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网 中财网股票行情
海油工程(600583)经营总结
截止日期2024-12-31
信息来源2024年年度报告
经营情况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4年,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技术正在打破传统产业的边界,当前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公司董事会带领管理层和全体员工,紧随全球能源行业发展趋势,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主线,以技术创新为驱动,着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新能力,以实干奋进之姿推动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海洋能源工程公司建设实现新发展。
  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99.54亿元,同比下降2.5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61亿元,同比增长33.38%。截至2024年12月31日,总资产 482.31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262.67亿元,资产负债率 41.38%,资本结构继续保持稳健,现金流充裕。
  2024年完成的主要工作
  (一)工作量保持高位,多领域协同发力出成效
  报告期累计实施规模以上工程73个,其中年内完工34个。全年完成钢材加工量45.39万吨,同比下降3.83%;投入船天2.87万天,同比增长15.73%;陆地建造完成导管架46座、组块34座,海上安装完成导管架39座、组块30座、铺设海底管线373公里,海底电缆167公里。
  国内工程屡获重大突破。圆满交付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海基二号”,刷新作业水深、高度、重量等多项亚洲纪录;顺利交付亚洲首艘圆筒型“海上油气加工厂”—“海葵一号”,开创了全流程自主实施超大圆筒型浮式生产装备装船作业的先河;“深海一号”二期工程自主建设完成全球首套千米级深水自动发球管汇、国内最长深水油气管道、系列首台套深海水下生产装备等关键设施,工程建设速度、质量、安全、精度等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开发工程关键技术与应用获评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海外业务持续推进。高质量完成沙特阿美马赞油气集输平台建造,标志着国际海洋油气工程建设能力新突破;提前 33天交付加拿大长湖西北工程,展现了“国内制造、海外总装集成”的效率优势,助力陆地油田工程总承包能力迈上新台阶;全球最大在建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上部组块巴西FPSO P79工程模块全部交付,精度控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标志着海洋油气工程模块一体化建造技术能力走在国际前列。
  绿色工程持续升级。成功完成国内单体最大的升压站—青洲六风电工程海上安装,为绿色能源转型提升价值;珠海 LNG二期工程全球最大 27万方储罐顺利建造完工,标志着 LNG储罐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浙江 LNG三期工程提前 33天完成两座 27万方全球最大 LNG储罐升顶工作,展现了高效执行力和管理水平。漳州 LNG工程荣获中国化工建设企业协会公布的2024年化工建设工程质量评价“5A”级优质精品工程;唐山 LNG接收站二阶段工程荣获中国化工建设企业协会颁发的“2024年度化工建设五星级绿色施工项目奖”。
  (二)持续加大市场开发力度,稳步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深入贯彻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与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理念,多措并举推动市场能力实现新突破。2024年实现市场承揽额 302.44亿元,在手订单约400亿元,为未来持续加大市场开发提供有力支撑。
  国内油气业务:2024年,充分发挥专业服务效能,境内油气市场稳中有进,发展态势积极向好。
  报告期新承揽的业务以传统油气工程为主,主要包括渤中 26-6油田开发、西湖区域天然气外输与终端设施能力提升、番禺 11-12油田/番禺 10-1油田/番禺 10-2油田调整联合开发、绥中36-2油田 36-2区块开发、惠州 25-8油田综合调整、渤中 19-2油田开发、文昌 16-2油田开发等。
  海外业务:深耕国际市场,持续加强能力建设,积极参加能源领域大型国际论坛,不断加强与国际客户交流互访,深化国际工程总承包商身份转型,成功与壳牌签订企业框架合作协议,与沙特阿美续签长期合作协议,开启国际化发展新局面。
  报告期新承揽的卡塔尔RUYA EPCI 09、沙特CRPO149&152总承包工程,标志着中东发展战略取得积极进展;SHWE气田四期开发总包工程合同的签署,标志着超1000米水深总包能力得到了国际业主认可与信任,在海外战略的落实和推进中迈出坚实一步;成功中标文莱壳牌PRP9海管更换工程,为后续国际化合作奠定基础。
  新能源业务: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坚决贯彻国家“双碳”战略,持续优化新能源业务布局,推动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加大新能源业务拓展力度。
  报告期新承揽的英奇角欧洲海上风电工程,标志着海上风电核心建造能力迈向新台阶;全球单机容量最大的深远海张力腿浮式风电平台-陆丰油田群清洁能源电力供给改造示范工程,是继“海油观澜号”之后,对深远海浮式风电技术自主创新和示范应用的进一步探索,对我国自主研发掌握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关键技术,培育发展海洋能源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强化安全发展理念,安全管理能力持续提升
  公司持续践行安全发展理念,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承包商安全管理提升、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等专项工作取得实效,以高水平安全管理能力保障公司高质量发展。2024年,公司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全年投入工时首次破亿,创历史新高,应记录事件率0.0039,损工事件率0,安全生产绩效保持近十年高水平。
  (四)聚力科技创新,以数智技术赋能发展
  聚焦科研攻坚,加快成果转化。完成亚洲首艘圆筒型FPSO“海葵一号”等重大深水油气装备自主设计建造,系统攻克圆筒型FPSO一体化设计、毫米级高精度集成等10余项关键核心技术,实现10余项国产化产品首次应用;自主研发的“海葵”“海基”“单点液滑环”“大型深水导管架调平器”等系列产品成功实现工程示范,导管架附属装置等产品系列在“海基二号”“西江30-2”等工程中推广应用;完成渤海工程标准化详细设计和安装设计、工艺装置产品设计成果,在垦利10-2等多个项目中对标应用,有效提高施工效率;自主研发“海上热采平台井口注汽树抬升位移智能监测装置”,已在锦州23-2油田开发、垦利10-2等工程项目中的交付及使用,累计交付百余套。
  升级智能制造基地,全面提升数字化应用能力。天津智能制造基地二期工程投产,新增多项关键设施,生产能力大幅提升;建成工厂级数字孪生场景,大幅提升生产项目数字化管理能力;持续完善智能制造生产线,形成多场景智能生产应用生态。深化协同设计平台应用,有效增强了工程设计项目的数据标准化水平和数字化交付能力。“海基一号”深水导管架数字孪生系统实测数据为后续设计优化提供数据支撑,该系统进一步拓展应用到流花11-1/4-1、陆丰12-3深水导管架工程设计中。曹妃甸6-4工程试运行的工程双交付维护系统,实现了交付数据、交付文档、模型对象的挂载及三维呈现,为油田设备设施智能运营奠定基础。
  (五)持续强化公司治理,推动公司质量提升
  治理体系愈加规范。董事会改组成立“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建立了结构完整、层级清晰、权责明确的 ESG治理架构,形成可持续发展管理体系和运作机制,有效提升 ESG价值创造和风险应对能力。报告期华证ESG评级由BBB级跃升至AA级;成功斩获董事会“金圆桌”奖、董事会优秀案例奖、投资者关系“天马奖”、上市公司成长百强奖、ESG百强奖、ESG卓越实践奖等16项荣誉大奖,持续提升资本市场认可度。
  管控体系更为全面。全面优化风险管理体系,建立职能风险库,明确风险预警指标,组织开展基于价值管理的流程管理体系建设,强化内控体系监督评价,公司获评国资委内控综合评价A级;健全完善合规管理体系,全面开展合规管理体系有效性评价,公司成为中国海油集团首家通过合规管理体系国际国内双认证企业,标志着公司合规管理不断向体系化、规范化迈进。
  

转至海油工程(600583)行情首页

中财网免费提供股票、基金、债券、外汇、理财等行情数据以及其他资料,仅供用户获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