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发合诚(603909)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4-12-31 | 信息来源 | 2024年年度报告 | 经营情况 |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4年,公司以“新建工程促增长,在役工程谋未来”为目标,围绕“打造一个品牌、紧盯三个专注、抓牢八个强化”的工作主线,加速构建“建发合诚工程医院”一体化服务平台,积极探索数字化检测、智慧化管养等新质生产力落地场景,持续深入与控股股东协同发展,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59.03%,在行业周期波动中走出量质并举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一、年度经营指标完成情况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66.09亿元,同比增长67.4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0.96亿元,同比增长45.0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4.71亿元,同比增长5.69%。报告期内,公司多举措强化回款管控,全年回款总额达 61.55亿元,同比增加 78%。 二、年度工作亮点与突破 1.立足双主业核心优势,拓维协同新业态 近年来,公司聚焦“工程咨询”和“工程施工”两大主业,依托“城市桥梁智慧监测平台”、“钢结构无损检测智慧管理平台”及“GIS+BIM综合运维管理平台”等数字化平台,全面推进业务转型升级。通过积极承接新建工程业务寻求增量突破,持续深耕在役工程业务谋求未来发展,构建起贯穿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工程咨询: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发挥工程咨询业务优势,深度融入“两新一重”国家战略布局(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重大工程),紧抓国家专项债及地方化债等政策机遇,执行项目筛选机制(优先承接有资金保障的项目)以优化业务结构,深化与控股股东业务协同,积极开展第三方飞检、一房一验等新业务,在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下,展现出较强的抗周期能力和战略调整成效。工程施工:报告期内,公司立足市政基础设施管养优势,抢抓城市更新政策红利,中标多个桥隧维修加固项目,实现桥隧改造业务规模突破;同时,为应对建筑行业周期调整,公司通过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等夯实内部管理,提升管理效能,探索“施工+建材”协同模式,布局建筑工程全链服务生态。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完成 66.05亿元,其中:勘察设计、工程管理、试验检测等工程咨询业务实现收入 6.79亿元,同比减少 3.75%;建筑施工、综合管养等工程施工业务实现收入59.26亿元,同比增长83.12%。 2.灯塔攻坚锻造竞争力,强区域固本拓增量 2024年,公司秉持“区域聚焦、城市深耕”的市场策略,依托自身优势业务,不断巩固并扩大在福建、辽宁、浙江等省份的市场份额。同时,积极布局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川渝等国家经济发展核心区域,并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东南亚等海外市场实现业务突破。新进市场:勘察设计首次承接东欧及东南亚国家的设计业务(塞尔维亚丘卡卢-佩吉铜金矿上部矿带金诚信新增房建的设计项目、建发新兴能源泰国厂区设计总包项目);综合管养首次承接省外建筑修缮业务(江西抚州办事处大楼的房产解危加固及恢复性装修项目)。业务亮点:勘察设计承接排水防涝、城中村改造等国家重点项目,累计设计合同额超 7600万元;工程管理承接第三方飞检、一房一验、安全专项咨询等房产相关业务,累计合同额超 3500万元;综合管养承接了福建省首个大型桥梁抗震加固一体化协同项目,单项合同额超 1000万元。灯塔项目:勘察设计承接首个以设计施工双资质承揽的EPC项目——“2024大连夏季达沃斯论坛”中心景观大连未来魔方深化设计与施工工程,承接云南省盐津县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设计施工总承包 EPC项目,开辟农林大型项目业绩;工程管理承接东南沿海地区最大直径盾构隧道、福建省内第一条公路盾构隧道——厦金大桥(厦门段),承接国家首批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项目之一——厦门翔安欣安雅苑项目,承接全长 70.09公里的福建省宁德至古田段新建公路机电工程项目;试验检测承接复杂海洋环境下深海超长大直径(桩长 144米、桩径 4米,护筒 93.4米)灌注桩成孔检测——宁上高速东吾洋特大桥,承接宁波梅山港口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合同额超2000万),创公司单项检测业务合同额新高。报告期内,公司勘察设计、工程管理、试验检测等工程咨询业务作为公司优势业务,在行业发展增速放缓的形势下,工程咨询业务仍保持增长态势,完成新签合同 9.95亿元,同比增长0.4%; 建筑施工、综合管养等工程施工业务受房地产行业影响,完成新签合同 45.75亿元,同比下降60.67%。 3.聚力“工程医院”品牌建设,深耕技术创新驱动发展 2024年公司紧跟韧性城市、城市更新等行业发展新趋势,依托其在工程全生命周期服务领域的深厚积累,聚焦“工程医院”品牌建设与科技创新双轮驱动,通过整合检测、设计、维养等全周期服务资源,打造在役工程智慧服务平台。 报告期内完成品牌体系搭建:举办主题研讨活动确立“三步走”发展战略,发布客户服务手册与导诊指南,组建由 10名注册工程师(含 2博士 5正高)为主的解决方案专家库,获发明专利11项、实用新型专利 5项,与华侨大学申报获批了工程健康检测诊断与管养福建省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同步推进三级技术管控与重点研发协同创新,成立桥梁、钢结构等 6个专项攻坚组及专家工作室,构建“微课堂+赋能大讲堂+案例库”知识体系。全年开展 9项内部研发、17项纵向课题,4项标准、新增知识产权 36项;斩获“闽江杯”2项、省科技进步奖 2项、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1项、“GHDA环球人居设计大奖”金奖、银奖、优秀奖各 1项等荣誉,推动高粘高弹改性沥青等四新技术规模化应用,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率与客户满意度双提升。工程医院的建设有效促进了在役工程业务承接,年内落地项目合同额达 1.72亿元,标志业务模式实现从单一服务向生态化平台升级。 4.价值创造引领,多措并举提质增效 2024年,公司以“价值创造”为核心,聚焦人才发展,强化收款管理、数字化提升及成本管控等管理举措,实现经营稳步增长和全方位提质增效的年度工作目标。 (1)聚焦人才发展:鉴于行业发展趋势与技术工艺迭代,公司创新人才开发与培养模式,开展人才盘点,并基于公司未来业务及发展规划,建立了人才胜任素质模型,明确了未来一个阶段公司人才培养的方向及路径;整合资源,“抓两头”(即干部与管培生)培养,全年开展各类管理及专业技术培训覆盖近 600人次。 (2)强化收款管理:公司依托合同系统中建立收款周期模型,内置预警机制确保账款追踪及时性;综合运用政府化债协商、法律诉讼等方式加速资金回笼,保障现金流稳定。全年实现回款61.55亿元,同比增长78%。 (3)强化数字升级:公司推进业财一体化,打通多系统数据壁垒,实现业务、合同、财务数据实时流转,规避人工干预,确保数据高效精准。运营数据平台集成新签、回款等核心指标自动生成分析报告,支持管理层PC/移动端实时监测关键指标,快速识别风险、预警纠偏,为企业数字化运营和科学决策提供支撑。 (4)强化成本管控:以“优本增效”为核心目标,优化了目标成本清单,构建项目全周期成本动态管理体系,完成工程管理业务成本管理系统开发与上线;同时公司强调精准用工策略,强化人效考核体系,严控费用,优化成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