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科江南(301153)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4-12-31 | 信息来源 | 2024年年度报告 | 经营情况 |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披露 要求 (一)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所处行业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公司产品和服务的细分领域是以数字财政、数字政务和政企数智化为主的 数字经济领域。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信息显示,2024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收入137,276亿元,同比增长10.0%;实现利润总额16,953亿元,同比增长8.7%,运行态势良好。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是全面提升政府数字化履职能力的重要支撑。据《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指数(EGDI)全球排名上升至第35位,较2022年提升8位。人工智能技术已成为数字政府建设的核心驱动力,正在重塑数字政务的底层逻辑:从工具替代转向能力增强,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服务,在提升辅助决策能力、提升行政执行能力和提升行政监督水平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战略部署,从健全预算制度、健全税收制度和完善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等方面,详细部署了未来五年财税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和方向。财政部门对深入推进地方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做出了新的部署和安排,继续加强财政科学管理,有效支撑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医保部门加强医保基金运行管理,构建以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和医保大数据为支撑的医保基础设施及核心服务能力。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为公司在财政信息化、医保信息化等相关领域带来业务创新机遇。 (二)客户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主要客户为各级财政部门、金融机构、行政事业单位等。近年来,国家持续加强在数字政府和数字经济建设领 域的引导,数字政府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键举措。公司各级各类客户对数字治理能力的需求显著增加,将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在公共服务和政务治理中,推进治理流程优化、模式创新和履职能力提升,充分发挥数字化建设对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生态的引领作用,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参见“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相关内容。 2、收入与成本 (1) 营业收入构成 下半年或者第四季度实现,公司收入和利润具有一定的季节性。 (2) 占公司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10%以上的行业、产品、地区、销售模式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披露 要求公司主营业务数据统计口径在报告期发生调整的情况下,公司最近1年按报告期末口径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数据 □适用 不适用 (3) 公司实物销售收入是否大于劳务收入 □是 否 (4) 公司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营业成本构成 说明 无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披露 要求主营业务成本构成 (6) 报告期内合并范围是否发生变动 是 □否 报告期内,公司取得北京中科江南数字科技有限公司46%股权,形成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报告期内,公司参与投资设立非全资子公司:数票云(安徽)科技有限公司,本公司持股51%。 (7) 公司报告期内业务、产品或服务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有关情况 □适用 不适用 (8) 主要销售客户和主要供应商情况 3、费用 4、研发投入 主要研发项目 名称 项目目的 项目进展 拟达到的目标 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预算项目投资综合业务系统 以评审项目库、专家机构库、政策法规库、材料价格库、造价指标库为基础,以预算项目、投资评审业务为主线,引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实现投评业务流程、业务单据、绩效考评的电子化、数字化和智能化。 发布预算项目投资综合业务系统标准版并根据项目需求完成多个版本迭代。 推动智慧财审数字化建设,全面提升财政评审标准化、规范化和高效化水平,为数字财政建设赋能。 本项目建设方向符合财政及国家政策,在业务上可与公司其他产品实现功能互补,符合公司战略发展目标,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财政资金运行监测分析平台 围绕地方财政运行关键业务,实现财政资金实时监测、决策分析、监控预警、综合查询等功能,充分发挥大数据在财政管理、政策完善、风险预警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完成财政运行监测指标模板库开发、完成客户增补需求交付。 紧跟全国财政运行监测中心管理要求,结合各级需求,挖掘财政大数据应用场景,沉淀数据模型和业务指标体系,为财政运行监督、决策分析提供数字化支撑。 深入推进财政大数据分析应用是财政部门未来三年的重点工作,产品升级有助于公司紧跟国家政策,为客户数据监管、数据服务、数据决策提供有力支撑。电子凭证综合服务平台升级研发项目 为进一步推进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试点工作,满足企事业单位电子凭证全流程标准化无纸化处理,打通电子凭证报销入账归档“最后一公里”,研发电子凭证综合服务平台。 升级和发布多个产品版本,新增RPA、乐企直连开票、税务发票勾选、单位票池、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凭证采集及分发等能力。 研发集归集、处理、服务、全流程跟踪和管理等核心功能于一体的平台产品,保障电子凭证数据的信息安全、全流程可控。 扩大公司在预算单位服务能力的产品地图,增强客户与本公司产品簇的粘性,并为企业客户群体提供新的服务产品。医保票据及扩展业务应用项目 自主研发智慧医保区块链平台,为医保业务和医保基金监管提供新手段与技术支撑。 完成医保电子结算凭证应用、电子结算凭证运行监测应用等系统优化更新,实现电子结算凭证归集、药品追溯码上链、医保钱包信息上链等场景。 基于中科江南多年服务于政府行业的技术能力、服务团队,为医保行业客户提供优质的技术、产品和实施服务。 为公司在医保行业的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助力公司在医保、医疗、医药领域精耕细作。商标注册信息管理系统 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十三五”建设项目,基于服务化设计、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自主研发商标注册与管理平台,为提升商标审查工作的智能化、信息化水平、业务办理效率与质量提供支撑,服务社会公众。 完成商标注册与管理核心模块、网上服务开发工作,启动公共功能研发。其中商标智能检索、智能统计、电子注册簿、数据支撑中心等模块顺利上线,核心模块和网上服务开始大规模测试。 依据上线计划和实施方案,分步分阶段完成商标核心模块、外网服务、公共功能研发测试。 为公司在知识产权行业领域的市场开拓奠定基础,助力公司在知识产权行业治理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迈进,在数字政府建设、数字经济发展中再显国企担当。数字财政项目 旨在通过数字技术与财政制度的深度融合,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辅助财政部门优化收支结构、提高效率、加快现代财政制度建设,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完成数字财政业务范围的扩展,将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管理、地方国库现金管理等财政业务纳入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推进转移支付资金的监管,加强重点项目预算执行的监控,实现地方财政部门与中央财政部门业务联 为财政管理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公共财政运行质量和效率,有利于加强财政资金管理,推动财政向数字化转型。 该项目建成后有利于推动公司财政信息化业务的竞争力。为财政业务产品线发展提供长期的领先优势,为财政相关其他业务提供支撑底座,铺垫相关产品和财政项目的扩展、融合作用。 持续为公司财政业务 输出能力,提高和保 动。 持产品线竞争力。 5、现金流 五、非主营业务情况 适用 □不适用 益,不具有可持续性 资产减值 -43,576,197.65 -46.71% 主要是计提的信用减值损失、存货跌价准备及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具有可持续性营业外收入 8,307.25 0.01% 主要是收到的偶发收入等 不具有可持续性营业外支出 9,628.66 0.01% 主要是罚款滞纳金等支出 不具有可持续性 六、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2、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 □不适用 3、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其他货币资金中人民币 4,766,880.02元为本公司向银行申请开具无条件、不可撤销的担保 七、投资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移,实现对中科数字的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0.00 7,158,158.66 否合计 -- -- 43,700,00 -- -- -- -- -- -- 0.00 7,158,158.66 -- -- --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4、金融资产投资 (1) 证券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 衍生品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衍生品投资。 5、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1) 募集资金总体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1) 本期 已使 用募 集资 金总 额 已累 计使 用募 集资 金总 额 (2) 报告 期末 募集 资金 使用 比例 (3) = (2) / (1) 报告 期内 变更 用途 的募 集资 金总 额 累计 变更 用途 的募 集资 金总 额 累计 变更 用途 的募 集资 金总 额比 例 尚未 使用 募集 资金 总额 尚未 使用 募集 资金 用途 及去 向 闲置 两年 以上 募集 资金 金额 2022年 首次 公开 发行2022年05 月18 日 90,93 6 83,97 8.89 21,68 7.17 67,46 金。 0 合计 -- -- 90,936 83,978.89 21,687.17 67,46含税金额),公司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839,788,932.34元。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已于2022年5月12日14时前将扣除承销费(含税金额)人民币60,336,480.00元后的余款人民币849,023,520.00元汇入公司募集资金专户。经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验后,于2022年5月12日出具了“信会师报字[2022]第 ZC10276号”的《验资报告》。为规范公司募集资金管理,保护投资者权益,公司开设了募集资金专项账户,并与保荐机构、募集资金专户开户银行签署了《募集资金专户存储三方监管协议》,对募集资金实行专户存储。公司于2022年11月21日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增加部分募投项目实施主体并使用部分募集资金向全资子公司提供借款以实施募投项目的议案》,同意公司新增全资子公司中科政安为“行业电子化服务平台项目”的实施主体,募投项目其他内容均不发生变更,中科政安开立募集资金银行专户,并与公司、保荐机构、存放募集资金的商业银行签订《募集资金四方监管协议》。公司于2023年4月20日召开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部分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同意公司使用暂未确定用途的超出部分的募集资金7,100.00万元永久性补充流动资金。公司于2023年6月26日召开2023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拟使用部分超募资金新建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议案》,同意公司使用部分超募资金开展“电子凭证综合服务平台升级研发项目”。公司于2024年4月22日召开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拟使用部分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同意公司使用暂未确定用途的超出部分的募集资金 3,053.50万元(包括未确定用途的超募资金2,642.58万元,以及超募资金的存款孳息及现金管理收益410.91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公司已于2024年6月使用超募资金3,053.50万元永久性补充流动资金。 2024年8月28日,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三次会议和第四届监事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部分募投项目结项并将节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同意将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行业电子化服务平台项目”结项,并将上述项目节余募集资金合计445.42万元(以资金转出当日银行结息后实际金额为准)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 2024年12月27日,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部分募投项目结项并将节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同意将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财政中台建设项目以及生态网络体系建设项目结项,并将财政中台建设项目节余募集资金835.91万(最终以资金转出日募集资金专户余额为准)以及生态网络体系建设项目节余募集资金6,515.15万(最终以资金转出日募集资金专户余额为准)永久补充流动资金。2025年1月14日,公司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会审议并通过《关于部分募投项目结项并将节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2) 募集资金承诺项目情况适用 □不适用 (1) 本报 告期 投入 金额 截至 期末 累计 投入 金额 (2) 截至 期末 投资 进度 (3) = (2)/ (1) 项目 达到 预定 可使 用状 态日 期 本报 告期 实现 的效 益 截止 报告 期末 累计 实现 的效 益 是否 达到 预计 效益 项目 可行 性是 否发 生重 大变 化 承诺投资项目 首次 公开 发行 股票 募集 资金2022年05 月18 日 1、财政中台建设2023年4月20日,公司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关于使用部分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同意公司使用暂未确定用途的超出部分的募集资金7,100.00万元永久性补充流动资金。 2023年6月26日,公司2023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拟使用部分超募资金新建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议案》,同意公司使用部分超募资金开展“电子凭证综合服务平台升级研发项目”。 2024年4月22日,公司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拟使用部分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同意公司使用暂未确定用途的超出部分的募集资金3,053.50万元(包括未确定用途的超募资金2,642.58万元,以及超募资金的存款孳息及现金管理收益410.91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公司已于2024年6月使用超募资金3,053.50万元永久性补充流动资金。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地点变更情况 不适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方式调整情况 不适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先期投入及置换情况 适用2022年7月25日,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及已支付发行费用的自筹资金的议案》,同意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自筹资金12,821.80万元,以及已支付发行费用的自筹资金267.10万元,合计13,088.90万元。 详见公司披露的《关于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及已支发行费用的自筹资金的公告》。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情况 不适用项目实施出现募集资金结余的金额及原因 适用2024年8月28日,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部分募投项目结项并将节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同意将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行业电子化服务平台项目”结项,并将上述项目节余募集资金合计445.42万元(以资金转出当日银行结息后实际金额为准)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 2024年12月27日,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部分募投项目结项并将节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同意将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财政中台建设项目以及生态网络体系建设项目结项,并将财政中台建设项目节余募集资金835.91万(最终以资金转出日募集资金专户余额为准)以及生态网络体系建设项目节余募集资金6,515.15万(最终以资金转出日募集资金专户余额为准)永久补充流动资金。2025年1月14日,公司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会审议并通过《关于部分募投项目结项并将节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用途及去向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存放于公司募集资金专户,用于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后续投入以及已结项募投项目节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募集资金使用及披露中存在的问题或其他情况2024年度,公司及时、真实、准确、完整地披露了募集资金的存放与使用情况,不存在募集资金管理违规情形。 (3) 募集资金变更项目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募集资金变更项目情况。 八、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1、出售重大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 2、出售重大股权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九、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适用 □不适用 北京中科江南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收购 有利于完善公司产业布局,巩固公司核心竞争力。 数票云(安徽)科技有限公司 设立 有利于公司在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深化试点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会计入账业务,增强公司市场竞争力。主要控股参股公司情况说明 1、北京中科江南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报告期内,公司以现金 4,370万元收购北京恒通慧源大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46%股权,于2024年3月14日完成工商变更手续,并于2024年10月31日更名为“北京中科江南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中科数字专注于面向金融和政府行业提供基于大数据和AI技术的IT服务,公司在基于大数据和AI技术的数字化应用方面具备完整的产品链条,主要为客户提供大数据治理、采集、存储、分析、应用等全方位、多元化、高安全性的整 体解决方案,服务范围包括金融科技、监管科技、政企数字化转型。中科数字客户涵盖国有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地方商业银行、国资国企等各类机构及国资委等政府部门,具有较好的团队、客户和技术优势,能进一步增强公司数字财政、企事业单位内控管理等方面的综合竞争实力。根据公司与中科数字出让方签署的《股权转让协议》约定,出让方向公司承诺中科数字在利润考核年度(即2023年至2026年)应当完成的业绩目标为:“目标公司在2023年至2026年四年期间经具备从事证券服务业务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年度合并财务报表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税后累计净利润(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值为计算依据)不低于58,000,000元;且2023年经具备从事证券服务业务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税后累计净利润(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值为计算依据)不低于13,000,000元。”截至本报告期末,上述业绩考核目标尚在履行中。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中科数字总资产为38,004,937.62元,净资产为33,656,816.7元;2024年3-12月实现营业收入25,870,986.30元,净利润8,452,965.80元。 2、数票云(安徽)科技有限公司 报告期内,公司与安徽博强财税服务集团有限公司投资设立数票云(安徽)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 500万元,其 中,公司认缴出资255万元持有51%股权。数票云(安徽)科技有限公司已于2024年10月21日完成工商登记手续。 十、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十二、报告期内接待调研、沟通、采访等活动登记表 适用 □不适用 接待 时间 接待 地点 接待 方式 接待对 象类型 接待对象 谈论的主要内容及提供的资料 调研的基本情况索引 2024年01月03日-5日 会议室 实地调研 机构 中泰证券、国泰君安、国寿资产、金科控股、凯聪投资、明睿资本、渤海汇金、天弘基金的代表共10人。 介绍公司在数据要素领域的布局;预算单位云服务业务介绍; 电子凭证综合服务平台业务进 展;数字人民币业务介绍;电子证照业务进展。公司未提供相关资料。 详见2024年1月7日刊登于巨潮资讯网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4年01月15日-18日 会议室 实地调研 机构 长盛基金、淡水泉、混沌资产、信泰人寿、国新投资、明世伙伴基金、海通证券、中金公司的代表共9人。 介绍公司在数据要素领域的布局;医保电子凭证业务进展及展望;电子凭证综合服务平台业务进展;数字人民币业务进度。公司未提供相关资料。 详见2024年1月19日刊登于巨潮资讯网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4年01月30日-31日 公司会议室 实地调研 机构 泰康、西部利得、安联投资、东方自营、建信养老基金、国投证券的代表共9人。 介绍公司在数据要素业务领域的进展;预算管理一体化业务进展及展望;医保结算电子凭证业务进展及展望;电子凭证综合服务平台业务进展及展望。公司未提供相关资料。 详见2024年2月1日刊登于巨潮资讯网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4年02月07日 进门财经网络交流平台 网络平台线上交流 机构 上海勤辰、百年资管、淡水泉、华西基金、光大保德信、中科沃土、海富通、新华基金、上海明河、东方资产、上海途灵资产、泰康资产、上海合远;招商基金、广东正圆、东方证券自营、财通计算机鹏华、东财基金、上海重阳投资、上海、华商、青骊投资、融通基金、明亚基金、新华资产、东海基金、百嘉基金、中邮人寿、嘉实基金、兴银基金、中信建投(资管)、中意资产、信泰人寿保险、中银基金、国华兴益保险、兴业基金、长城财富保险、中信建投的代表共40人。 介绍“清易保(医保理赔)”数据产品;医保结算电子凭证业务进展及展望;公司在财政信息化领域的建设规划;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在财政部门侧的二期建设进展;公司在人员方面的规划。 公司未提供相关资料。 详见2024年2月8日刊登于巨潮资讯网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4年03月29日 进门财经网络交流平台 网络平台线上交流 机构 东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泓德基金管理、红杉资本、红土创新基金、赛意产业基金、长城证券、华鑫证券、国际金融、财通证券、国盛证券、广东奶酪投资基金、东方财富证、民生证券、中邮人寿、中泰证券、海通证券、江苏瑞华投资、浙商证券、智合远见、金科投资、创金合信基金、东方财富证券、北京达麟投资、汇丰前海证券、国际金融、兴业证券、华创证券、国金证券、海南善择私募、东方证券、国信弘盛、国盛证券、上海和谐汇一资产等机构代表共149人。 介绍公司简介及2023年度主要业务经营情况;2023年预算单位云服务收入增速情况及数电票平台2024年年度规划情况;预算管理一体化2.0的建设情况;公司对国库集中支付的战略设想;公司预算管理一体化和预算单位云服务毛利率波动;公司接下来的经营策略。公司未提供相关资料。 详见2024年4月2日刊登于巨潮资讯网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4 “互 网络 其他 面向全体投资者2023年度业绩说明会,回答投资 详见2024年4年04月08日 动易”平台 平台线上交流 者问题。公司未提供相关资料。 月8日刊登于巨潮资讯网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4年04月10日-11日 公司会议室 实地调研 机构 广发基金、鹏华基金、前海开源、景顺长城、信达澳亚、万和证券、展博投资、望正资产、招商基金、南方基金、华泰证券等机构代表共22人。 介绍公司2023年基本经营情况介绍;医保业务展望;预算单位云服务及会计凭证入账工作的进展。公司未提供相关资料。 详见2024年4月12日刊登于巨潮资讯网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4年04月26日 进门财经网络交流平台 网络平台线上交流 机构 中信证券、华泰证券、万联证券、中邮人寿保险、华西证券、东北证券、华创证券、创金合信基金、国投证券、上海合远私募基金、上海和谐汇一资产、国泰君安、中信建投证券、国盛证券、天风证券、中金公司、国金证券、西南证券、东兴证券、华安证券、民生证券、华西证券、建信保险资产、赛意产业基金、海通证券、中泰证券、上海保银私募基金、富国基金、东方证券、中泰证券、长城证券、瑞银证券、国盛证券、新华资产等机构代表共74人。 介绍公司2024年一季度整体经营情况;支付电子化业务与预算一体化业务一季度经营情况;预算单位云服务和行业电子化业务一季度发展情况;电子会计凭证的数据对小微企业增信的应用。公司未提供相关资料。 详见2024年4月28日刊登于巨潮资讯网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4年06月17日-20日 公司会议室 实地调研 机构 新华基金、新华资产、平安资产、长江证券、融通基金、国金证券、平安资产、华福计算机、华福证券、华创证券、中金资管、山信投资等机构代表共12人。 介绍预算管理一体化业务进展; 电子凭证综合服务平台业务进 展;医保结算凭证业务进展;公司在电子化业务的发展进程。公司未提供相关资料。 详见2024年6月21日刊登于巨潮资讯网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4年06月24日-28日 公司会议室 实地调研 机构 融通基金、东方红资管、东方证券、国寿安保基金、西南证券、合煦智远、国信资管、建信基金、合众资产、兴全基金、华泰证券、信达澳亚基金、博知资产、新华资管、中邮资管、银华基金、中金资管、建信养老、中金公司、国寿安保基金、天风证券、华夏基金、国新投资、中信建投等机构代表共27人。 介绍财税改革对公司业务发展的影响;智慧评审系统业务简介; 预算执行监督模块业务简介;财税改革中电子会计凭证业务简介。公司未提供相关资料。 详见2024年6月28日刊登于巨潮资讯网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4年07月30日-31日 线上会议、上海 网络平台线上交流、其他 机构 广发基金;华泰证券;国金证券;交银施罗德基金;中信保诚基金;华宝基金;汇丰晋信;东方证券策略会共21人 介绍医保领域中,公司基于电子凭证库相关技术在湖南、湖北的医保局和代理银行间提供安全可靠的医保基金支付电子化服务,通过医保基金业财一体化系统与银行系统的无缝衔接,确保医保基金的财务管理工作全面实现电子化,提升医保基金支付的透明度和便捷性。公司未提供相关资料。 详见2024年8月2日刊登于巨潮资讯网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4 线上 网络 机构 国金证券、中金证券、华泰 介绍公司2024年度上半年经营情 详见2024年9年08月30日 形式 平台线上交流 证券、海通证券、华创证券、创金合信、浙商证券、青岛双木、海通证券、北京羲和金泰、东方证券、墨矩资产、固禾私募、中天汇富、博时基金、泰城资本、粤佛私募、卫宁私募、谦心投资、申万宏源、国金证券等54人次参与。 况,简述公司电子化、预算管理一体化、行业电子化、医保产品业务的发展情况和未来业务布局。公司未提供相关资料。 月1日登于巨潮资讯网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4年09月22日 电话会议 网络平台线上交流 机构 国盛证券电话会议,共43人。 介绍财政信息化最新政策及影响公司作为智慧财政和数字政务建设领导厂商之一,公司支付电子化业务已覆盖全国省、市、县及部分乡镇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参与并服务了十余个省级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公司将配合客户积极落实通知精神,从落实全链条电子化、深入数字财政实践、强化监督监控管理和专注服务质效提升等方面持续进行建设完善,有效支撑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公司未提供相关资料。 详见2024年9月23日登于巨潮资讯网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4年10月16日-17日 苏州、深圳 实地调研、其他 机构 招商基金杨成;国盛证券策略会、民生证券策略会。 介绍近期财政会议提及的重点工作对公司一体化业务和介绍公司在全链条电子化方面的工作进展,简述公司在数据要素方面的工作进展。公司未提供相关资料。 详见2024年10月18日登于巨潮资讯网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4年10月30日 通过线上形式进行交流 网络平台线上交流 机构 国金证券;华泰证券;申万宏源;天风计算机;中金计算机;国盛计算机;中信证券;民生计算机;中泰计算机;广发计算机;东方证券;申万宏源;中金计算机;财通证券;信达证券; 东方财富等56人次参与本 次活动。 介绍公司2024年度前三季度经营情况,简述公司电子化、预算管理一体化、行业电子化、医保产品业务的发展情况和未来业务布局。简述公司未来的战略布局。 公司未提供相关资料。 详见2024年10月30日登于巨潮资讯网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4年11月06日-08日 公司会议室、北京、成都 实地调研 机构 兴业证券;海富通基金;广发基金;建信基金;人寿养老;煜德投资;银华基金; 融通基金;洪昌投资;长铭基金,华泰证券策略会、华西证券策略会。 简述一揽子积极财政政策对公司业务的促进,说明公司预算管理一体化业务是否有助于地方债化解,以及财政部发布23号文对公司业务的影响。公司未提供相关资料。 详见2024年11月08日登于巨潮资讯网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4年12月03日-05日 公司会议室 实地调研 机构 华泰证券,国金证券,财通证券,中金公司,中信证券,中泰证券,华安证券,中银基金,东方红,睿远,国寿安保,人保资产,万家基金,交银施罗德,睿亿投资,信诚基金,彤源投资,中航基金,天弘基金等53人参加。 主要介绍了公司在医保业务方面的战略布局。公司未提供相关资料。 详见2024年12月06日登于巨潮资讯网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十三、市值管理制度和估值提升计划的制定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制定了市值管理制度。 是 □否 公司是否披露了估值提升计划。 □是 否 为切实推动公司市值管理工作,加强与规范公司市值管理行为,维护公司投资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实现公 司价值最大化和股东利益最大化,公司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市值管理制度》。十四、“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贯彻落实情况公司是否披露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公告。是 □否公司于2024年3月7日发布了《关于“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的公告》。为践行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及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大力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的指导思想,为维护公司全体股东利益,增强投资者信心,促进公司长远健康可持续发展,公司从深耕主业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为公司长足发展储备力量、加强各项业务监督确保依法合规经营和建立常态回报机制保持稳健现金分红四个方面采取措施,切实推动“质量回报双提升”。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公司贯彻落实的具体情况如下: 1、在“深耕数字政务领域,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方面,公司深入分析市场需求和趋势,在深耕主业的同时加大了在政企数智服务的投入力度,以服务国家部委、建立国家级核心标准和服务体系为出发点,不断探索核心产品电子凭证库的复用能力与场景,在医保支付、会计电子凭证、数字商标等领域积极进行探索和试点,进一步强化和丰富公司产品线,持续巩固公司市场影响力,寻求新的盈利增长点,提升经营抗风险能力,切实做到为广大股东创造价值。 2、在“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为长足发展储备力量”方面,公司研发投入23,287.39万元,占营业收入比重的28.23%,较2023年研发费用同比增长5.38%,新增4件发明专利、23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取得DCMM数据管理能力成 熟度等级证书(三级)、数据安全能力成熟度等级证书(二级)等资质,以科技创新为公司的长足发展提供了强力保障。 3、在“加强各项业务监督,确保依法合规经营”方面,2024年度,公司持续夯实法人治理架构,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修订完善管理制度规范公司日常经营管理,持续推动“三会”规范高效运作,充分发挥各治理主体作用,切实提升 合规风险管控实效。 4、 在“建立常态回报机制,保持稳健现金分红”方面,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2024年年度 利润分配方案的议案》,以截至目前公司总股本349,920,000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80元(含税),为广大投资者提供持续、稳定的现金分红,为股东带来投资回报。该议案尚需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会审议通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