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洋股份(002696)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4-12-31 | 信息来源 | 2024年年度报告 | 经营情况 |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水产品加工行业 水产品加工作为水产品生产的延续,是连接水产品生产和水产品流通的纽带。水产品加工以鱼、虾、蟹、贝、藻类等的可食用部分制成冷冻品、腌制品、干制品、罐头制品与熟食品等产品,以及以食用价值较低或不能食用的水产动植物和食品加工的废弃物等为原料,加工成鱼粉、鱼油、明胶、水解蛋白等产品。 我国是世界第一大水产品养殖和贸易大国,也是世界唯一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的水产养殖大国。根据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发布的2024年《世界渔业和水产养殖(The State of World Fisheries and Aquaculture 2024)》报告,我国水产品产量连续多年稳居全球第一,2022年占比约为 36%。根据《2023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水产品加工量已达到 2,556.13万吨。其中,水产冷冻品的加工量为 1,532.00万吨,占比约六成;干腌制品加工量达到了 146.43万吨,同比增长3.47%。 多年来我国渔业、水产养殖业及其加工业的迅猛发展,推动了水产产品出口的巨幅增长,使中国自2002年以来就一直保持着世界水生动物产品最大出口国地位。同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国内消费水平和需求的不断提高,中国水生动物产品的进口量也大幅增长。在21世纪头十年,中国水生动物产品的出口和进口的年均增长率都为12%。但在随后的十年里,出口年均增长率维持在较为温和的5%,而进口年均增长率却高达13%。由于出口增长率与进口增长率之间的差异巨大,中国自2022年起首次从水生动物产品的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以金额计)。2023年的初步数据显示我国在水生动物产品方面的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从2022年的1亿美元扩大至2023年的27亿美元。 随着中国从水生动物产品的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中国市场不断增加的需求将为整个行业带来新的机遇。未来随着国内中产阶级的不断壮大,国民饮食观念逐渐从“吃得饱”“吃得好”向“吃得健康”转变,高品质、高价值、健康、绿色、时尚的水产食品正越来越受到国内终端消费者的追捧。 根据2024年《世界渔业和水产养殖(The State of World Fisheries and Aquaculture 2024)》报告数据显示, 目前我国水产品最主要的进口来源国是厄瓜多尔,其次是俄罗斯和越南。品种以虾类、大西洋鳕、龙虾和螃蟹为主,2022年这些品类占中国水生动物产品总进口额的51%。未来随着国内消费的提升和对海外资源的进一步挖掘,国内水产加工或从海外引入优质水产资源加工内销相关消费需求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2、饲料及饲料原料行业 过去,我国的水产品主要依赖天然生产,即通过在江河流域、近海和远洋进行捕捞作业的方式获取鱼获物。近年来受到全球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渔业捕捞的鱼获物数量逐年下降。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我国天然生产的淡水产品产量水平从2018年的196.39万吨下降至2022年的116.62万吨,减少了约四成;同期天然生产的海水产品产量也减少了约7%。为满足人民群众对水产品的消费需求,科学、规范化的水产品人工养殖就成了最佳的替代方案。 我国饲料工业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饲料总产量已连续多年全球第一。根据中国饲料工业协会的数据,2024年,全国饲料工业总产值 12,620.80亿元,比上年下降10.00%;全国工业饲料总产量 31,503.10万吨,比上年下降2.10%,其中,水产饲料产量2,262.00万吨,下降3.50%,呈现产值、产量双降的局面。 从下游养殖行业来看,目前国内畜禽养殖的产业化程度已达到较高水平,但水产养殖的产业化水平还较低,未来随着水产养殖的产业化进程不断推进和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未来水产饲料业务仍有转型升级的发展空间。 2021年,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的通知》,决定在“十四式推广行动,水产养殖用药减量行动,配合饲料替代幼杂鱼行动,水产种业质量提升行动。2023年2月13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文件指出,要推进畜禽规模化养殖场和水产养殖池塘改造升级。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发布和实施,有利于促进水产行业的发展。 3、远洋捕捞业务 中国是水产品的消费大国,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高品质、安全的水产品的消费需求将持续增加,对远洋捕捞、海水养殖的高值水产品的需求增长迅速。合理开发利用海洋渔业资源,大力发展远洋渔业,一方面有利于缓解我国资源短缺、保障优质动物蛋白供给、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另一方面,还能带动船舶及装备设计制造、水产品冷藏加工和物流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对我国建设现代渔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调剂国内市场水产品供给等具有重要意义。在水产饲料生产过程中,鱼粉因其蛋白含量高、诱食性好、转化率高的特点,是必不可少的饲料原料之一。中国作为饲料生产大国,也是鱼粉的最大消费市场。根据我国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23年度,我国共进口饲料用鱼粉(HS:23012010)约 162.54万吨,同比2022年下降9.76%,同比2020年增长了 14.61%。近年来,全球海洋环境变化复杂,对渔业资源的稳定性形成一定冲击。2023年捕捞季开始后,全球渔业资源产量不及预期,各大渔业资源国纷纷调整了配额政策。作为全球鱼粉主产区之一、地处太平洋东岸的南美洲国家秘鲁于2023年6月宣布取消了其中北部A季的捕捞配额,这一事件直接导致鱼粉价格在全球范围内不断上涨,部分鱼粉价格更是一度突破18,000元/吨,为过去5年之最。2024年,随着全球各渔场结束此前的减产或禁捕期,鳀鱼等原料鱼捕捞量回升,全球鱼粉供给已逐步恢复常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