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网 中财网股票行情
旷达科技(002516)经营总结
截止日期2024-12-31
信息来源2024年年度报告
经营情况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电力供应业的披露要求 光伏电站发电能力受电网传输与消纳能力限制。报告期内,公司持有的光伏电站限电率上升,直接导致发电量减少。 2024年2月9日,国家发改委与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
  知》,明确新能源项目上网电量原则上全部进入电力市场,推动光伏等新能源电力全面参与市场竞争。市场化定价机制使电价波动直接与供需挂钩,公司光伏发电的平均电价下降。电力市场化改革后,保障小时数逐步减少,剩余电量需通过竞争性交易出售,进一步加剧了电价波动风险。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纺织服装相关业的披露要求 1、行业情况公司汽车内饰业务相关行业的市场规模和未来需求主要受汽车行业发展状况、消费趋势、产业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随着全球经济逐步复苏,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逐渐回暖,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根据相关统计,2024年全球新能源车合计销量年增 25%。国内新能源新车占汽车新车总销量的比重达到 40.9%,较2023年提高 9.3个百分点,这为汽车及汽车内饰材料行业提供了较大的市场空间。报告期内受益于汽车行业的复苏和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增长,公司汽车内饰业务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满足了市场对内饰材料的需求,实现了产销量的稳步增长。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崛起,吸引了新的进入者,进一步加剧市场竞争,这种竞争格局的变化对汽车整体产业链的利润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2、行业政策及发展趋势
  国家继续支持和鼓励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对新能源汽车延续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国家对汽车产业的支持,提振汽车消
  费市场信心,对汽车产业链发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汽车内饰行业长期发展来看,由于产品差异化、技术要求多样、开发费用大、单件价值量低等因素影响,行业集中度将不断提升,并不断拓展新的产品类型。智能化、环保化及个性化是汽车内饰材料的重要发展方向。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以及自动驾驶技术等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内饰布局的改变。具备自适应调节功能的座椅面料、能够与车内智能系统交互的内饰部件等将成为未来发展趋势;环保意识的增强促使汽车内饰材料向绿色、可持续方向发展,可再生材料、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材料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消费者对汽车内饰的个性化需求日益增长,定制化内饰将成为新的应用方向。
  3、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
  公司全资子公司旷达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及其下属公司为汽车主机厂的二级供应商。主要产品为车用纤维及车用内饰
  件。其中车用内饰件包括织物面料、生态合成革、超纤仿麂皮三大系列及座椅面套、坐垫、汽车电子饰件等产品,广泛应用于下游众多国内外汽车主机厂的各种车型。公司以“领跑中国、服务全球 ”为愿景,以前瞻性的战略布局、持续的研发投入和自主创新,打造完整的产业链生产体系,具备雄厚的各类交通工具内饰材料研发、制造全套技术力量及先进测试手段,为产品提供系统化的整体技术解决方案服务,是中国汽车零部件内饰件行业的标杆型专业制造服务企业,全球领先的交通工具内饰材料专业制造服务企业。
  2024年,公司持续对新型汽车内饰材料进行研发,组建专业研发团队,加强与相关院校合作,通过不断技术创新,丰富产品种类,提高产品附加值,并逐步应用于中高端汽车内饰产品中。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1)主营业务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09,830.14万元,同比增长16.3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6,348.82万元,
  ①汽车内饰业务
  2024年度汽车内饰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192,591.74万元,同比增长20.88%;实现净利润 13,205.68万元,同比增长21.88%。②新能源业务
  2024年度公司光伏电站累计发电量较上年同期下降12.60%,实现光伏发电业务及其他收入 17,238.40万元,同比下降17.99%;新能源业务实现归母净利润 3,143.14万元,同比下降62.06%。报告期内重要参股公司芯投微在产能建设、技术验证及客户拓展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形成从芯片设计、制造到封装的全流程自主可控能力。
  (2)变动情况说明
  ①汽车内饰业务
  受益于汽车行业复苏、公司客户结构优化,新能源汽车配套产品订单量的增加;同时,公司规模化生产与供应链成本管
  控措施的提升,报告期内公司汽车内饰件业务实现收入与净利润双维度增长。②新能源业务
  2024年电网消纳限制较为严重,随着光伏装机量的快速增长,部分地区电网难以适应大规模的光伏发电接入,导致限电现象频发;同时报告期内光伏市场化交易电价显著下跌,公司光伏电站平均售电价格承压,导致公司光伏发电量与发电收益双重下降。
  2、收入与成本
  (1) 营业收入构成
  (3) 公司实物销售收入是否大于劳务收入
  是 □否
  
  行业分类 项目 单位2024年2023年 同比增减
  有色差别化涤纶丝 销售量 吨 13,668.37 11,785.45 15.98%生产量 吨 13,844.54 11,836.64 16.96%库存量 吨 1,439.84 1,263.67 13.94%经编类产品 销售量 万米 1,415.32 1,176.84 20.26%生产量 万米 1,481.95 1,261.54 17.47%合成革 销售量 万米 1,562.10 1,305.72 19.63%生产量 万米 1,725.12 1,391.99 23.93%电 销售量 万度 24,644.45 28,198.31 -12.60%生产量 万度 24,644.45 28,198.31 -12.60%相关数据同比发生变动 30%以上的原因说明适用 □不适用纬编类产品和合成革产品库存量较上年增长,主要原因是因订单量增加备货导致。
  (4) 公司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营业成本构成
  行业和产品分类
  (6) 报告期内合并范围是否发生变动
  是□否
  报告期内公司注销旷达新能源下属全资公司库车市君田农牧有限公核准注销通知,并完成注销。
  (7) 公司报告期内业务、产品或服务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有关情
  □适用 不适用
  (8) 主要销售客户和主要供应商情况
  公司主要销售客户情况2023年度生产成本构成比例(%)               
  人工围是否发生新能源下注销。务、产品或主要供应商 能源变动全资公司服务发生车市君田大变化或 其他制造费牧有限公,于 2024 人工
  3、费用
  4、纺织服装相关行业信息披露指引要求的其他信息
  (2) 销售模式及渠道情况
  产品的销售渠道及实际运营方式
  公司有色纤维产品的销售模式:外销加内销。外销:为沙发,窗帘,箱包,鞋材,衣服等成品厂商的二级原料供应商;
  内销:为公司产业链下游公司提供织物面料、底布等产品的原材料。
  公司汽车内饰产品主要采用“直销”的销售模式。公司作为汽车制造商的二级配套供应商,公司产品由饰件业务板块的下
  属公司直接销售给汽车制造商或其一级配套供应商。
  (3) 加盟、分销
  加盟商、分销商实现销售收入占比超过 30%
  □是 否
  (4) 线上销售
  线上销售实现销售收入占比超过 30%
  □是 否是否自建销售平台□是 否是否与第三方销售平台合作□是 否公司开设或关闭线上销售渠道□适用 不适用说明对公司当期及未来发展的影响不适用
  (5) 代运营模式
  是否涉及代运营模式
  (6) 存货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存货周转天数 94天,存货余额同比增长13.57%。
  
  主要产品 计量单位 存货数量         
  2024年12月末 其中       
     6个月以内 7-12月 1-2年 2-3年 3年以上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通常按照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资产负债表日,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的,存货跌价准备在原已计提的金额内转回。截至2024年12月31日,账面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46,910,785.20元。
  (7) 品牌建设情况
  公司是否涉及生产和销售品牌服装、服饰以及家纺产品
  □是 否
  (8) 其他
  公司是否从事服装设计相关业务
  □是 否
  公司是否举办订货会
  □是 否
  5、研发投入
  适用 □不适用
  
  主要研发项目名称 项目目的 项目进展 拟达到的目标 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汽车座舱舒适系统的研发 结合汽车座舱空调系统、新风系统,形成“汽车座舱微气候系统”,为驾乘人员提供更加舒适惬意的驾乘体验。 处于通风系统与加热系统性能、工艺、生产效率优化改进阶段。 与座椅设计紧密结合,为客户提供零部件、电子件、控制器、单片机等全套产品。获得实用新型专利 4件,发明专利 1件并实现销售收入。 通过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海洋再生有色差别化纤维的研发 将海洋再生材料与原液着色纺丝技术相结合,制备更环保再生且可以满足产品性能技术要求的纤维产品,更好地践行了绿色环保和可持续设计理念。 研发完成。 完成技术攻关,获得 1项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有色涤纶海岛长丝的研发 提高涤纶海岛长丝稳定性,使用原液着色技术从源头上解决后道产品色牢度问题。 实现了海岛纤维本体着色。目前在优化性能,拓展功能阶段。 完成技术攻关,获得 2项实用新型专利。 通过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原液着色生物基聚酰胺的研发 研发一种具有优异的生物降解性和相容性,在强度、耐磨、阻燃、耐老化、耐紫外等性能上也存在显著优势。 项目进入中试阶段,验证规模化生产可行性,进行检测摸底,成本优化。 获得 1项实用新型专利及1项发明专利,构建形成生物基原材料的生产能力。车用内饰声学面料的研发 针对新能源汽车对静音性的高要求,开发具吸音、隔音功能的内饰材料,以降低车内噪音。针对不同应用场景、座椅分割包覆方法、材料使用等开发系列满足不同场景的声学面料。 已经完成材料体系的删选及竞品分析,小样已开发完毕,在消音结构设计、复合工艺优化及功能助剂开发上取得突破。 形成专利 2-3项,其中发明专利 1项。车用内饰织物超纤面料的研发 开发替代真皮、普通合成革及低端纺织品的高触感织物,满足消费者对高端质感、环保性、轻量化的需求,最重要的是降低成本。 已完成开发设备的选型和工艺路线制定、色母粒定岛超细纤维制备及织造性能研究,小批量试织。目前正进行功能性后整理工艺技术研究。 突破织物超纤技术瓶颈,申请发明专利 1项。形成满足客户需求的生产能力。国产高档车用超纤仿麂皮材料的研发 开发一种国产化高档车用超纤仿麂皮材料,该材料采用高性能纤维、环保型溶剂、先进加工工艺等技术,实现在性能上达到或超过国外知名同类产品水平,实现国产化,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性价比。 已完成材料基础研发、配方优化与性能验证,完成搭建中试生产线,并获得相关客户的认可。 获得 2项实用新型专利。
  在性能上达到或超过国外
  知名同类产品水平,降低批量生产成本,提高产品性价比。车用低碳生物基合成革材料的研发 开发以生物基材料(从基布、增塑剂、浆料几个方向出发)为核心的低碳合成革,减少对石油资源的依赖,降低全生命周期碳足迹,助力汽车产业链实现“双碳”目标 已完成生物基原料的删选,完成了配方优化与工艺开发。 获得 1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发明专利。交通工具用高性能内饰复合材料的研发 开发兼具轻量化、高强度、耐老化、阻燃安全、环保可回收的高性能内饰复合表皮材料,满足行业对轻量化、低 VOC排放、抗菌防霉、自清洁等核心需求,突破外资品牌在高端内饰材料领域的技术壁垒,实现核心材料与工艺的自主可控,降低供应链风险。 已完成市场需求分析、材料选型及技术路线规划,完成了结构层、功能层、装饰层的设计。 获得实用新型专利 2项。交通工具用绿色环保立体结构复合材料的研发 开发超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含量的立体纤维绵材料替代传统石油基海绵,提高压缩回弹性。 已确定低 VOC原料体系及立体纤维绵结构方案,完成了样品的制备。 获得实用新型专利 2项。车用高感知品质合成革材料的研发 通过材料创新,实现视觉(如哑光/高光质感、色彩多样性)、触觉(柔软度、温感)、嗅觉(低气味)等多维感知品质的优化,满足消费者对汽车内饰“豪华感”与“舒适性”的核心需求 已完成对主机厂客户对高感知品质需求的调研并完成了相关系列目标产品的构建,针对不同产品进行配方研制。 获得 1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发明专利,建立高感知品质评价体系及系列高感知产品。交通工具用复合功能天然羊毛内饰织物的研发 本项目是以天然纤维羊毛和再生涤纶为原材料,通过传统的毛纺复合方式及特殊附加功能整理赋予汽车内饰纺织品特殊的触感、舒适性及环保、健康、安全等功能。
  提高产品的品质和溢价能
  力。 已经完成小样的试制,性能摸底中。 获得 1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发明专利 通过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交通工具用一体成型内饰件的设计研发 采用无缝全成型 3D飞织技术,开发全成型座椅套、音响面套、门板包覆材料,减少传统裁剪缝制步骤,提升生产效率 20%-30%,降低材料浪费。践行绿色设计生态制造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已完成针织一体成型内饰件套 3.0版本的开发。 获得专利 2项。其中发明专利 1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形成系列一体成型内饰件产品。汽车内饰用纤维基高性能复合材料的研发 以纤维为基础的,通过创新的复合方式及特殊附加功能整理赋予汽车内饰表皮材料特殊的触感、舒适性及环保、健康、安全等功能,提高产品的品质和溢价能力。 研发完成。 获得实用新型专利 2项,发明专利 1项。交通工具用面套隐形缝制工艺的研发 开发无缝或隐形缝线技术,消除传统缝线对座椅、仪表台等内饰面套的割裂感,实现“无痕化”表面效果,提升豪华感与触感舒适性。 明确了隐形缝制技术路线,完成了材料与设备选型,工艺开发与参数优化中。 获得实用新型专利 1项。高包覆性高品质车用座椅面套的工艺研发 开发高包覆性、高贴合度的座椅面套,解决传统产品因尺寸偏差导致的贴合度不足问题。整合 3D扫描、自动化缝制等技术,突破传统工艺效率低、纹路不完整的瓶颈,实现流水线高效生产 完成开发环保材料配方,通过实验室测试验证延伸性、耐磨性及耐候性。 获得实用新型专利 1项。新型功能性汽车内饰系列纺织品开发 开发具有隔热、绝热效果、通风及智能调温等功能的纺织品,满足新能源汽车及高端车型需求,突破国外技术垄断,推动国内纺织行业向高端化、功能化升级。 完成小样的制备,根据不同场景的应用要求在调试中。 获得发明专利 6项。
  6、现金流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加 52.72%,主要原因为本期转让土地收到款项及购买理财产品的资金减少导致;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同比增加 100.00%,主要原因为本期实施股权激励收到投资款导致;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同比减少 46.02%,主要原因为本期分红较上期减少导致;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加 66.03%,主要原因为本期实施股权激励收到投资款及分红较上期减少导致;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同比增加 110.03%,主要原因为受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综合影响导致。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本年度净利润存在重大差异的原因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五、非主营业务分析
  适用 □不适用
  六、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2、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 不适用
  3、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本期末无所有权或使用权受到限制的资产。
  七、投资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4、金融资产投资
  (1) 证券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证券投资。
  (2) 衍生品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衍生品投资。
  5、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无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八、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1、出售重大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
  2、出售重大股权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九、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适用 □不适用
  库车市君田农牧有限公司 于2024年11月25日注销 未开展经营,对公司没有影响。
  
  主要控股参股公司情况说明
  无
  十、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十二、报告期内接待调研、沟通、采访等活动
  适用 □不适用
  
  接待时间 接待地点 接待方式 接待对象类型 接待对象 谈论的主要内容及提供的资料 调研的基本情况索引2024年03月29日 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https://ir.p5w交流 其他 投资者 回答投资者网上提问 公司于2024年3月30日发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十三、市值管理制度和估值提升计划的制定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制定了市值管理制度。
  □是 否
  公司是否披露了估值提升计划。
  □是 否
  十四、“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贯彻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披露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公告。□是 否
  

转至旷达科技(002516)行情首页

中财网免费提供股票、基金、债券、外汇、理财等行情数据以及其他资料,仅供用户获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