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钢铁(600022)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4-12-31 | 信息来源 | 2024年年度报告 | 经营情况 |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2024年是钢铁行业深度调整的关键一年,传统用钢行业下行压力加大,供强需弱矛盾更加突出,“减量发展、存量优化”特征日益明显,企业经营发展面临严峻考验。面对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公司牢牢把握中国宝武战略投资山钢集团、宝钢股份参股日照公司的重大机遇,聚焦“变革求生”管理主题,牢固树立价值创造理念,全面对标找差,极致提升效率,深化协同支撑,强化降本增效,保持了稳定发展态势。 公司于2024年上半年提出“变革求生”的管理主题,构建了以“1个总目标、6大竞争能力、9条变革路径、N个支撑项目”为核心的“1+6+9+N”变革求生体系:将扭亏增盈作为变革求生的首要目标,着力提升服务、产品、成本、效率、创新和文化等六大竞争能力,明确了经营、人力、营销、采购、制造、设备、投资、能源和物流等九条变革路径,推进实施了N个支撑项目。报告期内,公司生产生铁1089.95万吨、粗钢1494.22万吨、商品坯材1536.94万吨。挖潜增效成效明显,为缓解市场下行造成的经营压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坚持“两最”生产新秩序,生产运行稳中提质 报告期内,公司坚持“两最”理念,着力构建最优生产组织模式和最佳制造工艺路径生产新秩序,生产运行保持稳定高效状态。钢城基地探索实施集约化生产,型钢、优特钢等产线满负荷生产,优势产能全面释放。各产线累计日产刷新纪录64次、月产刷新纪录6次。日照基地两座高炉生产稳定向好,钢产量创投产以来最高水平,酸洗、镀锌等高效产线极致提产。持续抓好界面管理,铁水温降实现历史性突破,热装热送率屡创新高,界面效率大幅提升。 (二)深化算账经营,降本成效显著 深化算账经营,构建实施三级成本管控体系,全年吨钢可比成本降低86.66元。严控各类费用,大力削减固定费用,突出抓好采购降本,严格低库存管控,大宗原燃料综合采购成本与行业比,较2023年改善30元/吨。 (三)产品经营多点突破,海外市场“量效双增” 围绕“双聚焦、双提升”(聚焦产品、聚焦用户,提升市占率、提升终端直供比例),创新产品经营机制,构建用户地图,组建经营体和产销研团队,渠道拓宽、终端拓量。深入推进“三个一”服务模式,深化QCDVS(质量、成本、交付、系列化和服务)用户服务,实施大客户经理制,用户黏度显著提升。 全年产品结构增效33.1元/吨,近地化销售比例突破73.1%,终端直 供比例比2023年提升25%。加大海外市场开拓力度,2024年出口118.03万吨,比2023年增加31.96万吨,增幅37%。实施打造金牌交付品牌行动,2024年累计合同完成率较2023年进步11%。 (四)深化机构改革赋能,组织效率显著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动态推进“1+6+9+N”百项变革项目落地,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实现突破。公司总部与莱芜分公司两级机关完成合并,总部机构设置压减52%,生产单位内设机构压减37.8%。组建制造、设备、投资等部门,推动业务集中、流程一贯;加快采购、营销体系变革;强力推进人事效率提升,实施定员优化,全员劳产率持续提升。 (五)协同支撑多点突破,助力经营绩效改善 报告期内,宝钢股份对钢城和日照两基地一体化协同支撑,两基地主动融合、双向奔赴,深化资源整合,导入集中一贯、算账经营、“PDCA+认真”、价值创造等先进理念方法,全面提升管理运行效率与质量。全年累计实施350项协同支撑项目,并取得显著的协同效益。 (六)坚持高端驱动技术引领,聚力打造高附加值产品 公司坚持“高端驱动,技术引领”,围绕“四化”(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高效化)发展方向,深入面向市场,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聚焦厚板、冷热轧板卷、型钢、优特钢、螺纹钢等领域,积极开发市场亟需的高附加值产品。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为27.0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30%。通过持续研发新产品,进一步巩固拓展了市场,提升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七)绿色智能稳步推进,赋能公司高质量发展 巩固全域环保绩效A级成果,持续加强环保治理,公司两基地顺利通过国家级绿色工厂复审。 节能降耗水平显著提升,钢城基地吨钢综合能耗持续降低,达到494千克标煤,创历史最好水平; 日照基地吨钢综合能耗479千克标煤,成为全省钢铁行业首家公示的“双碳最佳实践能效标杆示范企业”。数智钢铁建设全面提速,36项智能制造提升项目一体推进,PLMS(原料采购物流管控系统)、PSCS(采购供应链系统)、iEQMS(设备管理系统)等项目有序上线,岗位机器人应用达188台套。 (八)深化ESG治理实践,多举措践行市值管理 报告期内,公司深化ESG治理实践,持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健全完善公司治理。2024年,公司荣获“上市公司董事会优秀实践案例”、第二届国新杯“ESG金牛奖”公司治理二十强、中国钢铁企业高质量发展AAA级企业和2024中国钢铁企业AAA级ESG企业等荣誉。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钢铁行业情况 1.行业情况 报告期内,我国钢铁行业总体运行呈现“三高三低”特点,即“高产量、高出口、高成本,低需求、低价格、低效益”。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中国粗钢产量10.05亿吨,同比下降1.7%,生铁产量8.52亿吨,同比下降2.3%,钢材产量14.00亿吨,同比增长1.1%。需求端整体疲弱,钢材需求量预计为8.75亿吨,同比下降1.7%。尽管建筑业需求不振,但在政府激励措施支持下,机械、汽车、能源、造船、家电等制造业需求稳定增长,钢材需求总体降幅明显收窄。同时,中国积极增加钢材出口,钢材出口量达1.11亿吨,创下2015年以来最高水平,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内产能压力,推动行业在困境中寻求新的发展方向。2.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公司是国有控股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拥有从焦化、原料、烧结、球团、炼铁、炼钢到轧钢完整的生产工艺系统,整体装备水平较高,部分工艺装备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2024年《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上,公司位列第221位。 (二)行业政策影响 2024年,国家持续实施钢铁产量限产政策,山东省钢铁产量整体压减。下半年,钢铁行业进一步朝着规范化、标准化、绿色化方向迈进。 8月,工信部发布关于暂停钢铁产能置换工作的通知,各地区自8月23日起,暂停公示、公告新的钢铁产能置换方案。 9月,工信部印发的《工业重点行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指南》提出,到2027年,技术装备水平再上新台阶,80%以上钢铁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30%以上钢铁产能达到能效标杆水平。 10月,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工作方案》,开展钢铁等重点行业领域碳排放核算。 11月,工信部就《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修订)(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于2025年1月24日印发实施。根据《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25年版)》要求:所有冶炼设备须具备完备的项目建设手续;现有主体工艺技术及装备须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要求,不存在淘汰类工艺技术及装备;2026年起须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并公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