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中集团(300428)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4-12-31 | 信息来源 | 2024年年度报告 | 经营情况 |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汽车制造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 (一)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功能中间合金新材料行业 功能中间合金新材料是指由一种金属做基体,与其他金属(包括过渡族元素和稀土)或非金属通过热熔和或化学反 应 生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合金新材料。功能中间合金在不同的领域作为关键的基础性材料,单独或共同发挥作用,不仅 能够大幅提高金属综合性能,扩大金属的应用领域,还能降低制造成本,并为新型金属材料的研发提供技术支持。铝基中间合金是以铝做基体的中间合金,按照功能不同可分为晶粒细化类、金相变质类、金属净化类和元素添加类。根据国际铝业协会(IAI)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原铝产量约为7,286万吨,同比增加约3%;2024年中国原铝产量约为4,340万吨,同比增长4.2%,原铝产量的稳定增长带动市场对铝基功能中间合金需求持续上扬。2024年,功能中间合金行业在市场需求、技术创新、环保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呈现积极态势,同时也面临竞争压力的加剧。市场需求方面,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等高端制造领域对高性能功能中间合金需求持续增长,成为行业新的增长点;技术创新方面,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成为了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复合新型铝合金材料的研发提升了对功能中间合金性能的要求,拓宽了中间合金的应用领域;环保方面,随着环保意识增强以及政策趋严,企业需通过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降低能耗排放,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目标。市场对高性能、低成本、低碳绿色功能中间合金材料的需求持续提升,也加剧了行业的竞争压力,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企业需要具备强大的技术实力、产能规模、创新能力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市场需求和行业竞争。公司作为全球功能中间合金新材料行业中规模最大、产品种类齐全的企业之一,积极推动产品技术升级和产业整合,践行可持续发展。公司通过海外并购结合自主研发,使公司的产品在技术指标上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同时,公司率先通过 ASI(全球铝业管理倡议)认证,持续贯彻和履行铝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责任。 2、再生铝铸造铝合金行业 再生铝作为一种可以循环利用的资源,较大幅度地减少了能源消耗及温室气体、固体废料、废渣、废液的排放,在资 源节约、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方面具备重大的社会效益,因此再生铝行业在全球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得到蓬勃发展,其中中国再生铝行业仍存在较大发展空间。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多项有针对性的政策支持再生金属的发展,《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和《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量将达到 2,000万吨,其中再生铝产量将达到 1,150万吨。2024年 2月,《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明确要求到2025年初步建成覆盖各领域、各环节的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废钢铁、废铜、废铝等主要再生资源年利用量达到4.5亿吨,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年产值达到5万亿元。3月和5月,国务院分别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和《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进一步推动了汽车拆解行业和循环经济的发展。10 月,国家成立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国家级回收平台,通过并购重组整合资源,将资源回收放到全新高度,助力行业全面走向正规化、市场化、头部化。在政策驱动下,再生铸造铝合金行业持续增长,深度融入汽车、机械、电子等领域。随着汽车轻量化趋势发展,汽车用铝量也在持续提升,根据《中国汽车工业用铝量评估报告(2016—2030)》,我国汽车用铝量不断上升,2020年达到450.6万吨,初步统计2024年达到650万吨,预计2030年将达到910万吨,其中新能源汽车因低碳需求,对高性能再生铸造铝合金的需求尤为突出,成为行业核心增长点。公司40年始终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紧跟行业发展趋势,目前已经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再生铸造铝合金生产企业之一,随着公司海外铝合金工厂的建成投产,公司将充分利用产能布局优势,实现国内外再生铝资源利用的双循环发展;同时,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满足市场对高性能再生铸造铝合金的增长需求,提升产品应用的深度和广度。 3、汽车铝合金车轮行业 2024年在国家积极施策,全行业共同努力下,汽车产业转型步伐加快,全年产销稳中有进。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 示,2024年,汽车产销累计完成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7%和4.5%,产销量再创新高,继续保持在3,000万辆以上规模,汽车产销总量连续 16 年稳居全球第一。同时全球汽车销量也稳步提升,2024年全球汽车销量增长2.1%至8,900万辆。2024年促进汽车消费的国家报废更新和各地以旧换新政策取得超预期的良好效果,尤其是四季度的乘用车零售增速达到 14%的超强水平。在政策利好、供给丰富、价格降低和基础设施持续改善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新能源汽车持续增长,产销量突破1,000万辆,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0.9%,较2023年提高9.3个百分点。随着能源革命和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突破,汽车产品加快向新能源、轻量化、智能和网联的方向发展。相关国家政策的推行,对汽车产业提出了与时俱进的要求和发展方向,引导了汽车产业升级和技术升级,对汽车铝合金车轮行业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汽车铝合金车轮的上游行业主要为铝合金生产行业,目前国内铝合金供给充足,市场化程度高,不存在原材料紧缺的风险。下游市场为汽车整车配套市场和售后市场,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与下游的汽车行业发展密切相关,汽车行业的市场供求状况、增长速度、产品价格、保有量等对汽车零部件行业产生较大影响。目前汽车轻量化设计是汽车工业发展的趋势,一方面,轻量化可以有效降低尾气排放量;另一方面,汽车轻量化设计有利于提高整车燃油经济性、车辆控制稳定性、安全性等性能水平。目前国内外汽车轻量化技术发展迅速,主要的轻量化措施是轻量化的结构与强度设计,包括汽车车轮的铝合金化等。公司作为国内最大的铝合金车轮生产商之一,专注绿色、轻量化铝合金零部件的研发和生产,是行业内拥有从铝合金材料研发制造、模具研发制造、工装设备研究制造到车轮产品设计、制造工艺研发、数字信息化应用为一体的生产企业,领先的技术实力和质量水平使公司的铝合金车轮产品获得了全球汽车制造企业的认可和信赖。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1、公司主营业务情况概述 2024年,公司积极应对国内外市场及行业竞争压力,充分发挥产业链协同优势,聚焦主营业务,提升运营效能,深入 开拓市场与客户资源,全力推动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与市场开拓,落实降本增效策略,持续提升公司盈利能力。2024年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724,63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61%,累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0,71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77%,剔除股权激励费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4,72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31%。 (1)功能中间合金业务 功能中间合金业务始终保持行业龙头优势,公司积极布局高端新兴产业,持续加大全球市场开拓力度,研发生产的稀 土中间合金、高端晶粒细化剂、航空航天级特种中间合金等高附加值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报告期内公司功能中间合金业务销量和收入均稳步增长,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22.95亿元,同比增长11.94%。面对日益严峻的市场竞争形式,公司多措并举应对上下游市场压力,充分发挥区域产能优势,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强化成本管控实现降本增效,同时大力加强内部管理,全方位提升运营效率,保证了公司功能中间合金业务的业绩稳定。 (2)再生铸造铝合金业务 报告期内,汽车及新兴市场对再生铸造铝合金的需求持续增加,公司新增产能逐步释放效能,全年再生铸造铝合金板 块实现销售收入 156.96亿元,同比增长25.84%。公司高度重视内部运营管理的精细化与协同性,持续强化价值链体系建设,依托再生铝采供与分选环节的优势,对采购、生产、运输等全流程进行优化,有效降低运营成本,提升运营效率,实现降本增效的目标。同时,公司紧跟市场及行业发展趋势,前瞻需求,精准研发,开发的系列免热处理合金材料、可钎焊压铸铝合金、再生低碳 A356 合金、高导热/高导电铝合金等新材料市场应用愈发广泛,有力地推动了公司产品结构的持续优化,使公司的再生铸造铝合金业务盈利能力不断提升。 (3)铝合金车轮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铝合金车轮产品订单充足,项目定点数量持续增加,全年实现营业收入92.35亿元,同比增长4.46%。 公司充分发挥产业链和技术协同优势,优化产品和客户结构,高端、大尺寸、锻造、低碳等铝合金车轮产品占比进一步提 升,盈利能力持续增强。同时,公司积极推进生产线数字化管理升级,促进产能整合,提升运营效率。海外工厂建设进一步提升了公司全球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但墨西哥工厂在报告期内处于产能爬坡阶段,给公司业绩带来阶段性承压;同时受海外政治经济因素影响,墨西哥比索兑美元贬值,导致美元长期贷款产生未实现汇兑损失,侵蚀了部分铝合金车轮业务的经营业绩。 (4)新能源锂电新材料业务 新能源锂电新材料业务项目一期已投产,报告期内公司根据市场情况,有节奏的推进新能源电池六氟磷酸锂产品的客 户认证、市场开拓和试生产工作;同时利用先进的氟化盐生产线优势,为公司中间合金产品供应优质的氟化盐产品,并积极开拓客户市场,持续满足国内外市场对优质氟盐产品的需求,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063万元,同比增长1,963%。 2、铝合金材料纵深研发,新兴产业布局提速 公司深耕铝合金材料40年,在新材料研发与新兴产业布局上持续突破。公司精准对接新能源汽车、机器人、航空航天、 低空经济及半导体等新兴产业需求,依托深厚的技术积累与持续创新能力,纵深研发的系列免热处理合金材料、可钎焊压铸铝合金、硅铝弥散复合新材料和铝基稀土中间合金等材料,为公司增强综合竞争实力、实现未来盈利增长创造了空间。公司研发的系列免热处理合金材料可覆盖多品种应用场景,在新能源汽车一体压铸领域,已获多家头部新能源车企及压铸厂终端认证和项目定点,并已实现规模化量产;在机器人及无人机领域,公司的高强高屈服免热处理压铸铝合金凭借优异的综合性能表现获得关注,目前正在欧洲某机器人关节转轴及国内某知名无人机品牌的无人机结构件上进行验证。公司研发的可钎焊压铸铝合金解决了传统热管理部件加工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获“扶轮奖”汽车技术创新突破奖,正对接汽车热管理系统流道板上的验证和应用,并积极拓展储能、算力中心等领域;铝基稀土中间合金和航空航天级特种中间合金已间接应用于航空航天、低空经济领域飞行器部件的制造;硅铝弥散复合新材料在芯片封装壳体及半导体设备零部件制造等领域亦得到了应用。 3、扩大再生资源优势,深化铝循环产业链建设 公司作为国内再生铝合金行业领军企业,近年来持续拓展和完善再生铝“国内国际双循环”采购体系和铝循环产业链 建设,强化绿色低碳发展优势。报告期内,泰国再生铸造铝合金项目建成投产,进一步推动了公司再生铝资源回收和利用的全球化布局。在铝循环产业链建设中,公司积极布局汽车拆解业务,与蔚来、理想等新能源车企深度合作,凭借再生铝回收、加工及低碳铝合金车轮制造的技术优势,助力车企打通“拆解—熔炼—加工—应用”全链条,最大化挖掘整车材料循环价值,为汽车产业低碳转型与循环经济发展注入动能。 4、以技术优势为驱动,赋能高端车轮市场开拓 随着全球汽车产业向轻量化、可持续化转型加速,汽车行业对“轻质化、低碳化、高强度”铝合金车轮的需求日益增 强。公司始终秉承“低碳绿色制造,超轻量化发展”的战略目标,专注于铝合金车轮的绿色生产制造技术研究及成果转化,凭借行业领先的铸造旋压复合工艺、液态固态双模式锻造工艺技术和独特的低碳绿色铝合金车轮全产业链制造优势,报告期内,陆续获得多个国际知名整车厂和新能源汽车厂的高端铝合金车轮项目定点,其中旋压、锻造、大尺寸、特殊制程、低碳等高附加值铝合金车轮产品定点持续增加,为公司长期的稳定发展和盈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收入与成本 (1) 营业收入构成 (2) 占公司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10%以上的行业、产品、地区、销售模式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主营业务数据统计口径在报告期发生调整的情况下,公司最近1年按报告期末口径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数据 □适用 不适用 (3) 公司实物销售收入是否大于劳务收入 是 □否 行业分类 项目 单位2024年2023年 同比增减 生产量 万只 2,142 2,152 -0.46%相关数据同比发生变动30%以上的原因说明适用 □不适用中间合金产品销量增加,备货量增加。 (4) 公司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营业成本构成 产品分类 (6) 报告期内合并范围是否发生变动 是 □否 ①报告期内新增子公司: ②报告期内无减少子公司 (7) 公司报告期内业务、产品或服务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有关情况 □适用 不适用 (8) 主要销售客户和主要供应商情况 3、费用 4、研发投入 主要研发项目名称 项目目的 项目进展 拟达到的目标 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高强韧免热材料研发一体化下车身等大型一体化结构件使用的高强度免热处理铝合金材料。 取得1项新材料成果 开发一种高强度低碳低成本新型免热材料,以适应客户工艺要求。 如可以获得市场认可,可显著增加公司免热处铝合金材料的竞争力。AlMg系高强韧免热材料研发项目 研发适用于三角梁、副车架等大型一体化结构件使用的AlMg系高强韧铝合金材料。 取得2项新材料成果 通过优化合金成分、改进制备工艺和调整微合金元素,可以显著提升材料的综合性能,到达客户要求。 如获市场认可,可显著增加公司高强韧铝合金材料领域的影响力。高屈服系列材料研发屈服铝合金材料。 此项目开发3种高屈服新材料,并已进行市场推广 新材料可满足汽车结构件、人形机器人覆盖件、无人机结构件等高强结构件的市场需求。 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市场竞争力。可钎焊低导热压铸铝合金研发项目 研发一种综合性能更强、成本更低的可钎焊合金材料。 取得1项新材料成果,并申报发明专利 满足客户需求,可替换市场竞品材料。 如获市场认可,可显著增加市场竞争力,提升知名度。可钎焊高导热压铸铝合金研发项目 研发一种综合性能更强、成本更低的可钎焊合金材料。 取得1项新材料成果 满足客户需求,可替换市场竞品材料。 如获市场认可,可显著增加市场竞争力,提升知名度。可钎焊压铸合金项目 联合某热管理系统头部企业,研发可替代当前使用材料的低成本可钎焊材料 与客户联合申报发明专利2项,并取得3项新材料成果。 满足客户需求,可替换市场竞品材料。 如获市场认可,可显著增加市场竞争力,提升知名度。高导电材料研发项目 研发高导电铸造铝合金材料,应用于电机、电力,可实现提高材料低功耗、少发热的导电性能并降低成本。 取得内部成果2项,进入国内头部车厂的量产验证阶段。 实现目标客户对产品高屈服、高导电的性能要求。 有一定的市场容量,如获得市场认可,可显著增加公司竞争力。一体化压铸免热处理铝合金材料工艺性能模拟理论开发 受某主机厂委托,研发适用于一体化压铸大型结构件的一体化压铸免热处理铝合金材料。 该项目完成项目阶段试验,申报专利中 铸态机械性能与热稳定性均满足客户要求。 市场需求量很大,如获得市场认可,可显著增加公司竞争力。应用于高强韧铝合金的Al-Ti-C晶粒细化剂的开发 开发出适用于7XXX系高强韧抗疲劳铝合金的铝钛碳晶粒细化剂产品 已完成产品开发,在客户现场实现了小批量试用 实现产品中TiC粒子细小、分布更加均匀无聚集,细化能力更高效、稳定,满足客户使用需求 提升产品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电池铝箔用晶粒细化剂产品的开发及应用 基于电池铝箔对强度、针孔等指标的特殊要求,开发适用于电池铝箔的专用晶粒细化剂 已完成开发和批量使用 满足新能源电池铝箔客户对晶粒细化剂的特殊使用需求 提升产品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低杂质Al-Zr中间合金产品开发 开发出低K元素碱金属杂质的产品,提高产品纯净度 已完成产品开发和批量使用 降低产品中的K碱金属元素杂质含量,减少K碱金属元素对高端铝材的不利影响,保证客户的使用效果。 提升产品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汽车零部件轻量化绿色生产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形成集再生铝合金成分优化、铝液净化、仿真分析、铸造成型及涂装工艺等技术于一体的工艺体系,涵盖了从原材料创新到制造工艺优化的全链条技术革新,将显著提升整个生产链条的绿色化水平。 已经依托联合体的科研基础条件和技术力量,对再生铝材料、铝熔体超净化处理精控技术、轻量化铝合金零部件仿真技术等进行基础研究。 突破汽车零部件绿色产业化“卡脖子”技术难题,实现再生铝新材料、功能中间合金、轻量化零部件模具及绿色低碳车轮、转向节等轻量化铝合金零部件的绿色制造,优化汽车产业链上游材料供应的质量与环保特性,提升中游制造环节的效率与节能降碳能力,提高下游整车厂绿色生产水平,推动整个产业链向着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实现铝合金汽车零部件生产技术的全流程改善,推动汽车零部件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形成了轻量化汽车零部件产业上中下游互融共生、分工合作、利益共享的一体化创新机制,对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绿色超轻质汽车铝合金零部件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项目旨在针对汽车铝合金零部件成型及检测技术、模具设计工艺、自动化仿真系统等开展研究,完成成果转化及应用,实现超轻质汽车铝合金零部件绿色生产。 已经同河北农业大学、盐城工学院合作开展项目技术研究,已完成滤渣仪等铝熔体超净化处理装备及铝合金零部件水冷模具的研究。 突破汽车零部件轻量化绿色生产关键技术难题,有效提高汽车铝合金零部件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提升公司研发效能,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实现铝合金汽车零部件的低碳绿色生产,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推动车零部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铝合金材料中Fe相微观组织调控技术研究与应用 验证Mn、Cr、RE等元素对Fe相形貌的影响,并获得最优的改善Fe相形貌的方法。 通过研究已明确Mn、Cr元素对再生铝合金中富Fe相的协同作用及最佳配比,使再生铝合金性能达到最佳。在《铸造》发表学术论文1篇。 改善再生铝中富Fe相微观组织形貌,优化再生铝合金力学性能。 扩大再生铝回收范围,提升再生铝应用比例,提高企业在绿色低碳领域的技术创新水平及市场竞争力。铝合金车轮复合芯材料及工艺研究与应用 研发出一种重量轻、绿色环保、可再生利用的车轮复合芯,同时改进车轮结构设计和铸造工艺,降低车轮产品重量。 复合芯材料及制备工艺研发已完成,申请并受理发明专利1件。 研发一种重量更轻、绿色环保、可再生利用的复合芯新材料,开发相关的砂芯制作、铸造工艺以及新型车轮结构设计:复合芯材料抗拉强度≥3Mpa,发气量≤5ml/g;耐高温,热处理后不溃散;减少缩松缩孔缺陷,避免晶粒粗大。 实现铝合金车轮轻量化设计与制造,降低生产成本,促进车轮产品的轻量化生产,助力汽车行业的节能减排,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铝熔体超净化处理精控技术研究与应用 减少进入模具型腔内铝液的夹渣含量,提升熔炼及铸造过程中铝液质量,减少因铸件夹渣缺陷造成的报废。 完成了过滤箱、新型过滤网、分流墩等系列提升铝液纯净度的工装设备的开发,实用新型专利已受理,取得了科技成果证书。 车轮内夹渣及孔隙缺陷总量减少30%以上,铸件性能稳定性提升。 提升铝合金车轮铸件性能,提高车轮产品市场竞争力。铝合金亮面车轮全低温涂装工艺研究及应用 设计多层界面、涂层反应,开发亮面车轮全低温涂装工艺,降低涂装工序对车轮产品力学性能影响的同时降低能耗。 完成了铝合金亮面车轮全低温涂装工艺及配套底漆、亮漆的开发,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篇,授权发明专利1件,取得了科技成果证书。 产品力学性能和漆膜防腐性能达到客户要求,减少漆粉物料消耗和天然气使用量。 节本降耗,减少产品生命周期碳排放值,提高产品竞争力。铝合金车轮实验设计及数据可视化分析技术研究与应用 开发一款直观、便捷的数据分析软件来辅助试验设计和数据可视化分析,提升实验的效率以及科学性、准确性。 完成了数据分析软件的开发,取得软件著作权1项,后期将进行软件的推广应用。 优化研发试验设计,实现实验数据高效准确分析,为模型建立、产品性能预测、工艺优化及公司后续研发决策提供支持。 通过科学的试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提升了实验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提高实验的效率,缩短了研发实验周期,提高公司技术竞争力。铝合金车轮准静态挤压试验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 完成对车轮的准静态挤压试验,模拟车轮受到正面冲撞时受力及抗破坏能力,准确表现车轮弹性、变形、断裂阶段受力情况。 已完成试验工装开发和准静态挤压试验设计,实用新型专利已受理。 实现车轮在正面25%偏置碰撞中受力和失效情况的有效预测,试验工装设计满足客户试验标准条件要求。 扩展公司试验领域,提高客户认可度,增强公司竞争力。铝合金车轮表面材料表征分析技术研究与应用 对标国际前沿技术,研究铝合金车轮腐蚀产物成分及机理,评估涂层体系对耐蚀性的影响,获得铝合金车轮腐蚀失效原因,为产品失效分析、耐腐蚀性表面处理等提供技术保证。 开发了基体表面涂层进行无损剥离的技术和进行定量分析锆含量的方法,在SCI期刊《JMR&T 》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 分析车轮表面各涂层的阻抗值、极化曲线和官能团结构,结合钝化层成膜效果分析,开发了涂层结合性的快速评估方法。 提升产品抗腐蚀能力,增加高端客户订单,提升产品涂层性能和公司市场竞争力。 5、现金流 ①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增长14.94%,主要系本期产品销量增加以及铝价上涨所致。 ②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增长21.41%,主要系本期产量增加及原材料铝的价格上涨致使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 金增加所致。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降低146.26%,主要系本期末存货库存金额增加以及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增加所致。④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减少38.17%,主要系本报告期收回理财产品金额减少所致。⑤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减少102.07%,主要系本报告期收回理财产品金额减少所致。⑥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增加444.47%,主要系本期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比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增加所致。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本年度净利润存在重大差异的原因说明 适用 □不适用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44,678,073.41元,比本年净利润716,100,413.26元少1,160,778,486.67元,主要系期末库存商品及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增加所致。 五、非主营业务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价值变动所致。 否 资产减值(损失以“-”填列) -26,720,589.60 -3.19% 主要系存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计提减值准备所致 否营业外收入 2,787,647.22 0.33% 主要系固定资产报废收益及收合同违约款所致。 否营业外支出 4,989,047.42 0.60% 主要系固定资产报废损失、滞纳金及对外捐赠等所致。 否信用减值损失(损失以“-”填列) 147,633,234.26 17.61% 主要系应收款项坏账计提比例估计变更和销量增加应收账款增加,计提坏账准备金额变化所致。 否资产处置收益(损失以“-”填列) -304,480.75 -0.04% 主要系固定资产处置所致。 否 六、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模增长,流动资金需求增加所致。合同负债 58,455,298.0资产规模增加所致。租赁负债 41,176,531.6境外资产占比较高适用 □不适用资产的具体内容 形成原因 资产规模 所在地 运营模式 保障资产安全性的控制措施 收益状况 境外资产占公司净资产的比重 是否存在重大减值风险新泰车轮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261,051.99万元 泰国罗勇符 自营 购买财产险 18,059.33万元 16.32% 否墨西哥立中 投资设立 166,700.27万元 墨西哥蒙特雷海关园区 自营 购买财产险 -17,778.38万元 8.54% 否 2、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 □不适用 3、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七、投资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期因素冲击影响,下游市场需求未达预期,基于谨慎原则,募集资金实际投入进度有所放缓2020年08月28日年产5万吨铝基稀土功能性中间合金新材料项目 自建 是 制造业 25,710,743.28 101,508,944.46 自有资金 73.88% 不适用山东立中新能源锂电新材料项目(一期) 自建 是 新能源行业 63,784,571.15 459,121,282.05 自有资金 67.73% 不适用2022年08月01日年产150万只绿色超轻质铝合金车轮智慧生产线 自建 是 制造业 103,147,663.34 106,650,124.59 自有资金、募集资金 66.52% 不适用合计 -- -- -- 508,585,679.76 1,969,971,228.19 -- -- 0.00 10,457,900.00 -- -- -- 4、金融资产投资 (1) 证券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证券投资。 (2) 衍生品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衍生品投资。 5、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1) 募集资金总体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 (2)/ (1) 报告 期内 变更 用途 的募 集资 金总 额 累计变 更用途 的募集 资金总 额 累计变 更用途 的募集 资金总 额比例 尚未使用 募集资金 总额 尚未使用募集资金用途及去向 闲置两年以上募集资金金额 2021年 定向增发2021年09月24日 31,000 29,403.13 9,515.98 31,192.01 106.08% 10,000 32.26% 2023年10月31日,公司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第五届监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议案》,同意公司在保证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正常进行的前提下,使用不超过人民币10,000万元的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使用期限为自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不超过12个月。2024年11月1日,公司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第五届监事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部分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议案》,同意公司在保证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正常进行的前提下,使用不超过人民币3,300万元的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使用期限为自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不超过12个月。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募集资金均已使用完毕,募集资金专项账户均已销户。 2023年 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2023年08月16日 89,980 88,825.9 12,008.47 82,848.3 93.27% 6,209.832023年8月24日,公司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第五届监事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议案》,同意公司在确保不影响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建设和正常生产经营的前提下,使用不超过人民币60,000万元的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使用期限为自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不超过12个月。2024年11月1日,公司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第五届监事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部分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议案》,同意公司在保证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正常进行的前提下,使用不超过人民币8,000万元的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使用期限为自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不超过12个月。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均存放在公司募集资金专用账户内。 1、2021年发行募集资金使用及结余情况 2021年度发行募集资金使用及结余情况:2024年募集资金期初余额为3,409.61万元,收回大额定期存单42,000万元,本年公司使用2021年向特定对象发行募集资金9,515.98万元,购买大额定期存单36,000万元,收到利息及理财产品收益扣除银行手续费后的净额106.37万元。募集资金专户截止2024年12月31日均已销户。 2、2023年度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使用及结余情况 2023年度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使用及结余情况:2024年募集资金期初余额为18,117.98万元,本年公司使用2023年向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12,008.47万元,收到利息及理财产品收益扣除银行手续费后的净额100.32万元。募集资金专户2024年12月31日余额合计为6,209.83万元。 (2) 募集资金承诺项目情况 (2) 截至期 末投资 进度(3) = (2)/(1) 项目达 到预定 可使用 状态日 期 本报告期 实现的效 益 截止报告 期末累计 实现的效 益 是否达 到预计 效益 项目可 行性是 否发生 重大变 化 承诺投资项目 2021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2021年09月24日 新型轻量化铝合金材料制造适用”的原因) 新型轻量化铝合金材料制造项目部分炉组于2022年4月开始试生产,但受国内外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影响,下游市场需求未达预期,基于谨慎原则,募集资金实际投入进度有所放缓,项目整体本期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2024年度净利润为1,111.74万元(不含股份支付费用),未达到预计效益,主要原因是原材料采购成本上升,导致盈利能力下降。年产150万只绿色超轻质铝合金车轮智慧生产线项目,原计划于2024年12月完成,现延期至2025年6月,主要系为了达到节能、环保,对原计划的生产工艺、设备基础和布局进行了调整,导致整体项目延期。墨西哥立中年产360万只超轻量化铝合金车轮项目,原计划于2024年12月完成,现延期至2025年12月,主要系受当地能源供应紧张和施工人员进厂速度迟缓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项目整体实施进度较计划有所放缓。项目可行性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说明 不适用超募资金的金额、用途及使用进展情况 不适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地点变更情况 不适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方式调整情况 不适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先期投入及置换情 适用募集资金到位前,公司用自筹资金支付新型轻量化铝合金材料制造项目3,523.36万元,用自筹资金支付本次交易相关税费及中介机构费566.87万元,预先投入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实际投资金额42,737,78万元,自筹资金支付发行费用金额341.46万元,募集资金到位后将其置换。况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情况 不适用项目实施出现募集资金结余的金额及原因 不适用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用途及去向2023年10月31日,公司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第五届监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议案》,同意公司在保证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正常进行的前提下,使用不超过人民币10,000万元的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使用期限为自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不超过12个月。2024年11月1日,公司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第五届监事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部分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议案》,同意公司在保证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正常进行的前提下,使用不超过人民币3,300万元的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使用期限为自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不超过12个月。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募集资金均已使用完毕,募集资金专项账户均已销户。 2023年8月24日,公司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第五届监事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议案》,同意公司在确保不影响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建设和正常生产经营的前提下,使用不超过人民币60,000万元的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使用期限为自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不超过12个月。2024年11月1日,公司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第五届监事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部分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议案》,同意公司在保证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正常进行的前提下,使用不超过人民币8,000万元的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使用期限为自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不超过12个月。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均存放在公司募集资金专用账户内。募集资金使用及披露中存在的问题或其他情况 无 (3) 募集资金变更项目情况 适用 □不适用 (1) 本报告期实 际投入金额 截至期末实 际累计投入 金额(2) 截至期末投 资进度 (3)=(2)/(1) 项目达到预 定可使用状 态日期 本报告期实 现的效益 是否达到预 计效益 变更后的项 目可行性是 否发生重大 变化 2021年向 特定对象发 行股票 向特定对象 发行股票 新型轻量化 铝合金材料 制造项目 新型轻量化 铝合金材料 制造项目 11,400 0.16 11,477.54 100.68%2024年06月30日 1,111.74 否 否 2021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 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 年产150万只绿色超轻质铝合金车 新型轻量化铝合金材料制造项目 10,000 9,515.82 10,111.91 101.12%2025年06月30日 不适用 否轮智慧生产线项目合计 -- -- -- 21,400 9,515.98 21,589.45 -- -- 1,111.74 -- --变更原因、决策程序及信息披露情况说明(分具体项目) 根据公司发展战略与实际情况,2023年9月28日,公司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第五届监事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缩减部分募投项目并将剩余募集资金用于新项目的议案》,同意公司缩减2021年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募集配套资金投资项目之“新型轻量化铝合金材料制造项目”(以下简称“募投项目”)使用募集资金规模,并将“新型轻量化铝合金材料制造项目”剩余募集资金10,000.00万元投资于更为适合公司发展的“年产150万只绿色超轻质铝合金车轮智慧生产线项目”。2023年10月16日,公司召开2023年第五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缩减部分募投项目并将剩余募集资金用于新项目的议案》。未达到计划进度或预计收益的情况和原因(分具体项目) 新型轻量化铝合金材料制造项目部分炉组于2022年4月开始试生产,但受国内外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影响,下游市场需求未达预期,基于谨慎原则,募集资金实际投入进度有所放缓,项目整体本期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2024年度净利润为1,111.74万元(不含股份支付费用),未达到预计效益,主要原因是原材料采购成本上升,导致盈利能力下降。年产150万只绿色超轻质铝合金车轮智慧生产线项目,原计划于2024年12月完成,现延期至2025年6月,主要系为了达到节能、环保,对原计划的生产工艺、设备基础和布局进行了调整,导致整体项目延期。 八、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1、出售重大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 2、出售重大股权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九、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适用 □不适用 十、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十一、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公司未来的发展规划 1、聚焦核心主业,深耕铝合金及铝合金的高端应用 公司成立四十年来,始终坚持专注、专业、专家的发展理念,以“铝合金新材料和汽车轻量化零部件全球供应商”为 市场定位,聚焦再生铸造铝合金、铝合金车轮和功能中间合金材料三大主业,行业龙头地位稳固。近年来,公司全方位快速稳健发展,通过上下游产业链整合升级,形成了集人才资源、产品研发、生产工艺、客户资源为一体的综合竞争优势,已成为行业内拥有熔炼设备和车轮模具研发制造,再生铝资源回收利用,再生铸造铝合金研发制造,功能中间合金新材料研发制造,汽车铝合金车轮及轻量化底盘零部件设计研发制造的完整产业链领军企业。未来,公司将继续深耕铝合金及铝合金的高端应用,坚持“创新+资本、技术+管理”、“内增+外延”的发展模式,充分发挥企业文化优势,技术优势,资本优势,品牌优势,规模优势,全力以赴开拓市场,稳步提升市场占有率,加大产业链全球化战略布局,进一步提升精益生产、精细化管理和国际化运营能力,立根中国,布局全球,打造一个更具核心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 2、强化科技引领,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公司“以专家人才为根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客户为中心,以技术创新为使命”持续加大创新研发和新技术 的应用,形成了深厚的技术底蕴和高效的技术协同研发体系。公司不断强化核心研发人才梯队的培养,加强产学研合作,与国内外多所大学及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先后成立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5个,同时在英国、瑞典和泰国联合成立了3个产品技术研发中心,国际化研发实力雄厚。未来,公司将持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提升公司研发技术水平,加速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在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领域实现能级跃升,加速推进一体化压铸免热处理合金、可钎焊压铸铝合金、高导热高导电铝合金、低碳A356 合金、硅铝弥散复合材料、锻造铝合金车轮、高端晶粒细化剂、航空航天级特种中间合金等高端新产品和新技术的高质量、规模化、批量化落地;同时持续加快产品工艺技术革新,加快加深在设备更新、循环经济、机器人、低空经济上的布局,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始终保持公司行业领先的技术研发实力,努力成为世界一流的铝合金新材料和汽车轻量化零部件全球供应商。 3、聚焦绿色产业链,赋能公司可持续发展 公司始终以实际行动践行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ESG)理念,将可持续发展的责任融入公司的日常管理和生产运营中, 持续推动公司数智化转型,借助先进科技实现业务智能化管理,精益化生产提升运营效率。公司积极响应国务院《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聚焦并落实低碳、环保、绿色的产业链发展战略,持续推动再生铝资源的循环利用,在废铝的回收利用、再生铝合金研发应用等领域不断突破。未来,公司将发挥在再生铝循环利用方面的技术与产业链优势,推动绿色供应链建设,通过深化与上下游企业的联动合作,共同打造覆盖原材料到终端产品的绿色闭环,助力产业链低碳绿色转型。同时,公司将通过推进精益化生产、绿色低碳生产和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进一步评估公司发展与环境、治理、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识别现存的环境、社会及治理问题与风险,助力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 4、重视股东回报,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 公司坚持以投资者为本,高度重视对投资者的合理投资回报,积极向市场展现公司的投资价值,与投资者共享企业价 值成长。2024年,公司结合经营现状和业务发展规划,制定了《未来三年(2024年-2026年)股东回报规划》,将坚持“现金分红为主”这一基本原则,未来三年,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不少于当年实现的可分配利润的 30%,继续延续稳定的现金分红政策,进一步奠定投资者对公司未来持续稳定发展的信心。同时,公司将继续推进规范运作,严格执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要求,精准聚焦公司内在价值,合理规划资本运作,强化信息披露的深度与广度,高效传递公司价值,进一步拓展投资者了解公司的渠道和途径,提高信息传播的效率和透明度,努力为投资者的价值判断提供依据,保障投资者的利益。 十二、报告期内接待调研、沟通、采访等活动登记表 适用 □不适用 接待时间 接待地点 接待方式 接待对象类型 接待对象 谈论的主要内容及进展等。 关于接待投资者调研活动的公告(公告编号: 2024-003号) 2024年02月21日 电话会议 网络平台线上交流 机构 长江证券等51家机构2023年业绩情况以及2024年的发展目标和策略等。 关于接待投资者调研活动的公告(公告编号: 2024-028号) 2024年03月04日 保定 实地调研 机构 信金控股、远景星辰、明溪资产 公司免热处理合金的目前市场推广情况等。 关于接待投资者调研活动的公告(公告编号: 2024-029号) 2024年03月05日 电话会议 网络平台线上交流 机构 国盛证券等23家机构 公司2023年的业绩情况以及驱动因素、公司在再生铝资源回收和利用方面的优势等。 关于接待投资者调研活动的公告(公告编号: 2024-030号) 2024年03月15日 电话会议 网络平台线上交流 机构 华泰证券等12家机构 公司围绕新质生产力有哪些措施和布局等。 关于接待投资者调研活动的公告(公告编号: 2024-032号) 2024年04月26日 电话会议 网络平台线上交流 机构 兴业证券等73家机构2023年年度及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各业务板块业绩情况、公司2023年及未来在股东回报方面有哪些规划等。 关于接待投资者调研活动的公告(公告编号: 2024-062号) 2024年05月10日 网络平台线上交流 网络平台线上交流 机构、个人 机构和个人投资者2023年度业绩情况、公司未来发展规划、免热合金材等。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编号: 2024-007) 2024年07月03日 电话会议 网络平台线上交流 机构 兴业证券等35家机构2024年公司发展目标和策略等 关于接待投资者调研活动的公告(公告编号: 2024-088号) 2024年08月29日 电话会议 网络平台线上交流 机构 中金证券等59家机构2024年半年度业绩情况、公司在ESG方面的主要工作等。 关于接待投资者调研活动的公告(公告编号: 2024-103号) 2024年10月15日 网络平台线上交流 网络平台线上交流 机构、个人 机构和个人投资者 公司2024年半年度业绩情况及下半年、未来一年的战略重点、上半年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因素、市值管理方面的策略或计划等。 关于参加2024年河北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暨2024年半年报业绩说明会的公告(公告编号: 2024-108号) 2024年10月26日 电话会议 网络平台线上交流 机构 华创证券等45家机构2023年第三季度业绩情况、公司一体 关于接待投资者调研活动的公告化压铸免热处理材料的市场推广情况、研发创新领域成果等。 (公告编号: 2024-113号) 十三、市值管理制度和估值提升计划的制定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制定了市值管理制度。 是 □否 公司是否披露了估值提升计划。 □是 否 公司于2025年1月制定了《市值管理制度》,并于2025年1月14日经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 十四、“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贯彻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披露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公告。是 □否公司积极践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持续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形成企业新质生产力、大力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等指导要求,以维护公司全体股东利益、增强投资者信心、促进公司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围绕公司核心竞争力,结合公司发展战略、经营情况及财务状况,制定了公司《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具体内容详见公司于2024年8月29日刊登在巨潮资讯网上的《关于“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的公告》(公告编号:2024-102)。自制定并披露行动方案以来,公司多措并举积极落实方案内容,具体方案执行及进展情况详见公司于2025年4月21日刊登在巨潮资讯网上的《关于“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的进展公告》(公告编号:2025-037)。
|
|