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网 中财网股票行情
纽泰格(301229)经营总结
截止日期2024-12-31
信息来源2024年年度报告
经营情况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 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汽车制造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
  公司立足于汽车零部件行业,为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目前主要产品为悬架及减震系统、动力及相关系统、内外饰系统、三
  电及相关系统等汽车零部件及压铸模具、注塑模具和发泡模具。根据《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公司所属行业为“C制造业”中的“C36汽车制造业”;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属行业为“C制造业”门类 — “C36汽车制造业”大类 — “C367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小类。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发展情况如下。
  1、 汽车行业发展概况
  2024年中国汽车产业呈现“传统燃油车稳基、新能源车领跑、出口扩量”的格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快速提升,出口竞争
  力持续增强。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全年汽车产销累计完成 3,128.2万辆和 3,143.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72%和4.46%,连续 16年稳居全球第一。产销量在2023年的基础上,继续呈现上升势头,创历史新高。其中: (1) 乘用车贡献突出,产销分别完成 2,747.7万辆和 2,756.3万辆,同比增长5.18%和 5.76%,连续两年保持 2500万辆以上规模;
  (2)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首次突破 1200万辆,分别达 1288.8万辆和 1286.6万辆,同比增速达 34.43%和 35.50%,占汽车总
  销量的 40.95%。国内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全年约 46.67%;
  (3) 全年汽车出口量达 585.9万辆,同比增长19.31%,其中乘用车出口 495.5万辆,同比增长19.7%,商用车出口 90.4万
  辆,同比增长17.5%。新能源汽车出口 128.4万辆,同比增长6.7%。汽车总产量 汽车总销量3,128 3,1442,748 2,756新能源汽车产量 新能源汽车销量1,289 1,2878%++58
  2、 汽车轻量化产业状况
  汽车轻量化是指在保证汽车安全性、强度、性能及舒适性的前提下,通过优化材料、结构和制造工艺,降低整车质量的技
  术手段。其核心目标是提高能源效率(燃油车降低油耗,电动车延长续航)、减少碳排放,并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法规要求。轻量化并非简单减重,而是通过科学设计与技术创新实现性能与重量的平衡。汽车轻量化主要通过三大技术路径实现:
  (1) 材料轻量化:
  1) 铝合金:密度约为钢的 1/3,广泛应用于缸体、壳体、托臂、支架等; 2) 镁合金:比铝合金约轻 30%,用于仪表盘支架、座椅骨架等;
  3) 高强度钢(Advanced High Strength Steels, AHSS):在碰撞关键区域使用,减重 10%-20%的同时提升强度;
  4) 工程塑料:替代金属用于内饰、油箱等非承重部件;
  5) 碳纤维复合材料:用于高端车型及赛车,但成本较高,尚未大规模普及。
  (2) 结构优化:
  1) 拓扑优化:通过计算机辅助工程(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CAE)仿真设计,去除冗余材料; 2) 模块化设计:集成多个功能部件,减少连接件数量。
  (3) 工艺创新:
  1) 高压/低压铸造:用于生产复杂薄壁件(如电池托盘);
  2) 热成型技术:高强度钢经加热后冲压成型,提升刚性(如车门防撞梁); 3) 激光拼焊(Tailor Welded Blank, TWB):不同厚度/材质的板材焊接,优化局部强度。
  (2) Ducker Frontier. 2020 North America Light Vehicle Aluminum Content and Outlook 汽车轻量化是汽车产业迈向碳中和的核心路径之一,技术路线呈现“材料多元化、结构集成化、工艺智能化”趋势。随着
  新能源汽车的崛起,轻量化需求将持续增长。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其中,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免税额不超过 3万元;对购置日期在2026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期间的新能源汽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其中,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减商业模式探索,大力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化发展。
  2024年 2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 首次将“一体化压铸成型”列为鼓励类技术,明确支持铝合金在车身、底盘等部件的应用,推动轻量化材料研发与产业化。
  2024年 7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 《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 统筹安排 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出台 16项措施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聚焦工业、交通、农业等重点领域设备更新,通过降低申报门槛、提高补贴标准、加强财政贴息等方式推动技术升级;同时强化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力度,将新能源汽车置换补贴提高至 2万元、家电补贴达售价20%,并建立央地共担机制(最高中央承担 95%)。通过专项管理、全流程监管和违法查处机制保障资金效能,旨在促进产业升级、扩大内需和可持续发展,政策执行期至2024年底,未使用资金将收回中央统筹。
  2024年 8月 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财政部、生态环境部、税务总局 《关于进一步做好汽车以旧换新有关工作的通知》 个人消费者于2024年4月24日至2024年12月31日期间,报废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或2018年4月30日前注册登记的新能源乘用车,并购买纳入工业和信息化部《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的新能源乘用车或 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车的,调整补贴标准,具体如下:对报废上述两类旧车并购买新能源乘用车的,补贴 2万元;对报废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并购买 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车的,补贴 1.5万元。
  2024年 8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 提出:推广低碳交通运输工具。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推动城市公共服务车辆电动化替代。推动船舶、航空器、非道路移动机械等采用清洁动力,加快淘汰老旧运输工具,推进零排放货运,加强可持续航空燃料研发应用,鼓励净零排放船用燃料研发生产应用。到2030年,营运交通工具单位换算周转量碳排放强度比2020年下降9.5%左右。到2035年,新能源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
  4、 公司所处行业地位
  (1) 铝压铸
  作为铝压铸行业深度参与者,公司自2015年战略布局以来,公司依托压铸工艺创新与模具自研,在 CR5(Concentration 车悬架系统零部件、汽车转向系统零部件以及汽车三电系统零部件。公司产品目前已配套巴斯夫、天纳克、东机工、日立安斯泰莫、万都、采埃孚、舍弗勒、远景动力、上汽时代等行业头部零部件供应商,并于近几年成功开发了博格华纳、曼胡默尔、联合电子、蜂巢动力、星驱动力、威巴克、耐世特、捷泰格特等优质客户。公司铝压铸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吉利、奇瑞、大众、本田、丰田、长城、上汽、一汽、马自达、通用、福特、长安、比亚迪、小鹏、零跑、蔚来、宝马、奔驰、理想、赛力斯、某国际头部电动汽车主机厂等国内外知名汽车品牌,在行业内形成了良好的口碑。铝压铸现场 (2) 注塑和吹塑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凭借丰富的注塑和吹塑产品开发制造经验、智能化生产线和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体系,公司在汽车塑料轻量化领域形成三大主要产品线:悬架减震系统(如减震器顶盖、防尘罩)、智能座舱被动安全组件(如方向盘后罩盖、安全气囊壳体)及三电系统精密部件。公司产品目前已配套巴斯夫、天纳克、东机工、日立安斯泰莫、万都、采埃孚、远景动力等行业头部零部件供应商,并于近几年成功开发了联合电子、威巴克、舍弗勒、长城精工、保隆等优质客户。公司注塑和吹塑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吉利、奇瑞、大众、本田、丰田、长城、上汽、一汽、通用、福特、长安、比亚迪、小鹏、零跑、蔚来、宝马、奔驰、理想、赛力斯、某国际头部电动汽车主机厂等国内外知名汽车品牌,并形成了良好的口碑。注塑现场 (3) 模具和自动化公司自成立开始即布局模具业务,经过十余年的探索与沉淀,已形成涵盖压铸模具、注塑模具、吹塑模具、发泡模具以及自动化生产线开发与制造的装备能力,2024年公司自研并生产模具 700余套,自动化生产线 100余套,有力保障了公司规模化生产。模具现场 (4) 实验室纽泰格实验室配备国际领先的精密检测设备 50余台(套),构建起如下检测能力:(1)以三坐标测量机、影像测量仪为核心的精密测量系统,可完成微米级精度的几何量检测;(2)依托高频动态试验机等设备组成的动态测试系统,实现材料与产品的极限性能验证;(3)先进的成分分析仪与结构解析设备,形成完善的材料表征分析能力。历经十余载技术沉淀,实验室先后获得上汽集团等知名企业的资质认可,并于2024年成功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hina National Accreditation Service for Conformity Assessment, CNAS)认证,检测范围涵盖材料力学性能测试、微观组织分析、产品失效诊断等,为公司的质量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
  1、 主要业务
  公司目前主要产品为悬架及减震系统、动力及相关系统、内外饰系统、三电及相关系统等汽车零部件及注塑模具、发泡模
  具和压铸模具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等。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积累,公司逐步掌握了独立自主的研发和生产能力,拥有从模具开发
  (1) 主要产品 (2) 主要模具和自动化设备 2、 经营模式
  (1) 盈利模式
  公司主要从事汽车悬架及减震系统、动力及相关系统、内外饰系统、三电及相关系统等汽车零部件及压铸模具、注塑模具
  和发泡模具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等。报告期内,公司盈利主要来源于以上汽车零部件产品的销售收入与成本费用之间的差额。
  (2) 采购模式
  为保证采购行为的规范性,公司制定了《采购管理规范》和《合格供方管理规定》等采购管理制度。在开发新供应商时,
  采购部门根据《供应商调查表》对供应商进行背景调查后筛选出符合标准的供应商,再由采购部门组织质量部、技术部通过实地考察、样品检验等方式对供应商的供货资质、技术水平、生产能力、产品的符合性及稳定性、交货周期、价格合理性、付款方式等评定标准进行审核,通过审核后列入合格供应商。采购部门定期会同质量部、计划物流部对供应商日常供货情况进行管理评估,确保所采购的物资供货及时、质量合格、价格合理,满足生产交付和技术标准的需求。
  (3) 生产模式
  公司主要采用“以销定产”为主的生产模式。公司根据客户的交货需求,编制合理的生产计划,各部门严格按计划执行,确
  保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质量检验、包装运输等环节按计划要求完成。
  (4) 销售模式
  公司主要采取直接销售的方式将产品销售给客户。
  汽车零部件行业内,知名汽车生产厂商和零部件供应商通常会对供应商进行合格供应商认证,定期进行评估,并以最终的
  评估结果决定是否纳入合格供应商名录。公司在与潜在客户取得初步合作意向后,积极配合客户做好合格供应商认证工作,认证通过后进入客户的合格供应商名录。对于客户,公司配备专业的客户经理进行跟踪维护,及时了解客户需求并配合做好定期评估工作。报告期内,公司主要通过竞标的方式从客户处获取新项目定点。公司在接到客户需求后,组织销售部、项目部、技术部和质量部等部门结合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制造费用及合理利润等要素进行报价。通常情况下,客户在项目定点前会对供应商的产品成本、品质、技术能力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并最终确定供应商。公司中标后,双方签署项目合同,对产品规格、项目各主要节点、每年采购价格、每年预计采购数量等条款进行约定。项目开发过程主要包括模具及工装设计制造、生产设备配置、样的爬坡期。客户一旦选定供应商,合作关系将保持长期稳定。
  3、 经营情况
  (1) 深耕主营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开发及拓展了诸多行业内头部企业的配套业务,具体信息如下: 1. 部分新定点项目
  业务类型 客户 配套 OEM 说明悬架及减震 天纳克、万都、威巴克、舍弗勒、日立安斯泰莫、保隆科技、大兴、东机工、亚新科等 比亚迪、赛力斯、某国际头部电动汽车主机厂、奇瑞、上汽、奔驰、大众、小鹏、零跑等 空气悬架、电控减震器和传统减震器用零部件动力及相关 万都、曼胡默尔、天纳克、舍弗勒、联合电子等、蜂巢动力、耐世特 某国际头部电动汽车主机厂、吉利、长安、蔚来、小鹏、理想等 动力系统、转向系统、传动系统和滤清系统用零部件三电及相关 零跑、联合电子、博格华纳、星驱动力、舍弗勒等 零跑、比亚迪、某国际头部电动汽车主机厂、蔚来、小鹏等 N合一电驱系统、电机、减速器用零部件内外饰 采埃孚 比亚迪、宝马、奔驰等 方向盘后罩盖、方向盘按键框等2. 部分新开发客户业务类型 客户 配套 OEM 说明悬架及减震 保隆科技、威巴克、舍弗勒 比亚迪、赛力斯、某国际头部电动汽车主机厂、奇瑞、上汽、奔驰、大众、小鹏、零跑等 空气悬架和电控减震器用零部件动力及相关 耐世特、联合电子 理想、比亚迪、长安 阻力转向护管零部件3. 部分新开发产品业务类型 产品 配套 OEM 产品外观 产品描述悬架及减震 空气弹簧气室 赛力斯、某国际头部电动汽车主机厂、奔驰、大众   利用压缩空气,调节空气压力,来调整车身的高度和悬架刚度三电及相关 水冷板 长安   用于电驱动过程中的扇热冷却及冷却液的防泄漏作用。三电及相关 启发电机壳体 卡特彼勒   用于电机启停过程中定转子的保护及电磁绝缘作用。动力及相关 节气门壳体 比亚迪   用于控制进入发动机的空气流量,从而调节发动机的功率输出和车辆速度的作用。动力及相关 转向器上护管 理想、比亚迪、长安   用于阻力转向系统的线束防护和马达电机与方向盘本体的链接作用内外饰 安全带预紧器壳体 广汽、比亚迪、吉利   保护内部部件的协同工作,在车辆发生碰撞时能迅速收紧安全带保障乘员的安全内外饰 安全气囊外壳 某国际头部电动汽车主机厂、吉利、长安、蔚来   通过高强度材料、精确气体控制及分层结构设计, 实现快速响应与精准保护,显著降低碰撞对乘员的伤害风险内外饰 方向盘定位座 奔驰、大众   位于方向盘下方,保护下方转向柱相关机械结构与电子元件内外饰 方向盘下罩盖、方向盘按键框 红旗、比亚迪、宝马、奔驰   防止灰尘与水汽等外界物体直接接触方向盘与转向柱,延长使用寿命。
  (2) 优化管理水平
  2024年,公司以新质生产力培育为战略导向,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并取得突破性进展。期间已成功实施压铸二期、注
  (吹)塑一期制造执行系统(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 MES)和园区商业智能系统(Business Intelligence, BI)。通过MES系统实现了压铸全工序与注(吹)塑全工序数字化管控,生产异常响应时间大幅缩短,排产合理性大幅提高;依托 BI系统构建的经营数据驾驶舱,整合设备 OEE(Overall Equipment Effectiveness,综合效率)、园区能耗等核心指标,实现园区数据可视化,管理决策效率得以显著提高。
  2024年,公司进一步深化以“数据驱动、流程优化”为核心的财务数字化转型战略,继续深化智能财务平台、智能费控系统和银企直联等系统的实施和应用,构建了覆盖业财融合、费用管控与资金管理的智能化体系:①智能财务平台实现跨部门数据整合,业务单据传递效率大幅提升,实现工序级成本核算的高精度化;②智能费控系统上线预实比对功能,闭环管理会议预算执行,用数据驱动决策,实现“降本、增效、合规、体验”的新模式;③银企直联实现企业专线与银行系统对接,实现资金自动化管理,提升资金管理效率。
  2024年,公司秉持“人才驱动、产教融合”战略,正式成立纽泰格学院,构建了覆盖技术研发、财务管理、领导力等核心领域的培训体系,旨在系统性提升员工专业素养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学院聚焦前沿技术应用与业务场景实践,开设财务管理、项目管理、压铸工艺、注塑工艺、模具设计等核心课程,同步引入“项目化课程体系”与“三段式进阶教学模式”,通过理论授课、案例研讨、工厂实训,实现闭环培养。这一举措标志着公司从传统人才管理向产教融合生态构建的跨越,为可持续发展注入核心动能。
  (3) 布局新兴业务
  2024年,公司紧随国家“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发展路径,战略投资参股了华纯新材料(持
  股 35%),布局 5N高纯铝材料,旨在突破铜基材料在高端导电场景的技术应用,摆脱国内对于高端铝材的进口依赖。依托行业领先的提纯工艺,华纯新材料已建成首条全流程智能化 5N高纯铝产线,实现纯度≥99.999%的小批量生产。5N高纯铝是指纯度达到 99.999%(即杂质总含量≤10ppm)的铝材料,核心杂质元素(如 Fe、Si、Cu、Zn等)需严格控制在 ppm级别(如 Fe≤1.0 ppm、Si≤0.8 ppm)。其生产需符合 ISO 209:2021等国际标准,技术核心在于提纯工艺和杂质控制。三代半导体(如碳化硅 SiC、氮化镓 GaN)芯片封装键合丝、汽车动力电池键合丝综上所述,5N高纯铝以轻量化、高导电、导热、耐腐蚀等核心优势,已成为新能源汽车、储能、半导体、航空航天等高端领域的“理想材料”。
  (4) 组建投资并购团队
  公司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督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
  意见》,围绕“十四五”战略规划中“产业链垂直整合+新质生产力培育”双轮驱动目标,系统性推进资本运作体系升级。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成立投资并购部,通过“外部引进+内部竞聘”模式,组建覆盖金融领域、产业领域人才的资深团队。为发挥和转化资源优势,提升公司经营规模和盈利能力,公司于2024年 12月成立纽泰格(上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三电及相关系统 4,394,145 3,345,264 31.35% 4,332,065 3,177,292 36.34%按整车配套按售后服务市场其他分类同比变化 30%以上的原因说明适用 □不适用主要系本年营业收入较去年增长8.01%,因企业做产品结构调整,新材料及其他、三电及相关系统产量和销量均较去年上升,内外饰系统产量销量下降。零部件销售模式汽车零部件行业内,知名汽车生产厂商和零部件供应商通常会对供应商进行合格供应商认证,定期进行评估,并以最终的评估结果决定是否纳入合格供应商目录。公司在与潜在客户取得初步合作意向后,积极配合客户做好合格供应商认证工作,认报告期内,公司主要通过竞标的方式从客户处获取新项目定点。公司在接到客户需求后,组织技术、销售等部门结合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制造费用及合理利润等要素进行报价。通常情况下,客户在项目定点前会对供应商的产品成本、品质、技术能力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并最终确定供应商。公司中标后,双方签署项目合同,对产品系列、每年采购价格、每年预计采购数量、项目各主要节点进行约定。项目开发过程主要包括模具及工装设计制造、生产设备配置、样件试制、PPAP(生产件批准程序),通常需要 1-2年的周期,而从 PPAP至项目达产,则通常需要 3-6个月左右的爬坡期。客户一旦选定供应商,合作关系往往也将保持长期稳定。公司开展汽车金融业务□适用 不适用公司开展新能源汽车相关业务适用 □不适用
  五、 非主营业务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六、 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 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2、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 □不适用
  3、 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七、 投资状况分析
  1、 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 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 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4、 金融资产投资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证券投资。
  (1) 衍生品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衍生品投资。
  5、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1) 募集资金总体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2)/(1) 报告期内
  变更用途
  的募集资
  金总额 累计变更
  用途的募
  集资金总
  额 累计变更
  用途的募
  集资金总
  额比例 尚未使用
  募集资金
  总额 尚未使用
  募集资金
  用途及去
  向 闲置两年
  以上募集
  资金金额
  首次公开发行: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收到首次公开募集资金净额 31,967.43万元,累计收到银行存款利息收入扣除银行手续费的净额为 336.34万元,累计已使用的募集资金金额为 28,193.26万元,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金额 2,293.94万元。上述募集资金尚未使用完毕的主要原因为尚未达到合同约定的付款时点。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收到可转债募集资金净额 34,407.97万元,累计收到银行存款利息收入扣除银行手续费的净额为 746.47万元,累计已使用的募集资金金额为 6,178.21万元,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金额 28,976.23万元。上述募集资金尚未使用完毕的主要原因为尚未达到合同约定的付款时点。
  (2) 募集资金承诺项目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 截至期末投资
  进度
  (3)=(2)/(1) 项目达到预定可
  使用状态日期 本报告期
  实现的效
  益 截止报
  告期末
  累计实
  现的效
  益 是否达
  到预计
  效益 项目可
  行性是
  否发生
  重大变
  化
  承诺投资项目                           
  江苏迈尔汽车铝铸零
  部件新产品开发项目2022年02月22日 江苏迈尔汽车铝铸零部件新 生产建设 否 13,153.34 13,153.34 187.19 11,409.11 86.74%2024年02月29日 1,216.88 2,467.74 否 否产品开发项目江苏迈尔年加工4,000万套汽车零部件项目2022年02月22日 江苏迈尔年加工 4,000万套汽车零部件项目 生产建设 否 9,399.59 9,399.59 0.04 9,488.82 100.95%2024年02月29日 867.36 1,202.15 否 否补充流动资金(首发IPO)2022年02月22日 补充流动资金(首发 IPO) 补流 否 3,000 3,000   3,000 100.00%       不适用 否高精密汽车铝制零部件生产线项目2023年07月18日 高精密汽车铝制零部件生产线项目 生产建设 否 26,202.7 26,202.7 1,073.82 1,618.72 6.18%2026年06月30日     不适用 否模具车间改造升级项目2023年07月18日 模具车间改造升级项目 生产债)2023年07月18日 补充流动资金(可转债) 补流 否 3,627.91 3,627.91   3,627.91 100.00%       不适用 否承诺投资项目小计 -- 59,960.90 59,960.90 2,068.09 30,076.14 -- -- 2,084.24 3,669.89 -- --超募资金投向江苏迈尔年产 1,000套模具生产项目2022年02月22日 江苏迈尔年产1,000套模具生产项目 生产建设 否   1,500.00 84.69 1,371.97 91.46%2023年12月31日 509.25 509.25 不适用 否永久补充流动资金2022年02月22日 永久补充流动资金 补流 否   1,920.00   1,920.00 100.00%       不适用 否滤清器机加工产线建设项目2022年02月22日 滤清器机加工产线建设项目 生产建设 否   3,080 324.42 1,003.36 32.58%2026年02月28日     不适用 否分项目说明未达到计划进度、预计收益的情况和原因(含“是否达到预计效益”选择“不适用”的原因)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投项目中“滤清器机加工产线建设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时间由2025年 2月调整为2026年 2月,主要原因为实际投入过程中受市场环境变化以及公司实际经营情况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项目的整体进度放缓,预计无法在计划的时间内完成建设。为维护好全体股东和公司利益,经审慎评估和综合考量,公司在不改变募投项目的投资内容、投资总额、实施主体的前提下做出上述延期调整;“江苏迈尔汽车铝铸零部件新产品开发生产项目”和“江苏迈尔年加工 4,000万套汽车零部件生产项目”未完全实现预期效益,主要系部分新产品正处于爬坡阶段,尚未达到量产规模,以及受到产品结构变化和产品销售价格下降的影响导致。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投项目中“高精密汽车铝制零部件生产线项目”、 “模具车间改造升级项目” 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时间均由2025年 6月调整为2026年 6月,主要原因为实际投入过程中受市场环境变化以及公司实际经营情况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项目的整体进度放缓,预计无法在计划的时间内完成建设。为维护好全体股东和公司利益,经审慎评估和综合考量,公司在不改变募投项目的投资内容、投资总额、实施主体的前提下做出上述延期调整项目可行性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说明 不适用超募资金的金额、用途及使用进展情况 不适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地点变更情况 不适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方式调整情况 不适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先期投入及置换情况 不适用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情况 不适用项目实施出现募集资金结余的金额及原因 适用2024年8月19日,公司召开了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部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投项目结项并将节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董事会认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投项目中“江苏迈尔汽车铝铸零部件新产品开发生产项目”、“江苏迈尔年加工 4,000万套汽车零部件生产项目”、“江苏迈尔年产 1,000 套模具生产项目”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同意将前述募投项目结项,并将节余资金 1,816.57万元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在募投项目实施过程中,公司严格遵守募集资金使用的有关规定,本着合理、节约、有效的原则,从项目的实际情况出发,科学审慎地使用募集资金。在保证项目质量和控制实施风险的前提下,加强项目建设各个环节费用的控制、监督和管理,对各项资源进行合理调度和优化,合理降低项目建设成本和费用,节约了募集资金支出。此外,为了提高闲置募集资金的使用效率,在确保不影响募投项目建设进度和募集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对暂时闲置的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收益,形成了部分资金节余。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用途及去向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尚未使用的 IPO募集资金金额 2,293.94万元,将陆续投入公司募投项目。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尚未使用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金额 28,976.23万元,将陆续投入公司募投项目。募集资金使用及披露中存在的问题或其他情况 无
  (3) 募集资金变更项目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募集资金变更项目情况。
  八、 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1、 出售重大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 出售重大股权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九、 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适用 □不适用
  (1) 江苏迈尔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为铝压铸零部件的生产基地,主要从事汽车悬架减震支撑及其他汽车铝压铸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 66,681.10万元,较上
  年同期上升 16.18%;2024年实现净利润为 4,282.01万元,同比增加 7.43%。迈尔本期收入及利润较上期上升,主要是优化产品结构,提高铝合金轻量化零部件产品销售占比,促使公司业绩稳步增加,同时内部持续优化管理体系,激发全员的主观能动性; 但本期受到原材料铝锭价格上涨的影响,毛利率较同期减少 1.38%。
  (2) 江苏常北宸机械有限公司,2022年 8月底公司对其完成收购,自 9月 1日常北宸纳入公司合并范围,其主要从事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 7,052.71万元,较上年
  同期下降11.51%;2024年度净利润为 1,034.35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4.25%;常北宸本期收入及利润较上期下降,主要是本报告期受客户影响,量产产品销售量减少;新项目尚未转量产。
  十、 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十一、 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1、 行业格局和趋势
  (1) 电动化全面深化与能源技术迭代。具体表现为:①替代进程加速。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预计达 40%-50%;
  动力电池技术突破推动续航里程提升至 1000公里以上;高压快充技术实现 10C倍率(1C倍率指在 1小时内将电量从 0充到 100%,10C倍率即 1C倍率的 10倍,指需 1/10个小时即 6分钟将电量从 0充到 100%)充电。②全产业链
  协同创新。中国通过垂直整合策略深度布局上游原材料、中游精密制造及下游系统集成,形成“油电共存”格局下的成本与技术双壁垒。
  (2) 智能化重构产业价值链。具体表现为:①自动驾驶与 AI深度融合。2025年 L2级(L2级:部分自动驾驶)及以上辅
  助驾驶渗透率接近 65%,高阶智驾(L2++)向 10-20万元车型下沉,算力利用率提升替代硬件冗余。②软件定义汽车(Software Defined Vehicles, SDV)生态崛起。车端电子电气架构向中央计算单元(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HPC)集中,OTA(Over-The-Air,空中下载技术)升级推动功能订阅制,智能座舱向“第三生活空间”转型。
  (3) 跨界融合与生态创新。具体表现为:①低空经济与车机协同。飞行汽车(electric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
  eVTOL)技术加速商业化,汽车与无人机共享电池技术及算力资源,构建“车—机—网”立体交通网络。②产业聚合与生态外溢。汽车产业边界加速模糊,与人工智能、消费电子、医疗健康等领域深度融合。
  (4) 全球化竞争与产业格局重塑。具体表现为:①新本土化战略与供应链重构。跨国车企在华设立全球研发中心,依托中
  国新能源与智能技术反哺全球市场;中国供应链企业通过技术授权、联合开发模式嵌入国际主流主机厂体系,形成“技术共生+商业共赢”生态。②新兴市场与差异化竞争。东南亚等市场成为增长新引擎,中国车企通过本地化生产和定制化产品抢占份额;发展中国家燃油车市场与高寒地区电动化适应性技术成为竞争焦点。(3)头部企业通过生态联盟构建护城河,推动行业从单一产品竞争向“技术—数据—生态”三位一体转型。
  (5) 挑战与未来展望。①技术瓶颈:固态电池量产一致性、智驾数据安全与法规滞后。②基础设施:充电网络覆盖率区域
  失衡、电网负荷峰谷调节。③市场分化:跨界竞争者(科技公司、芯片厂商)挤压传统零部件企业生存空间。
  2、 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将长期战略规划视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引擎,并充分运用这一系统性工具以应对市场不确定性、抢占竞争制高点。基
  于宏观环境和所在行业正在发生的深远变化,公司于2022年制定了 2030战略规划,并根据发展态势和实际情况进行阶段性调整。该战略规划对于宏观环境、行业趋势、相关技术、竞争对手、客户等进行了系统分析,对战略目标、财务指标、市场开发策略、并购策略等进行了详细规划。具体如下:
  (1) 立足于现有核心业务驱动内生式增长,并积极通过并购拓展外延式增长。其中内生式增长包括铝合金轻量化业务、塑
  料轻量化业务、新能源业务、底盘减震衬套加工业务、新材料业务、模具和自动化业务。外延式增长瞄准如下领域:①汽车底盘系统总成和零部件(包括传动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悬架系统等);②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总成和零部件(包括电驱系统、电池系统等);③汽车电子电器系统(包括热管理系统、信号与传输系统、微电机等);④汽车零部件先进材料;⑤其他新兴行业。
  (2) 拓展全球布局,重点关注区域包括中国、欧洲、日本、韩国、东南亚及北美。
  (3) 确定阶段性业务开发策略和目标,具体为:①业务方面,由二级配套为主向一级配套为主过渡,由来图加工为主向同
  步开发为主过渡;②客户方面,每三年完成既定的新客户开发目标和现有客户深度挖掘目标,计划到2030年实现汽车零部件头部企业和优质主机厂占客户总数的 80%以上。
  (4) 确定阶段性销售额、毛利率、净利润目标,并向下拆分至年度和客户,使之与年度经营计划相互打通;确定阶段性研
  的调整得以可持续提高;确定市值管理规划,包括融资规划和并购规划;识别潜在风险,并制定应对策略。
  3、 经营规划
  (1) 有序推进募投项目建设
  公司将严格按照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实施计划进行项目投资,确保募集资金的存放和使用合法合规,同时努力提高募集资
  金的使用效率,争取尽早实施募投项目投产,进一步巩固与提升公司竞争优势,为拓展公司业务夯实基础,为股东创造效益。
  (2) 大力拓展新产品和新业务
  依托现有技术能力和生产能力,基于 2030战略规划所制定的业务开发规划,公司将不断扩展在现有客户的份额,并开发
  新的优质客户。其中现有客户的份额扩展不仅包括现有的产品线,也包括新产品线。公司将基于审慎和开放并举的原则,加大对新工艺、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投资力度,加强与现有客户的互动与合作。开发新的优质客户也会在战略规划的框架下有计划地扎实进行,力求保持主线清晰,最大限度提高各项资源的使用效率,以获取理想的投资回报。
  (3) 有序推进数字化
  公司将在2024年的基础上,继续加大技术改造、产线升级和数字化深度赋能的力度,具体包括: (1) MES系统深度集成与生产效能跃升。公司将深化对 MES的使用,实现压铸和注塑全工序覆盖,通过 MES对设备使
  用效率、生产计划、生产流程进行优化,以实现生产效率和稳定性的不断提高; (2) 智能财务生态体系深化建设。具体包括:①工序级标准与实际成本对比更细颗粒度;②智能费控系统实现“预算管控—费用申请—发票核验—自动支付—凭证生成”全流程无纸化;③银企直联接口实时归集分子公司资金流水,构建滚动现金流预测模型;
  (4) 深化外延式发展
  公司积极响应《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督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
  革的意见》等政策,围绕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积极推动并购重组,并致力于通过投资与内部孵化并举,培育新质生产力,扩展高毛利、高科技含量产品品类。公司未来计划通过并购、战略入股、联合投资、合资等方式,凝聚和转化资源优势,多措并举提升公司经营规模和盈利能力。
  十二、 报告期内接待调研、沟通、采访等活动登记表
  适用 □不适用
  
  接待时间 接待地点 接待
  方式 接待对
  象类型 接待对象 谈论的主要内容及提供的资料 调研的基本情况索引
  2024年05月10日 同花顺路演平台 其他 其他 参与公司2023年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的投资者 主要包括公司客户情况、分红政策、公司回购进展情况、未来发展规划等内容,未提供资料 详见公司于2024年5月10日在巨潮资讯网(http://www.cninfo.com.cn)发布的《301229纽泰格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 20240510》
  十三、 市值管理制度和估值提升计划的制定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制定了市值管理制度。
  □是 否
  公司是否披露了估值提升计划。
  □是 否
  十四、 “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贯彻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披露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公告。□是 否
  

转至纽泰格(301229)行情首页

中财网免费提供股票、基金、债券、外汇、理财等行情数据以及其他资料,仅供用户获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