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达仁堂(600329)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4-12-31 | 信息来源 | 2024年年度报告 | 经营情况 |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4年达仁堂集团持续落实“一个中心、八大行动框架”工作主题,务实推进品牌建设,市场营销,科技创新,精益生产等经营发展工作,持续提升品牌力、产品力、服务力。 报告期内,在主业经营外,公司所持商业业务和联营企业股权资产有所调整。公司以旗下全资子公司天津中新医药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权作价,增资津药太平医药有限公司,增资完成后,公司持有的商业业务资产以所持津药太平医药有限公司43.35%股权体现,为公司的联营公司,公司合并报表不再确认该业务资产收入,仅按股权比例确认损益。2024年公司年报确认商业业务的收入为31.1亿元,同比下降17.3%。 报告期内,医疗、医保、医药领域政策和市场不断发展,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全国规上医药制造业企业营业收入25298.5亿元,同比持平,营业成本14729.6亿元,同比增加2%,利润总额3420.7亿元,同比下降1.1%。米内网预计,2024年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销售同比下降3%,中成药下降2%。中康数据显示,2024年实体药店全品类销售额同比下降2.2%,中成药下降3.6%。公司工业收入44.9亿元,同比下降8.9%。13个重点品种销售收入达到35.6亿元,占全品种收入的79%。其中,速效救心丸销售额(含税)19.8亿元;清咽滴丸销售额(含税)突破3.5亿元,同比增长了61%。 2024年,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3亿元,同比上升126%,主要是因为公司转让持有的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13%股权,增加收益14.5亿元。同时,报告期内公司确认的对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和天津宏仁堂药业有限公司等联营企业投资收益同比下降,以及计提商誉等长期资产减值同比增加,是公司扣非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 (一)提升品牌力,推动品牌IP全面赋能 为强化品牌建设,2024年8月,公司成立品牌与市场中心,传递品牌价值。落实5个重点品牌项目:1.开启品牌战略扫描,推动品牌战略升级;2.品牌片《我们的守望》在央视一套《朝闻天下》播放,权威展现达仁堂对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人民网、新华网等200余家新媒体资源传播,放大品牌传播声量,加深消费者对达仁堂历史、文化、传承、创新的深度理解;户外、商旅海报发布,京信大屏、全国34城市机场150块大屏、20个站点50块大屏,快速提升品牌知名度。传播覆盖1.35亿人次;3.启动达仁堂18家分号寻亲之旅,先后走进了成都、长春、西安、武汉4座城市,开展店员培训、公益慰问等各类活动50多场,覆盖了当地市民1万余人;4.推动“达仁堂中医药文化博物馆”焕新升级。作为天津市卫健委唯一指定单位,走进天津72所大中小学,开展宣讲101场,覆盖2万多名师生;5. 圆满承办第十一届中药材基地共建共享交流大会。 会议期间,3500名院士与专家、190家企业汇聚一堂。国家中药材创新联盟特意为我们寄来《感谢信》。大会的成功举办,赢得了张伯礼院士的高度赞扬,提升了达仁堂在行业内的影响力。 此外,在乌镇大会,公司成功启动“人人健康救在身边达仁堂2024年西藏公益行”。米思会上,我们发布了达仁堂心战略,启动公益救助站活动;西普会上,我们分享了“中国心·健康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三年实践经验。塑造“有温度的技术型企业”形象,提升品牌公信力,通过专业分享巩固行业地位,推动企业社会价值与市场竞争力的双重提升。 品牌拓展为发展海外业务奠定基础,2024年,公司在境外注册获批商标229枚,目前,主logo核心5类、35类已在74个国家和地区注册成功。 (二)营销实体化,健康科技2.0向新而行 2024年,公司完成了健康科技组织优化落地,推动工业营销全面整合,实现实体化运营,新的组织架构重新划分各事业部的大区及主销品种,中后台实现“大部制”整合,突出营销引领、专业运营、渠道下沉。营销板块人员提升了 29%,通过竞聘,大区负责人硕士及以上学历提升了25%,平均年龄下降了5岁。 我们以产品求突破、区域广覆盖、渠道强渗透为策略,强化市场能力。在医疗板块,完成了149个产品在34个省的243个招投标项目。新增6个品种进入了15个国家和省市级的指南和共识。突出学术引领,搭建了300余人的KOL专家体系,涵盖了心血管、风湿骨痛、呼吸、消化等领域。速效救心丸在医疗和零售领域双轮驱动,以全国胸痛中心建设为抓手,举办“中国心·健康行”活动 106场活动,速效救心丸在胸痛中心的覆盖率达到了 81%。在零售板块,我们以“人人健康,‘救’在身边”为主题开展终端活动。根据中康数据的统计,速效救心丸在TOP产品销售增长率排名当中位列第二,市场份额增长了0.9%。公司电商业务持续增长,2024年突破了6000万元,同比增长53%。海外业务方面,在2024年,速效救心丸、清咽滴丸等12个中成药在新加坡注册成功,2个品种在香港注册获批,18个品种取得了哈拉认证。 (三)研发体系化,科技内涵提升产品力 公司秉承服务生产、支持销售、引领未来的理念,重塑三级研发体系,完成技术中心组织架构调整,实现部门化管理。全年完成新产品立项10项,大品种二次开发22项,节点完成率达到80%。启动产品价值挖掘001号工程,目前完成了全部531个中成药方解、方剂来源的追溯工作;建立达仁堂产品电子档案,实现了产品管理的规范化和信息化。2024年,公司申报重大专项“四大慢病”项目12项,申报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专项1项,2025年1月获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5项,速效救心丸、参附强心丸、清肺消炎丸、京万红软膏、金芪降糖片、紫龙金片6个独家品种入选。“紫龙金片大品种系统开发与应用研究”项目,荣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1.搭建国内外科技合作平台,加强与知名院校合作,加快海外研发立项。2024年,公司携手米兰大学等单位达成“达仁堂、米兰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和浙江大学”四方海外研发合作,启动通脉养心丸抗心律失常有效成分研究、胃肠安丸防治肠道疾病作用机制研究;与澳门大学-津药达仁堂中华医药创新联合实验室合作完成京万红软膏创面修复作用机制研究;与现代中医药海河实验室、天津中医药大学战略合作完成2024年“中国心”、清咽滴丸、胃肠安丸6大品种发展规划。 2.开展中药品种二次开发研究。启动“速效救心丸全程应用于胸痛中心ACS患者的临床效果评价”研究项目,已完成1800例病例入组,占全部病例的64.3%,中期报告显示速效救心丸能有效缓解心绞痛发作;持续开展“医疗驻藏人人健康项目”,启动了“速效救心丸用于预防急性高原反应(AMS)的临床研究”。 2024年,《清咽滴丸在制备抗新冠病毒的药物中的应用》获得国家专利授权:实验表明,清咽滴丸中的柯里拉京、野漆树苷、金缕梅单宁及甘草查尔酮B等成分对新冠病毒的MPro(主蛋白酶)及PLpro(木瓜蛋白酶样蛋白酶)和/或S蛋白具有抑制作用,且各有效单体成分之间具有协同作用;《清咽滴丸治疗4375例咽痛患者的真实世界研究》成果于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咽喉科专业委员会第二十次学术年会发布,研究发现急慢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普通感冒患者服用清咽滴丸后,7天起效率达99%以上,总体痊愈率达70%以上,对于治疗急慢性喉痹具备良好的治疗效果;国际首创成功建立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复合诱咳剂的豚鼠引咳实验模型,结果证实清咽滴丸对ACEI引起干咳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可明显延长咳嗽潜伏期,显著减少咳嗽次数,给药组镇咳率均高于 60%。并初步探究了清咽滴丸可能通过降低咳嗽高敏感性及气道高反应性、抑制缓激肽的蓄积、减少致炎致咳因子生成、阻断咳嗽信号传导等发挥改善ACEI致咳的作用,相关研究成果已申请发明专利。2024年 10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指导,钟南山、张伯礼等九位院士领衔的“首届中国呼吸健康大会”在广东横琴盛大召开,津药达仁堂荣膺“中医药呼吸健康发展共同体”首批成员单位,将与共同体发起单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呼吸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研究院、现代中医药海河实验室,通过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发挥津药达仁堂清咽滴丸、清肺消炎丸呼吸线核心独家品种特色优势,助力中医药呼吸健康领域新质生产力建设。 3.以“自研+外引”为发展模式,“中药+健康品”相互借力、协同发展,布局院内制剂、经典名方、现代贴剂、大健康产品。2024年已完成半夏泻心汤、温胆汤、黄芪桂枝五物汤3首经典名方的药材、饮片阶段研究;已启动2首《乐氏世代祖传丸散膏丹引配方》的经典方剂院内制剂备案工作;与合作医院联合开展补肾抗衰片、胃转安颗粒(I)医疗机构制剂转化新药探索性研究;成立现代中药贴剂技术平台,开发起效更快、药效更强、过敏率更低的现代中药贴膏剂,已开展基于痹祺胶囊、京万红软膏两项大品种的改良型新药开发;成功开发了葛根酒、寿桃酒、养颜美白抗黑饮、清咽微泡片等14款功能食品。 (四)质胜新常态,数智赋能新质生产力 2024年9月,速效救心丸成功入选天津市现代中药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工程项目,项目由张伯礼院士担任技术总师,开展速效救心丸药效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安全性评价研究、高水平临床循证研究及质量工艺优化升级,构建中药新质生产力培育核心技术体系,同时打造中药滴丸智能制造生产示范线,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4年,公司打造敏捷供应链体系,新建黄连、厚朴两个“三无一全”基地,自主开发的数字化中成药追溯平台,成功入选国家工信部2024年“数字三品”应用场景典型案例。 公司立项开展79项质量生产攻关项目。积极推动说明书安全性信息修订工作,已获批45个产品;立项开展产品延长有效期的研究,其中6个产品已完成有效期变更备案。在制造提升方面,持续实施TPM、快速换线等精益改进课题,产品交货率、主品生产周期进一步优化。稳步推进剂型整合、条包产品上市、沉睡品种复产等工作。规划生产体系ERP统一项目,完成第六中药厂新版ERP上线。强化产销协同,启用生产订单、库存可视化平台。渠道管理平台已覆盖1500万条数据,SCRM平台整合了1400万条数据;已经对接数据中台,实现了626连锁覆盖地图的可视化。 在数智化速赢项目方面,市场、运营、财务等领域数字员工逐步上岗,促进提升人效和业务准确性。数智化网络调研平台实现了对电商平台30余个重点品种进行24小时的监测,为市场决策提供洞察;达仁堂数字化会员体系1.0正式上线,会员用户由年初的2万人,提升至11万人,商城上线了157个品种,完成了430笔订单,活跃的社群达到了43个。赋能社群精准运营。探店宝典将探店过程进行系统化呈现,助力员工便捷调研和感知市场,并将一线信息直传后台,最终赋能决策。 报告期内,公司旗下 5家企业通过天津市第一批数字化车间审评,3家企业成功获批天津市先进级智能工厂。京万红药业获得国家级绿色工厂称号,六中药获得了天津市级绿色工厂称号。 同时,本报告期,公司财务管控,合规建设,安全管理,员工关爱,社会责任等各方面工作稳步推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