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兰生物(002007)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4-12-31 | 信息来源 | 2024年年度报告 | 经营情况 | 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血液制品行业 血液制品属于生物制品行业的细分行业,主要以健康人血浆或经特异免疫的人血浆为原料,采用生物学工艺或分离 纯化技术制备的而成,用于治疗和预防的蛋白或细胞组分的统称,主要有人血白蛋白类、免疫球蛋白类和凝血因子类三大类产品,在医疗抢救及某些特定疾病预防和治疗上,血液制品有着其他药品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属于不可或缺的国家战略性储备物资。最早的血液制品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初,是应反法西斯战争前线抢救伤员的需要而诞生的,被视为重要战略物资。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产品品种已由最初的人血白蛋白发展到人血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和凝血因子类等20多个品种。随着政府和民众对血液制品安全性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各国政府对血液制品行业的监管逐步加强,加上企业的兼并重组,全球血液制品行业处于高度集中、寡头竞争之势,国外血液制品企业产量前五位的企业市场份额占比为80%~85%,基本垄断了世界上血液制品的供应,行业集中度凸显。从国外血液制品行业的集中过程,可以看出在充分竞争与较强的监管环境下,产业将不断走向集中,预计我国血液制品行业集中度也将持续加强。我国血液制品生产始于上世纪60年代,至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开始时生产厂家仅2-3家。上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血浆蛋白的分离工艺开始由盐析法逐步过渡到低温乙醇法,分离技术也由离心法过渡到压滤法。进入上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许多地方血站、各大军区下属血站及一些科研机构单位也开始生产血液制品,鉴于其特殊性和对安全性的较高要求,国家后来加强了对行业的监管,从生产质量、储存到流通管理等方面均实施了严格措施,引导行业规范、有序发展。1998年,国家对血液制品行业率先实行GMP认证制度,只有通过GMP认证的企业才能生产经营血液制品。2001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1—2005年)的通知》中规定,国家实行血液制品生产企业总量控制,加强监督管理,不再批准新的血液制品生产企业。随着我国经济增长、医保覆盖范围扩大、人口老龄化等因素影响下,国内血液制品的使用量和临床应用领域持续扩容,市场规模逐步扩大。中国血制品行业监管政策严格,且准入难度大。中国的血浆采集政策相比于美国、欧洲更加严格,血浆采集间隔期更长,单次采集量也较少,血浆不易获得。近年来,大型血液制品公司通过兼并、收购的方式,使我国血液制品行业集中度得到大幅提升,目前已形成以天坛生物、泰邦生物、华兰生物、上海莱士等大型血液制品公司为行业龙头的局面。 (二)疫苗行业 作为生物制药行业的细分领域,疫苗行业在预防感染、感染后再传播以及预防重症和死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接种疫苗是目前最有效、最经济的疾病预防方式,在大众接种意识及意愿的不断提高下将带来疫苗更广泛的普及和使用。全球疫苗行业集中度较高,呈现寡头垄断的竞争格局。葛兰素史克、赛诺菲、默沙东和辉瑞四大巨头总计占据全球疫苗市场超过80%以上的份额,在疫苗市场占据的绝对优势地位。2017年以来,基于老龄化比例提升、民众疾病预防意识增强、公共医疗卫生发展等多项要素的叠加效应,全球疫苗市场规模呈现快速增长的发展趋势。疫苗的防控效果强,安全性高,我国人口基数庞大,全国14亿人的人口基数蕴藏着巨大的疫苗需求,目前,中国的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过去疫苗接种主要集中于预防婴幼儿疾病,随着民众健康意识和收入水平的提高,成人的疫苗接种意识尚待加强,随着预防接种工作的普及和发展,接种疫苗、预防疾病逐渐成为各年龄段群体的健康共同选择,国内疫苗市场将迎来更大的发展。随着《疫苗管理法》等行业法规、政策的发布和落实,进一步规范疫苗研制、注册、生产、批签发和流通,疫苗行业监管更加严格的同时,对疫苗企业实行严格的准入管理,引导和鼓励疫苗企业规范化、集约化生产,促进了国内疫苗行业持续健康的发展。随着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支持,民众对于通过接种疫苗预防传染病的意识逐渐增强,监管机构、疾控体系和民众对高质量的疫苗产品的诉求日益明显。刚性需求带来确定性成长,疫苗接种认识提升、庞大的适用人群、目前较低的渗透率等因素将持续带来巨大增长空间。随着民众健康意识进一步提升、支付能力的逐步增强,行业可持续发展迎来新的增长空间。中国流感疫苗未来市场增长潜力较大。目前我国流感疫苗总体接种率为3%左右,远低于欧美及东亚地区水平。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公布的数据,在2022-2023年流感季,美国6个月至17岁的儿童接种≥1剂流感疫苗的比例为57.4%,18≥岁的成年人流感疫苗接种覆盖率为46.9%,65岁以上的老年人流感疫苗接种覆盖率则达到69.7%。世界卫生组织强调老人儿童慢病患者等重点人群流感疫苗接种率需达到75%的目标,目前中国15岁以下人群、60岁以上老人等重点人群基数约为5.17亿人,重点人群体量庞大而整体接种率偏低,因此随着国家政策推动、民众接种意识提升,国内流感疫苗市场尚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三)单抗行业 单克隆抗体是当今国际医药界的前沿领域,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市场前景广阔。近年来单克隆抗体以靶向性 强、特异性高、副反应小等优势在癌症治疗、自身免疫疾病等疑难杂症的治疗领域得到了快速发展。相较于全球单克隆抗体市场,中国单克隆抗体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与全球单克隆抗体市场的差距,彰显出了中国单克隆抗体药物市场未来广阔的增长空间。从2017年开始,国家医疗保险制度在单抗药物覆盖面方面显著扩大,这将提高未来单抗处方的渗透率。同时,免疫治疗产品的引入,如Opdivo、Keytruda等PD-1抑制剂在中国的获批,进一步促进中国单抗市场的扩大。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预计到2025年,该市场将增长到1,945亿元人民币,2020年到2025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36.5%。 2022年1月30日,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商务部、国家卫健委、应急管理部、国家医保局、国家药监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九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印发“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的通知》,规划指出医药工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基础。“十四五”期间,医药工业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面临深刻变化,将进入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推动产业链现代化、更高水平融入全球产业体系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把创新作为推动医药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任务,加快创新驱动转型,“十四五”期间全行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0%以上,到2025年,创新产品新增销售额占全行业营业收入增量的比重进一步增加。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二)公司主要产品及用途 血液制品属于生物制品行业的细分行业,主要以健康人血浆为原料,采用生物学工艺或分离纯化技术制备的生物活 性制剂,在医疗抢救及某些特定疾病预防和治疗上,血液制品有着其他药品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疫苗制品是为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用于人体预防接种的疫苗类预防性生物制品。公司产品用途如下:1、人血白蛋白:失血创伤,烧伤引起的休克;脑水肿及损伤引起的颅压升高和持续性脑积水;肝硬化及肾病引起的水肿或腹水;低蛋白血症的防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用于心肺分流术、烧伤的辅助治疗、血液透析的辅助治疗和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等。 2、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原发性免疫球蛋白缺乏症、如X连锁低免疫球蛋白血症,常见变异性免疫缺陷病,免疫球蛋白G亚型缺陷病等;继发性免疫球蛋白缺乏症,如重症感染、新生儿败血症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原发性血 小板减少性紫癜、川崎病等。 3、人免疫球蛋白:主要用于预防麻疹和传染性肝炎,若与抗生素合并使用,可提高对某些严重细菌和病毒感染的疗 效。 4、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主要用于乙型肝炎预防。适用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母亲所生的婴儿; 意外感染的人群;与乙型肝炎患者和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密切接触者。 5、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主要用于被狂犬或其他携带狂犬病毒的动物咬伤、抓伤患者的被动免疫。 6、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主要是用于预防和治疗破伤风,尤其适用于对破伤风抗毒素(TAT)有过敏反应者。 7、人凝血因子Ⅷ:本品对缺乏人凝血因子Ⅷ所致的凝血机能障碍具有纠正作用,主要用于防治甲型血友病和获得性 凝血因子Ⅷ缺乏而致的出血症状及这类病人的手术出血治疗。 8、人凝血酶原复合物:主要用于治疗先天性和获得性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缺乏症(单独或联合缺乏)包括:凝 血因子Ⅸ缺乏症(乙型血友病),以及Ⅱ、Ⅶ、X凝血因子缺乏症;抗凝剂过量、维生素K缺乏症;肝病导致的出血患 者需要纠正凝血功能障碍;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时,凝血因子Ⅱ、Ⅶ、Ⅸ、Ⅹ被大量消耗,可在肝素化后应用;各种原因所致的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而拟作外科手术患者,但对凝血因子V缺乏者可能无效;治疗已产生因子Ⅷ抑制物的甲型血友病患者的出血症状;逆转香豆素类抗凝剂诱导的出血。 9、人纤维蛋白原:适用于先天性纤维蛋白原减少或缺乏症;获得性纤维蛋白原减少症:严重肝脏损伤;肝硬化;弥 散性血管内凝血;产后大出血和因大手术、外伤或内出血等引起的纤维蛋白原缺乏而造成的凝血障碍。10、人纤维蛋白胶:用于烧伤及普通外科手术中局部止血的辅助处理。 11、外用冻干人凝血酶:局部止血药,辅助用于处理腹部切口创面的渗血。 12、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可刺激机体产生抗流感病毒的免疫力,用于预防本株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 13、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可刺激机体产生针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抗体,用于此型病毒所致流感流行的免疫预防。 14、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用于预防A、C、Y及W135群奈瑟氏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5、重组乙型肝炎疫苗(汉逊酵母):可刺激机体产生抗乙型肝炎病毒的免疫力,用于预防乙型肝炎。 16、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可使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应答,用于预防A群和C群脑膜炎奈瑟球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7、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可刺激机体产生抗流感病毒的免疫力;用于预防疫苗相关型别的流感病毒引起的流行 性感冒。 18、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可刺激机体产生抗狂犬病病毒免疫力,用于预防狂犬病。 19、吸附破伤风疫苗:可使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应答,用于预防破伤风。 公司血液制品的11个产品中,有人血白蛋白(乙类)、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乙类)、人免疫球蛋白(乙类)、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乙类)、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乙类)、人凝血因子Ⅷ(甲类)、凝血酶(甲类)、人凝 血酶原复合物(乙类)、人纤维蛋白原(乙类)等品种列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4年版)》。 (三)主要业绩驱动因素 公司立足血液制品业务,通过增加采浆量、提高血浆综合利用率、优化产品结构、加大市场急需产品的生产和研发 等措施巩固血液制品行业地位;整合公司研发资源,集中优势资源开发疫苗新产品,做好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儿童剂型)、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做大做强疫苗业务;开展创新药和生物类似药的研发、生产,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致力于开发用于治疗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危及人类生命或健康的重大疾病的药物,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可及的药品,为人类的健康保驾护航;扩大与国内外优势企业的战略合作,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逐渐形成血液制品、疫苗、创新药和生物类似药为核心的大生物产业格局。 1、加快新建单采血浆站建设,加强对单采血浆站的管理,血液制品业务保持稳定增长报告期内,公司邓州浆站、襄城浆站、杞县浆站、巫山浆站建成、取得采浆许可证并开始采浆;公司获批在重庆市 丰都县设置新建单采血浆站,丰都浆站正按计划开展浆站的建设工作,争取早日建成并通过验收。公司高度重视单采血浆站质量管理,建立并不断完善单采血浆站质量管理体系,贺州浆站、博白浆站、封丘浆站、滑县浆站、浚县浆站、鲁山浆站共六家浆站顺利通过了单采血浆许可证的换发。在增加新浆站开源的同时,通过强化绩效考核和浆站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工作激发内生活力、优化血源管理方案紧抓新浆站的提质上量等方式多措并举、积极推进血浆采集工作,促进采浆量持续提升,公司采浆量创历史新高,2024年,公司采浆量共计1,586.37吨,较上年增长18.18%。 2、加强疫苗质量管理,做好疫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报告期内,疫苗公司做好流感疫苗的生产和销售,加强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研制,稳步推进在研产品的研发工作。 2024年公司取得流感疫苗批签发共计78个批次,其中四价流感疫苗(成人剂型)55批次,四价流感疫苗(儿童剂型) 12批次,三价流感疫苗 批次,四价流感疫苗及流感疫苗批签发批次数量继续保持国内领先地位。 3、继续加大研发投入,稳步推进在研产品的研发工作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对血液制品现有产品的生产工艺技术升级和新产品的开发,改善产品结构,进一步提高血浆综合 利用率;继续加大疫苗、创新药和生物类似药物的研发投入,通过自主创新,加强研发项目管理,推进公司研发项目的顺利实施,加快创新型疫苗、重组蛋白创新药和生物类似药物的研发。公司静注人免疫球蛋白(IVIG)(5%、10%)已完成Ⅲ期临床研究并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提交药品注册上市许可申请并被受理,处于药品审批阶段;人凝血因子Ⅸ(FⅨ)正在开展Ⅲ临床研究;Exendin-4-FC融合蛋白项目已完成Ⅰ期临床,正在开展Ⅱ期临床研究;疫苗公司稳步开展重组带状疱疹疫苗(CHO细胞)、mRNA流感病毒疫苗、mRNA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疫苗、痘病毒广谱流感的临床前研发工作;冻干A群C群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已完成III期临床试验,Hib结合疫苗2024年12月申报临床试验并被受理;吸附无细胞百(三组分)白破联合疫苗正在开展III期临床试验,基因公司研发的贝伐珠单抗于2024年11月21日取得《药品注册证书》,获批正式生产和销售;基因公司向国家药监局递交了利妥昔单抗注射液的药品注册上市许可申请并被受理;阿达木单抗、曲妥珠单抗、地舒单抗处于III期临床阶段;伊匹木单抗、帕尼单抗处于I期临床阶段;重组抗Claudin18.2全人源单克隆抗体注射液、重组抗PD-L1和TGF-β双功能融合蛋白注射液、重组抗BCMA和CD3双特异性抗体注射液已取得临床批件,待开展临床,上述项目能够为公司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丰富公司的产品梯队。 4、持续推进信息化建设,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公司自2024年起全方位推进信息化项目建设,构建电子化管理平台,助力“业财一体化”高效运营。公司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2024年正式上线,涵盖财务管理、供应链管理、生产计划、销售管理及人力资源管理等核心模块,实 现数据共享与流程协同,显著提升运营效率并有效降低成本;公司集采中心SRM(供应商关系管理)系统正式上线,进一步加强与供应商的深度合作,优化供应链管理,提高协同效率,降低供应链风险;公司LIMS(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与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进入试运行阶段,标志着公司信息化建设迈向精细化管理的新阶段。未来,公司将持续深化信息化转型,积极引入人工智能等新质生产力,推动科技赋能,以数字化手段助力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参见“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相关内容。 2、收入与成本 (1)营业收入构成 (2)占公司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10%以上的行业、产品、地区、销售模式的情况☑适用□不适用 公司主营业务数据统计口径在报告期发生调整的情况下,公司最近1年按报告期末口径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数据□适用 ☑不适用 (3)公司实物销售收入是否大于劳务收入 ☑是□否 行业分类 项目 单位2024年2023年 同比增减 血液制品 销售量 瓶/套/支 12,853,243 12,352,525 4.05%生产量 瓶/套/支 12,966,157 12,371,772 4.80%库存量 瓶/套/支 2,425,122 2,313,109 4.84%疫苗制品 销售量 瓶/套/支/人份 14,241,904 19,397,503 -26.58%生产量 瓶/套/支/人份 21,113,171 25,357,266 -16.74%库存量 瓶/套/支/人份 4,811,878 6,145,764 -21.70%相关数据同比发生变动30%以上的原因说明□适用 ☑不适用 (4)公司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适用 ☑不适用 (5)营业成本构成 行业和产品分类 行业和产品分类 (6)报告期内合并范围是否发生变动 ☑是□否 名称 变更原因 北京安健华康医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股权转让 (7)公司报告期内业务、产品或服务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有关情况 □适用 ☑不适用 (8)主要销售客户和主要供应商情况 3、费用 品收入减少,服务费相应减少所致。管理费用 296,249,466.25 274,288,489.62 8.01%财务费用 -6,842,823.46 -1,671,736.32 -309.32% 主要系本期利息收入增加所致。研发费用 333,177,802.38 280,843,979.31 18.63% 4、研发投入 ☑适用□不适用 主要研发项目名称 项目目的 项目进展 拟达到的目标 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人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纯化工艺开发 增加新品种(国内尚无该产品上市) 临床前研究 取得对应产品的《药品注册证书》 丰富公司的产品种类,增加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为血管性血友病患者提供特效药。人凝血因子Ⅸ(FⅨ)纯化工艺开发 增加新品种 临床试验进行中,已完成受试者入组 取得对应产品的《药品注册证书》 丰富公司的产品种类,增加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为乙型血友病患者提供高纯度药品。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的工艺升级 增加新品种 已获得10%浓度规格NDA注册受理 取得对应产品的《药品注册证书》 丰富公司的产品种类,提高临床适用性和耐受性,增加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皮下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工艺开发 增加新品种(国内尚无该产品上市) 临床前研究 取得对应产品的《药品注册证书》 丰富公司的产品种类,可实现患者家庭自治,增加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Exendin-4-FC融合蛋白 增加新品种 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取得对应产品的《药品注册证书》 丰富公司的产品种类,增加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毕赤酵母重组生产人血白蛋白工艺开发 增加新品种 临床前研究 取得对应产品的《药品注册证书》 丰富公司的产品种类,实现差异化竞争优势,增加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特异性人免疫球蛋白工艺开发及应用 工艺升级,质量升级 补充申请研究阶段 工艺变更 提升公司的产品质量,增加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人凝血酶原复合物中Ⅶ因子提升的研究 工艺升级,质量升级 补充申请研究阶段 工艺变更 提升公司的产品质量,增加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外用冻干人凝血酶水分优化项目 工艺升级,质量升级 补充申请研究阶段 工艺变更 提升公司的产品质量,增加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人纤维蛋白原粘合剂工艺研究 工艺升级,质量升级 补充申请研究阶段 工艺变更 提升公司的产品质量,增加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人纤维蛋白原 增加新品种 临床前研究 取得对应产品的《药品注册证书》 丰富重庆公司的产品种类,增加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增加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高纯度白蛋白工艺研究 提升产品质量 临床前研究 工艺变更 提升重庆公司的产品质量,增加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的工艺升级 提升产品质量,增加产品收率 临床前研究 工艺变更 丰富重庆公司的产品质量,增加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皮下注射人免疫球蛋白工艺开发 增加新品种 临床前研究 取得对应产品的《药品注册证书》 丰富重庆公司的产品种类,可实现患者家庭自治,增加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组织胺人免疫球蛋白工艺开发 增加新品种 临床前研究 取得对应产品的《药品注册证书》 丰富重庆公司的产品种类,增加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第四代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工艺开发 增加新品种、提升产品质量 临床前研究 取得对应产品的《药品注册证书》 丰富重庆公司的产品种类,增加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增加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冻干A群C群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 研发出对应的疫苗产品 正在进行申报生产的准备工作 取得对应疫苗产品的《药品注册证书》 丰富公司的产品种类,增加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吸附无细胞百(三组分)白破联合疫苗 研发出对应的疫苗产品 III期临床试验 取得对应疫苗产品的《药品注册证书》 丰富公司的产品种类,增加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5、现金流 项目2024年2023年 同比增减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5,013,380,402.04 5,148,178,799.33 -2.62%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3,954,035,240.16 3,802,340,018.29 3.99%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059,345,161.88 1,345,838,781.04 -21.29%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23,774,024,671.66 6,699,966,728.73 254.84%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23,683,948,699.82 7,698,244,410.16 207.65%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90,075,971.84 -998,277,681.43 109.02%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612,749,571.01 748,070,638.00 -18.09%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1,393,182,691.85 1,203,026,000.18 15.81%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780,433,120.84 -454,955,362.18 -71.54%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368,935,606.17 -107,330,944.81 443.74%相关数据同比发生重大变动的主要影响因素说明☑适用□不适用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发生额较上期发生额上升109.02%,主要系本期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增加所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发生额较上期发生下降71.54%,主要系本期偿还借款及回购股票支付的现金增加所致。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本年度净利润存在重大差异的原因说明□适用 ☑不适用 五、非主营业务分析 □适用 ☑不适用 六、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2、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不适用 3、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截止至报告期末,公司存在以下资产权利受限情况:信用证保证金6,896,042.37元,保函保证金1,503,244.44元, 合计8,399,286.81元。 七、投资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4、金融资产投资 (1)证券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证券投资。 (2)衍生品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衍生品投资。 5、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无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八、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1、出售重大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 2、出售重大股权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九、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适用□不适用 十、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十二、报告期内接待调研、沟通、采访等活动 ☑适用□不适用 接待时间 接待地点 接待方式 接待对象类型 接待对象 谈论的主要内容及提供的资料 调研的基本情况索引 2024年08月 线上会议 网络平台线上 机构 国金证券袁 公司2024上 巨潮资讯网29日 交流 维、马居东; 易方达基金 鄢煜、陈峻松;海通证券郑琴等 半年生产经营情况,新建浆站情况,2024年采浆量的增长情况以及未来几年的采浆增长情况等 (www.cninfo 十三、市值管理制度和估值提升计划的制定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制定了市值管理制度。 □是 ☑否 公司是否披露了估值提升计划。 □是 ☑否 十四、“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贯彻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披露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公告。☑是□否为践行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及国常会指出的“要大力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要采取更加有力有效措施,着力稳市场、稳信心”的指导思想,持续提升公司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盈利能力和全面风险管理能力,以期实现长足发展,用优异的业绩回馈广大投资者,公司结合发展战略和经营情况,制定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具体内容详见2024年2月6日刊登于《证券时报》和巨潮资讯网上的《关于推动“质量回报双提升”活动方案的公告》(公告编号:2024-002)。报告期内,围绕“质量回报双提升”方案,公司取得了相应进展:一是在价值管理方面,公司报告期内为股东派发 2023年年度分红,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元(含税),共计派发548,634,277.80元;公司董事长、实际控制人、部分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自2024年7月8日起6个月内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方式增持公司股份,合计增持公司股份1,495,700股,提振投资者信心。二是规范信息披露,优化投资者沟通机制,公司高度重视信息披露工作,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监管机构规定,始终保持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的披露原则,并不断完善和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和水平。上市以来,公司信息披露工作一直保持优良水平,截至2024年底,已连续十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年度信息披露考核中获得“A级”。公司不断优化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通过业绩说明会、投资者电话会、互动易平台、实地调研等多种形式加强与投资者的双向沟通。三是在ESG方面,公司2024年3月30发布首份ESG报告《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重视社会责任,充分发挥ESG赋能作用,聚焦可持续发展。 2025年公司将继续专注生物医药领域,致力于打造国内一流生物制药企业;坚持创新驱动为核心,加快新产品研发进度,提高创新发展能力;持续完善公司治理,加强规范运作;重视对投资者的合理投资回报,与投资者共享发展成果,努力通过良好的业绩表现、规范的公司治理、高质量的信息披露和积极的投资者回报,切实增强投资者的获得感,为稳市场、稳信心积极贡献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