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启明星辰(002439)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4-12-31 | 信息来源 | 2024年年度报告 | 经营情况 |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披露要求 2024年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统筹发展与安全”的战略部署持续深化。网络 安全作为数字中国建设的战略基石,在人工智能浪潮、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全球地缘政治博弈等多重变量交织下,既面临技术代际跃迁的产业机遇,也承受着攻击手段升级、合规压力陡增的双重考验。随着AI大模型技术向生产系统渗透、数据跨境流动规模指数级增长、万物智联的新型基础设施加速发展,以及政府对网络安全监管力度的加强,作为护航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基础设施,网络安全产业正经历主力需求日益坚固和创新板块乘风崛起的战略机遇期,主要在技术突破、场景重构、数据治理、监管深化四个关键方面演进发展。 (一)AI大模型技术进入“攻防博弈深水区”,安全能力与威胁演化呈现竞速演进2024年,国内大模型已从技术验证期进入规模化商用阶段。据《中国大模型中标项目监测报告(2024)》显示,2024年 全年市场公开披露的大模型中标项目数量达 1520 个。在安全领域,AI 技术在威胁检测、自动化响应、安全策略优化等领域的渗透率超过 50%。然而,攻击者利用 AI 生成高度拟真钓鱼内容、自动化挖掘逻辑漏洞、模拟正常流量绕过检测等新型攻击手段激增。中国首款 3A 游戏《黑神话:悟空》上线首日即遭遇 AI 驱动的 DDoS 攻击导致服务器瘫痪,最新推出的 AI大模型上线后持续遭受境外APT组织针对性攻击,凸显AI技术“双刃剑”效应加剧。一方面,AI技术被攻击者利用,降低了网络攻击的技术门槛,使得虚假内容生成、钓鱼攻击和对抗性攻击更加精准。另一方面,AI 在网络安全防御中的应用不断拓展,通过智能化分析、自动化响应和持续学习,AI 安全大模型能够有效识别异常行为、优化安全策略、提升安全运营效率。随着AI技术的广泛应用,网络安全厂商需要在发挥AI优势的同时,应对由此带来的安全挑战。生成式AI的规模化应用推动网络安全攻防进入“智能体对抗”新阶段,网络安全厂商正在加速构建“以AI对抗AI”的动态防御体系。依托自身技术积累与场景优势,网络安全厂商训练垂直领域安全大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安全智能体,旨在形成“模型+智能体+应用”的全栈能力体系。当大模型能力注入安全智能体后,不仅实现安全防护的自动化,增强防御能力并提升效率,还驱动了产品智能化升级和服务模式创新,重构了安全防御范式。在产品易用性方面,用户可以通过自然语言与智能体进行复杂交互,直观地感受到“安全即智能”,进而推动安全的商业价值实现跃迁。 (二)新型基础设施加速发展,安全防护体系需要技术与场景的动态适配 随着 5G+工业互联网、车路云一体化、低空经济、卫星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加速部署,人类社会正经历从“万物互 联”向“万物智联”的深刻转型,数字化奇观不断涌现,更带来了虚实空间交织的复合型安全挑战。在智能体泛在连接的时代,每一个终端设备、每一个信息系统都可能成为攻击的入口,因此针对新型基础设施的网络攻击呈现出高发频发的趋势,安全漏洞的数量也在不断增长,网络安全风险的暴露面不断增大。这种风险不仅局限于虚拟空间,更是全面向物理世界蔓延。例如,工业控制系统一旦遭受网络攻击,可能会导致生产设备的故障甚至瘫痪,进而影响整个生产流程,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在智能网联汽车 V2X 通信场景下,攻击者利用安全漏洞可导致车辆的失控、区域车联网瘫痪等严重后果,威胁到公众的生命安全。在这种背景下,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必须与时俱进,加强对新兴领域的适配性。网络安全技术与人工智能、大数据、IoT与OT等技术的深度融合,为构建更加智能化、动态化的安全防御体系提供了可能。网络安全厂商通过多元技术融合创新,将安全能力深度融入新型基础设施的进化基因,能够实现全生命周期的跨域协同防御。同时,网络安全行业需要既懂网络安全技术又懂垂直领域业务逻辑的复合型人才,基于具体场景复合型人才能够有效利用防护手段,精准制定安全策略,有效应对新型基础设施带来的网络安全挑战,保障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 (三)数据安全基建进入全面落地周期,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产业新增长 随着数字化转型持续推进,数据基础设施正加速向场景化基建落地和市场化价值释放演进,数据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 要素,其安全保护成为数据基础设施的必选项。《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2025)强调构建“网络、算力、流通、安全”四位一体体系,要求安全能力与业务系统同步规划,标志着数据安全基础设施正式从“防御工具”升级为“价值引擎”。在电子政务、工业制造、金融风控等垂直领域,客户注重数据安全治理与业务的深度融合,期望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同时,充分发挥数据的价值,推动业务发展。 2024年,国家数据局等十七部门联合发布了《“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数据安全建设开启“从规划到实施”的战略转型。“数据要素×”明确提出将安全贯穿数据治理及流通的全过程,形成了数据安全技术体系与合规框架标准化范式。数据安全不仅保障了数据的完整性、可用性和保密性,实现数据要素从生产、治理、流通到应用的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还为数据要素的创新应用提供了广阔空间,赋能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数据安全技术与隐私计算、区块链等技术深度融合,催生了新的数据安全产品市场。中研普华研究显示,2025年隐私计算市场规模将达 132亿元,其中金融领域占比50%,医疗与政务各占20%。 (四)监管框架完成“立体化拼图”,合规驱动与实战能力建设形成行业双重牵引 我国网络安全法律体系“四梁八柱”架构日益完善,以《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为核心, 为网络空间安全提供了坚实的法律支撑。随着网络环境持续演变,国家配套出台了《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办法》《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等23项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确保网络安全法律体系能够有效执行,以适应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新出现的安全挑战。在监管力度不断加强的背景下,客户对网络安全的关注点逐渐从单纯的合规性转向实战能力与安全实际效果。客户期望通过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的有机结合,辅以安全厂商持续的安全服务,从“达标检查”向“实战效能”跃迁,形成“制度+技术+运营”的立体化安全能力体系,有效应对各类网络安全威胁,保障业务系统的稳定运行。这一变化推动网络安全行业向合规与实战能力并重的方向发展,形成“攻防演练常态化、安全运营体系化、威胁应对自动化”的新技术格局,也催生了网络安全保险等新型网络安全业务的发展。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报告期内,面对外部的压力和挑战,公司坚定信心谋发展、持续创新促转型,进入战略机遇与动能转换的关键阶段。 (1)主营业务收入情况 1)报告期内,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和不确定性给公司经营带来压力和挑战,部分公司优势行业受多重因素影响,安全 预算下滑、部分项目延期,对公司营业收入产生一定影响。2)2024年,伴随着新质生产力和数智化转型带来的科技创新和动能转换,用户需求初现范式变革,传统合规类需求仍占据主导,但竞争激烈、增速乏力;数据类、平台类、系统类、场景类、AI 类项目不断增多,但需求尚在探索,总体需求量不足;网络安全业态正从之前的成熟稳态期迈入需求转换期和变革重塑期,挑战与机遇并存。3)公司正式成为中国移动实控的专责网信安全专业子公司,业务融合正在逐步走深向实,协同收入的量质需要持续提升。 (2)利润情况 1)攻坚科创前沿,研发投入增加。公司积极把握战略机遇,扎实推进自有业务和中国移动业务的协同发展,努力扎根 科技创新,推动传统网络安全产品与服务向创新场景化、技术原生化、交付运营化、服务数智化转型升级,使公司战略格局更趋优化。公司持续加大技术研发、人才培养投入,但新业务盈利尚需培育。2)当期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显著减少。公司战略投资的参股公司在业务和财务上均取得可观的正向回报。但由于公司投资的参股公司报告期内估值的变化及部分参股公司上市后股价的波动,导致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较去年同期下降约3.52亿元(税后)。 (3)公司持续强化经营管理,降本增效,坚持健康发展。 公司销售回款较上年度有所改善,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的净额同比提升,应收账款账面价值较年初有所下降。公司 现金储备充沛,奠定了公司未来健康发展的坚实基础。 (4)公司积极布局战略创新方向,扩展新客群,积累发展新动能。 报告期内,公司在积极优化费用结构的同时,坚持科技自主创新,公司大力跟进中国移动“BASIC6”科创计划,持续 深化与中国移动的协同创新,持续巩固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持续为公司向好发展扎根蓄势,为把握新质生产力和数智化转型带来的机遇做好充分准备。1)努力构建领先的人工智能赋能安全技术框架体系。发布“九天·泰合”安全大模型和“安星”智能体,首批通过信通院测评和国家网信办的算法备案。全面启动“AI+安全”融合创新,推进 AI 赋能全系列安全产品和安全运营服务,相继在政府、运营商落地AI安全运营平台项目,助力客户提升安全运营智能化水平。同时针对行业用户人工智能应用的安全需求,公司为省/市级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电网用户的电力大模型应用提供安全解决方案。2)持续发挥自主创新安全技术的行业领先优势。努力跟进国家国产化信创要求,发布超300款国产化产品,形成了多样化的信创安全产品布局;紧跟新型数字化建设需求,提供信创云资源池、信创工业安全、信创数据安全治理平台等新兴领域方案,收入增速超15%。3)持续推动云安全业务升级。作为中移专责网信安全专业子公司,公司已经全面承接移动云安全产品研发和运营,已完成24款产品上线移动云商城,覆盖移动公有云、专属云、边缘云和私有云等全部安全场景;拓展其他云安全市场,通过自有云安全能力与第三方云服务商合作,覆盖政府、农商、交通、医疗、教育、金融、公检法等多个行业,为政务云、信创云等云基础设施提供安全保障,收入增速20%以上。4)持续推动安全在“车路云一体化、低空经济、卫星互联网、视联网”等新应用场景的融合创新。公司建成车路云安全实验室,在智能网联、车路云一体化等方面取得关键安全技术突破和应用案例;公司推出工业无人机安全解决方案和低空经济场景的安全解决方案;公司积极参与成为中国移动视联网生态合作联盟核心成员,深度参与《中国移动视联网总体安全技术要求》企业标准的制定,助力构建视联网边界安全技术体系。5)持续深化实施“数据绿洲”战略。聚焦数据流通安全需求,发布“可信数据空间”“数据流转监测”等一批数据要素安全流通创新产品,通过了信通院能力测试,已经参与规划并实施完成了多个数据局、数产集团项目,并正在多个省级6)启动拓展个人和家庭客户等新客户群体。协同中国移动打造云电脑业务,负责保障用户云端服务安全可靠,月活用户数量达百万级。公司业务基础扎实稳固,传统安全业务成熟稳定,与中国移动协同通道建设持续深化,与中国移动网融安全、云融安全、DICT 融安全力度不断加强。同时,公司积极拓展新兴领域,不断挖掘潜在的增长点,培育发展新增长动能。公司韧性强、潜力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坚实稳固,未来也将坚定不移地推进高质量健康发展。 2、收入与成本 (1) 营业收入构成 (2) 占公司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10%以上的行业、产品、地区、销售模式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主营业务数据统计口径在报告期发生调整的情况下,公司最近1年按报告期末口径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数据 □适用 不适用 (3) 公司实物销售收入是否大于劳务收入 是 □否 行业分类 项目 单位2024年2023年 同比增减 信息网络安全 销售量 元 3,315,167,251.35 4,506,912,129.67 -26.44%生产量 元 3,303,067,164.76 4,501,837,611.83 -26.63%库存量 元 136,183,362.22 148,283,448.81 -8.16%相关数据同比发生变动30%以上的原因说明□适用 不适用 (4) 公司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营业成本构成 行业分类 (6) 报告期内合并范围是否发生变动 是 □否 ①报告期内,公司新设成立3家子公司,具体为: 公司名称 新设成立时间 上海网御星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24年2月 启明星辰华南(深圳)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2024年11月琼海启明星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24年11月②报告期内,公司注销5家子公司,具体为:公司名称 注销时间内蒙古云谷御安科技有限公司2024年3月汕头启明星辰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2024年9月佛山启明星辰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2024年12月台州启明星辰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2024年12月徐州网御星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24年12月 (7) 公司报告期内业务、产品或服务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有关情况 □适用 不适用 (8) 主要销售客户和主要供应商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与客户1总销售额为10.83亿元,其中协同拓展产生的销售额占比约70%以上。 3、费用 量增加,利息收入增加研发费用 852,032,301.29 814,571,331.62 4.60% 4、研发投入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以“勇当国家网络安全重要战略科技力量排头兵”为目标,围绕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布局,致力于安全领域关键技术 研究创新,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一是强化前沿科技创新,坚定落实中国移动“BASIC6”科创计划,在人工智能安全、智算安全、数据安全、新型工业化安全、车路云一体化安全、视联网安全、低空经济、卫星互联网等领域持续发力,建强公司化融合与发展,启明星辰基于安全能力与技术在不同场景下的适应性,把网络安全企业的核心能力分为以下六类,即:原生安全技术、范式化强化分析技术、研发与产品底座技术、体系化管理治理场景技术、DICT 场景技术和行业应用场景技术。结合上述分类,2024年启明星辰在研发投入的重点方向做以下梳理。主要研发项目名称 项目目的 项目进展 拟达到的目标 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APT敌情综合跟踪系统研发 本项目属于范式化强化分析技术的人工智能子类,研发APT敌情综合跟踪系统,基于大语言模型技术对全球高级威胁组织进行跟踪。 已完成系统研发并上线运营,可实现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对多源异构高级威胁知识的融合分析。 基于大小模型协同技术对高级威胁事件和海量网络数据进行深度挖掘,通过多个角度对APT攻击组织事件进行全面刻画。 启明星辰进入智能化威胁情报中心阶段,依托运营商资源优势构建大情报通层体系,提升对高级持续性威胁的监控与发现能力。WAAP产品&云WAAP服务研发 本项目属于DICT场景技术的涉云安全场景及应用安全场景子类。完成中国移动云WAF防护向WAAP能力演进,提供业务安全防护全栈基础框架能力;满足国产化硬件和云环境基础部署能力。 已完成中国移动云核心资源节点建设和部署,新增客户持续运营。已发布最新版本,完成自然语义算法、BOT防护、API防护能力交付。 以云WAAP业务为基础,打造应用安全防护平台,为用户提供完整的特征、语义和AI算法检测防护能力,提供高性价比产品,满足国产化云环境部署要求。 随着移动公有云、混合云的建设和推广增速,云WAAP可以进行持续的安全增值业务构建。后续还会进入中国移动的算网资源建设,提供安全增值业务,发展空间很大。安星智能体威胁检测应用研发 本项目属于范式化强化分析技术的人工智能子类,研发安星智能体威胁检测场景应用,通过大语言模型其独有的思维链、代码生成以及工具调用能力,实现智能威胁检测、智能威胁分析到智能威胁防御的自动化闭环。 当前已实现对集团检测类产品攻击事件的自动化研判,智能水平已相当于两年左右安全工程师的水平。 借助最新的推理型大模型的“慢思考”能力,全面实现更复杂逻辑的威胁狩猎、主动欺骗防御等高阶安全能力自动化。 能显著提升安全产品的自动化能力和客户体验,为检测产品提供“自动化驾驶”能力,进一步巩固公司在安全领域的技术优势和市场地位。终端安全一体化产品开发 本项目属于DICT场景技术的涉云安全场景子类。以领先的融合技术,打造云端与物理端一体化的安全管理平台,为企业提供Wintel到信创的全栈式终端安全解决方案。 产品已实现终端安全一体化新版本研发、测试及上市。提升信创解决方案覆盖度,同时提升端侧安全运营能力。 产品通过构建基于国产化技术架构的全栈防护体系,显著提升资源利用率与安全效能。该方案已在金融、运营商等行业完成大规模部署,有效降低安全威胁并优化运营成本。 采用终端安全一体化技术路线,技术实力达业界一流水平。基于国产化技术架构深度适配信创环境,构建全栈安全防护体系,助力信创安全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可信数据空间产品开发 本项目属于DICT场景技术的数据安全场景子类,通过把数据业务与安全融合理论,打造安全和业务空间一体化基础设施,打造“可信数据空间”,构建数据流通安全战略核心。 产品已实现可信数据空间相关产品的上市发布,同时取得中国信通院【可信数据服务-可信数据流通平台】专项能力测评与认证,并助力中国移动斩获国内首个综合性、行业性数据交易服务标杆项目。 采用先进的数据使用控制技术,确保数据在传输、使用、加工等过程中的安全性,防止数据泄露与非法访问,同时搭建可信交互桥梁,打破数据孤岛,推动跨组织、跨行业的数据高效流通,助力数据要素市场的繁荣发展。 通过抢占市场份额,深耕技术筑牢护城河;联合行业机构共建以数据空间撬动多元业务,构建立体化发展矩阵,推动数据要素发展。分布式密码服务智能管理系统开发 本项目属于原生安全技术的密码安全子类,通过构建分布式 已完成系统研发,进入上线测试阶段,可实现基于分布式节点 打造自适应商用密码应用服务,构建一套能够支撑百万级并发 助力公司打造“云密码即服务”新业态,引领行业从“合规驱密码管理与弹性密码服务体系,打造涉云一站式国产商用密码安全服务保障能力,提升信创云密码合规防护运营水平。 的融合式密码服务。 的智能化云密码引擎,实现云密码策略动态编排、多租户密钥管理关键技术突破,为用户提供高度智能化的云密码应用新体验 动”到“创新应用”转变,为公司信创与AI+战略带来积极影响。云电脑生态体系化产品开发 本项目属于DICT场景技术的涉云安全场景子类。携手中国移动,依托原生云电脑推出大众、企业、儿童应用中心,聚焦教育、娱乐、办公场景,构建产品矩阵,优化产品体验,推动生产力升级。 产品已上线,服务上百万云电脑用户。 依托移动云电脑,通过原生内置技术深度融合终端管理与业务,实现政企办公、教育科研及家庭娱乐等细分场景应用。持续完善生态体系,吸引第三方应用入驻,加速向全方位数字化平台转型。 该产品内置于云电脑,深化了与中移动的合作。在个人和家庭市场中,构建了多元盈利模式,强化“安全”卖点,推动产品销售,并带来持续合作收益。安星人工智能安全运营系统 本项目属于范式化强化分析技术的人工智能子类,通过大语言模型与安全场景的融合,打造基于安全大模型的智能安全运营平台,解决当前网络安全运营工作中数据分析效率低、安全防护能力分散、威胁响应滞后等痛点。 目前已发布最新版本,在政府、运营商、企业、政府等多个行业客户处建设落地并上线。 快速跟进市场需求动态,推进产品核心功能迭代研发,实现政府、运营商、企业、能源重点客户标杆案例规模化复制。 帮助客户提升安全运营工作智能化水平,解决安全防护能力分散割裂问题,支撑网络安全工作统一管理、有效落地,提升安全运营质量和效率。政企市场安全运营中心系统 本项目属于体系化管理治理场景技术分类,通过建设面向安全运营的的统一运营技术底座,不断扩展与完善产品原子能力,持续提升安全运营服务的技术竞争力。 已发布最新版本,在中国移动政企安全运营中心已经建设落地并上线。 建设安全运营中心技术底座与安全能力,推进安全运营服务的智能化与国产化,打造云地协同的安全运营能力支撑体系。 该项目将显著提升安全运营业务技术水平,对公司支撑中国移动政企市场安全运营中心业务提供有力支撑,面向政企客户市场提供更加全面与智能的安全运营服务,继续领航安全运营市场。新一代云网原生安全技术底座 本项目属于研发与产品底座技术子类,通过构建云网安全能力模型、网络模型等技术底座,实现全域安全与云网一体共生。 已发布两个版本,在中国移动云已经上线落地。 支撑移动云多安全能力的标准化建设和安全运营,推动安全能力深度融入云基础设施的原生架构中,从外挂式防护转变为原生安全能力提供,以满足更加高效、安全、智能的云、网、安融合服务需求。 涉云安全业务的重要方向,对公司支撑移动云多安全能力的标准化建设和涉云安全运营提供基础,该项目将推动提升公司在云安全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为公司未来的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国产化车辆/路侧终端系统攻击行为识别关键技术 本项目属于DICT场景技术的车联网安全场景子类。基于智能车联网平台业务场景与终端数据样本,识别车辆/路侧终系统异常与网络攻击行为。 已经完成部分车型部分攻击特征的识别,并形成条目。 规划将攻击特征进行语义描述,尝试将库做为算法训练数据供给引擎与大模型算法并适配国产化车载系统。同时继续累积攻击特征。 具备智能车联网场景化安全能力,逐步推动安全能力在智能车辆/路侧的应用部署,拓展公司的潜在市场,促进公司优势安全能力向场景化安全能力的转化。数据安全治理管控平台 本项目属于DICT场景技术的数据安全场景 完成数据安全治理管控平台的研发、测试 构建数据安全治理管控平台,实现数据全 增强公司数据安全防护能力,降低数据泄子类,聚焦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管控,提升数据识别的精度、分类分级的智能性以及平台整体的管理能力。 及上线工作,已在多个领域的企业和机构中部署应用,有效保障了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安全。 生命周期安全管控,重点提升数据识别精准度与分类分级效率,确保数据安全合规,为公司数据资产保驾护航,打造高效、智能的数据安全防护体系。 露风险,提升客户信任度。助力挖掘数据价值,推动业务合规创新,在激烈竞争中抢占数据安全高地,为公司可持续发展筑牢根基。国产化高性能防火墙 本项目属原生安全技术的漏洞攻防子类。 聚焦国产化平台及国 产元器件深度适配、性能优化,提升产品吞吐量与可靠性,优化性价比。满足金融、电力等关键行业严苛要求,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 已经迭代两个版本,持续运营中。 满足国产化项目数据中心、云中心的边界多网络、多租户防护要求。国产化环境下线网达到120G吞吐,完成国产化防火墙在金融、能源行业实际应用以及更大突破。 本项目着力拓宽国产化防火墙应用场景,提升其市场竞争力,推出的高性能、高性价比产品。贴合市场走向与信创核心理念,蕴含巨大市场潜力与机遇。通用网络安全靶场&实战演练平台开发 本项目属于范式化强化分析技术的平行仿真子类。实现基础IT网、工控网、物联网、电信网等场景及设备的模拟仿真,响应国家网络安全实战型人才培养战略,支撑政企客户建立常态化实战演练及人才培养体系。 已发布最新版本,持续运营中 融合AI、效能评估、沙盘推演等技术,建设一套软硬件全面国产化自主可控的行业通用靶场平台,为用户提供灵活、可靠、可扩展的安全人才培养、实战安全演习、安全测评承载平台。 本项目的实施显著提升了集团在关键基础设施防护、网络安全人才培养、网络攻防技术研究领域的技术水平,且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进一步增强了市场影响力。抗量子VPN产品开发 本项目属于原生安全技术的密码安全子类,通过结合量子密码及抗量子密码技术,实现对抗量子计算时代对于传统公钥密码体系冲击,保证数据通信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满足党政军等高敏感行业的抗量子高安全需求。 已经迭代一个版本,持续迭代中。 产品通过融合量子密码及抗量子密码算法,重构IPSEC及TLS协议,在可用性及高安全性间取得较好平衡,应对未来量子计算带来的挑战。 提前布局量子安全、护航数字经济转型,为政府、金融、能源等关键领域提供长期基础设施保障,助力公司在网络安全领域实现技术领跑与市场突围。付运营化、服务数智化,战略格局更趋优化,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同时受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和不确定性给公司经营带来压力和挑战,部分公司优势行业受多重因素影响,安全预算下滑、部分项目延期,对公司营业收入产生一定影响。研发投入资本化率大幅变动的原因及其合理性说明适用 □不适用报告期内研发投入资本化率较上年增加 13.35%,主要是2024年公司正式成为中国移动实控的专责网信安全专业子公司,与中国移动深化协同研发合作,着重底座模型开发,资本化研发投入增加;致力于建设安全运营中心技术底座与安全能力,打造云地协同的安全运营能力支撑体系,对公司支撑中国移动政企市场安全运营中心业务提供有力支撑。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披露要求政企市场安全运营中心系统 71,703,406.63 通过建设面向安全运营的的统一运营技术底座,不断扩展与完善产品原子能力,持续提升安全运营服务的技术竞争力。该项目将显著提升安全运营业务技术水平,对公司支撑中国移动政企市场安全运营中心业务提供有力支撑。 完工新一代云网原生安全技术底座 28,970,554.88 通过构建云网安全能力模型、网络模型等技术底座,实现全域安全与云网一体共生。该项目将推动提升公司在云安全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为公司未来的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完工安星人工智能安全运营系统 25,308,535.66 通过大语言模型与安全场景的融合,打造基于安全大模型的智能安全运营平台,解决当前网络安全运营工作中数据分析效率低、安全防护能力分散、威胁响应滞后等痛点。帮助客户提升安全运营工作智能化水平,解决安全防护能力分散割裂问题。 在研WAAP产品&云WAAP服务研发 18,012,358.74 以云WAAP业务为基础,打造应用安全防护平台,为用户提供完整的特征、语义和AI算法检测防护能力,完成中国移动云WAF防护向WAAP能力演进,提供业务安全防护全栈基础框架能力;满足国产化硬件和云环境基础部署能力。 完工 5、现金流 (1)投资活动现金流入金额较去年同期下降63.99%,主要原因为本期收回到期的委托银行理财产品本金减少; (2)投资活动现金流出金额较去年同期增长71.58%,主要原因为本期购买大额存单增加; (3)筹资活动现金流入金额较去年同期下降99.1%,主要原因为上年同期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收到募集资金约40.5 亿元。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本年度净利润存在重大差异的原因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五、非主营业务分析 适用 □不适用 六、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单,大额存单列报至“其他非流动资产”等项目。应收账款 4,732,428,490.33 34.35% 4,870,763,636.22 32.77% 1.58%合同资产 17,433,645.59 0.13% 52,066,034.74 0.35% -0.22%存货 463,009,920.76 3.36% 485,244,042.80 3.26% 0.10%投资性房地产 219,835,967.60 1.60% 252,041,572.47 1.70% -0.10%长期股权投资 350,706,395.27 2.55% 411,914,310.09 2.77% -0.22%固定资产 617,034,083.51 4.48% 624,403,185.57 4.20% 0.28%使用权资产 35,580,021.04 0.26% 45,289,812.10 0.30% -0.04%合同负债 291,661,085.59 2.12% 251,368,543.42 1.69% 0.43%租赁负债 17,499,935.68 0.13% 23,906,729.59 0.16% -0.03%境外资产占比较高□适用 不适用 2、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 □不适用 交易性金融资产其他变动为外币报表折算变动。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资产计量属性是否发生重大变化 □是 否 3、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其他货币资金主要为使用受限制的保函保证金、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及利息等。除前述使用受限的货币资金以外,不存在其他因抵押、质押或冻结等对使用有限制、以及存放在 境外且资金汇回受到限制的款项。 七、投资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4、金融资产投资 (1) 证券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 衍生品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衍生品投资。 5、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1) 募集资金总体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2)/ (1) 报告期 内变更 用途的 募集资 金总额 累计变更用 途的募集资 金总额 累计变更用 途的募集资 金总额比例 尚未使用募 集资金总额 尚未使用募 集资金用途 及去向 闲置两年 以上募集 资金金额 2019年 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2019年04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18年12月24日签发的证监许可[2018] 2159号文《关于核准启明星辰信息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批复》,启明星辰信息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或“公司”)获准向社会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10,450,000张,每张面值为人民币100.00元,债券款以人民币缴足,共计人民币1,045,000,000.00元(债券款扣除应支付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承销保荐费后的余额1,035,141,509.43元已于2019年4月2日存入公司在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德胜门支行35010188000148324银行账户中),扣除承销及保荐费用、发行登记费以及其他交易费用共计人民币11,692,924.53元后,净募集资金共计人民币1,033,307,075.47元。上述资金于2019年4月2日到位,业经瑞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验证并出具瑞华验字【2019】44050002号验证报告。 1、募集资金总额 1,045,000,000.00 2、减:前期募集资金支付的发行费用 11,452,830.20 4、减:前期置换先期已投入的募集资金 56,202,535.36 1、加:本期利息收入和理财收入 8,825,592.67 2、减:本期募集资金项目支出 148,027.71 4,044,809,467.05元。上述资金于2023年12月13日到位,业经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验证并出具XYZH/2023GZAA7B0206验资报告。 1、减:支付中介费 151,899.44 2、加:利息收入 34,750,698.61 (2) 截至期末 投资进度 (3)= (2)/(1) 项目达到预 定可使用状 态日期 本报告期实 现的效益 截止报告期 末累计实现 的效益 是否达到 预计效益 项目可行性 是否发生重 大变化 承诺投资项目 2019年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2019年04月24日 济南安全运营中心建设①公司募投项目“济南安全运营中心建设项目”自2017年11月起开始投资建设,在募集资金于2019年 4 月到位之前,项目资金以公司自筹方式解决,公司经营资金需求量大,使得该期间的项目资金投入受限,工程建设进度未达预期。在募集资金到位后,公司积极推进项目建设,因受大环境的影响,对该项目的建设和相关客户需求造成一定的影响,导致工程建设进度相应延迟。结合该项目的实际建设情况,经公司审慎研究后,将“济南安全运营中心建设项目”的建设期延长至2021年5月31日(公告编号: 2020-058)。该事项已经公司2020年第四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公告编号:2020-056)、第四届监事会第十次会议决议(公告编号:2020-057)审议通过,保荐机构对公司“济南安全运营中心建设项目”延长建设期的事项无异议。济南安全运营中心建设项目已于2021年5月30日建设完毕,项目产出未达到预计效益主要为近年受大环境的影响导致公司未能持续为济南辐射地区提供安全运营服务,致使产出效益不达预期。②公司募投项目“杭州安全运营中心建设项目”在2019年4月募集资金到位后,公司积极推进项目建设,因该不动产属于国资资产,前期办理产权分割等流程较长,该项目实施主体杭州合众数据技术有限公司尚未从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购置位于杭州市滨江区西兴街道不动产,2021年11月5日公司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杭州安全运营中心建设项目延期。截至2021年11月5日,该产权分割等流程基本完成,后期等待挂牌交易。公司已于2020年与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签订房屋租赁合同,租赁标的为本次拟购置的不动产,公司租赁期间已开始陆续建设杭州安全运营中心,截至2021年10月该项目原定结项日尚未建设完毕。因该项目购置不动产手续交割流程复杂,未能按照原建设计划时间购买不动产,结合该项目的实际建设情况,经公司审慎研究后,拟将“杭州安全运营中心建设项目”的建设期延长,使该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时间延期至2022年12月31日(公告编号:2021-059)。该事项已经公司2021年第四届董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公告编号:2021-057)、第四届监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决议(公告编号:2021-058)审议通过,独立董事及保荐机构对上述事项分别发表了同意的独立意见及核查意见。 2022年9月22日该项目实施主体杭州合众数据技术有限公司已办理完成从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购置位于杭州市滨江区西兴街道的不动产手续并支付7,956.52万元,但是受大环境影响,各地政府相继出台了各项防控措施,杭州地区的复工复产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延迟,对项目的建设和相关客户需求造成一定的影响,导致工程建设进度相应延迟。2022年12月22日公司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八次(临时)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延期的议案》,在募投项目实施主体、募集资金投资用途及投资规模不发生变更的情况下,结合项目的实际建设情况,经公司审慎研究后,拟将“杭州安全运营中心建设项目”的建设期延长,使该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时间延期至2023年12月31日(公告编号:2022-104)。该事项已经公司2022年第五届董事会第八次(临时)会议(公告编号:2022-098)、第五届监事会第八次(临时)会议决议(公告编号:2022-099)审议通过,独立董事及保荐机构对上述事项分别发表了同意的独立意见及核查意见。③公司募投项目“广州安全运营中心建设项目”在2021年1月募集资金到位后,公司积极推进项目建设,该项目实施主体启明星辰(广州)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已于2021年2月办理完成购置位于广州市天河区珠江东路30号广州银行大厦的不动产手续并支付27,690.41万元,但是受大环境影响,各地政府相继出台了各项防控措施,广州地区的复工复产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延迟,对项目的建设和相关客户需求造成一定的影响,导致工程建设进度相应延迟。2022年12月22日公司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八次(临时)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延期的议案》,在募投项目实施主体、募集资金投资用途及投资规模不发生变更的情况下,结合项目的实际建设情况,经公司审慎研究后,拟将“广州安全运营中心建设项目”的建设期延长,使该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时间延期至2023年12月31日(公告编号:2022-104)。该事项已经公司2022年第五届董事会第八次(临时)会议(公告编号:2022-098)、第五届监事会第八次(临时)会议决议(公告编号:2022-099)审议通过,独立董事及保荐机构对上述事项分别发表了同意的独立意见及核查意见。④公司募投项目“郑州安全运营中心和网络安全培训中心建设项目”计划通过郑州市安全运营中心的建设辐射服务全省,目前公司已在积极开展募投项目建设,在当地租赁房产开展前期的网络安全服务。因两年来政策快速推进,安全运营中心从省会城市正在向地级市发展,部分有条件的用户也能够提供建设场地和部分设备。通过强有力的业务运作,现河南省内除郑州市外,公司在三门峡和深河市的安全运营中心已依次落地,其他省内地级城市正在积极拓展中,从而使得原在省会城市建设安全运营中心服务全省的模式正在演进到效率更高的省会城市与地级城市并举建设的模式,也一定程度上能够节约省会城市的项目投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更快地占领市场,因此已减少对郑州安全运营中心和网络安全培训中心建设项目投资金额。受大环境影响,各地政府相继出台了各项防控措施,郑州地区的复工复产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延迟,对项目的建设和相关客户需求造成一定的影响,导致工程建设进度相应延迟。2022年12月22日公司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八次(临时)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延期的议案》,在募投项目实施主体、募集资金投资用途及投资规模不发生变更的情况下,结合项目的实际建设情况,经公司审慎研究后,拟将“郑州安全运营中心建设项目”的建设期延长,使该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时间延期至2023年12月31日(公告编号:2022-104)。该事项已经公司2022年第五届董事会第八次(临时)会议(公告编号:2022-098)、第五届监事会第八次(临时)会议决议(公告编号:2022-099)审议通过,独立董事及保荐机构对上述事项分别发表了同意的独立意见及核查意见。⑤公司结合与中国移动集团在联合开展城市安全运营中心服务方面的协同发展需求以及后续战略方向的确定,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十九次(临时)会议(公告编号2023-084)以及第五届监事会第十八次(临时)会议(公告编号2023-085)审议通过了延长“杭州安全运营中心建设项目”“郑州安全运营中心和网络安全培训中心建设项目”及“广州安全运营中心建设项目”建设期,以上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时间延期至2024年12月31日。⑥公司募投项目“济南安全运营中心建设项目”、“杭州安全运营中心建设项目”、“郑州安全运营中心和网络安全培训中心建设项目”产出未达到预计效益主要为近年受大环境的影响下游客户需求有所减缓导致。 2、2023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项目 不适用 项目可行性发生重大变化 的情况说明 1、2019年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项目 ①为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根据公司发展规划及募投项目实际情况,公司拟对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做出变更,具体拟减少对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郑州安全运营中心和网络安全培训中心建设项目”投入的募集资金,并部分变更募投项目实施地点,即新增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重庆安全运营中心建设项目”和“天津安全运营中心建设项目”(公告编号:2019-087)。该事项已经公司2019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批准(公告编号:2019-097)。②为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根据公司发展规划及募投项目实际情况,公司拟对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做出变更:即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昆明安全运营中心和网络安全培训中心建设项目”终止并取消,同时,新增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广州安全运营中心建设项目”(公告编号:2020-076),上述事项已经公司2020年第四届董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公告编号:2020-074)、第四届监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公告编号:2020-075)及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公告编号:2020-086)审议通过。③为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根据公司发展规划及募投项目实际情况,公司拟对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做出变更:即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天津安全运营中心建设项目”终止并取消(公告编号:2021-060)。该事项已经公司2021年第四届董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公告编号:2021-057)、第四届监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公告编号:2021-058)及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公告编号:2021-067)审议通过,独立董事及保荐机构对上述事项分别发表了同意的独立意见及核查意见。 2、2023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项目 不适用 超募资金的金额、用途及使用进展情况 不适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地点变更情况 适用以前年度发生 1、2019年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项目 为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根据公司发展规划及募投项目实际情况,公司拟对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做出变更,具体拟减少对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郑州安全运营中心和网络安全培训中心建设项目”投入的募集资金,并部分变更募投项目实施地点,即新增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重庆安全运营中心建设项目”和“天津安全运营中心建设项目”(公告编号:2019-087)。该事项已经公司2019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批准(公告编号:2019-097)。 2、2023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项目 不适用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方 式调整情况 不适用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先期投 入及置换情况 适用 1、2019年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项目 2019年6月5日,公司召开的第四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决议通过了《关于公司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自筹资金的议案》,同意公司使用募集资金人民币56,202,535.36元置换已预先投入募集资金项目的自筹资金,使用募集资金人民币943,396.23元置换已支付发行费用的自筹资金,并已经瑞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的瑞华核字[2019]44050007号予以鉴证。独立董事及保荐机构对上述事项分别发表了同意的独立意见及核查意见。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已置换前期已投入的资金57,145,931.59元。 2、2023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项目 不适用 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 流动资金情况 不适用 项目实施出现募集资金结 余的金额及原因 适用 1、2019年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项目 ①公司募投项目“济南安全运营中心建设项目”在建设实施过程中,严格遵守募集资金使用的有关规定,本着合理、节约及有效地使用募集资金的原则,谨慎地使用募集资金,严格把控项目各个环节,合理地降低项目建设成本和相关费用,形成了资金节余。公司募投项目“天津安全运营中心建设项目”通过前期运作,面向中小型智慧城市和大型智慧城市内的行业型用户,推行标准化安全运营服务落地,当前针对用户远程提供安全运营服务的生产交付已形成成熟的标准化运营体系,面向天津市场以行业型客户的远程安全运营为主体的需求状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和节约了天津安全运营中心的建设需求和投资强度,为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更快地占领市场,因此计划终止并取消使用募集资金建设天津安全运营中心建设项目。以上事项已经公司2021年第四届董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公告编号:2021-057)、第四届监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公告编号:2021-058)及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公告编号:2021-067)审议通过,独立董事及保荐机构对上述事项分别发表了同意的独立意见及核查意见。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已将上述结项和终止的募投项目节余和剩余募集资金31,561,439.86元永久性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涉及的三个募集资金账户已不再使用,且公司已经完成上述募集资金专户的注销手续。②公司募投项目“重庆安全运营中心建设项目”在建设实施过程中,严格遵守募集资金使用的有关规定,本着合理、节约及有效地使用募集资金的原则,谨慎地使用募集资金,严格把控项目各个环节,合理地降低项目建设成本和相关费用,形成了资金节余。另外,公司为了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在确保不影响募集资金投资计划正常进行和募集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公司使用部分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购买理财产品获得了一定的投资收益。以上事项已经公司2022年第五届董事会第三次会议(公告编号:2022-052)、第五届监事会第三次会议(公告编号:2022-053)及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公告编号:2022-067)审议通过,独立董事及保荐机构对上述事项分别发表了同意的独立意见及核查意见。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已将上述结项和终止的募投项目节余和剩余募集资金27,106,913.99元永久性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涉及的两个募集资金账户已不再使用,且公司已经完成上述募集资金专户的注销手续。 2、2023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项目 不适用 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用途 及去向 1、2019年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项目 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合理利用暂时闲置的募集资金,增加公司收益,经与会董事审议,同意公司及其下属子公司在确保不影响募集资金项目建设和募集资金使用计划的情况下,使用最高额度为2亿元人民币的部分暂时闲置的募集资金进行投资理财事宜,在上述额度内,资金可以滚动使用。同时授权公司经营管理层具体实施上述理财事项,授权期限自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12个月内有效(公告编号:2023-089)。该事项已经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十九次(临时)会议(公告编号:2023-084)、第五届监事会第十八次(临时)会议(公告编号:2023-085)审议通过,持续督导机构对上述事项分别发表了同意的核查意见。 2、2023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项目 不适用 募集资金使用及披露中存 在的问题或其他情况 无 (3) 募集资金变更项目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2)/ (1) 项目达到预 定可使用状 态日期 本报告期实 现的效益 是否达 到预计 效益 变更后 的项目 可行性 是否发 生重大 变化 2019年公开发行 可转换公司债券 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 郑州安全运营中心和网络安全培训中心建设项目 郑州安全运营中心和网络安全培训中心建设项目 15,700 8.3 4,148.63 26.42%2024年12月31日 -1,439.77 否 否 2019年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 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 重庆安全运营中心建设项目 郑州安全运营中心和网络安全培训中心建设项目 14,825.63 12,187.98 82.21%2022年06月30日 -342.17 否 否 2019年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 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 天津安全运营中心建设项目 郑州安全运营中心和网络安全培训中心建设项目 2,474.37 56.78 2.29%2024年12月31日 不适用 是 2019年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 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 广州安全运营中心建设项目 昆明安全运营中心和网络安全培训中心建设项目 35,500 28,605.29 80.58%2024年12月31日 -1,300.73 否 否合计 -- -- -- 68,500 8.3 44,998.68 -- -- -3,082.67 -- --变更原因、决策程序及信息披露情况说明(分具体项目) ①为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根据公司发展规划及募投项目实际情况,公司拟对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做出变更,具体拟减少对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郑州安全运营中心和网络安全培训中心建设项目”投入的募集资金,并部分变更募投项目实施地点,即新增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重庆安全运营中心建设项目”和“天津安全运营中心建设项目”(公告编号:2019-087)。该事项已经公司2019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批准(公告编号: 2019-097)。 ②为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根据公司发展规划及募投项目实际情况,公司拟对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做出变更:即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昆明安全运营中心和网络安全培训中心建设项目”终止并取消,同时,部分变更募投项目实施地点,即新增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广州安全运营中心建设项目”(公告编号: 2020-076)。该事项已经公司2020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批准(公告编号:2020-086)。 未达到计划进度或预计收益的情 况和原因(分具体项目) 公司2019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批准对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做出变更,由“郑州安全运营中心和网络安全培训中心建设项目”部分变更为“重庆安全运营中心建设项目”“天津安全运营中心建设项目”等。“郑州安全运营中心和网络安全培训中心建设项目”、“重庆安全运营中心建设项目”、“广州安全运营中心建设项目”项目产出未达到预计效益主要为近年受大环境的影响下游客户需求有所减缓导致。变更后的项目可行性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说明2021年11月5日,公司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部分募投项目结项和终止并将节余和剩余募集资金永久性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公告编号:2021-060),因市场和客户的需求变化等,公司计划终止并取消使用募集资金建设天津安全运营中心建设项目。公司将根据天津地区业务的进展情况,继续使用自有资金,通过自建或合作等方式推进当地安全运营中心业务的有序开展;另外,为公司和股东创造更大的效益公司拟将剩余募集资金及利息收入24,811,516.39元永久性补充公司流动资金,主要用于补充公司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资金。该事项已经公司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公告编号: 2021-067)审议通过。公司已将剩余募集资金及利息收入永久性补充公司流动资金。 八、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1、出售重大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 2、出售重大股权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九、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适用 □不适用 咨询、培训;承办展览展示;承接计算机网络工程;销售开发后的产品、五金交电、电子元器件、计算机软硬件及外围设备;信息安全设备的设计开发、生产、服务和维修;货物进出口、代理进出口、技术进出口;机械设备租赁(不含汽车租赁);信息系统集成服务。(市场主体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国家和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 1,100,000,000.00 10,670,071,537.65 7,370,014,797.50 2,510,153,765.16 -139,997,871.83 -74,711,550.69北京网御星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子公司 开发、生产计算机软硬件;计算机系统集成;货运代理;仓储服务;销售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通讯器材、办公用品、仪器仪表、机械电器设备;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转让、技术服务;信息咨询(不含中介);机器机械设备租赁; 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代理进出口。(企业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依法须经 500,000,000.00 2,427,900,906.50 2,064,324,834.84 667,581,309.09 19,774,315.78 19,236,257.25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宁波星东神启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参股公司 一般项目: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策划(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79,770,000.00 351,809,429.07 351,809,429.07 0.00 -178,870,031.31 -178,870,031.31永信至诚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参股公司 技术开发、技术推广、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销售计算机、软件及辅助设备、电子产品、通讯设备;会议服务;教育咨询;计算机技术培训(不得面向全国招生);计算机系统集成; 经营电信业务。(市场主体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经营电信业务以及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国家和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 102,234,195.00 1,222,290,500.00 1,026,581,500.00 356,326,300.00 2,306,500.00 8,543,100.00注:“永信至诚”为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尚未对外披露,其报表数据为已披露的2024年度业绩快报公告数据。公司早期投资的企业“航天软件”、“永信至诚”上市后已给公司带来可观的正向回报。但报告期内受其股价波动的影响,导致本期确认损失约1.13亿元。 十、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十二、报告期内接待调研、沟通、采访等活动 适用 □不适用 谈论的主要 接待对象 十三、市值管理制度和估值提升计划的制定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制定了市值管理制度。 是 □否 公司是否披露了估值提升计划。 □是 否 为加强公司市值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公司市值管理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启明星辰信息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章程》及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的有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启明星辰信息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市值管理办法》,并经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十四、“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贯彻落实情况公司是否披露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公告。是 □否为贯彻落实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及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的“要大力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要采取更加有力有效措施,着力稳市场、稳信心”的指导思想,结合中国证监会关于市值管理的相关意见,同时,为维护公司及全体股东利益,持续提升公司管理治理水平,促进公司长远健康可持续发展,公司于2024年 10月 22日披露了《关于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的公告》。行动方案提出公司深耕网络安全主业,强化核心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布局新兴板块;注重股东回报,通过分红回购等方式回馈投资者;提升信息披露质量,深化投资者关系管理,促进公司高质量发展与股东价值提升。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推进“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践行社会责任,公司首次发布了启明星辰2023年可持续发展(ESG)报告,并入选“中国 ESG 上市公司京津冀先锋 50(2024)”企业榜单,荣获“中国 ESG 上市公司科技创新先锋 30(2024)”,成为国内网信安全行业唯一上榜企业;入选“央企 ESG·先锋 100指数(2024)”;2024年 ESG中国第七届北京责任展上被评为2024年责任鲸牛奖“ESG科创先锋”。2024年,公司在上市公司 2023-2024年度信息披露评价结果中荣获 A级评价,且已连续 5年获深交所信息披露 A级评价。公司始终将投资者关系工作放在重要位置,通过股东大会、业绩说明会、投资者交流会等多种渠道与投资者保持密切沟通,提升信息透明度与投资者互动质量。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3.15亿元。公司重视研发创新,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 9.80亿元,较上年度提升 14.95%。公司以“勇当国家网络安全重要战略科技力量排头兵”为目标,大力跟进中国移动“BASIC6”科创计划,致力于安全领域关键技术创新。公司全面启动“AI+安全”融合创新,构建人工智能赋能安全技术框架,发布九天泰合安全大模型和安星智能体,推进 AI赋能全系列安全产品和安全运营服务;全面承接移动云安全研发和产品能力供给,实现云安全业务升级;将安全与“车路云一体化、低空经济、卫星互联网、视联网”等新应用场景深入融合和创新,建成车路云安全实验室、推出工业无人机安全解决方案;深化实施“数据绿洲”战略,聚焦数据流通安全,发布“可信数据空间”“数据流转监测”等一批数据要素安全流通创新产品。公司积极拓展个人和家庭新客户群体,与中国移动联合打造云电脑业务,保护终端客户安全。公司持续强化核心竞争力,漏洞研究能力持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CNVD(国家信息安全漏洞共享平台)企业单位原创积分排名第一。公司发挥自主创新安全技术的行业领先优势,共计发布 300 余款国产化产品,形成了多样化的自研安全产品布局。自公司上市以来,已连续 13 年向全体股东派发现金红利,累计现金分红(含回购股份)11.36亿元,占累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 20.01%。其中,2022年-2024年累计现金分红(含回购股份)5.18亿元,占三年累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 45.38%;公司已于2024年7月2日完成2023年度权益分派,派发现金红利 3.29亿元,达同期归属于上市公司母公司净利润的 44.3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