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科新源(301292)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4-12-31 | 信息来源 | 2024年年度报告 | 经营情况 |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4号——创业板行业信息披露》中的“锂离子电池产业链相关业 务”的披露要求 (一)公司所处产业链位置 公司主要从事锂电池电解液材料和消费化学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的上游行业为基础化工行业,为公司提供 生产所需的环氧丙烷、环氧乙烷、甲醇、二氧化碳、无水乙醇等原材料,均属于大宗商品,市场价格透明,货源充足。公司的锂电池电解液材料核心产品为电解液溶剂、特种锂盐和添加剂,终端可应用于动力电池、数码电池、储能电池等领域。公司消费化学品核心产品主要为食品级和医药级丙二醇、香精级一缩二丙二醇、1,3-丁二醇等消费化学品,广泛应用于日用化妆品、香精香料、医药等行业。公司所处行业的发展前景与锂电池及新能源汽车行业、消费化学品行业的发展状况密切相关。 (二)所处行业发展状况 1、锂电池电解液材料 近年来,中国、欧洲和美国等主要经济体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中国计划到2025年和2030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分别达到25%和40%。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286.6万辆,同比增长35.5%,占全球销量的比重从2023年 的64.8%提升至70.5%。然而,欧美市场因经济疲软、加息和通胀等因素,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乏力。EVTank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锂电池总体出货量1545.1GWh,同比增长28.5%。全球汽车动力电池出货量1051.2GWh,同比增长21.5%;储能领域,2024年中国新能源强配政策、央国企强化布局及储能成本不断下探,带动ESS保持超高速增长;美国配储刚性需求叠加ITC补贴的效果明显,此外新兴市场多点爆发,全球储能电池(ESS LIB)出货量369.8GWh,同比增长64.9%;消费类电池出货量124.1GWh,同比增长9.6%。EVTank数据显示,受锂离子电池尤其是储能电池的带动,2024年全球锂电池电解液出货量达到166.2万吨,同比增长26.7%。2024年中国锂电池电解液出货量为152.7万吨,同比增长34.2%,且中国电解液出货量的全球占比继续提升90%以上,2024年电池材料行业进入激烈洗牌期,竞争日趋激烈。从市场规模来看,EVTank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电解液市场规模为409.8亿元,同比下滑21.5%,延续了2023年同比下滑的趋势,主要原因在于电解液价格的下滑。 2、消费化学品 尽管欧美经济疲软及加息通胀等不利因素影响,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消费化学品行业依然展现出独特的活力, 全球医药、食品、日用等市场展现出稳定的增长前景;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日用化学品市场之一,化妆品行业继续保持稳健高质量的增长态势,2024年中国化妆品市场交易总额10738.22亿元,同比增长2.8%。本土化国产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带动国产化化妆品日化原料国产替代进程加速。根据卓创资讯数据显示,2024年丙二醇下游需求量整体呈现增长趋势,下游消费量同比涨幅达到12.98%,日化、医药行业及弹性体聚醚对于丙二醇需求持续增加;进出口方面,2024年中国丙二醇出口量延续增长趋势,出口总量24.93万吨,同比增长21.38%,出口量创近五年新高。中国丙二醇进口量6.49万吨,同比下降0.83%,国内进口趋势放缓,国产货源进口替代趋势加快,特别是高端应用领域。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一)整体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61,452.22万元,同比增长7.4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700.74万元, 同比减少944.3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6,976.93万元,同比减少2,154.47%。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833,261.09万元,同比增长19.5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85,085.99万元,同比减少8.78%。 (二)重点完成的工作 1、全球电解液溶剂龙头企业地位进一步巩固 2024年,新源公司牢牢把握先发优势,紧密绑定下游核心客户,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全年电解液溶剂销售首次突破 48.9万吨,较2023年增长28%,市场占有率再创新高,位居全球龙头地位。在国内,海科新源充分发挥多基地供应优势,灵活调整销售策略,牢牢占据下游电解液核心客户天赐材料、比亚迪、瑞泰新材第一梯队供应商地位。同时,通过客户精准分级,梯度管理,提升销售溢价。在海外,海科新源创新空运、DDP等交付方式,增加客户粘性,积极抢占竞争对手份额,全年实现海外电解液溶剂销售3.3万吨,较2023年同比增长14.31%。 2、精细化学品板块精耕细作,持续推动高端转化 2024年,海科新源深耕细分国内市场,提升海外销量,全年实现高端PG销售增长4%,价格较同行业高8%。二丙二醇销量提升28%,丁二醇销量提升117%。全年精细化学品板块新开发客户286家,并首次与巨子生物、科斯美诗等国内 外标杆客户达成直接合作,德乐食品、纳爱斯、珠海宏泰等客户钱包份额中我司占比进一步提升,实现对蓝月亮旗下四家工厂丙二醇的独家供应。 3、添加剂项目投产,高质量发展再添新动力 海科新源添加剂项目于四季度正式投料试生产,目前处于调试阶段,预计于2025年上半年陆续产出合格产品。添加 剂装置将同步进行DTD(硫酸乙烯酯)固载催化剂、LIFSI(双氟磺酰亚胺锂)液态盐工艺开发项目改造,持续提升装置盈利能力。 4、生产技术持续迭代升级,卓越运营纵深发力 新源公司以卓越运营“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为宗旨,全方位开展卓越运营工作。全年,新源公司开展工艺技术改 造208项,新增卓越运营项目立项125个。新增卓越运营项目结项101个。其中,思派公司主动对接科研高校、行业专家开展热能阶梯利用项目,打破单个装置思维局限,针对全厂能源网络进行分析改造,实现热能跨装置联用,项目较计划提前一个月投产,投产后每小时降低蒸汽消耗40吨,蒸汽成本降低19%;新源公司通过技术改造实现DPG装置、丁二醇装置产量分别提升40%、25%;湖北公司溶剂装置在将整体负荷由40%提升至90%的同时,进行流程优化,实现EMC/DEC装置不产DEC,降低原料、蒸汽采购成本。思派、湖北公司分别引入低价蒸汽供应商,提升蒸汽品质的同时,节省蒸汽采购成本,浩科公司协调当地政府铺设生产供电专线至用电界区,降低浩科建设费用。 5、创新驱动,引领产业链进一步延伸 新源公司基于客户需求设计研发体系,开展新产品研发。苯氧乙醇、乙基己基甘油、1,2-己二醇/戊二醇、叶醇等众 多项目顺利推进,解决技术需求118项,添加剂HJ106、复配液等新产品实现利润贡献。另外,储备多个添加剂技术升级和成本降低项目。海科新源新产品新技术前沿中试基地新蔚源项目取得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项目正式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截至目前,主体装置已建设完成。 6、管理体系全面升级,QHSE合规稳定运行 海科新源以“成为受人尊敬的质量安全环保管理标杆企业”为愿景,恪守质量安全环保管理红线,各套生产装置安 全长周期运行。4 月,新源思派溶剂产品获取 IATF16949 体系认证证书,进一步提升了公司产品在新能源行业的竞争力,为公司开拓电解液溶剂产品市场提供强有力的支撑。10月22日,新源浩科通过BSI管理体系认证审核。由新源公司主持建立的两项行标发布,进一步提高了新源公司在同行业和市场的知名度,为打造企业品牌,引导同行业的发展方向,抢占市场先机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全年,新源公司、思派公司相继分别达成第十三阶段、第九阶段安全里程碑。海科新源及下属子公司相继荣获山东省绿色工厂、全国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江苏省质量信用等级AA级认证企业、湖北省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A级企业等荣誉称号。 2、收入与成本 (1) 营业收入构成 (2) 占公司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10%以上的行业、产品、地区、销售模式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4号——创业板行业信息披露》中的“锂离子电池产业链相关业 务”的披露要求公司主营业务数据统计口径在报告期发生调整的情况下,公司最近1年按报告期末口径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数据 □适用 不适用锂离子电池产业链各环节主要产品或业务相关的关键技术或性能指标 适用 □不适用电池级碳酸酯系列电解液溶剂包含碳酸二甲酯(DMC)、碳酸甲乙酯(EMC)、碳酸二乙酯(DEC)、碳酸丙烯酯(PC)、 碳酸乙烯酯(EC),DMC 溶剂为弱极性溶剂,黏度低,高温差,倍率好;EMC 溶剂高低温适中;DEC 溶剂沸点高,与 EMC、 PC 混用,多用于高温型电解液;PC 溶剂为极性溶剂,沸点较高,性质稳定;EC 溶剂为极性溶剂,溶解锂盐并具有成膜 作用。五种电解液溶剂产品纯度都达到 99.995%以上,水含量<10ppm,单个杂质<4ppm,色度<5,公司采用热泵精馏、 结晶提纯、反应精馏、二氧化碳回收、膜分离脱水等技术连续化生产,实现电解液溶剂产品的高纯度、低含水、低醇、 低金属离子,工艺流程合理,能耗更低。占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销售收入30%以上产品的销售均价较期初变动幅度超过30%的 □适用 不适用 (3) 公司实物销售收入是否大于劳务收入 是 □否 行业分类 项目 单位2024年2023年 同比增减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销售量 吨 588,441.52 481,822.31 22.13%生产量 吨 693,299.94 604,203.64 14.75%库存量 吨 16,001.09 16,087.62 -0.54%注:本公司生产量中包含自用产品部分,该部分未计入销售量。相关数据同比发生变动30%以上的原因说明□适用 不适用 (4) 公司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营业成本构成 行业分类 直接材料同比上升19.25%的主要原因为报告期内产能增加,产销量随之增加所致; 直接人工同比增加51.03%的主要原因为薪酬政策调整所致; 运费和销售佣金同比增加39.25%的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销量增加所致。 (6) 报告期内合并范围是否发生变动 □是 否 (7) 公司报告期内业务、产品或服务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有关情况 □适用 不适用 (8) 主要销售客户和主要供应商情况 3、费用 4、研发投入 主要研发项目名称 项目目的 项目进展 拟达到的目标 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乙二醇双丙腈醚技术开发 开发乙二醇双丙腈醚合成关键技术,完成工艺包开发,实现产业化 完成工艺包开发 完成乙二醇双丙腈醚生产线建设,产出合格产品,实现市场销售 丰富公司新能源添加剂产品,为公司提供新的利润增长点,进一步巩固公司在新能源电池材料行业地位。双氟磺酰亚胺锂盐的工艺优化 开发双氟磺酰亚胺锂合成关键技术,完成工艺包开发,实现产业化 完成工业化装置建设 完成双氟磺酰亚胺锂生产线建设,产出合格产品,实现市场销售 丰富公司新能源添加剂产品,为公司提供新的利润增长点,进一步巩固公司在新能源电池材料行业地位。尿素醇解法合成PC/EC项目 开发EC合成新技术,完成工艺包开发 完成工艺包开发 完成尿素醇解法合成PC/EC工艺包开发、验证和应用 新技术的应用使得PG/EG循环利用,实现工业升级,提升公司整体利润率。多品种添加剂项目 开发四氟硼酸锂、二氟草酸磷酸锂合成关键技术,完成工艺包开发,实现产业化 完成工业化装置建设 完成四氟硼酸锂、二氟草酸磷酸锂生产线建设,产出合格产品,实现市场销售 丰富公司新能源添加剂产品,为公司提供新的利润增长点,进一步巩固公司在新能源电池材料行业地位。VC/FEC项目 开发VC、FEC合成关键技术,完成工艺包开发,实现产业化 完成工业化装置建设 完成VC、FEC生产线建设,产出合格产品,实现市场销售 丰富公司新能源添加剂产品,为公司提供新的利润增长点,进一步巩固公司在新能源电池材料行业地位。合成法DPG固体酸催化剂技术开发 开发新型催化剂,完成工业化优化方案设计 完成小试技术开发 催化剂指标达到设计标准,完成技术储备 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产品在市场上更具有成本优势,更好抵御市场风险。EC离子液体催化剂回收项目 优化离子液体催化剂合成工艺,提高催化剂合成收率和产品纯度,完成催化剂优化工艺包 完成装置验证 催化剂指标达到设计标准,在装置上实现应用 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产品在市场上更具有成本优势,更好抵御市场风险。高品质氟化钾合成工 开发从氯化钾-氟化钾 完成技术储备 完成工艺包开发,完 降低添加剂生产原料艺研究 混合液/盐中获取氟化钾的合成工艺,完成工艺包开发 成技术储备 采购成本进一步降低,产品成本优势显著,更具有市场竞争力。高杂质碳酸锂提纯工艺研究 开发工业级碳酸锂获取高纯级碳酸锂工艺,完成工艺包开发 完成技术储备 完成工艺包开发,完成技术储备 破除原材料卡脖子隐患,使用高品质原材料提高添加剂产品质量,产品更具市场竞争力。一种合成硫酸乙烯酯新工艺研究 开发硫酸乙烯酯合成新工艺,完成工艺包开发 完成技术储备 依托工艺包,完成新技术新工艺的验证和工业化应用 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品质,使产品更具市场优势,进一步巩固公司在新能源电池材料行业地位。一种双氟磺酰亚胺锂制备工艺研究 开发双氟磺酰亚胺锂合成新工艺,完成工艺包开发 完成技术储备 依托工艺包,完成新技术新工艺的验证和工业化应用 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品质,使产品更具市场优势,进一步巩固公司在新能源电池材料行业地位。钠离子电池电解液研发 研究功能性添加剂对电池、对电解液性能影响,对功能性添加剂进行结构设计和工艺设计 完成装置验证 开发新型电解液添加剂 丰富公司新能源电解液产品线,为公司提供新的利润增长点,进一步巩固公司在新能源电池材料行业地位。DMC新型催化剂开发剂,完成工艺包开发 完成装置验证 催化剂指标达到设计标准,完成技术储备 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产品在市场上更具有成本优势,更好抵御市场风险。叶醇工艺开发项目 开发叶醇合成关键技术,完成工艺包开发,实现产业化 完成工艺包开发 完成叶醇生产线建设,产出合格产品,实现市场销售 丰富公司日化板块产品,为公司提供新的利润增长点,进一步巩固公司在新能源电池材料行业地位。氰基磷酸酯研发项目 开发新型添加剂氰基磷酸酯合成关键技术,完成工艺包开发,实现产业化 完成工艺包开发 完成氰基磷酸酯生产线建设,产出合格产品,实现市场销售 丰富公司新能源板块产品,为公司提供新的利润增长点,进一步巩固公司在新能源电池材料行业地位。LFO正极补锂剂产品研发 开发LFO补锂剂合成关键技术,完成工艺包开发,实现产业化 完成工艺包开发 完成补锂剂生产线建设,产出合格产品,实现市场销售 丰富公司新能源板块产品,为公司提供新的利润增长点,进一步巩固公司在新能源电池材料行业地位。乙醛缩合固定床优化提升乙醛回收率,降低物料单耗 装置已应用 对现有乙醛缩合固定床进行优化调整,降低原料单耗 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产品在市场上更具有成本优势,更好抵御市场风险。DMC反应精馏塔反应转化率提升研发项目 优化现有操作条件,提升反应转化率,降低物料单耗 装置已应用 对现有反应系统进行优化调整,提升反应转化率 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产品在市场上更具有成本优势,更好抵御市场风险。DMC装置DPG回收研发项目 对低浓度DPG进行成分分析,开发一种回收工艺,提高装置收率的同时降低危废产生量 装置已应用 完成低浓度DPG工艺包开发,并在装置中验证和应用 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产品在市场上更具有成本优势,更好抵御市场风险。EMC固定床催化反应研发项目 开发高活性、高选择性的EMC固载催化剂,解决单耗高、固废产生以及低浓度物料浪费的问题 装置已应用 催化剂指标达到设计标准,完成EMC固载催化剂工艺包开发、验证和应用 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产品在市场上更具有成本优势,更好抵御市场风险。EMC提产研发项目 开发一种转化工艺,将DEC转化为市场需求更高的EMC 装置已应用 完成工艺开发及装置应用,使装置EMC及DEC生产比例可灵活调整 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产品在市场上更具有成本优势,更好抵御市场风险。降低碳酸二甲酯生产过程中的二丙二醇 开发一种生产工艺,减少副反应,降低生产过程中的二丙二醇产量 装置已应用 依托工艺包,完成工艺技术升级的验证和工业化应用,降低生产过程中二丙二醇产量 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产品在市场上更具有成本优势,更好抵御市场风险。碳酸乙烯酯精制塔真空度优化项目 开发一种两级闪蒸工艺,完成装置改造,解决真空度不足导致的产量受限问题 装置已应用 完成优化方案的装置验证和应用,优化精制塔真空度,提升产量 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产品在市场上更具有成本优势,更好抵御市场风险。通过工艺控制优化全场能源结构的研究 通过优化全厂热源的使用,达到全厂能源梯级利用的目的,降低全厂能耗 装置已应用 完成全厂换热网络优化,降低全厂蒸汽单耗。 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产品在市场上更具有成本优势,更好抵御市场风险。装置热能耦合联产联用技改研发项目 通过优化全厂热源的使用,达到装置热能耦合联产联用的目的,降低全厂能耗 装置已应用 完成装置热能耦合联产联用技改,降低全厂蒸汽单耗。 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产品在市场上更具有成本优势,更好抵御市场风险。EA原料品质结构改善研发项目 开发EA原料品质结构改善工艺,完成工艺包开发 完成技术储备 完成工艺包开发,完成技术储备 降低生产成本,产品成本优势显著,更具有市场竞争力。EMC装置反歧化反应催化剂研发项目 开发一种EMC装置反歧化反应催化剂,完成装置工艺包开发 完成装置验证 完成反歧化催化剂的装置验证和应用,降低副反应程度,提升产量 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产品在市场上更具有成本优势,更好抵御市场风险。DEC产品联产EMC产品研发项目 开发一种DEC产品联产EMC产品的工艺,完成装置工艺包开发 完成技术储备 完成工艺包开发,完成技术储备 灵活调配产品线,满足客户需求,降低生产能耗,产品更具市场竞争力。5/7塔柔性生产EMC产品研发项目 开发一种5/7塔柔性生产EMC产品的工艺,完成装置工艺包开发 完成技术储备 完成工艺包开发,完成技术储备 缩短工艺流程,降低生产能耗,产品更具市场竞争力。 5、现金流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增加21,993.39万元,同比上升354.30%,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报告期内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增加81,516.72万元,同比上升65.08%,主要系报告期公司在建项目支付款项减少所致; 报告期内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减少108,452.85万元,同比下降76.09%,主要系公司上期收到募集资金所致。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本年度净利润存在重大差异的原因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主要原因系: (1)报告期内票据现金流入增加; (2)报告期内经营性应付项目通过票据支付比例增加; (3)报告期内装置转固导致折旧费用增加; (4)报告期内资产减值准备增加。 五、非主营业务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六、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2、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 □不适用 3、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详见第十节、七、第17条所有权或使用权受到限制的资产。 七、投资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中,部分已投产 不适用 不适用动力电池高端材料及配套项目 自建 是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造品制造业 32,236,9763,300借款 24.91% 不适用 0.00 尚在建设中 不适用 不适用合计 -- -- -- 482,195,637.87 2,134,038,8 -- -- 不适用 -123,597,078.27 -- -- -- 4、金融资产投资 (1) 证券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证券投资。 (2) 衍生品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1) 募集资金总体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1) 本期 已使 用募 集资 金总 额 已累 计使 用募 集资 金总 额 (2) 报告 期末 募集 资金 使用 比例 (3) = (2) / (1) 报告 期内 变更 用途 的募 集资 金总 额 累计 变更 用途 的募 集资 金总 额 累计 变更 用途 的募 集资 金总 额比 例 尚未 使用 募集 资金 总额 尚未 使用 募集 资金 用途 及去 向 闲置 两年 以上 募集 资金 金额 2023 首次 公开 发行2023年07 月07 日 111,4 25.85 100,4 25.85 100,4 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同意山东海科新源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证监许可[2023]615号)同意注册,本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股票55,740,795.00股(每股面值为人民币1元),发行采用向参与战略配售的投资者定向配售、网下向符合条件的投资者询价配售和网上向持有深圳市场非限售A股股份和非限售存托凭证市值的社会公众投资者定价发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每股发行价格为人民币19.99元,截至2023年7月3日止,公司实际已向社会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55,740,795.00股,募集资金总额人民币1,114,258,492.05元,扣除保荐承销费用人民币87,814,580.04元后的募集资金为人民币1,026,443,912.01元,已由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于2023年7月3日转入公司在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东营胜利支行开立的531903051510904账户人民币1,026,443,912.01元。已缴入募集的股款扣除公司为本次股票发行所支付的各项发行费用人民币109,911,118.98元(不含增值税),实际募集股款净额为人民币1,004,347,373.07元,上述资金到位情况业经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验证,并出具信会师报字[2023]第ZB11234号验资报告。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募集资金已经按规定用途使用完毕并已办理完成募集资金专户的注销手续,募集资金余额(含现金管理)为人民币0元,募集资金专户均不再使用,公司与保荐机构、开户银行签署的《募集资金三方监管协议》已终止。 (2) 募集资金承诺项目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 募集资金变更项目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募集资金变更项目情况。 八、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1、出售重大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 2、出售重大股权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九、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适用 □不适用 产;危险化学品经营;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审批结果为准)一般项目:新兴能源技术研发;新材料技术推广服务;化工产 品生产(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除依法须经批准 50000万元 3,290,120,821.02 1,297,346,820.37 1,959,957,737.92 -182,163,1学品);日用化学产品制造; 专用化学 产品销售 (不含危 险化学 品);日用化学产品销售;新兴能源技术研发; 新材料技 术研发; 新材料技 术推广服 务;货物进出口; 技术进出 口;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除许可业务外,可自 主依法经营法律法规非禁止或限制的项目) 50000万元 1,069,299,130.96 316,715,012.88 563,961,3 十、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十二、报告期内接待调研、沟通、采访等活动登记表 适用 □不适用 接待时间 接待地点 接待方式 接待对象类型 接待对象 谈论的主要内容及提供的资料 调研的基本情况索引 2024年05月10日 价值在线(https://ww w.ir- online.cn/) 网络互动 网络平台线上 交流 其他 线上参与公司2023年度业绩说明会的全体投资者 关于公司产品、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301292海科新源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40510》(网站链接: www.cninfo.c om.cn) 2024年11月 22日 进门财经 (https://s. comein.cn/7v wybqcg)网络 互动 网络平台线上 交流 其他 线上参与公司2024年三季度业绩说明会的全体投资者 关于公司产品、运营、行业发展、项目等方面的内容 《301292海科新源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41122》(网站链接: www.cninfo.c om.cn) 十三、市值管理制度和估值提升计划的制定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制定了市值管理制度。 是 □否 公司是否披露了估值提升计划。 □是 否 为加强公司市值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公司的市值管理行为,维护公司、投资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以 提高公司质量和提升投资者回报能力为基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2号——创业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公司于2024年12月23日经第二届董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制订了《市值管理制度》。十四、“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贯彻落实情况公司是否披露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公告。□是 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