞医药(600276)经营总结
截止日期2023-12-31
信息来源2023年年度报告
经营情况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3年,医药行业在变革中不断前行。党和国家对生物医药产业高度重视和支持,为企业注入了更多信心。监管部门持续鼓励新药研发,在推进审评审批不断提速的同时,强调以临床价值为导向、以患者获益为核心的药物研发理念,引导医药企业差异化创新。与此同时,市场外部环境也在发生深刻变化,行业增长依赖创新驱动,但创新药发展仍面临较多不确定性因素,需要企业不断适应和调整。随着创新转型成果逐步落地,报告期内公司经营业绩指标稳步回升,充分彰显经营韧性。
   公司经营业绩及影响因素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28.20亿元,同比增长7.2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02亿元,同比增长10.1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1.41亿元,同比增长21.46%。为保证创新产出,公司持续加大创新力度,维持较高的研发投入,报告期内公司累计研发投入61.50亿元,其中费用化研发投入49.54亿元。
  一方面,创新成果持续获批,创新药临床价值凸显,驱动收入增长。2023年公司创新药收入达106.37亿元(含税,不含对外许可收入),虽然面临外部环境变化、产品降价及准入难等因素影响,仍然实现了同比22.1%的增长。报告期内公司3款1类创新药(阿得贝利单抗、磷酸瑞格列汀、奥特康唑)、4款2类新药(盐酸右美托咪定鼻喷雾剂、醋酸阿比特龙纳米晶、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恒格列净二甲双胍缓释片)获批上市。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在国内获批上市15款1类创新药、4款2类新药,涉及抗肿瘤、镇痛麻醉、代谢性疾病、感染疾病等多个治疗领域。
  第一,新获批创新药疗效优异,贡献业绩增量。公司加速推进创新产品落地,报告期内新获批的阿得贝利单抗,显著提高患者总生存期,为中国患者提供了更优治疗方案,多地普惠性惠民保已将其纳入特药报销目录,收入快速增长。
  第二,新进入国家医保目录的创新药可及性大大提高,凭借更贴合中国人群的优异临床价值,造福更多患者。报告期内,瑞维鲁胺、达尔西利、恒格列净3款创新药正式执行医保价格,平均价格降幅达65%,满足了更多患者的临床需求,收入贡献进一步扩大。
  第三,持续挖掘已上市产品的临床需求潜力。由于适应症的拓展以及上市后研究积累的详实循证医学证据,硫培非格司亭、海曲泊帕等存量创新药临床优势及品牌价值得到进一步凸显,销售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另一方面,报告期内仿制药收入略有下滑。随着医疗机构诊疗复苏,处方药需求逐步释放,公司镇痛麻醉等产品以及新上市的仿制药销售同比增长较为明显,但仿制药集采对销售仍然造成一定程度的压力,第二批集采涉及产品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醋酸阿比特龙片因多数省份集采续约未中标及降价等因素影响,报告期内销售额同比减少7.02亿元,2022年11月开始执行的第七批集采涉及产品报告期内销售额同比减少9.11亿元。
  报告期内,面对各种不确定的市场因素,公司管理层保持高度的战略定力,坚定发展信心,努力践行“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始终坚持“科技为本,为人类创造健康生活”的使命,带领各级干部员工不断加快创新研发,增强学术引领,全心服务患者,以务实的作风和饱满的热情抓紧、抓实、抓细各项工作,直面挑战、攻坚克难,加速公司转型升级,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一)全面推动资源整合,夯实医学、市场双引擎驱动机制
  1.加强机构改革,促进运营提效。其一,持续优化组织结构,完善中央医学及市场体系,增强医学及市场专业化人才团队力量,进一步减少一线销售人员。其二,构建科学发展部,探索研发销售双向赋能的联合工作机制。其三,公司在试点省区整合销售团队、临床监察、市场医学、临床协调等部门,形成资源合力,加强属地管理,推进品牌建设及市场监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确保公司战略落地并高效执行。其四,通过建立健全联合评议、公共决策等机制,强化协同管理,持续提升公司运营效率。其五,加强对销售团队的行为准则管理,不断巩固合规意识,确保全面合规,推动公司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2.持续强化商业化体系建设,加快创新药销售渠道覆盖。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商业化网络覆盖超过2500家三级医院及17000家一、二级医院,除在抗肿瘤、镇痛麻醉、造影等领域拥有成熟布局以外,公司也在积极搭建代谢、自免等慢病领域的商业化力量,致力于为患者提供全生命周期管理和服务,为即将上市的多款创新产品的市场推广做好准备。此外,为持续提升产品可及性,服务更多患者,公司从战略层面深入布局零售市场,升级现有业务模式,初步建立了一支专业化处方药零售推广团队,已覆盖超过25万家零售药店,通过与全国领先的医药连锁企业合作共建,帮助药店提升药学及慢病服务能力,为高血压、糖尿病、骨关节炎等慢病患者提供定制化、个性化的健康服务方案,同时成立DTP专职团队整合及拓展DTP药房等渠道,专业赋能肿瘤等新特创新药的院外管理,不断满足患者多元化医疗需求,提升患者服务整体价值。
  3.全面落实学术合规推广,打造公司创新药品牌。公司层面由中央医学及市场部引领医学市场策略,加强中央医学、市场团队与区域销售团队的协调配合,开展学术品牌项目活动、收集与传播关键临床数据、管理产品生命周期、建立与领域专家的合规化交流渠道、组织患者公益教育活动,将产品设计中的差异化竞争力转化为差异化品牌优势,助力公司全面、高效、快速推广创新产品。为更好地服务患者,提供更详实的长期生存循证医学证据,公司通过积极推动临床科研项目,积累丰富的临床数据,推动“中国实践”转化为“中国证据”。例如,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驱动基因阴性非鳞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取得长期随访数据,5年 OS率高达31.2%(对比化疗组19.3%),意味着卡瑞利珠单抗使近1/3的患者生存期突破5年,是公司作为中国医药创新代表性企业为延长癌症患者生命作出的又一积极贡献。阿得贝利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更新 3年生存数据,中位 OS达 15.3个月,降低死亡风险达27%,患者的3年OS率达21.1%,超过1/5的患者生存期突破3年,将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生存期提升到了新的高度,阿得贝利单抗是目前已公布数据中唯一3年OS率超过20%的PD-L1抑制剂,也是首个公布中国ES-SCLC患者三年生存数据的PD-L1抑制剂。
  4.积极探索创新治疗方案,向世界展现“中国药”的临床价值。报告期内公司已有119项重要研究成果获得国际认可,相继在Lancet(柳叶刀)、BMJ(英国医学杂志)、Nature Medicine(自然·医学)、JAMA Oncology(美国医学会杂志·肿瘤学)等全球顶级期刊发表,累计影响因子达1393.45分。近年来,公司多项创新成果广受国际学术界认可,全球学术影响力不断提升,“中国证据”全面迈向国际权威期刊(详见附表1)。其中,阿得贝利单抗单药用于新辅助治疗局部晚期可切除食管鳞癌的Ⅰb期试验、吡咯替尼单药用于一线治疗HER2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SCLC)研究成果在《自然·医学》发表,两项研究影响因子均达82.9分;吡咯替尼联合曲妥珠单抗和多西他赛一线治疗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英国医学杂志》,结果显示患者具有显著的PFS获益和可控的安全性,中位PFS达24.3个月,该项研究影响因子达105.7分,是乳腺癌领域中国自主研发药物刊登国际期刊影响因子最高的临床研究;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对比索拉非尼用于治疗晚期不可切除肝细胞癌的全球多中心Ⅲ期临床研究(CARES-310研究)结果显示,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一线治疗晚期肝癌具有显著的生存获益和可耐受的安全性,中位总生存期(mOS)达到22.1个月,为目前已经公布数据的晚期肝癌一线治疗关键研究中位OS最长的治疗方案,该项研究主论文在线发表于《柳叶刀》,影响因子达168.9分,是肿瘤学领域中国学者主导的国际性Ⅲ期临床研究首次问鼎《柳叶刀》主刊。
  (二)加强早研及技术平台建设,优质创新成果持续获批
  1.加快推进早期研发与转化医学建设。在早期立项阶段,转化医学团队从疾病生物学出发,围绕公司战略目标和关注的重点疾病领域,持续进行新靶点收集和评估工作,及时对基础研究、国际会议披露的最新进展及行业内的研究热点展开深度调研,并借助内部丰富的实验平台对有潜力的新靶点、新组合、新平台展开预研验证,以确定其开发潜力,根据内部管线发现探索多个适应症;完善生物信息平台,整合并构建内部多组学数据库,利用AI建立靶点发现平台,用高质量的内部数据为公司早期开发策略选择提供支持。报告期内公司有多个预研项目表现亮眼,并已转为正式立项项目。
  2.持续建设行业领先的新技术平台,加强源头创新,打造优质创新产品。报告期内,公司不断完善已建立成熟的化药(含多肽、PROTAC)、单/双抗体药、ADC药物、小核酸、核药等技术平台,初步建成多特异性抗体、双抗ADC平台,积极探索PDC、AOC、DAC、mRNA等新分子模式平台,并尝试开拓结构生物学、AI药物研发等平台。在新技术平台的支持和研发团队的努力下,公司不断产出具有创新竞争力的产品。公司ADC平台已有11个新型、具有差异化的ADC分子成功获批临床,其中公司自主研发的抗HER2 ADC产品SHR-A1811,在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2023年会上首次披露了晚期实体瘤全球多中心Ⅰ期临床研究数据,展现了具有竞争力的数据,SHR-A1811目前已有五项适应症被CDE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名单。公司自主研发的KRAS G12D抑制剂采用脂质体包裹制成,是全球首个脂质体KRAS G12D抑制剂,具有靶向给药、利用不同的渗透性和高渗透长滞留效应来被动地靶向肿瘤组织,可控且持续进行药物释放等优秀药学特性,其Ⅰ期临床研究成功入选2023 ESMO大会优选口头报告,是全球首个披露临床疗效数据的KRAS G12D抑制剂。
  3.调整优化组织架构,推进研发提质增效。公司整合内部资源,完善创新研发管理机制,根据创新药物研发的不同阶段成立四个研发管理委员会,进一步规范创新药研发决策流程,明确各自权责,对包括进度变更、风险合规、绩效、跨部门协作、公司战略落实等方面进行监督和指导,尤其是针对临床端未被满足的需求与商业端市场价值的评估工作,进一步做好资源优化配置,最大化研发产品线价值,更有效地将研发策略融入公司的整体经营战略之中。报告期内,研发体系完善了创新药的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加强项目预算动态管理,减少资源浪费与重复投入,规范立项流程,严格管理项目,实现从数量导向到质量导向的转变。
  4.快速推进创新药临床试验,多项创新成果获批上市。报告期内,公司获批上市的产品及适应症如下:1类创新药阿得贝利单抗、磷酸瑞格列汀、奥特康唑;2类新药盐酸右美托咪定鼻喷雾剂、醋酸阿比特龙纳米晶、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恒格列净二甲双胍缓释片;卡瑞利珠单抗的第9个适应症及阿帕替尼的第 3个适应症(二者联合用于一线治疗晚期肝癌);马来酸吡咯替尼片第3个适应症(联合曲妥珠单抗加多西他赛一线治疗HER2阳性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羟乙磺酸达尔西利第2个适应症(联合来曲唑或阿那曲唑一线治疗HR阳性、HER2阴性局部复发或晚期转移性乳腺癌);盐酸右美托咪定鼻喷雾剂第2个适应症(用于2-6周岁儿童全麻手术前的镇静/抗焦虑)。报告期内研发管线进展包括(详见附表2):共有14项上市申请获NMPA受理,12项临床推进至Ⅲ期,35项临床推进至Ⅱ期,30项临床推进至Ⅰ期。重要产品临床研究情况详见附表3,主要临床研发管线详见附表4-6。
  5.项目注册申报工作有序推进。报告期内,取得创新药制剂生产批件7个、改良型新药制剂生产批件5个(详见附表10),仿制药制剂生产批件4个(详见附表11);取得4个品种的一致性评价批件(详见附表12);取得创新药临床批件72个、仿制药临床批件4个(详见附表13);5项临床试验被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名单(详见附表14);1项临床试验被纳入美国FDA孤儿药资格认定(详见附表15);1项临床试验被纳入美国FDA快速通道资格认定(详见附表16)。
  6.专利申请和维持工作顺利开展。报告期内,提交国内新申请专利246件、国际PCT新申请79件,获得国内授权99件、国外授权76件。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申请发明专利2389件,PCT专利662件,拥有国内有效授权发明专利545件,欧美日等国外授权专利667件。专利覆盖新药化合物、蛋白分子结构、制备工艺、用途、制剂配方等,为公司产品提供了充分、长生命周期的专利保护。
  (三)内生发展与对外合作并重,稳步推进国际化进程
  1.坚持自主研发与开放合作并重,在内生发展的基础上着力加强国际合作。公司在全球研发团队整合过程中,不断优化国际化的顶层设计思路,并充分利用中国、海外不同国家和地区临床研发团队在审批条件以及疾病流行特点等方面各自的优势,在技术、人才、其他资源等多方面强化互补、深度融合。公司以重点项目为突破口,不断优化国际合作模式,在充分调研、做好风险控制的基础上完善并实时调整在研产品的中长期全球临床研发规划。同时,公司以全球化的视野积极探索与跨国制药企业的交流合作,寻求与全球领先医药企业的合作机会,实现研发成果的快速转化,借助国际领先的合作伙伴覆盖海外市场,加速融入全球药物创新网络,实现产品价值最大化。报告期内,公司已达成5项对外许可交易,交易总金额超40亿美金(详见附表7)。
  2.稳步开展创新药国际临床试验。在国际地缘政治、审评审批政策等不确定性因素仍不明朗的背景下,公司会根据不同产品、不同适应症的具体情况进行审慎评估,稳步推进后续研发及申报工作。公司首个国际多中心Ⅲ期临床研究——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肝癌国际多中心Ⅲ期研究已达到主要研究终点,美国 FDA已正式受理卡瑞利珠单抗的 BLA,目标审评日期为2024年5月31日,该适应症已于2023年1月在国内获批上市。与此同时,公司多个项目在美国、欧洲、亚太等国家和地区获得临床试验资格,HER2 ADC、Claudin 18.2 ADC、TROP2 ADC、HER3 ADC、CD79b ADC、Nectin-4 ADC等6款ADC以及PVRIG-TIGIT双抗等肿瘤创新产品均已实现国内外同步研发,非肿瘤创新产品中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抗Aβ单抗 SHR-1707在澳洲的临床试验正在顺利进行。2023年5月,子公司创新药Edralbrutinib片用于治疗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适应症获得美国FDA授予的孤儿药资格认定;2023年12月,公司HER3 ADC创新药注射用SHR-A2009用于治疗经三代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和含铂化疗后疾病进展的EGFR突变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适应症获得美国FDA授予的快速通道资格认定,均有望加速上述药品临床试验及上市注册的进度。公司未来将通过自研、合作、许可引进等多种模式,拓展海外研发边界,丰富创新产品管线。
  3.超百项创新药学术成果亮相国际顶级学术会议,自主创新大步走向国际舞台。2023年6月召开的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中,公司连续13年携重磅研究成果参加,共有8款抗肿瘤创新药的57项研究入选,包括2项口头报告、3项壁报讨论、26项壁报展示和26项线上发表,研究成果涵盖妇科肿瘤、淋巴瘤、乳腺癌、肝胆胰腺肿瘤、消化道肿瘤、肺癌等领域。2023年10月召开的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大会中,公司共有13款抗肿瘤创新药的35项研究成果入围,其中2项入选优选口头报告,5项入选简短口头报告,28项接收为壁报,覆盖消化道肿瘤、乳腺癌、宫颈癌、胰腺癌、肺癌、黑色素瘤、肉瘤、胆管癌等十余个领域。此外,还有一批创新项目的研究数据也陆续在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年会、美国血液学(ASH)年会、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科学年会、欧洲心血管学会(ESC)年会等国际学术会议上公布,这既是国际学术界对公司创新研发实力的认可,也是中国自主创新不断崛起的缩影。
  (四)持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提高安全、清洁生产水平
  公司始终本着“质量第一,安全至上”的原则,以质量为依托,树立品牌形象,打造环保企业,为健康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1.持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健全内部质量管理制度。公司持续完善从研发、生产到产品上市全流程管控,以高标准、严要求进行全方位产品质量管控和服务品质管理,不断精进质量管理模式。公司上市产品的所有生产线均已通过GMP认证,建立了拥有一流生产设备、国际标准化的生产车间。报告期内,公司顺利通过国内药品监管部门以及美国FDA等国际官方药品监管部门对各分子公司进行的各类官方检查共计42次。
  2.不断加强先进质量文化建设,营造人人重视质量的良好文化氛围。公司把GMP意识融入到日常工作中,积极开展各类质量管理(QC)小组活动,同时积极组织公司员工参加各级药监药检机构、行业协会举办的药品GMP指南(第2版)等培训,持续提升专业技能与知识水平。报告期内,公司荣获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颁发的“首批无菌药品质量保障企业”荣誉称号、江苏省医药质量管理协会颁发的“江苏省医药行业优秀质量管理企业”荣誉称号;公司“雏鹰QC小组”、“远志QC小组”被评为江苏省医药行业质量管理(QC)发表交流优秀小组。
  3.全员参与,持续提升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水平。坚持统筹发展、源头治理,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强化底线思维、红线意识,按照“标本兼治、从严从实、责任到人”的工作要求,持续推进EHS合规管理。依据安全生产法层层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强化责任落实,精准治理,持续改善安全绩效。完善安全风险防范化解工作机制,做到重大风险隐患排查见底、防范治理措施落实到位,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加强员工安全教育,报告期内公司组织开展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解读、生态环境普法宣讲、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特殊作业管控、工伤预防、员工心理健康等多场培训,提升员工生产安全技能及意识,营造良好的安全工作氛围。
  4.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坚定推行清洁生产。公司不断优化节能机制,探索智慧节能、循环节能、再生节能等新路径,通过空压机自动化技改、供气系统改进、建设能源集中管控平台等多种措施,积极推进节能降耗、减污降碳,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同时,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借助密闭化、管道化、连续化等先进工艺,不断优化设备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从源头上控制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并加大末端治理力度,强化溶剂循环利用措施,有力提升绿色发展水平。
  (五)加强重点工程建设,加速推进研发及生产进程
  公司积极打造国际一流的研发实验室及生产车间,报告期内公司在上海、苏州、广州、厦门、北京等地的项目建设顺利开展。重点项目主要包括:上海创新研发中心项目、苏州盛迪亚抗体车间改造项目、广东恒瑞知识城与生物岛项目、厦门小核酸项目、北京亦庄生物药基地项目。
  (六)引智育才,整合架构,提升组织效能
  公司始终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在创新转型升级的新形势、新要求下,围绕创新和国际化战略不断优化人力资源策略,助力公司战略落地实施。
  1.引智育才,推进人才转型升级。第一,加大引才力度。战略层面,不断充实国际视野的领军人才团队,拉高人才队伍的“天花板”;执行层面,保证研发团队核心、关键人才与国际接轨,销售、市场医学人才向专业化、年轻化转型。2023年公司共引进600多名核心人才,其中150多名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第二,加快内部人才培养。积极推进各项人才储备培养计划,如瑞鹰计划、星青年、恒星计划等,通过干部轮岗、干部见习制等机制,系统推进优秀人才的快速培养。
  2.增效赋能,打造高绩效团队。第一,重塑中央市场和中央医学团队架构,引领销售创新转型;通过整合、新建产品线等方式改革销售事业部,提升业务一线人员整体战斗力;持续推进临床、生产、供应链等组织架构梳理和优化工作,助力业务提效。第二,不断完善以能力模型为导向的用人机制、以绩效为导向的薪酬激励机制,优胜劣汰,结合低绩效人员改进制度、干部退出机制,不断激发组织活力。
  3.凝心聚力,传承恒瑞文化。坚持“以贡献者为本”,通过恒瑞贡献榜、晋升晋级、培训发展等措施不断激励高绩效人员,让回报看得见、摸得着;积极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活动,关爱员工身心发展,弘扬和传承恒瑞“创新、务实、专注、奋进”核心价值观,持续提升员工归属感与满意度。
  一线治疗 HR+/HER2-晚期乳腺癌研究 《柳叶刀·肿瘤学》(The Lancet Oncology) 51.1*本报告所列研发管线含合并报表范围内子公司产品信息附表2-报告期内研发管线进展情况(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
  2023年进展 药品名称/代号 靶 点 单药/联合 Ⅰ期 Ⅱ期 Ⅲ期 NDANDA受理*(14项) 瑞卡西单抗 PCSK9 单药/联合(降脂药) 成人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包含杂合子型家族性和非家族性)和混合型高脂血症用,使得 T细胞恢复针对肿瘤免疫应答,达到治疗肿瘤的效果。在给药后 PD-1受体快速被卡瑞利珠单抗大量占据,且始终维持高水平,在给药后第 22天,受体占有率仍超过 95%。同时,卡瑞利珠单抗的半衰期相对较短,可减少免疫过度激活带来的不良反应,一旦出现免疫相关不良反应,也更易恢复。注册进展 2019年获批霍奇金淋巴瘤二线后治疗适应症2020年获批晚期肝癌、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食管鳞癌晚期二线治疗适应症 2021年获批鼻咽癌二线后单药治疗、鼻咽癌一线联合治疗、食管鳞癌晚期一线治疗、晚期鳞状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适应症2021年获得美国 FDA孤儿药资格(晚期肝癌一线治疗适应症)2023年 1月获批联合阿帕替尼用于晚期肝癌一线治疗适应症2023年 6月肝癌二线适应症完全批准2023年 7月联合阿帕替尼用于晚期肝癌一线治疗适应症 BLA获得美国 FDA受理 2023年 12月联合法米替尼治疗既往经含铂化疗失败的复发或转移性宫颈癌适应症上市申请获 CDE受理 学术成果发表/  卡瑞利珠单抗已有 9项适应症获批上市。自上市以来,卡瑞利珠单抗凭借多项重磅研究的出色数据,受到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临床数据发布 多个瘤种指南的重磅推荐,并多次荣登国际学术舞台。截至报告期末,20项卡瑞利珠单抗相关临床研究结果在国际重要学术会议中进行口头报道,创造国产 PD-1产品的国际影响力纪录。卡瑞利珠单抗在国际学术期刊上累计发表论文 275篇(其中前瞻性研究 149篇,回顾性研究 80篇,药物经济学分析 20篇,基础研究/生物标记物/药理研究 26篇),影响因子累计 2640.184分,充分表明全球肿瘤学专家对卡瑞利珠单抗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的高度认可。其中,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一线治疗晚期肝癌临床研究(CARES-310研究)被《柳叶刀》主刊(影响因子 168.9)在线发表,是目前全部国产 PD-1产品中具有最高影响因子的临床研究。2023年 2月,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复发或转移鼻咽癌临床研究结果发表于《临床肿瘤学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Oncology)(影响因子 45.3)。研究结果显示,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二线及以上治疗复发或转移鼻咽癌,客观缓解率(ORR)为65.5%,疾病控制率(DCR)达 86.2%,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 10.4个月,整体安全性良好。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的“双艾”组合方案为复发或转移鼻咽癌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2023年 10月,卡瑞利珠单抗联合法米替尼对比卡瑞利珠单抗单药或研究者选择的化疗治疗既往以铂为基础化疗失败后复发转移性宫颈癌的随机、开放、对照、多中心的Ⅱ期临床研究在 2023 ESMO年会上以简短口头报告形式报道了主要结果。结果显示,主要研究终点 BICR评估的 ORR为 41.0% vs 24.1%(卡瑞利珠单抗联合法米替尼组 vs 卡瑞利珠单抗单药组),P=0.0181;研究者评估的卡瑞利珠单抗联合法米替尼组 ORR为 42.9%(95% CI:33.2%-52.9%),卡瑞利珠单抗单药组为 22.2%(95% CI:12.0%-35.6%),2.0-6.2)。BICR评估的卡瑞利珠单抗联合法米替尼组中位 PFS为 7.2个月(95% CI:6.1-12.4),卡瑞利珠单抗单药组中位 PFS为4.0个月(95% CI:2.1-6.14)。安全性方面,卡瑞利珠单抗联合法米替尼组未发现新的安全信号。2023年 12月,新辅助化疗联合卡瑞利珠单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单臂 II期研究(NACI研究)结果发表于国际肿瘤学领域顶级期刊《柳叶刀·肿瘤学》(The Lancet Oncology,IF:51.1)。研究结果显示,全分析集(FAS)人群中客观缓解率(ORR)为 98%,病理完全缓解(pCR)率为 38%;活动分析集(AAS)人群中 ORR为 100%,pCR为 39%,整体安全可控。事后分析显示,影像学结果和病理学结果之间具有潜在相关。探索性分析发现,pCR患者免疫细胞浸润水平更高。作为首个报道的探索新辅助化疗激活局部抗肿瘤免疫后再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研究,该研究结果有望为 PD-L1表达阳性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提供治疗新选择。2024年 3月,在2024年欧洲肺癌大会(ELCC)上,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卡铂和培美曲塞对比化疗一线治疗驱动基因阴性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NSCLC)(CameL研究)的长期随访数据更新亮相: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驱动基因阴性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的 5年生存(OS)率达 31.2%(化疗组 19.3%),助力更多患者实现长生存;4年和 5年无进展生存(PFS)率均为 16.1%,显著控制患者的疾病进展,降低疾病进展风险达 45%。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组中近 1/3的晚期肺癌患者生存期突破 5年,是公司作为中国医药创新代表性企业为延长癌症患者生命作出的又一积极贡献。同时,公司在 ELCC大会上还公布了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卡铂和紫杉醇对比安慰剂联合化疗一线治疗驱动基因阴性晚期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随机、开放、多中心、III期临床试验(CameL-sq研究)的 4年长期随访结果,最新生存数据显示: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驱动基因阴性鳞状非小细胞肺癌4年总生存(OS)率为 33.9%,较化疗组(14.3%)提升了近 20%。这也意味着,CameL-sq研究中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组中有超过 1/3的晚期肺鳞癌患者生存期突破 4年,为更多患者带来长生存的希望。 作用类别/适应症 HER2抑制剂/抗肿瘤创新机制  马来酸吡咯替尼是公司自主研发的 1类新药,属于新一代抗 HER2治疗靶向药,其机制是泛-ErbB受体的、小分子、不可逆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与 HER1、HER2和 HER4的胞内激酶区 ATP结合位点共价结合,阻止 HER家族同/异源二聚体形成,抑制自身磷酸化,阻断下游信号通路的激活,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具有强效的抗肿瘤作用。 与上一代抗 HER2药物如曲妥珠单抗相比,吡咯替尼可直接作用于 HER2通路的酪氨酸激酶区,全面阻断包括曲妥珠单抗无法阻断的 HER2异源二聚体在内的所有二聚体下游通路,同时口服剂型也为患者带来便利性;与其他小分子抗 HER2药物如拉帕替尼相比,吡咯替尼靶点更全面,且对靶点造成不可逆抑制,更强效地抑制肿瘤生长;与另一小分子抗 HER2药物奈拉替尼相比,吡咯替尼生物利用度更高,因此对肿瘤细胞的抑制强度更高,且安全性更好。注册进展 2018年有条件批准上市;2020年复发或转移性 HER2阳性乳腺癌一线/二线治疗适应症获完全批准补了既往 III期 PHEOBE研究尚未公布 OS数据的空白,并且也为吡咯替尼二线治疗 HER2阳性 MBC增添了有力询证。2023年 7月,吡咯替尼一线治疗 HER2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一项以患者为中心的Ⅱ期临床试验的研究结果发表于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影响因子 82.9),该研究公布了大型伞式研究(CTONG 1702)的第 7个臂组(HER2-arm)的结果与同期开展的观察性真实世界研究(CTONG 1705)的部分结果。该研究首次提出了一种对于罕见基因变异患者的全新临床试验模式,此次文章发表报道了 HER2突变型晚期 NSCLC初治患者接受吡咯替尼及临床常规治疗,在严格入组队列、同情给药队列和真实世界队列中,客观缓解率(ORR)分别为 35.7%、16.7%和 0%,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分别为 7.3个月、4.7个月和 3.0个月。2023年 10月,吡咯替尼或安慰剂联合曲妥珠单抗和多西他赛作为 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一线治疗研究(PHILA)正式在线发表于国际顶级医学期刊《英国医学杂志》(British Medical Journal)(影响因子 105.7)。该研究结果显示,吡咯替尼联合曲妥珠单抗和多西他赛一线治疗 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具有显著的 PFS获益和可控的安全性,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达 24.3个月,突破两年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 作用类别/适应症 PARP抑制剂/抗肿瘤创新机制  氟唑帕利是公司研发的靶向新药,是作用于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基聚合酶(PARP)靶点的高效抗肿瘤药物,利用 DNA修复途径的缺陷,消灭肿瘤细胞。 作为我国首个获批上市的自主研发 PARP抑制剂,氟唑帕利具有独特的三氟甲基结构,该结构可使药物分子在体内不容易被代谢,从而保持药效的长期稳定性,组织滞留性更好。从氟唑帕利的药代动力学数据可以看到,其稳态血药浓度的峰值较同类药物更高;
  不仅如此,氟唑帕利还拥有同类药物中较高的亲和力。更值得关注的是,氟唑帕利具有更高的体内药物活性,其 Cmax/IC50值为12.5,反映了其以更低的药物剂量撬动更好疗效的卓越能力。此外,氟唑帕利稳态血药浓度的个体差异较小,变异系数较同类药物更低,因此,氟唑帕利的药效稳定程度和不良反应严重程度均较同类药物更好。(DCR)达到 48.2%;患者总生存(OS)达到 10.7个月,无进展生存期(PFS)相比于传统化疗也得到近一倍的提升。这意味着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精准诊疗方案获得更进一步的证据支撑,开创了该领域研究的全新模式。相关研究成果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影响因子 44.1)在线发表。 作用类别/适应症 小分子 TPO-R激动剂/血小板减少症、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创新机制  海曲泊帕乙醇胺是公司自主研发并拥有知识产权的 1类创新药,是一种口服小分子非肽类促血小板生成素受体(TPO-R)激动剂,通过选择性地结合于血小板生成素受体跨膜区,激活 TPO-R依赖的 STAT和 MAPK信号转导通路,刺激巨核细胞增殖和分化,发挥升血小板的作用。在第一代 TPO-R激动剂的基础结构上,海曲泊帕进行了一系列修饰得到高选择性 TPO-R激动剂,具备高效、低毒的特点。 快速升板、安全高效是海曲泊帕突出的特点。研究数据表明:海曲泊帕给药 1周血小板计数即开始升高;停药 18天后,血小板仍高于基线值。同时,肝毒性和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都显著低于同类产品。海曲泊帕在提升疗效的同时,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安全保障。不仅如此,海曲泊帕在 ITP(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和 SAA(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领域的注册研究中,是目前 ITP适应症临床研究中纳入中国受试者人群最多且首个在中国获得 SAA适应症的 TPO-R激动剂。取得随机双盲对照研究阳性结果的 TPO-RA。结果显示海曲泊帕组和安慰剂组分别达到 60.7%和 12.9%的有效率(OR:10.4,p=0.0001),达到主要研究终点。口服 TPO-RA海曲泊帕在 CIT的管理中展现了优异的疗效,89.3%的患者能够在 14天内达到100×109/L的血小板计数水平并恢复化疗。此外,两组血小板计数恢复至≥100×109/L的中位时间分别是 7.5天和 13.0天。同时海曲泊帕在本次试验中展现出优异的安全性,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TEAE)分别为 14.3%和 16.1%,海曲泊帕组严重程度≥3级的药物相关 TEAEs发生率为 0%,连续给药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中国创新药海曲泊帕作为率先发表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CIT)阳性结果的口服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TPO-RA)一经亮相国际舞台,反响热烈。这不仅是中国创新药在世界前沿领域的一次响亮发声,也预示着中国在肿瘤综合治疗领域迈入了新里程碑。2023年 12月,在第 65届美国血液学年会(ASH)上,海曲泊帕在 ITP、再生障碍性贫血(AA)、CTIT、移植后等多个领域共有 6项研究成果入选壁报展示,展现了血液学界的认可与肯定。 作用类别/适应症 GABA受体激动剂/非气管插管手术/操作中的镇静和麻醉、全身麻醉的诱导和维持 A创新机制  甲苯磺酸瑞马唑仑是由公司自主研发的创新药,注册分类为化学药品 1类。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属于短效的苯二氮䓬类药物,作用于GABAa受体,具有剂量依赖性的镇静、催眠、抗焦虑及顺行性遗忘作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通过非特异性酯酶代谢,代谢产物唑仑丙酸基本无活性,其起效快、消除快,几乎无注射痛,产生顺行性遗忘,对呼吸和循环系统抑制轻微,对肝肾功能依赖小,同时具有特异性拮抗性。组更低,呼吸安全性和循环稳定性更好。 作用类别/适应症 CDK4/6抑制剂/乳腺癌创新机制  达尔西利是公司自主研发的口服、高效、选择性的小分子 CDK4/6抑制剂,能够选择性地抑制 CDK4/6激酶活性,进而阻断 CDK4/6-Rb信号通路、诱导细胞阻滞在 G1期并选择性地抑制 Rb高表达肿瘤细胞的增殖。主要临床开发适应症为激素受体(H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HER2)阴性乳腺癌。中国“达”案。分析数据显示,达尔西利组和安慰剂组中研究者评估的中位 PFS分别为 30.6个月和 18.2个月;达尔西利组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 49%(HR=0.51,95% CI:0.38-0.69,P<0.0001)。两组中独立审查委员会(IRC)评估的中位 PFS分别为 NR和22.5个月;达尔西利组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 50%(HR=0.50,95% CI:0.36-0.70,P<0.0001)。在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一线治疗 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所有 CDK4/6抑制剂中,达尔西利 PFS首次突破 30个月,客观缓解率(ORR)为 57.4%,均是目前同类研究中的最高纪录,显示达尔西利疗效的优异性。DAWNA-2研究纳入了约 40%的绝经前患者,更加符合中国临床实际。该研究的成功,实现了达尔西利联合内分泌治疗在绝经前和绝经后 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中的全覆盖,可以更大程度造福于中国乳腺癌患者。 作用类别/适应症 SGLT-2抑制剂/2型糖尿病创新机制  脯氨酸恒格列净片是公司自主研发的化药 1类新药,是我国首个原研的 SGLT-2(钠-葡萄糖协同转运体 2)抑制剂,获得国家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科技专项。 独特的肾脏排糖机制:SGLT-2抑制剂通过抑制肾脏对葡萄糖、钠重吸收,使葡萄糖从尿液中排泄,发生渗透性利尿,从而降低血糖水平,并同时降低患者血压和体重。SGLT-2抑制剂因其具有除降糖之外额外的心血管和肾脏获益,被国内外指南一致推荐为合并危险因素 2型糖尿病患者的首选。类药品:0.57%~0.76%),更好地满足了 2型糖尿病患者的升级治疗需求。 4项临床试验(共 1058例患者)结果汇总显示,恒格列净相关 AE的发生率为 37.2%,相关 SAE的发生率仅为 0.5%。与传统降糖药物相比,恒格列净具有显著的安全性、耐受性优势,低血糖、胃肠副反应发生率更低,更满足慢病管理的长期用药需求。2023年 6月,恒格列净、瑞格列汀和二甲双胍三药联合用于经二甲双胍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 2型糖尿病受试者的Ⅲ期临床试验达到主要研究终点。该研究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的设计,共计随机入组 778例受试者。入组受试者按 1:1:1:1:1随机进入三药联合高剂量组、三药联合低剂量组、恒格列净高剂量联合二甲双胍组、恒格列净低剂量联合二甲双胍组、瑞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组,受试者随机后分别接受对应组别的研究药物治疗 24周。研究结果表明,治疗 24周后,三药联合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相对基线下降幅度显著优于对应剂量两药联合组。同时,三药联合剂量组安全性、耐受性良好。 作用类别/适应症 AR抑制剂/前列腺癌创新机制  瑞维鲁胺是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第二代雄激素受体(AR)抑制剂。AR可与雄激素结合,进而转录调控下游基因激活信号通路。AR信号通路的持续激活与前列腺癌的进展密切相关,新一代的 AR抑制剂可抑制雄激素与 AR结合,且能抑制 AR的核转位、DNA的结合以及共活化因子的招募,发挥抗肿瘤作用。瑞维鲁胺对 AR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且无激动活性,并且对脑内 GABA受体的抑制作用极弱,诱发癫痫发作的风险低。学术成果发表 2023年 1月,瑞维鲁胺综述文章《Rezvilutamide: First Approval》在线发表于国际知名药学期刊《Drugs》。瑞维鲁胺 3期 CHART研究结果表明,与标准治疗相比,瑞维鲁胺联合雄激素剥夺疗法(ADT)可显著延长患者的 OS,并显著降低患者死亡和疾病进展风险创新机制  阿得贝利单抗(SHR-1316)是中国首个获批小细胞肺癌适应症的自主研发 PD-L1抑制剂,主要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阿得贝利单抗作为 PD-L1单抗药物,可以解除 PD-L1介导的免疫抑制效应,增强杀伤性 T细胞的功能,发挥调动机体免疫系统清除体内肿瘤细胞的作用。与同类对比药物相比,阿得贝利单抗与 PD-L1的结合角度更居中;结合区域更接近其天然受体 PD-1;结合面积更接近其天然受体 PD-1。临床数据发布 期刊《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影响因子 82.9)。研究结果显示,局部晚期可切除食管鳞癌(ESCC)接受阿得贝利单抗单药两周期新辅助治疗序贯手术,安全性良好。主要病理缓解率(MPR)为 24%,病理完全缓解率(pCR)为 8%,2年总生存期(OS)率为 92%,2年无复发生存期(RFS)率达 100%。本研究为阿得贝利单抗单药新辅助治疗可切除 ESCC患者提供了依据。2023年 12月,公司在欧洲肿瘤内科学会免疫肿瘤大会(ESMO IO)公布 CAPSTONE-1研究最新数据,CAPSTONE-1研究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多中心Ⅲ期临床研究,旨在验证阿得贝利单抗联合化疗对比安慰剂联合化疗一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的疗效与安全性。该研究结果表明,阿得贝利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中位 OS达 15.3个月,3年 OS率达 21.1%,是对照组的 2倍,让该研究中的 1/5患者生存期超过 3年,阿得贝利单抗联合化疗有望为 ES-SCLC患者带来长期生存获益。2024年 3月,公司在2024年欧洲肺癌大会(ELCC)披露阿得贝利单抗联合同步放化疗在局限期 SCLC的三期研究中安全性导入期的结果。截至2023年10月31日,中位随访时间为 29.4个月(范围 6.5-33.3),没有因 TRAEs导致的死亡,确认的 ORR为 92.9%(26/28; 95% CI 76.5-99.1),DCR为 100%(28/28; 95% CI 87.7-100)。在有效缓解人群中,中位 DoR为 20.1个月(95% CI 7.7 -未达到 ;11/26应答持续),中位 PFS为 17.9个月(95% CI 8.8-未达到),中位 OS未达到,2年 OS率为 64.3%(95% CI 43.8-78.9)。 作用类别/适应症 PI3Kδ/淋巴瘤创新机制  林普利塞是公司引进的 1类创新药,是中国首个全新一代高选择性 PI3Kδ(磷脂酰肌醇-3-激酶的 δ亚型)抑制剂,林普利塞片可抑制 PI3Kδ蛋白的表达,降低 AKT蛋白磷酸化水平,从而诱导细胞凋亡以及抑制恶性 B细胞和原发肿瘤细胞的增殖。 林普利塞在结构上引入创新基团吗啉基、甲磺酰胺、甲氧基等,全面强化和 PI3Kδ蛋白的结合,提升了结合特异性,也能更好地抑制 PI3Kδ活性。65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口头报告环节。研究结果显示,本研究达到了主要终点,FAS集的总缓解率(ORR)为 48%,26例患者(30%)达到完全缓解(CR),16例患者(18%)部分缓解(PR),还有 18例患者(20%)达到疾病稳定(SD),疾病控制率(DCR)为 68%。基于该研究结果,林普利塞 R/R PTCL新适应症上市申请已获 CDE受理,为全球同靶点药物中首个申报 R/RPTCL适应症的产品,有望为 R/R PTCL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 作用类别/适应症 DPP-Ⅳ抑制剂/2型糖尿病创新机制  磷酸瑞格列汀片是公司自主研发的化药 1类新药,为二肽基肽酶Ⅳ(DPP-Ⅳ)抑制剂。磷酸瑞格列汀采用前药的设计理念,化学设计上突破国内外已有的专利限制,抑制活性更强,特异性更高,更加强效、安全。 DPP-IV抑制剂是老年 2型糖尿病患者的基础用药之一,可通过抑制 DPP-IV(可以降解 GLP-1的酶)的活性来维持人体内源性的GLP-1水平,延长 GLP-1在人体内的作用时间,从而间接达到降低血糖,治疗糖尿病的目的。因此,DPP-IV抑制剂和 GLP-1及其类似物一样,具有血糖依赖性的刺激胰岛素分泌作用,也一样具有避免低血糖、不增加患者体重、保护 β细胞的特点。低 2型糖尿病患者的 HbA1c达 1.13%,降低餐后血糖达 2.69 mmol/L。瑞格列汀Ⅲc期临床研究旨在评估瑞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T2DM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显示,瑞格列汀 50 mg Bid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可进一步降低 2型糖尿病患者的 HbA1c达 1.18%,降低餐后血糖达 2.71 mmol/L。两项Ⅲ期临床研究在完成 24周核心期研究后均延长观察时间至 28周延伸期,显示瑞格列汀疗效稳定,为糖尿病患者提供稳定的血糖管理。长期治疗结果显示,磷酸瑞格列汀治疗 52周后仍然显示出持续的血糖改善效果,且安全性良好。2023年 6月,恒格列净、瑞格列汀和二甲双胍三药联合用于经二甲双胍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 2型糖尿病受试者的Ⅲ期临床试验达到主要研究终点。该研究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的设计,共计随机入组 778例受试者。入组受试者按 1:1:1:1:1随机进入三药联合高剂量组、三药联合低剂量组、恒格列净高剂量联合二甲双胍组、恒格列净低剂量联合二甲双胍组、瑞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组,受试者随机后分别接受对应组别的研究药物治疗 24周。研究结果表明,治疗 24周后,三药联合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相对基线下降幅度显著优于对应剂量两药联合组。同时,三药联合剂量组安全性、耐受性良好。 作用类别/适应症 CYP51酶抑制剂/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创新机制  奥特康唑是由公司引进的一种新型口服四氮唑结构抗真菌药物,可高度特异性抑制真菌 CYP51酶,注册分类为化学药品 1类。目前唑类药物在临床应用中还存在包括肝毒性、皮肤光敏性和视力损害等多种剂量限制性副作用,这些不良反应已成为限制其临床应用(尤其对于非危及生命的慢性真菌感染)的重要原因,临床急需研发新一代更为安全有效的口服抗真菌药物。体外实验发现,与目前临床中所应用的唑类药物相比,奥特康唑与真菌 CYP51酶亲和力更高,且更少抑制宿主细胞色素 P450酶。体外药敏结果显示,奥特康唑相较于氟康唑对假丝酵母菌株(Candida)抑制作用更强。体外试验表明,奥特康唑对真菌 CYP51酶的亲和力是对人 CYP51酶的 2200倍以上,故对真菌具有高于现有的其他唑类药物的选择性,安全性更高。另外,奥特康唑的血浆浓度维持时间长,半衰期长达 4100小时,且安全性良好,可以长期保护患者。组有效率达到 66.88%,较氟康唑组高 21%,奥特康唑治疗 VVC的整体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 作用类别/适应症 MOR激动剂/术后镇痛创新机制  富马酸泰吉利定是由公司自主研发的创新药,注册分类为化学药品1类。富马酸泰吉利定是偏向性的MOR激动剂,可以选择性地激活G蛋白偶联通路,而对于β-arrestin-2通路仅有很弱的激活作用。该选择性作用保证了富马酸泰吉利定具有中枢镇痛效果的同时,可减轻胃肠道不良反应和减少呼吸抑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注册进展 2024年1月获批腹部术后镇痛适应症2024年1月骨科手术后中重度疼痛适应症上市申请获CDE受理临床数据发布 2023年12月,评估富马酸泰吉利定用于骨科手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Ⅱ/Ⅲ期临床研究主要研究终点结果达到方案预设的优效标准。研究结果显示,富马酸泰吉利定能够有效治疗骨科手术后中重度疼痛,减少补救药物用量,显著提高受试者对镇痛治疗的满意度。 作用类别/适应症 全氟己基辛烷/睑板腺功能障碍相关干眼病 SHR8058是由公司引进的一种单一组分全氟己基辛烷(F6H8)的无菌滴眼液,是基于全球首个无水药物递送技术平台EyeSol®开发的创新机制药物之一。SHR8058具有双效作用机制:一方面,由于其极低的表面张力,SHR8058可迅速扩散至眼表面,其亲脂集团与泪膜脂质层形成长效持久的相互作用,在泪膜空气界面处形成保护层,稳定泪膜,防止泪液过度蒸发;另一方面,SHR8058滴眼液可穿透睑板腺,与腺体相互作用并溶解腺体中的粘性分泌物,促进睑板腺分泌睑酯功能恢复。注册进展 2023年2月睑板腺功能障碍相关干眼病适应症上市申请获CDE受理 学术成果发表 2023年3月,一项旨在评价SHR8058滴眼液在中国睑板腺功能障碍(MGD)相关干眼症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Ⅲ期临床研究(研究编号SHR8058-301)结果在国际知名医学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眼科子刊《JAMA Ophthalmology》在线发表。研究结果显示,SHR8058滴眼液有效改善 MGD相关干眼病的症状和体征,起效迅速,有着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有望为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 作用类别/适应症 环孢素A/干眼病创新机制  SHR8028是由公司引进的一种透明的环孢素A眼用溶液,是基于全球首个无水药物递送技术平台EyeSol®开发的药物之一。使用半氟化烷烃的全氟丁基戊烷(F4H5)作为溶剂,能够增加环孢素A在SHR8028滴眼液中的溶解。 SHR8028不含油、表面活性剂和防腐剂,潜在优势包括局部生物利用度高、起效快、局部耐受性好等,减少油性眼药水、乳剂或软膏相关的视觉干扰。注册进展 2023年3月干眼病适应症上市申请获得受理学术成果发表 2023年3月,SHR8028(环孢素滴眼液)治疗中国干眼病患者的Ⅲ期研究结果在国际知名医学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眼科子刊《JAMA Ophthalmology》上发表。该研究旨在比较无水环孢素和溶剂治疗干眼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显示,与溶剂相比,SHR8028可有效改善评估眼部损伤的全角膜荧光素染色(tCFS)指标,眼干(VAS)评分也有所改善,且SHR8028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治疗满意度高。 作用类别/适应症 IL-17A单抗/银屑病、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等创新机制  夫那奇珠单抗是公司自主研发的人源化IgG1抗IL-17A单克隆抗体药物,与IL-17A结合后抑制下游细胞因子,阻断炎症信号传导。 夫那奇珠单抗已在成人中重度慢性斑块型银屑病、成人强直性脊柱炎Ⅲ期临床研究中证实可缓解疾病进展且安全性耐受性良好。此外,还在成人活动性银屑病关节炎等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开展Ⅱ期临床试验研究,为该产品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应用提供更为充分的科学依据。注册进展 2023年4月成人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适应症上市申请获CDE受理2024年2月成人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适应症上市申请获CDE受理临床数据发布  夫那奇珠单抗成人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适应症申报上市基于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安慰剂对照的Ⅲ期临床试验(SHR-1314-301)。研究表明,与安慰剂相比,夫那奇珠单抗注射液对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和临床意义的改善。同时,SHR-1314注射液在中重度慢性斑块状银屑病患者中长期治疗的安全性、耐受性良好。 夫那奇珠单抗成人强直性脊柱炎适应症申报上市基于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适应性无缝 II/Ⅲ期临床试验(SHR-1314-302)。研究表明,与安慰剂相比,夫那奇珠单抗注射液对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和临床意义的改善。同时,SHR-1314注射液在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长期治疗的安全性、耐受性良好。 作用类别/适应症 JAK1抑制剂/特应性皮炎、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溃疡性结肠炎、银屑病关节炎、斑秃等创新机制  艾玛昔替尼是公司自主研发的以JAK1为作用靶点的JAK抑制剂,能针对性阻断JAK/STAT通路,在得到良好的临床疗效的基础上,可减少不良反应,如贫血、血栓性疾病,且作为口服小分子靶向药物,便捷的给药方式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注册进展 2023年8月强直性脊柱炎适应症上市申请获CDE受理2023年11月中重度特应性皮炎、类风湿关节炎两项适应症上市申请获CDE受理 临床数据发布 2023年3月,艾玛昔替尼在中至重度特应性皮炎(AD)患者的III期临床试验在2023年美国皮肤病学会年会(AAD)的Late-Breaking环节进行了口头报告,是中国唯一被邀请在2023 AAD Late-Breaking环节公布III期完整结果的项目。结果显示,研究达到了预设的共同主要终点,与安慰剂相比,每日一次口服艾玛昔替尼8 mg或4 mg能够显著改善中度至重度AD患者的临床症状,清除皮损并提高生活质量。16周时,艾玛昔替尼8 mg、4 mg组获得IGA应答的受试者比分别为42.0%和36.3%,EASI-75应答分别为66.1%和54.0%,与安慰剂组(9.0%和21.6%)相比,应答率差异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艾玛昔替尼两种剂量均具有良好的耐受性,不良事件的总体发生率与安慰剂组相当,严重不良事件和导致停用研究药物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均未增加。2024年 3月,艾玛昔替尼治疗中重度特应性皮炎(AD)的Ⅲ期研究结果在第 82届美国皮肤病学会年会(AAD)的最新突破性进展(Late-Breaking Research)专场进行了口头报告。研究结果表明,中重度AD患者使用艾玛昔替尼治疗16周,皮损与瘙痒症状均得到了显著改善,52周的长期随访也证实,药物疗效长期持续,且整体安全性良好。作用类别/适应症 PCSK9单抗/高胆固醇血症创新机制  瑞卡西单抗是公司自主研发的抗PCSK9单抗,拟用于治疗高胆固醇血症。通过特异性结合PCSK9分子,减少PCSK9介导的细胞表面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内吞,从而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 瑞卡西单抗特点是可以进行较长间隔给药,有望为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提供比现有治疗方案更多的获益。注册进展 2023年6月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和混合型血脂异常单药治疗、联合治疗以及杂合子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上市申请获CDE受理临床数据发布 2023年8月,瑞卡西单抗单药治疗非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的III期临床研究(REMAIN-1)入选2023欧洲心血管学会(ESC)年会Late-breaking Science口头报告。研究结果显示,瑞卡西单抗单药治疗非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能够有效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且疗效可持续。在双盲治疗期间,瑞卡西单抗组和安慰剂组的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事件(TEAE)发生率相似,且不良事件大多数为轻度。同时,瑞卡西单抗灵活的给药方式为患者带来更多选择,能够提高用药便利性和患者依从性。2023年 11月,瑞卡西单抗联合降脂药稳定治疗血脂控制不佳的非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III期临床研究(REMAIN-2)亮相2023年美国心脏病协会(AHA)年会Late-breaking Science口头报告。研究结果显示,瑞卡西单抗联合其他降脂药治疗非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能够有效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且疗效可持续,同时在患者中长期治疗的安全性、耐受性良好,给药周期灵活,有望提升患者用药的便利性。 作用类别/适应症 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抗肿瘤创新机制  苹果酸法米替尼是公司自主研发的全新小分子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对 c-Kit、VEGFR、PDGFR、FGFR、Flt1、Flt3、Ret、c-Src等激酶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属分子靶向性抗肿瘤药物。超过 50%的原癌基因和癌基因产物都具有其特异的酪氨酸激酶活性,它们的异常表达将导致细胞增殖调节系统发生紊乱,进而导致肿瘤发生和增殖,酪氨酸激酶的异常表达还与肿瘤的侵袭和转移、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肿瘤的化疗抗性密切相关。因此,针对酪氨酸激酶的抑制剂能够有效抑制多种酪氨酸激酶的活性进而抑制肿瘤的发生。宫颈癌的随机、开放、对照、多中心的Ⅱ期临床研究在 2023 ESMO年会上以简短口头报告形式进行了报道。结果显示,主要研究终点 BICR评估的 ORR为 41.0% vs 24.1%(卡瑞利珠单抗联合法米替尼组 vs 卡瑞利珠单抗单药组),P=0.0181;研究者评估的卡瑞利珠单抗联合法米替尼组 ORR为 42.9%(95% CI:33.2%-52.9%),卡瑞利珠单抗单药组为 22.2%(95% CI:12.0%-35.6%),研究2.0-6.2)。BICR评估的卡瑞利珠单抗联合法米替尼组中位 PFS为 7.2个月(95% CI:6.1-12.4),卡瑞利珠单抗单药组中位 PFS为4.0个月(95% CI:2.1-6.14)。安全性方面,卡瑞利珠单抗联合法米替尼组未发现新的安全信号。 作用类别/适应症 NK-1RA与 5-HT3RA复合制剂/预防化疗后恶心呕吐 创新机制  注射用 HR20013为复方制剂,组分包括 HRS5580+帕洛诺司琼,HRS5580为罗拉匹坦前药,无药理活性,进入体内后经巯基代谢酶等非 CYP450酶系水解,迅速转化为罗拉匹坦。注射用 HR20013同时作用于 NK-1受体和 5-HT3受体,双途径抑制呕吐反射,使用简便。另外,罗拉匹坦半衰期长(138-205 h,约 7 d),具有高度的中枢神经系统渗透性,在预防延迟期和超延迟期的呕吐中具有优势。HR20013同时可以规避罗拉匹坦注射乳剂中辅料带来的过敏休克风险,增强安全性。吐性化疗引起恶心呕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注射用 HR20013与地塞米松联用的第一周期总体期完全缓解率(主要研究终点)非劣效于对照组;第一周期(关键次要研究终点)和第二周期超延迟期完全缓解率数值高于对照组。结合其他有效性终点的数据,用于预防高致吐性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时,注射用 HR20013联合地塞米松具有可靠的疗效,有提高超延迟期疗效的趋势,且疗效在后续周期也有很好的保持。作用类别/适应症 SGLT2i + DPP4i + MET三药复方/2型糖尿病创新机制  HR20031片是恒瑞医药自主研发的钠-葡萄糖协同转运体 2(SGLT2)抑制剂恒格列净、二肽基肽酶-4(dipeptidyl peptidase-4,DPP-4)抑制剂磷酸瑞格列汀和二甲双胍的固定剂量复方缓释制剂,通过三种不同作用机制达到降血糖作用,拟每日一次口服用于治疗经二甲双胍治疗后血糖仍控制不佳的 2型糖尿病,以改善此类患者的血糖控制。同时,本品为缓释制剂,通过减少用药次数简化降糖疗法,预期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创新机制  SHR-1701是公司自主研发的靶向 PD-L1和 TGF-β双靶点的双特异性抗体。TGF-β除了可以促进肿瘤细胞的迁移、浸润,进而促进癌症的进展和转移之外,还能进一步上调抗原递呈细胞(APC)上的 PD-L1,而 APC细胞可以释放可溶性的 PD-L1到肿瘤微环境中,通过 PD-L1与其受体的相互作用直接抑制细胞毒性 T淋巴细胞。因此,在抑制 PD-1/PD-L1通路的基础上,靶向中和肿瘤微环境中的 TGF-β可以进一步使 T细胞恢复活性,增强免疫应答。临床进展  Ⅲ期临床 澳洲Ⅰ期(实体瘤)临床数据发布 2023年 10月,SHR-1701联合贝伐珠单抗(BEV)治疗晚期实体瘤患者的 1b/2期研究亮相 2023 ESMO大会简短口头报告现场。研究结果表明,SHR-1701联合贝伐珠单抗在晚期胃或胃食管连接部癌(GC/GEJC)和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qNSCLC)患者中显示出令人鼓舞的抗肿瘤活性和良好的安全性,为后续 GC/GEJC和 nsqNSCLC的相关研究开辟了一条崭新道路。2023年 12月,SHR-1701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 I期研究以口头报告的形式亮相2023年欧洲肿瘤协会亚洲年会(ESMOASIA),该研究结果表明,SHR-1701在晚期 PD-L1阳性、EGFR TKIs耐药和既往 PD-(L)1治疗失败的 NSCLC患者中均显示出令人鼓舞的抗肿瘤活性和安全性,有望为初治 NSCLC、EGFR TKIs耐药和免疫耐药患者提供治疗新思路。作用类别/适应症 HER2 ADC/HER2表达乳腺癌、胃癌、结直肠癌、非小细胞肺癌等 创新机制  SHR-A1811是由公司自主研发的 HER2 ADC产品,可通过与 HER2表达的肿瘤细胞结合并内吞,在肿瘤细胞溶酶体内通过蛋白酶剪切释放毒素,诱导细胞周期阻滞从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拟用于治疗 HER2表达或突变的晚期实体瘤。 SHR-A1811通过改进分子设计和优化毒素选择,降低毒性并增加血清稳定性,提高旁观者杀伤效应,降低游离毒素的释放,通过优化的药物抗体比(DAR值),获得更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参数。SHR-A1811临床阶段的数据初步显示出良好的疗效与安全性。注册/临床进展  Ⅲ期临床 国际多中心Ⅰ期临床(实体瘤) 5项适应症被 CDE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名单,分别为: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HER2)低表达的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HER2)阳性的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既往含铂化疗失败的 HER2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既往经奥沙利铂、氟尿嘧啶和伊立替康治疗失败的 HER2阳性结直肠癌,既往至少一线抗 HER2治疗失败的 HER2阳性晚期胃癌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临床数据发布 2023年 4月,在 2023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年会上,公司公布了 SHR-A1811的临床前期研究和Ⅰ期临床试验数据。其Ⅰ期临床试验为治疗 HER2表达或突变的晚期实体瘤的 FIH研究,证实 SHR-A1811对于 HER2阳性或者低表达的乳腺癌晚期患者具有良好的缩瘤作用,在 HER2阳性或者突变的其他肿瘤中也观察到了客观缓解。Ⅰ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接受 SHR-A1811治疗的所有患者的 ORR达到 53.6%,其中 ORR在 HER2阳性和低表达乳腺癌晚期患者中分别达到 76.9%和 49.4%,并且在 HER2阳性或者突变的尿路上皮癌、结直肠癌、胃以及胃食管交界处癌、非小细胞肺癌、子宫内膜癌等患者中都观察到客观缓解作用。同时,SHR-A1811在所有患者中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2023年 4月,在 2023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年会上,公司公布了 SHR-A1811治疗 HER2突变 NSCLC的 I/II期研究 I期阶段结果。总体上,客观缓解率(ORR)为 40.0%(95% CI 26.4-54.8),中位缓解持续时间为 8.3个月(95% CI 5.4-13.7),疾病控制率(DCR)为 86.0%(95% CI 73.3-94.2);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 10.8个月(95% CI 6.7-15.0)。SHR-A1811在经多线治疗的HER2突变 NSCLC患者中显示出可耐受的安全性和持久的抗肿瘤活性。2023年 10月,在2023年 ESMO年会上,SHR-A1811治疗 HER2表达/突变的晚期非乳腺的实体瘤(包括胆道癌、尿路上皮癌、胃癌或胃食管交界处癌和结直肠癌)的全球 I期研究结果入选了简短口头报告。结果显示,85例患者可评估,ORR为 45.9%(39/85;95%CI 35.0-57.0);DCR为 88.2%(75/85;95% CI:79.4-94.2);中位至缓解时间(TTR)为 1.4个月(范围 0.7–5.8)。HER2 IHC3+患者 ORR为 54.1%(20/37),IHC2+患者为 41.7%(10/24),IHC1+患者为 50.0%(7/14)。SHR-A1811在既往接受过多线治疗的HER2表达/突变晚期非乳腺实体瘤中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和可接受的安全性。作用类别/适应症 EZH2抑制剂/血液肿瘤、实体瘤创新机制  SHR2554是由公司自主研发的新型、高效、选择性的口服 EZH2抑制剂,可以选择性强效抑制野生型和突变型 EZH2酶活性。注册/临床进展  II期关键临床(T细胞淋巴瘤)临床数据发布 2023年 6月,在2023年国际恶性淋巴瘤会议(ICML)上,SHR2554在复发/难治成熟淋巴瘤中的 I期临床研究更新了结果。28例患者中,17例达到缓解,ORR为 60.7%((95% CI 40.6–78.5),mDOR和 mPFS分别为 12.3个月(95% CI 7.4–NR)和 11.1个月(95% CI 5.3–22.0)。AITL患者的疗效优于 PTCL-NOS患者:ORR,76.5% vs 36.4%;mDoR,20.3 vs 3.3个月;mPFS,22.1 vs 5.0个月。更长的随访结果显示了 SHR2554在 R/R PTCL患者中良好的抗肿瘤活性、持久的缓解和可接受的安全性。 作用类别/适应症 URAT1抑制剂/痛风创新机制  SHR4640是公司自主研发的国内首个高选择性的强效尿酸重吸收转运子 1(Uric Acid Reabsorption Transporter 1,URAT1)抑制剂,能够高度选择性、高活性地抑制 URAT1,促进尿酸的排泄,从而用于治疗痛风和高尿酸血症,且与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非布司他等药物联用疗效更佳。以往的体外和体内试验中均已显示了 SHR4640显著的降尿酸作用和良好的安全性。临床进展  Ⅲ期临床 作用类别/适应症 长效胰岛素类似物/糖尿病创新机制  INS068是公司自主研发的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具备起效平稳,药效维持时间长,引起夜间性低血糖的风险低等优点。INS068分子有明显的创新性,在结构设计上打破国内外已有的专利限制,有望实现超过 24小时以上的长效效果,使得给药时间不用限制在 24小时之内,达到更加灵活的给药时间,方便患者给药。临床进展  Ⅲ期临床 作用类别/适应症 GnRH拮抗剂/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控制性超促排卵创新机制  SHR7280是公司自主研发的新型口服小分子非肽类 GnRH受体拮抗剂,具有口服使用方便,患者依从性高,剂量便于调整等优势,有望成为国内首个国产口服 GnRH受体拮抗剂上市产品。临床进展  III期临床临床数据发布 2023年 6月,探索进行辅助生殖技术(ART)治疗的女性受试者中口服不同剂量 SHR7280片在控制性超促排卵(COH)过程中的有效性、安全性及耐受性的多中心、开放 II期临床研究(SHR7280-201研究)被 ASRM(美国生殖医学学会年会)录用为 Poster。
  结果显示,使用 SHR7280治疗的患者有 98.8%(84/85)促黄体生成素(LH)过早激增得到抑制,SHR7280抑制 LH过早激增的最低有效剂量为 200 mg BID;每位患者获取的卵母细胞平均数量为 10.3±4.9,受精后 16-18h,两原核(2PN)卵母细胞的平均数量为6.3±3.0,受精后第 3天 I-II级胚胎的平均数量为 3.9±2.4;接受新鲜胚胎移植的 71例患者中,有 44例(62.0%, 95% CI 49.7-73.2)在移植后第 13-15天血浆 β-hCG检测阳性,临床确认为怀孕;SHR7280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不良事件大多为轻度。 作用类别/适应症 IL-5单抗/嗜酸性粒细胞型哮喘、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 创新机制  SHR-1703是由恒瑞医药自主研发的一种新型、皮下注射用、人源化抗 IL-5单克隆抗体(IgG1亚型),可与 IL-5结合,抑制其与嗜酸性粒细胞表面的 IL-5R结合,从而抑制 IL-5/IL-5R信号通路及嗜酸性粒细胞的增殖和活化,以减少嗜酸性粒细胞介导的炎症和损伤。SHR-1703的研发,旨在为嗜酸性粒细胞型哮喘、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等以 Th2型炎症为主要机制的慢病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方案,弥补目前市场上靶向治疗不足的现状。临床进展  III期临床附表4-已上市创新药后续主要临床研发管线(截至2024年3月31日)治疗领域 药品名称/代号 靶 点 单药/联合 Ⅰ期 Ⅱ期 Ⅲ期 NDA抗肿瘤 甲磺酸阿帕替尼 VEGFR 联合(氟唑帕利) 晚期卵巢癌含铂治疗后的维持治疗单药/联合(氟唑帕利) 伴有BRCA1/2突变的转移性HER2阴性乳腺癌联合(卡瑞利珠单抗) 肝癌根治性手术或消融后伴高复发风险人群辅助治疗联合(奥沙利铂+卡培他滨+卡瑞利珠单抗) 一线晚期或转移性胃癌(GC)或胃食管交界处癌抗)联合(TACE+卡瑞利珠单抗) 不可切除的肝细胞癌联合(氟唑帕利) 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抗肿瘤 马来酸吡咯替尼 HER1、HER2、HER4 单 药 HER2阳性乳腺癌延长辅助治疗单 药 HER2突变的晚期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联合(SHR-A1811) HER2突变、扩增或者过表达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联合(SHR-A1811) HER2阳性不可切除或转移性乳腺癌联合(SHR-A1811或贝伐珠单抗、卡培他滨和奥沙利铂或其他标准治疗) HER2阳性的晚期实体瘤抗肿瘤 卡瑞利珠单抗 PD-1 联合(法米替尼) 复发转移性宫颈癌单 药 复发难治性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联合(奥沙利铂+卡培他滨+阿帕替尼) 一线晚期或转移性胃癌(GC)或胃食管交界处癌联合(阿帕替尼) 肝癌根治性手术或消融后伴高复发风险人群辅助治疗联合(TACE+阿帕替尼) 不可切除的肝细胞癌联合(放疗+化疗) 不可切除局部晚期食管癌联合(白蛋白紫杉醇) 早期或局部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联合(法米替尼) 一线晚期宫颈癌联合(法米替尼) 一线PD-L1表达阳性非小细胞肺癌联合(法米替尼+白蛋白紫杉醇) 晚期实体瘤联合(法米替尼) 泌尿系统和妇科系统肿瘤联合(法米替尼+SHR-1802) 晚期实体瘤抗肿瘤 氟唑帕利 PARP 单药/联合(阿帕替尼) 晚期卵巢癌含铂治疗后的维持治疗联合(阿比特龙) 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单药/联合(阿帕替尼) 伴有BRCA1/2突变的转移性HER2阴性乳腺癌联合(阿帕替尼) 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联合(SHR-A1811) HER2表达的晚期实体瘤联合(mFOLFIRINOX) 胰腺癌新辅助和辅助治疗抗肿瘤 羟乙磺酸达尔西利 CDK4/6 联合(内分泌治疗) HR阳性、HER2阴性乳腺癌辅助治疗联合(阿比特龙和泼尼松) 高瘤负荷的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联合(SHR-A1811、氟维司群、贝伐珠单抗或来曲唑/阿那曲唑) HER2低表达晚期乳腺癌联合(HRS-8080) ER阳性、HER2阴性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乳腺癌联合(HRS-8807) 晚期乳腺癌抗肿瘤 瑞维鲁胺 AR 联合(雄激素去除疗法) 适合接受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局限高危或局部晚期前列腺癌抗肿瘤 阿得贝利单抗 PD-L1 联合(同步化放疗) 一线局限期小细胞肺癌联合(化疗) 可切除的Ⅱ期或Ⅲ期非小细胞肺癌围手术期治疗联合SHR-8068及含铂双药化疗 一线治疗STK11/KEAP1/KRAS突变晚期或转移性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联合(SHR-A1904) 晚期实体瘤联合(SHR-A1811) HER2突变、扩增或者过表达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联合(SHR-A1811) HER2阳性不可切除或转移性乳腺癌联合(SHR-8068+含铂化疗)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联合(SHR-8068+贝伐珠单抗) 晚期肝细胞癌联合(SHR-1802) 晚期实体瘤联合(SHR-A1921) 晚期实体瘤联合(阿美替尼或SHR-A2009) 晚期实体瘤联合(新辅助化疗) 局部晚期可手术切除的食管鳞癌围手术期联合同步放化疗 局部晚期宫颈癌联合抗肿瘤疗法 晚期实体肿瘤联合(化疗) 新辅助治疗可切除的Ⅱ期或Ⅲ期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联合(SHR-8068+SHR-A1811) HER2异常的晚期实体瘤联合(SHR-8068+贝伐珠单抗+SHR-2002) 晚期实体瘤联合(SHR-2002) 晚期恶性肿瘤抗肿瘤 林普利塞 PI3Kδ 联合(利妥昔单抗) 复发难治惰性非霍奇金淋巴瘤联合(SHR1459) 复发/难治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抗肿瘤 醋酸阿比特龙(II) / 联合(达尔西利和泼尼松) 高瘤负荷的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联合(SHR-A1921或联合贝伐珠单抗或联合HRS-1167及泼尼松/泼尼松龙(AA-P)) 晚期实体瘤抗肿瘤 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 DNA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 联合(奥沙利铂、5-FU/LV) 晚期胰腺癌一线治疗联合(奥沙利铂、5-FU/LV、贝伐珠单抗) 晚期结直肠癌一线治疗单 药 晚期食管癌血液/抗肿瘤 海曲泊帕乙醇胺 TPO-R 单 药 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联合(标准免疫抑制治疗) 初治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单 药 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联合(环孢素) 初治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镇痛麻醉 甲苯磺酸瑞马唑仑 GABAA 单 药 ICU机械通气镇静镇痛麻醉 富马酸泰吉利定 MOR 单 药 骨科手术后中至重度疼痛代谢性疾病 脯氨酸恒格列净 SGLT-2 联合(二甲双胍+瑞格列汀) 2型糖尿病单 药 慢性肾脏病代谢性疾病 磷酸瑞格列汀 DPP-4 联合(二甲双胍+恒格列净) 2型糖尿病抗感染 奥特康唑 CYP51 单 药 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附表5-在研创新药主要临床研发管线(截至2024年3月31日)治疗领域 药品名称/代号 靶 点 单药/联合 Ⅰ期 Ⅱ期 Ⅲ期 NDA抗肿瘤 SHR-1701 PD-L1/TGF-β 联合(化疗) 晚期或转移性胃癌或胃食管结合部癌联合(替吉奥+奥沙利铂) 可切除胃癌或胃食管结合部癌围手术期治疗联合(化疗±贝伐珠单抗) 晚期宫颈癌一线治疗联合(贝伐珠单抗) 晚期实体瘤联合(放化疗) 围手术期直肠癌联合(阿美替尼) EGFR突变的复发或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联合(放化疗) Ⅲ期不能手术非小细胞肺癌联合(SHR-A1811) HER2阳性晚期胃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单 药 晚期实体瘤抗肿瘤     单 药 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苹果酸法米替尼 VEGFR,FGFR,c-kit等多种激酶 联合(卡瑞利珠单抗) 复发转移性宫颈癌联合(卡瑞利珠单抗) 一线晚期宫颈癌联合(卡瑞利珠单抗) 一线PD-L1表达阳性非小细胞肺癌联合(卡瑞利珠单抗+白蛋白紫杉醇) 晚期实体瘤联合(卡瑞利珠单抗) 泌尿系统和妇科系统肿瘤联合(卡瑞利珠单抗+SHR-1802) 晚期实体瘤SHR-A1811 HER2 ADC 单 药 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单 药 HER2低表达复发/转移性乳腺癌单 药 HER2阳性乳腺癌辅助治疗±帕妥珠单抗 HER2阳性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单 药 一线抗HER2治疗失败的HER2阳性晚期胃癌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单 药 经奥沙利铂、氟尿嘧啶和伊立替康治疗失败的HER2阳性晚期结直肠癌联合(吡咯替尼/帕妥珠单抗/阿得贝利单抗/白蛋白紫杉醇) HER2阳性不可切除或转移性乳腺癌联合(氟唑帕利) HER2表达的晚期实体瘤联合(吡咯替尼/阿得贝利单抗) HER2突变、扩增或者过表达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公司将自主研发的 EZH2抑制剂 SHR2554除大中华区以外的全球权益,有偿许可给 Treeline Biosciences;Treeline已向公司支付 1,100万美元首付款,并将按开发SHR2554进度向公司支付累计不超过 4,500万美元的开发里程碑款;进入商业销售阶段以2023年 2月 Treeline Biosciences(EZH2) 后,Treeline将根据实际年净销售额,向公司支付累计不超过 6.5亿美元的销售里程碑款;此外,Treeline公司还将按照约定比例根据实际年净销售额向公司支付销售提成。公司将自主研发的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单克隆抗体除大中华区以外的全球权益,有偿许可给 One Bio, Inc.(已被 GSK收购);One Bio向公司支付SHR-1905 One Bio, Inc.
  2023年 8月 2,500万美元首付款和近期里程碑付款,并将按开发及商业化进度向公司支付累计(TSLP) (已被 GSK收购)不超过 10.25亿美元的研发及销售里程碑款;此外,还将按照约定比例根据实际年净销售额向公司支付销售提成。公司将自主研发的人表皮生长因子 1/2/4(HER1/HER2/HER4)靶向药物吡咯替尼在印度范围内开发及商业化的独家权利,有偿许可给 Dr.Reddy's(瑞迪博士实验马来酸吡咯替尼Dr.Reddy's
  2023年 10月 室);Dr.Reddy's已向公司支付 300万美元首付款;进入商业化阶段以后,Dr.Reddy's(HER1/HER2/HER4)将向公司支付累计不超过 1.525亿美元的销售里程碑款;此外,Dr.Reddy's还将根据实际年净销售额向公司支付两位数比例的销售提成。公司将自主研发的 PD-1抑制剂卡瑞利珠单抗肝癌联合疗法有偿许可给 Elevar Therapeutics,Elevar Therapeutics获得在除大中华区和韩国以外的全球范围内开发和商业化卡瑞利珠单抗与 Rivoceranib(国内上市产品名称为阿帕替尼)联合用于卡瑞利珠单抗Elevar Therapeutics
  2023年 10月 治疗肝细胞癌的独家权利;进入商业销售阶段以后,Elevar Therapeutics将在达到(PD-1)一定累计净销售额后向公司支付累计 6亿美元的销售里程碑款,并在超过一定累计净销售额后额外付款;此外,Elevar Therapeutics将向公司支付达到实际年净销售额 20.5%的销售提成。HRS-1167 公司将自主研发的 PARP1小分子抑制剂 HRS-1167在中国大陆以外的全球范围内(PARP1)及2023年 10月 Merck Healthcare 开发、生产和商业化的独家权利及在中国大陆与公司共同商业化的选择权,和靶SHR-A1904向 Claudin 18.2的抗体药物偶联物(ADC)SHR-A1904在中国大陆以外的全球范(Claudin 18.2 ADC) 围内开发、生产和商业化的独家选择权及在中国大陆与公司共同商业化的选择权,有偿许可给 Merck Healthcare;Merck Healthcare将向公司支付 1.6亿欧元的首付款、高至 9000万欧元的技术转移费和行权费,以及研发里程碑付款、销售里程碑付款,以上潜在的付款总额可能高达 14亿欧元;此外,Merck Healthcare将根据实际年净销售额向公司支付两位数比例的销售提成。
  

转至恒瑞医药(600276)行情首页

中财网免费提供股票、基金、债券、外汇、理财等行情数据以及其他资料,仅供用户获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