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和成(002001)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4-12-31 | 信息来源 | 2024年年度报告 | 经营情况 |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立足于精细化工行业,以“化工+”、“生物+”为核心技术平台,围绕营养品、香精香料、新材料、原料药生产各种功能性化学品。 营养品行业: 全球总体人口增长的趋势不变,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在人们对健康生命与品质生活的追求下,保健品、药品、婴幼健康等大健康领域产品需求将始终维持并保持增长。联合国、1 PRB等预测,2050年全球人口接近百亿,非洲人口爆发增长达全球人口 60%,全球预期寿命由 72.8岁增长至 77.2岁,发达国家地区面临人口老龄化加深。维生素、蛋氨酸是营养品市场的重要典型代表。维生素是人和动物生长必须摄取的微量有机物质,市场需求主要来自于其下游的饲料、食品、医药等领域,总体需求平稳低速增长,供给集中度高,市场价格长期呈现周期性波动。中国作为维生素的最大生产国,2024年中国维生素产量约为 42万吨,占全球产量的 85.9%。2024年维生素价格走出底部区间,多数产品重回盈利。维生素企业的盈利能力大幅改观,除个别企业外,多数企业的利润转正并实现同比增长。海外企业因资金、原料供给、战略调整等因素影响,产量下降,其中巴斯夫德国工厂爆炸更是带来连锁反应。海外企业产能调整令维生素供应进一步向中国集中,如维生素 2K3、维生素 B6、维生素 A 和 E 等产品。蛋氨酸是必需氨基酸中唯一含硫的氨基酸,是禽类、高产奶牛和鱼类第一限制氨基酸。工业生产蛋氨酸主要用于饲料添加剂,具有经济性和易得性两大优点。目前蛋氨酸生产工艺主要为化学合成法,生产工艺与工程复杂,具有较高的资金壁垒和技术壁垒。据博亚和讯初步统计,预计2024年全球蛋氨酸(折 99%含量,液蛋×0.8,下同)产能 224.9万吨,同比减少 4.6%,中国蛋氨酸产能 73.6万吨,同比减少 5.2%,2024年全球蛋氨酸产量同比增加,国内总供应量至 47.1万吨。2024年中国出口 38万吨,同比增加 25.8%,进口 15.6万吨,同比减少 8.8%。2024年国内产量明显增加,进口减量,在出口的大幅增长带动下,全年固蛋价格高位后窄幅调整运行。蛋氨酸2024年全球需求约 170万吨,同比增加 6.3%;国内蛋禽https://www.prb.org/articles/highlights-from-the-2023-world-population-data-sheet/ 2养殖整体保持盈利,饲料中蛋氨酸需求略有增量,国内需求约 45.0万吨,同比增加 4.7%。香精香料行业:香精香料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配套性产业,独立自主的高水平香精香料产业对独立自主的高水平食品产业、烟草产业、日化产业至关重要。香精香料包括香料(合成香料、天然香料)和香精(日化香精、食用香精、烟用香精等),应用于个人护理、家庭护理、食品、饮料等各种日常生活场景。根据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发表的《香料香精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预计到2025年,我国香料香精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 500亿元。目前,我国香精香料已成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文化交流、贸易往来及经济合作的重要桥梁和主要出口创汇产业。2023年我国香精香料产品约有 1/3出口,其中香料产品4约有 2/3出口,香兰素、芳樟醇、麦芽酚出口量均占全球供应量的 50%左右。新材料行业:新材料产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产业,也是衡量经济、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加快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高端装备等领域,这些领域对新材料有巨大需求。高分子材料包括通用塑料、工程塑料和特种工程塑料,下游加工形态包括改性复合材料、薄膜、纤维、泡沫、涂料等,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电器等传统领域,也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新能源、5G通讯、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伴随着消费升级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高分子材料行业未来市场增长5空间巨大。特种工程塑料包括高性能聚酰胺、聚苯硫醚、聚酰亚胺以及聚砜四类需求较大的产品。目前已形成 PPA、PPS、PSU等十余种具有应用价值、并实现产业化的品种,被广泛应用于电子、汽车、航空航天、精密器械等高新技术行业。特种工程塑料由于产品价格较高,消费规模(价值)占比约为 1.8%。2022年,全球特种工程塑料市场需求约 55万吨,市场规模 85亿美元。分地区看,特种工程塑料的消费主要集中在中国、欧洲、美国和日本地区。 2023年,中国 PPS、PSF、PEEK、LCP、PPA、PI共 6类主要的特种工程塑料总消费量约为 17.4万吨。中国化工信息中心预测未来,中国特种工程塑料的市场需求仍将保持高速博亚和讯 《2024年氨基酸市场年度分析报告》新华网报道2023年 12月《芳香产业飘香四海》http://www.news.cn/fashion/20231215/b4fbb01c61c549cb9fdaf10c9fb21754/c.html 5增长,2023-2028年年复合增速约为 7.2%,2028年消费量将达 24.6万吨。主要依靠新能源6汽车、电子电器、医疗器械等高速发展领域驱动。原料药行业:原料药是国内医药行业的支柱产业,也是国家重点支持的产业之一。中国和印度是原料药生产的主要来源国。原料药生产优势集中在中国等新兴国家,我国已经成为大宗原料药的生产和出口大国,生产技术工艺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我国化学原料药产业曾经历了长期快速发展阶段,产量规模一度上升至超过 350万吨,2018年开始,国内传统大宗原料药产量开始下降,2018年国内规上企业原料药总产量降至 230.37万吨。2019-2023年,中国原料药7供给产量有所回升,2023年回升至 394.9万吨。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参见“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相关内容。 2、收入与成本 (1) 营业收入构成 致; 其他类销量及生产量同比上升,主要系新材料类产品市场需求增加所致。 (4) 公司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营业成本构成 行业和产品分类 (6) 报告期内合并范围是否发生变动 是 □否 公司名称 股权变动方式 股权变动时点 琼海博鳌丽都置业有限公司 出售2024年6月21日天津新和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设立2024年6月7日Cong Ty Tnhh NHU Vietnam 设立2024年10月7日NHU Life Science GmbH 设立2024年10月31日NHU Japan 株式会社 设立2024年11月8日 (7) 公司报告期内业务、产品或服务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有关情况 □适用 不适用 (8) 主要销售客户和主要供应商情况 3、费用 4、研发投入 适用 □不适用 主要研发项目名称 项目目的 项目进展 拟达到的目标 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连续化工艺装备模块化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 对公司现有及待上产品涉及的部分单元反应操作及装置进行研究,提升单元反应成熟度及生产效率。 釜式反应及管道反应模试平台用于 MP等项目中试调试,连续萃取、连续结晶模试平台在 NH等项目调试中应用。 建成能适用多种规模模试或中试验证的釜式串联反应平台、管式反应平台。 为车间连续化、自动化水平提升积累经验与基础数据,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综合竞争力。发酵类产品技术开发 开展 A6、D酯等新产品工艺研究,提高产品产业化准备水平。 完成工艺研究,均已推进项目化建设,且部分产品已调试稳定。 通过对发酵类产品的菌种和发酵技术研究,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更高质量标准的发酵产品。 进一步坚定“生物+”的发展理念,丰富生物板块产品品类。营养素产品新剂型配方及工艺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 维生素产品的颗粒、压片、滴剂、乳液、胶型等的新剂型产品开发;开展感官评价体系建设。 项目结项。维生素 A干法交联工艺批量生产调试完成;感官评价平台已初见成效,服务于上虞、山东基地多产品。 形成一套适合粉剂、片剂、滴剂、胶囊型制剂产品研发的调试装置,批产量约50Kg。 开发营养素制剂新产品,完善公司营养品产品种类。高安全性的营养素产品开发和应用研究 开发高安全性的维生素、类胡萝卜素、蛋氨酸和牛磺酸等制剂及在下游 预混料、饲料、动物体外和体内的应用效果和机制研究。 项目顺利结项。部分产品已完成大生产应用和产品效果评价; 完成平台建设,实现正常运行和应用调试。 研究新开发的不含乙氧基喹啉的维生素、类胡萝卜素制剂产品在预混料、饲料中的应用效果 及在不同的动物领域的生物利用效果;建立中试饲料加工平台和养殖试验基地,用于高安全性维生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应用效果评价。 提高公司在制剂产品开发和下游应用方面的技术水平;持续为客户提供有效的、可持续的解决方案。维生素产品工艺技术研发 维生素系列新、老产品的合成工艺创新的研究开发。 项目顺利结项。维生素新产品已顺利完成小试,输出有竞争力的工艺路线;老产品技改类维生素已顺利完成工艺创新研究,部分实现产业化。 进行公司已有维生素产工艺的创新;维生素新产品合成工艺的研发。 进一步维生素系列产品,提高公司综合竞争力。维生素和抗生素合成Pd催化剂等效减量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示范 以金属催化剂设计、合成及催化作用机制研究为首要任务,探索高性能金属催化剂的产业化开发和应用 顺利结项。高性能 Pd催化剂已在产业化中进行推广应用。 公司新老产品中涉及Pd 催化剂等的精准设计、 合成、开发和应用。 提高 Pd 催化剂相关产品技术水平,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AM 酯合成工 艺研发 化工合成 AM 酯新产品,并推进放大设计与产业化。 持续推进模试及放大设计。 化工合成 AM 酯新产品,并推进放大设计与产业化。 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推动产业升级。典型 B 族维生素的生物全合成菌种构建、发酵工艺开发及产业化 通过对发酵工艺的多参数优化,实现工程菌株的放大生产,加快生物发酵对化学合成的替代。 维生素 B5、B12 均已实现生产,其他 B族产品发酵工艺研究优化中。 通过构建高水平菌株和放大发酵,实现现有维生素的绿色合成。 实现维生素绿色生物制造,进而将中国的发酵水平提升到世界领先水平,为公司抢占国际技术制高点与我国构筑绿色环保产业体系新支柱起关键作用。主要研发项目名称 项目目的 项目进展 拟达到的目标 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己二腈合成工艺创新与产业化技术应用研究 化工合成己二腈并产业化。 继续开展中试验证和放大设计。 己二腈产品技术开发研究,实现己二腈产品生产技术国产化。 突破己二腈技术壁垒,打破国外公司垄断,促进国内相关产业发展。高规格原料药产品研发 进一步推进公司原料药类产品研发,特别是维生素类原料药产品研发工作,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原料药产品规格。 完成盐酸莫西沙星、维生素 C、全氟己基辛烷、全氟丁基戊烷等药品级产品研究,其中盐酸莫西沙星取得国内登记号,维生素 C取得 CEP证书; 正在推进维生素 B6、D2等 6个药品级产品立。 提升我公司在原料药产业中的行业地位,特别 是在高规格维生素市场 的竞争力。精细化工分析测试技术研究与应用 建立合成中间体的相关标准和检测方法;开展微量杂质制备、分离和纯化研究,进行杂质结构确定等。 完成 CNAS换证,拓展了多项新技术和多个新领域,并成功应用于重点项目,满足公司内外部客户需求。 为企业提供分析技术服务,建立分析技术开发,协助公司产品研发。 为本公司产品技术创新提供全方位的分析检测服务,协助解决生产和研发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难题。高效分离过程与耦合强化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 系统性研究公司产品在分离工艺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优化出最佳的分离工艺参数,实现产品分离工艺和质量的可控,并通过在车间进行生产调试来解决实际生产问题。 系统性研究公司产品在分离过程中的基本特性,耦合利用多种分离技术,优化工艺参数,开发出高效科学的分离工艺,实现产品成本和质量的高度可控,并通过车间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系统性进行公司已有和在研产品的分离过程研究,支持解决实际生产问题。 通过对分离工艺的创新与开发,实现产品分离工艺和质量的提升,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精细化工安全环保技术提升研究 建立安全环保评估实验室,配备 DSC、ARC 和 RC1e 等量热设备及分析人员,对相关物料、化学反应过程开展动力学和热力学分析研究,必要时作对应工艺的放大调试。 安全环保方面研究效果初见成效,完善TNR评估方法,在多个项目中得到应用。 提高公司对化工生产与存储过程中的安全保障技术,对危险度较高的工艺开展工艺优化,从本质上降低反应工艺的危险性。 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有效防范事故发生。工程化工艺放大设计及设备技术研究与应用 进一步完善精细化工产业化体系,建立个性化模块平台,在解决工艺开发和设备放大问题的过程中,培训人才,建立相关平台及方法,进而提高工艺开发效率,降低工艺成本。 结合项目特点,深入了解反应、分离、模拟、材质腐蚀的原理,针对性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并已形成初步的技术标准,在多个项目中得到应用。 最大限度利用已有资源,在平台基础上实现高效工艺研发。支持解决产业化过程中的技术问题。 产业化资源最大化,提高产业效率。精细化工与材料中间体工艺技术研发 通过开发和优化化工中间体的合成工艺,提高反应选择性,降低生产成本,降低工艺路线的污染,提升工艺路线的可靠性。 部分产品已完成工艺的开发与研究,其中部分正在推进项目化。剩余产品处于工艺开发阶段。 中间体产品工艺开发与研究,并对聚合级和药品级产品进行质量研究和工艺控制研究,形成自主研发技术。进行至少四个产品的中试生产。 降低公司多个产品综合成本,降低新产品开发难度,提升我公司在医药、农药、香精香料、营养品和高分子等多个领域的竞争力。 5、现金流 五、非主营业务分析 适用 □不适用 处置子公司收益增加所致。 否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损失以”-“填列) -13,600,481.19 -0.20% 主要系报告期内远期结售汇公允价值变动所致。 否信用减值损失(损失以“-”号填列 ) -55,009,881.32 -0.79% 主要系本报告期内收入上升,应收账款增加影响信用减值损失增加所致。 否资产减值损失(损失以”-“填列) -81,957,927.36 -1.18% 主要系本报告期内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及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减值损失所致。 否营业外收入 5,472,411.83 0.08% 主要系赔款收入所致。 否营业外支出 34,491,018.05 0.50% 主要系报告期内资产报废损失与对外捐赠支出所致。 否资产处置收益(损失以”-“填列) 1,393,189.08 0.02% 主要系处置固定资产所致。 否其他收益 268,057,018.67 3.86% 主要系报告期内收到政府补助所致。 否 六、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2、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 □不适用 3、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七、投资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4、金融资产投资 (1) 证券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证券投资。 (2) 衍生品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1) 报告期内以套期保值为目的的衍生品投资 适用 □不适用原则,以及与上一报告期相比是否发生重大变化的说明 公司根据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 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 23号—金融资产转移》、《企业会计准则第 37号-金融工具列报》相关规定及其指南,对开展的套期保值业务进行会计处理。会计政策、会计核算具体原则与上一报告期相比无重大变化。报告期实际损益情况的说明 为减少汇率波动对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公司按照出口业务的一定比例开展外汇套期保值业务,业务品种主要包括远期结售汇及其他外汇衍生产品,业务规模均在预计的销售业务规模内,报告期末衍生品实际损失为 2,076.50万元。套期保值效果的说明 公司通过开展外汇套期保值业务降低因汇率波动出现的汇率风险,旨在减少汇兑损失,有效控制经营风险。衍生品投资资金来源 自有资金。报告期衍生品持仓的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说明(包括但不限于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等) 为防范汇率风险,本公司及子公司开展了衍生工具业务,本公司及子公司严格执行《外汇套期保值业务管理办法》。已投资衍生品报告期内市场价格或产品公允价值变动的情况,对衍生品公允价值的分析应披露具体使用的方法及相关假设与参数的设定 报告期末衍生品公允价值浮动损失 1,360.05万元。每月底根据外部金融机构的市场报价确定公允价值变动。涉诉情况(如适用) 无衍生品投资审批董事会公告披露日期(如有)2024年04月23日2) 报告期内以投机为目的的衍生品投资□适用 不适用公司报告期不存在以投机为目的的衍生品投资。 5、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1) 募集资金总体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 报告期末 募集资金 使用比例 (3)= (2)/ (1) 报告期 内变更 用途的 募集资 金总额 累计变 更用途 的募集 资金总 额 累计变 更用途 的募集 资金总 额比例 尚未 使用 募集 资金 总额 尚未 使用 募集 资金 用途 及去 向 闲置 两年 以上 募集 资金 金额 2017年 非公 开发 行股 流动 资金 0 本公司以前年度已使用募集资金 511,879.75万元,以前年度收到的银行存款利息扣除银行手续费等的净额为 10,569.23万元,以前年度收到理财及结构性存款收益 64,429.86万元,以前年度购买理财及结构性存款净支出 14,500.00万元。 2024年度实际使用募集资金 16,001.17万元,2024年度收到的银行存款利息扣除银行手续费等的净额为 412.10万元,2024年度收到银行理财及结构性存款收益 85.66万元,购买理财及结构性存款净收回 14,500.00万元,,公司已将募集资金专户截至注销日的合计余额 34,323.48万元(包含专户内产生的利息收入)全部转出用于永久性补充流动资金。公司累计已使用募集资金 527,880.92万元,累计收到的银行存款利息扣除银行手续费等的净额为 10,981.33万元,累计收到银行理财及结构性存款收益 64,515.52万元,购买理财及结构性存款净支出 0.00万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募集资金余额 0万元。 (2) 募集资金承诺项目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 截至期末 投资进度 (3)=(2)/(1) 项目达到预定可使 用状态日期 本报告期实 现的效益 截止报告期 末累计实现 的效益 是否达 到预计 效益 项目可 行性是 否发生 重大变 化 承诺投资项目 年产 25万吨 蛋氨酸 项目2017年12月20日 年产 25万吨蛋氨酸项目 生产建设 否 486,707.55 486,707.55 16,001.17 527,880.92 108.46%2023年12月31日 183,982.47 371,655.84 是 否承诺投资项目小计 -- 486,707.55 486,707.55 16,001.17 527,880.92 -- -- 183,982.47 371,655.84 -- --超募资金投向无 无 无 否 0 0 0 0 0.00% 0 0 不适用分项目说明未达到计划进度、预计收益的情况和原因(含“是否达到预计效益”选择“不适用”的原因) 经2021年10月27日公司八届董事会第八次会议、第八届监事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调整年产 25万吨蛋氨酸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由原计划2021年 12月调整为2023年 6月,项目其他内容保持不变。主要原因:受宏观经济影响,项目基建施工进度延期,部分设备、材料采购到货时间延长,设备安装及调试工作顺延,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整体进度放缓,因此项目较原定交付日期延期。项目可行性发生 (3) 募集资金变更项目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募集资金变更项目情况。 八、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1、出售重大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 2、出售重大股权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九、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适用 □不适用 十、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十二、报告期内接待调研、沟通、采访等活动 适用 □不适用 接待时间 接待地点 接待方式 接待对象类型 接待对象 谈论的主要内容及提供的资料 调研的基本情况索引2024年04月30日 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 网络平台线上交流 其他 参与公司2023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的投资者 公司经营情况介绍及答复投资者提问 具体详见公司在http://irm.cninf o.com.cn/ssessg s/S002001网站 上公布的 《2024年4月30日投资者关 系活动记录 表》2024年05月15日 公司会议室 实地调研 机构 1、财通基金(张玉龙);2、博衍投资(熊文说);3、财通证券(郭齐坤);4、财通化工(梅宇鑫); 5、创金合信(刘迪);6、大成基 金(赵蓬);7、大成基金(段一帆);8、德邦证券(许蕾);9、东北化工(伍豪);10、富达基金(李瑞鹏);11、富国基金(汪欢吉);12、富国基金(沈衡); 13、光大化工(蔡嘉豪);14、广 发资管(孙国萌);15、国都自营(余卫康);16、国海富兰克林(张瑞);17、国海化工(陈云);18、国联化工(申起昊); 19、国泰君安(周志鹏);20、国 投瑞银(周思捷);21、国信投资(李孟如);22、果实投资(蔡红辉);23、海通化工;24、弘尚资产(沙正江);25、华安化工(刘天其);26、华富基金(邓贤波);27、华泰证券(庄汀洲); 28、华夏基金(周天翔);29、汇 丰前海(茹艺);30、太平基金(夏文奇);31、景林资产(蒋文 公司经营情况介绍及答复投资者提问 具体详见公司在http://irm.cninf o.com.cn/ssessg s/S002001网站 上公布的 《2024年5月15日投资者关 系活动记录 表》 接待时间 接待地点 接待方式 接待对象类型 接待对象 谈论的主要内容及提供的资料 调研的基本情况索引超);32、民生化工(曾佳晨); 33、摩根士丹利(孙人杰);34、 南华基金(刘凯兴);35、泉果基金(张羽鹏);36、睿远基金(崔文琦);37、申万宏源(邵靖宇);38、申万医药(张静含); 39、西部利得基金(陈雨);40、 西南自营(李根林);41、兴全基金(夏斯亭);42、兴银基金(石亮);43、兴证化工(刘梦岚); 44、野村东方国际资管(吴刚 祥);45、长城证券(肖亚平); 46、长城证券(王彤);47、长江 证券(魏邈);48、浙商证券(李辉);49、中金公司(贾雄伟); 50、中金公司(侯一林);51、中欧基金(息荣雪);52、中泰证券(聂磊);53、中信建投(陶爱普);54、中信能源(刘畅); 55、中银化工(范琦岩);56、朱 雀基金(张璇);57、朱雀基金(刘丛丛);58、通衡资本(胡佳伟);59、青域资产(张新斌); 60、精至资产(黄登峰);61、汇添富基金(刘高晓);62、个人股东等 2024年05月29日 上海凯宾斯基大酒店 实地调研 机构 1、上海石峰资产;2、世诚投资; 3、东方基金;4、东海基金;5、东 海证券资产;6、中再资产;7、中庚基金;8、中海基金;9、中银国际资管;10、中银基金;11、交银施罗德;12、健顺投资;13、光大资管;14、兴业基金;15、兴全基金;16、咸和资管;17、农银汇理;18、凯丰投资;19、华夏基金;20、华宝基金;21、华富基金;22、华泰保兴;23、华泰证券资管;24、华能贵诚信托;25、华龙证券自营;26、博时基金;27、嘉实基金;28、国新证券;29、国泰君安资管;30、国泰基金;31、国海富兰克林;32、域秀投资; 33、太平养老;34、太平基金; 35、太平资产;36、观远资产; 37、富安达基金;38、工银安盛资 管;39、广发基金;40、建信保险资管;41、建信基金;42、德邦基金;43、正心谷;44、民生证券资管 45、汇添富;46、波克资管; 47、浙商基金;48、西部利得; 49、摩根基金;50、南方基金; 51、银叶投资 公司经营情 况介绍及答 复投资者提 问 具体详见公司 在 http://irm.cninf o.com.cn/ssessg s/S002001网站 上公布的 《2024年5月29日投资者关 系活动记录 表》2024年07月18日 上海浦东文华东方酒店 实地调研 机构 1、国联化工(申起昊);2、国君资管(冯自立);3、朱雀基金(张 公司经营情况介绍及答 具体详见公司在接待时间 接待地点 接待方式 接待对象类型 接待对象 谈论的主要内容及提供的资料 调研的基本情况索引璇、刘丛丛);4、华富基金(邓贤波);5、摩根士丹利基金(孙人杰);6、友邦保险(田蓓);7、兴证资管(孙鹏);8、弘毅远方基金(樊可);9、中英人寿(王嘉晖);10、华安基金(蒋璆); 11、海富通基金(踪敬珍);12、 信达澳亚基金(陆毅楷);13、恒越基金(杨宇禄);14、广发资管(孙国萌);15、华夏基金(周天翎、张俊、曹雅提、李佳嘉); 16、长信基金(黄向南、黄振 华);17、永赢基金(林伟昊); 18、淡水泉(谷宜恭) 复投资者提 问 http://irm.cninf o.com.cn/ssessg s/S002001网站 上公布的 《2024年7月18日投资者关 系活动记录 表》2024年08月26日 上海金茂君悦大酒店 实地调研 机构 1、兴全基金 (夏斯亭);2、富国基金( 沈衡);3、汇添富( 刘高晓);4、国泰基金(钱晓杰); 5、申万菱信(周小波、季鹏); 6、摩根基金(倪权生);7、嘉实 基金(汤舒婷、延健磊);8、鹏华基金(苏东);9、招商基金(赵宗原、胡昂);10、银华基金(吴颖、王建);11、重阳投资(贺建青);12、浙商资管(王圆); 13、交银基金(张明晓);14、西 部利得基金(陈雨);15、名禹资产(王友红);16、汇丰晋信基金(叶繁);17、华宝基金(郭祝同);18、永赢基金(林伟昊); 19、兴银理财(陈亚龙);20、长 江养老(马睿);21、中信资管(陈汗);22、青禾投资(胡昂);23、财通资管(易小金); 24、睿远基金(崔文琦、朱璘); 25、运舟资本(廖书迪);26、华 安证券(刘天其);27、太平资产(赵新裕);28、国海富兰克林(张瑞);29、华富基金(邓贤波);30、野村资管(吴刚祥); 31、相生资产(张涛);32、泉果 基金(张羽鹏);33、青骊投资(谢梦飞) 公司经营情况介绍及答复投资者提问 具体详见公司在http://irm.cninf o.com.cn/ssessg s/S002001网站 上公布的 《2024年8月26日-2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十三、市值管理制度和估值提升计划的制定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制定了市值管理制度。 是 □否 公司是否披露了估值提升计划。 □是 否 公司2025年4月11日召开的第九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市值管理制度》,对市值管理的机构与职责、市值管 理的主要方式、监测预警机制和应急措施等方面进行明确,具体详见公司于2025年4月15日在巨潮资讯网(http://www.cninfo.com.cn)刊登的公告。十四、“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贯彻落实情况公司是否披露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公告。是 □否为践行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及国常会提出的“要大力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要采取更加有力有效措施,着力稳市场、稳信心”的指导思想,维护全体股东权益,增强投资者信心,促进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公司于2024年3月9日在指定信息披露媒体及巨潮资讯网(http://www.cninfo.com.cn)刊登《关于“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的公告》(2024-002),行动方案主要内容包括“创新驱动发展 做优做专主业”“以贡献者为本 共享公司发展成果”“深化公司治理 提升规范运作水平”“合规信息披露 真诚双向沟通”等四个方面内容。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推动落实“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坚守初心,聚焦主业,在保障公司内在价值提升的同时,不断增强投资者获得感。具体详见公司于2025年4月15日在指定信息披露媒体及巨潮资讯网(http://www.cninfo.com.cn)刊登《关于“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的进展公告》(2025-0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